• 首页
  • 玄幻
  • 都市
  • 武侠
  • 历史
  • 科幻
  • 小说
  • 影视
  • 悬疑
  • 情感
  • 官场
  • 社会
  • 四大名著
  • 世界名著
  • 科幻
  • 惊悚
  • 历史
  • 作品集
  • 武侠
  • 外国小说
  • 魔幻
  • 财经
  • 古典
  • 职场
  • 军事
  • 都市
  • 当代
  • 乡土
  • 近现代
  • 港澳台小说
  • 会员

    耐烦

    《耐烦》讲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杨祯秀一家从四川逃难到陕北皮家沟后所经历的曲折命运。描绘出陕北农村五十多年的历史变迁,内容丰富宏阔。主人公祯秀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农村劳动妇女的形象,隐忍、坚强、能干。为了家庭,她牺牲了爱情,历经了磨难,人物形象丰满正面,其坚硬的精神内核给人以力量。语言恰当而有滋味,就如那片土地应季应时生长旺盛的庄稼,极富地域色彩。
    乡土36.4万字
    4.9万人气
  • 会员

    巴山夜雨

    该书写于抗战胜利之后,1946年开始连载,1948年底载完,历时三年多,是张恨水“痛定思痛”之作。作者以冷峻理性的笔触,在控诉日寇战争暴行的同时,对民族心理进行了探索,剖析了国人在抗战中表现出的“劣根性”。小说以主人公李南泉为轴心,向读者展现了一幅蜀东山村众生图。人物栩栩如生,语言幽默犀利,在小说的描写功力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有学者称该书是“张恨水最重要的代表作,也是他一生创作的最高巅峰”。
    乡土54.2万字
    4.8万人气
  • 会员

    末代枪王

    《末代枪王》堪比《白鹿原》的史诗故事架构,《狼图腾》《藏獒》之后必看的旷世奇书!祁连山脚下一位藏区猎手的传奇一生,大西北新奇的草原、森林故事,熊、狼、藏羚羊等等野生动物众多元素的有机契入、组合,对广大读者尤其是城市读者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觉领域,读此书犹如看电影。耗时八载,九易其稿,方成此书。
    乡土60.7万字
    4.8万人气
  • 会员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小说以1979年冬天四川一个偏僻农村的社会生活为背景,通过老农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的生活故事,深刻反映了70年代末风云变幻的社会面貌,并预示了结束动乱之后必将出现的光明、美好的前景。小说获届茅盾文学奖。
    乡土17.9万字
    4.8万人气
  • 会员

    家有两颗樱桃树

    【女性成长+青春励志+乡村田园】人气作家江爱路书写三个女孩的田园奋斗史,纪小青、沈静、童雪,三个女生同时踏入金花乡,在贫瘠的土地上完成自我和他乡的成长!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樱桃树,另一棵也是樱桃树。三个怀揣着不同梦想的女孩儿,做梦也没有想到,她们会在金花乡拥有共同为之奋斗的目标。大大咧咧的软萌妹子沈静,实则是个牛大胆,为了理想不辞辛苦毅然下乡。沉着冷静的理智女孩纪小青,分手后回乡创业,虽然饱受
    乡土32.1万字
    4.8万人气
  • 会员

    酒色财气

    本书描写一个酒仙、一个色鬼、一个财迷和一个气包之间瓜瓜葛葛、缠绵悱恻的曲折故事。
    乡土12.3万字
    4.7万人气
  • 会员

    福寿春

    《福寿春》以闽东乡村为背景,聚焦李福仁与常氏夫妇及其四个儿子——安春、二春、三春、细春——的家族沉浮。故事始于二春娶亲时的短暂繁荣,却在经济压力与人性弱点交织中逐渐走向衰败。长子安春好逸恶劳,四处欠债;二春南下广州闯荡,却因挪用家庭积蓄引发危机;三春游手好闲,沦为乡间混混;幼子细春则试图挣脱土地束缚,却陷入更深的迷茫。常氏作为家庭支柱,以传统农妇的坚韧与精明周旋于生计与伦理之间,却在时代的碾压下逐
    乡土22.4万字
    4.7万人气
  • 会员

    江汉谣歌(全两册)

    作者停笔20年后再度写作,《江汉谣歌》尚未出版,即获首届新芒文学计划奖,被媒称为“文学版的《清明上河图》”和“一面风土小说的旗帜。全书七个章节不仅可独立成篇,且视角、手法、人称、语言节奏等各不相同,赵照川将现实主义、荒诞魔幻、意识流手法、散文笔法、田野调查融于一炉,实为其沉潜20年对小说创新深入思考之结晶。小说在精彩细腻的抗战故事中,融入了丧鼓、哭丧、端午、龙船、鬼节、婚俗、葬礼、宴席等江汉平原的
    乡土46万字
    4.7万人气
  • 会员

    三里湾

    《三里湾》通过描绘20世纪50年代初华北解放区三里湾村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矛盾纠葛,展现了农村先进与落后力量的冲突、社会变革的艰巨性以及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优秀干部在推动合作化运动中的重要作用,同时生动刻画了包括马多寿、范登高、袁天成等在内的众多人物形象,语言生动幽默,富有乡土气息,深刻反映了中国农村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风貌。
    乡土13.3万字
    4.7万人气
  • 找信号

    《找信号》为鲁迅文学奖得主索南才让全新小说集,展现时代浪潮中,草原人们真实的生存状态和心灵印记。索南才让描写高寒草原牧区生活,贴切而入微地展现粗粝而真实的自然环境与牧民生活细节,尤其对牧民的精神世界,例如人与动物的“互养”关系,以及游牧文化面临现代文明冲击时牧民生活态度的转变等,有着独特捕捉力。
    乡土11.3万字
    4.7万人气
  • 会员

    我弥留之际

    本书讲述了美国南方农民本德伦为遵守对妻子的承诺,率领全家将妻子的遗体运回家乡安葬的“苦难历程”。整整十天的行程灾难重重:大水差点把棺材冲走,后来拉车的骡子被淹死,大火几乎遗体焚化。结果长子失去了一条脚,老二发了疯,三子失去了心爱的马,女儿打胎不成反被药房伙计奸污,小儿子也没得到期望的小火车,而本德伦却装上了假牙并娶回了一位新太太。
    乡土11.9万字
    4.7万人气
  • 会员

    清风抚山野

    小说讲述泰、临、济三地交界的几个村子之间,以张、庄、杨等几户人家因“换亲”引发的一系列乡土故事,这些原始、混沌而富有野性的婚嫁之事,在礼学泰斗林放故里徐徐展开,犹如一幅齐鲁大地上的乡村风俗图,带给读者强烈的冲击。
    乡土56万字
    4.7万人气
  • 会员

    赵树理文集:三里湾

    《三里湾》是我国现代小说家、人民艺术家赵树理于1955年发表的长篇小说,成于1955年。是我国第一部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优秀作品。华北解放区模范村三里湾在进行着如火如茶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秋收、整党、扩社、开渠……合作化运动给农村带来新气象,但由此也引发了有关于两条道路、两种思想、两种生活方式的种种矛盾,三里湾在发生着巨变。描写了农村各阶层人们的精神面貌,是我国第一部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优秀作品。
    乡土13.6万字
    4.7万人气
  • 会员

    津轻

    本文是太宰治难得的“向阳之作”。通过对“寻根之旅”的描述,探求了自己作为津轻人的本质,通过与朋友之间的故事,间接表现出浓郁的风土人情。在展现出对乡土热爱的同时,也隐隐透出一份远离喧嚣的渴求。在当时的大背景下,也是追求宁静的难得佳作。太宰治(だざいおさむ),本名津岛修治(つしましゅうじ),日本小说家,日本战后无赖派文学代表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逆行》、《斜阳》和《人间失格》等。太宰治从学生时代起已希
    乡土8万字
    4.6万人气
  • 会员

    边城

    该作品为沈从文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小说。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了湘西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边城》以独特的艺术魅力,生动的乡土风情吸引了众多海内外的读者,也奠定了《边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
    乡土5.2万字
    4.6万人气
  • 会员

    永远的《白鹿原》

    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经典之作。这部小说的诞生和推广,与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何启治息息相关,他是《白鹿原》的组稿人、责任编辑和终审编辑。何启治与陈忠实交往了几十年,在上世纪70年代末就向陈忠实约写长篇,这才有了之后的《白鹿原》。本书收录了何启治回忆陈忠实和《白鹿原》诞生的文章,以及《白鹿原》审稿意见,以及关于它出版后引起的争议和讨论,对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史具有重要的史料
    乡土8.2万字
    4.6万人气
  • 会员

    政治课①

    本书是一部抒写农村改革的长篇小说,作品通过“八品乡官”(鹿头镇党委书记)孔太顺的升迁来展开矛盾线索,他从一个有良知的基层干部成为主宰一方的一县之长。作为一个地方管理者,孔太顺不是一个完人,但他是真实的,是实实在在的存活于我们生活中的乡村精英。小说不仅写到了乡村改革以及和改革相关的腐败,而且于宏阔中生动揭示了书中人物的心路历程和思想冲突。是一部有份量的厚重力作。
    乡土27.1万字
    4.6万人气
  • 会员

    寻常人家

    本书是作者创作的第四部乡土长篇小说,本书以儿童时代的赵顺河所见所闻所感为视角,原生态地再现了20世纪70、80年代、苏北润水县山庙公社后行庄的人、故事、自然环境和社会风貌。书中作者巧妙地选取赵、韩、高、三个家族中五户寻常人家,不吝笔墨详尽地展示了不同家族、不同家庭之间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矛盾恩怨,讴歌了以赵连福为代表的那代年轻人在苦难的夹缝中没有选择自暴自弃,而是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奋勇搏击,用自信
    乡土32.6万字
    4.5万人气
  • 会员

    天天都有大太阳

    在柏树庄进行的村主任民主选举中,从村里走出去且在城里拥有了一家建筑公司的李连春,毅然放弃事业返回家乡参加竞聘。在和村里的头面人物刘囤的较量中,他依靠自己的智慧和一身正气,与之斗智斗勇,诡诈卑鄙虽总是伺机而动,但最终正义战胜了邪恶。这部小说是对中国当代农村民主化进程、新农村建设的真实写照。
    乡土23.4万字
    4.5万人气
  • 会员

    跨越阶层

    农村改革开放初期、农民生活不断提高的同时,还存在着大病、重病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书中描写了一对农村青年夫妇王大生和郑小梅,儿子查出患了白血病,要做骨髓移植,需要巨额手术费,全家卖尽家产、借遍亲友,仍难以筹齐。在家庭、家人遭受重大灾难情况下,为了迅速获得经济援助,治好儿子的病,郑小梅听信小道消息,不幸误入歧途,受到非法对待。当她发现真相后,顽强不屈、拼命抗争,在丈夫帮助下,逃出魔窟;并在国家法律援
    乡土39.4万字
    4.5万人气
上一页2/8下一页
客户端 | 触屏版 | 帮助 | 反馈 | 举报
达人推广合作:https://kol.yuewen.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粤B2-20090059 B2-20090028
沪ICP备14016804号-3

客服电话(24小时):010-59357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