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寻味日韩:割烹纵意
蔡澜更新时间:2019-01-03 14:58:32
最新章节:新罗酒店理发厅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这是一套看着看着馋虫会叫的书,这是一套读着读着心向往之的书。书中,蔡澜以寻味为目的,开启全球美食之旅。一路行,一路玩,一路吃,不仅仅记录美食、美景,更记录人生百态,体味人间烟火气。那味,是珍馐之味;那味,是美景之味;那味,是妙人之味。人间百味,非酸甜苦辣可以概括;世态万千,岂INTERNET可以尽览。若是不能亲历,那么自是翻开这套书,看蔡澜说说也好。《寻味日韩:割烹纵意》里蔡澜一路向东,寻味日韩。书中有回忆、有重游、有新探,佳肴不断,美景不绝,妙人不尽。蔡先生带着读者走出方寸陋室,浸浸柔滑温泉大啖野生海鲜,品品日本清酒游赏浪漫樱花,再来一场让人如坠云端的韩式按摩。读者们纵不能亲身领略,亦可叹日韩之一二。
品牌:青岛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8-07-01 00:00:00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青岛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蔡澜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1913:繁华将尽的时代终章
如果说《1913:世纪之夏的浪荡子们》展现了欧洲的时代特色,那么此续作便是对1913年全貌的绝佳补充。正如作者自己所说:我潜得越深,发现的美丽宝藏就越多。于是,本书的故事不再局限于文化、艺术领域;视角也不仅限于欧洲,而是遍及世界各地。作者延续了冷峻幽默的写作方式,将本书的故事讲述得更加新颖别致、感人至深。让人眼花缭乱的爱情、打破常规的杰出发明、不可思议的命运成为本书的重要主题,再度证明了1913年文化10.6万字- 会员
衣食住行的百年变迁(外两种)
晚近通俗文学泰斗包天笑,以九十八岁高龄,写下《衣食住行的百年变迁》,共分《食之部》《衣之部》《住之部》《行之部》四章,回忆了衣食住行人生四大要素在百年间的变化转移,行文生动,庄谐杂陈,娓娓道来,趣味横生。由于都是亲身经历,内容十分翔实,具有史料价值。此次整理,依据香港大华出版社一九七四年原版,尽可能保持其原汁原味。另附作者一九四五年在《杂志》上连载的《六十年来妆服志》《六十年来饮食志》两文,飨劳读文化10.5万字 北京的胡同
《北京的胡同》一书,以独特的视角带领读者漫步于北京老城区的幽深巷弄之间。书中细腻描绘了胡同的古朴风貌、错落有致的四合院,以及胡同里独有的生活气息和邻里温情。通过胡同的变迁,反映了北京城的历史脉络与民俗风情,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那份浓郁的老北京韵味和独特的城市记忆。文化2.1万字北京的古桥
《北京的古桥》一书,细数京城水系上横跨的座座古桥,它们不仅是交通要道,更是历史的见证者。书中描绘了古桥的独特造型、精湛工艺与悠久历史,每一座桥都承载着丰富的故事与传说。通过细腻的笔触与生动的叙述,本书展现了北京古桥作为文化遗产的独特价值,让读者在品味古桥之美的同时,也领略到古都北京的水乡风情与历史文化底蕴。文化1.3万字北京的王府
《北京的王府》一书,深入挖掘并细腻展现了北京城内众多皇家贵族府邸的辉煌历史与独特魅力。从恭王府的精致园林到醇亲王府的宏伟建筑,作者不仅描绘了这些王府的建筑美学与布局艺术,还深入剖析了它们作为权力与地位象征的深刻内涵。书中穿插着王府主人的传奇故事与家族兴衰,让读者在品味建筑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通过对王府的详尽介绍,本书不仅是对北京古都文化的一次致敬,更是对中华历史文脉的一次文化2.5万字北京的古寺庙
《北京的古寺庙》一书,引领读者穿越千年时光,探访京城中一座座庄严古雅的寺庙。书中详尽介绍了古寺庙的历史渊源、建筑风格、佛像艺术及宗教文化,每一座寺庙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故事与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生动的叙述,本书让读者在品味古寺庙的宁静与庄严中,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与宗教文化的独特魅力。文化3.5万字北京的城门
《北京的城门》一书,深情地描绘了古都北京那些承载着厚重历史与文化底蕴的城门。作者以细腻的笔触,穿梭于历史与现实之间,不仅详尽介绍了正阳门、德胜门、安定门、西直门等著名城门的建筑特色、历史变迁与背后的故事,还巧妙地将城门作为切入点,展现了老北京的风土人情、市井生活以及城门在历代王朝更迭中的战略意义。书中既有对城门壮丽景象的赞美,也有对岁月流逝、城门逐渐淡出人们生活的感慨,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北京城文化3.1万字北京的故居
《北京的故居》一书,深情地追溯了多位历史名人在北京的居住遗迹,展现了他们生活与思想的独特空间。书中不仅描绘了故居的建筑风貌与内部陈设,更深入挖掘了这些故居背后的故事与主人的传奇人生。通过这些故居的探访,读者能够跨越时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传承,体会北京作为古都的深厚文化底蕴与人文情怀。文化1.4万字孤独传:一种现代情感的历史
有人说,孤独是21世纪的流行病。我们想方设法摆脱孤独,它却依然如影随形。孤独从何而来?人类注定与孤独相伴吗?历史学家费伊·邦德·艾伯蒂认为,孤独是一种现代情感。从宗教的衰落到工业革命,再到数字革命以来社交媒体与线上社区的蓬勃兴起,孤独观念的演变史,也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史。理解孤独如何“被发明”,有助于我们理解为何如今孤独盛行。《孤独传》融合了文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与经济学等,力图还原孤独的隐秘历文化16.3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一支毛笔的青春
一支柔软而富于弹性的毛笔,看上去是那么古老,却包孕着倔强的青春。它为什么被这个智慧的民族所选择、坚守,并演化为不可替代的载“道”之“器”?由此产生的中国书画艺术具有怎样的独特属性?“书为心画”“画如其人”,生命与艺术如何融为一体?……作者以二十年之苦心孤诣,试图解答传统文化所面临的种种时代命题。随笔6.9万字 - 会员
画余味象
本书为作者从事书画鉴藏与美术史研究之余所写的小品和艺评文章。朱万章先生又是画家,他的画,在学界看来就是典型的文人画,从他的画中明显可以看到“聊写胸中逸气”或“聊以自娱”的文人豪气。本书图文并茂,虽囿于作者自身经历,全书所涉以岭南画派居多,但仍值得一读。随笔7.3万字 - 会员
有书乃城
本书是藏书家谢其章近年所撰写的书话文章的合集。书中所选文章延续作者一贯的风格,依托作者本人收藏的旧书旧刊,以生动晓畅的笔调,从故纸堆中挖掘陶亢德、顾冷观、周今觉、叶冈等近代文化人物鲜为人知的掌故,起底《围城》《传奇》《新儿女英雄传》等文学名著和《小说月报》《文艺复兴》等民国老旧刊背后的故事,讲述藏书圈里的趣闻轶事和寻书过程中的种种见闻。书中亦选有几篇回忆旧日生活的文章,展现了作者在书话文章之外的写随笔12.9万字 - 会员
二十四镇
《二十四镇》系一本有关江西高安市的散文纪实文学作品集,该书由高安市作家协会组织实施的文学创作创作计划。内容以高安的二十四镇的文化历史,风土人情,饮食物产,旅游资源以及时代变迁等为主题。文体偏向于散文纪实类,收入该书的作品具有较强的文学文本价值,语言优美,情感丰沛,形式多样,思想隽永,文学性与思想性兼而有之。在主题上能够以点带面,从多个面反应高安的人文历史,文化内涵。对于地方的旅游产业振兴具有助力之随笔14.5万字 - 会员
川味人间·贰
追逐了多年的美味与用餐的仪式感,蓦然回首,所求的其实只是故乡的味道和那一丝温情。每一道菜、每一种味道,都有一段关于亲情、友情、爱情或家庭或故乡或旅行或童年的故事。本书是一部谈美食、又不止于美食的散文故事集。作者以小桥流水式的文字,讲述了大量来源于生活的喜怒哀乐,既有鲜活的故事情节,又有生动绚烂的美食与民俗。随笔12.9万字 - 会员
大秦之道(上)
《大秦之道》起自《石鼓山之谜》,结于《三秦之游》,五十二篇文章,一以贯之,是一个人的路。阿莹先生在陕西这片土地上一路行去,寻幽探胜,抚今访古。一边走着,有所见、有所感、有所思,形诸笔底,蔚为大观,一个人的路竟被他走成了“大秦之道”,大道朝天,所通者古今之变、文明之理。随笔9.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