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口变动与经济发展
晏月平更新时间:2021-03-15 17:42:10
最新章节:作者简介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一带一路”倡议是促进沿线国家共谋人口经济社会发展的千年大计,包括中国在内的65个经济体,20个为高收入,20个为中等偏上收入,22个为中等偏下收入,3个为低收入;处于前工业化时期1个,工业化初期阶段14个,工业化中期阶段16个,工业化后期阶段31个,后工业化时期3个。人作为一个特定的社会群体,是经济发展过程屮的重要影响因素。本书基于人口经济学视角,运用人口效率、人口与经济发展耦合等指标,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口变动与经济状况,特别是其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程度和结构性特征进行综合分析,为开创地区新型合作关系、推动全球再平衡发展,提出可行性发展路径,这对“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0-02-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晏月平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与人类学家同行
本书是人类学家张经纬的首部人类学主题书评集,分为“那些年我们追过的人类学家”、“走进人类学方法”、“人类学与当代中国”、“性别与社会”和“文化多样性与全球化”五大板块。书评作为一种独特的载体,游走在学术体系的边缘,有人认为它无足轻重。然而,书评和一篇学术论文相比,其读者却百倍于后者。人类学作为一门闻者甚少的学科,书评更是肩负了向公众普及学科知识的重任。相信这本文集会给每一位潜在的人类学家,提供可以社科14.5万字 - 会员
全球视野下的人类学
本书是“《广西民族大学学报》人类学文萃”系列图书的第四本,共收录了15篇文章。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跟随国内外知名人类学学者从全球视野审视医学人类学、经营人类学、摄影人类学等相关人类学理论的发展历程,也可以结合相关案例深入了解性别平等、老年社会等对现实生活有较大影响的社会问题。社科15.7万字 - 会员
荷属东印度公司统治时期吧城华侨人口分析
人口是社会发展变化的一个综合性指标,其增减变化受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影响。华侨人口的变迁因涉及国际人口迁移,其制约因素更为错综复杂。本书以荷属东印度公司统治时期行政中心吧城(即巴达维亚,今雅加达)的华侨人口变迁为主要研究对象。全书共分为十四章,前三章分析了1800年之前吧城华侨人口变迁的历史背景。第四至八章为本书的第二部分,分析了1800年之前吧城华侨人口的数量、出生地、空间分布、职业、性别及年龄社科12.8万字 - 会员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与测算
科学测算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是合理支付市民化成本、推动市民化进程的前提与关键。本书在已有研究基础上,结合中国的社会经济情境,对市民化成本内涵进行了本土化修正,运用理论分析和方法创新相结合的手段,重新构建了市民化成本指标体系、完善了测算策略框架、改进了测算模型、设计了预测模型,并从多角度定量分析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各级指标的金额、结构及相关利益主体的成本支付情况,在此基础上从市民化成本支付角社科16.3万字 - 会员
从浮萍到扎根: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
本书从“人的城镇化”理念出发,沿着“农业转移人口宏观特征与市民化态势(背景态势分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制度障碍(宏观需求分析)→农业转移人口的需求与市民化影响因素、机制(微观需求分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制度创新(供需匹配)”这一政策和制度供需分析链条,将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置于可持续生计发展框架中,系统探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的关键问题,深入分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实社科20.4万字 - 会员
村庄里的陌生人
当前我国传统乡土社会的价值坚守逐渐走向边缘化甚至瓦解,现代社会的价值逐渐被生活在乡土中的人们接受。本书以地处西北黄土高原腹地的黄村为田野地点,以“离农”这一在乡土社会普遍发生的现象为切入点,探究了在现代性拓殖背景下黄村学生“离农”意识的生成与发展问题。书中主要尝试解答两个问题:一是黄村学生的“离农”意识是如何产生并发展的?二是黄村学生的“离农”意识具有怎样的特性,以及其对黄村学生的乡土或城市社会生社科26万字 - 会员
身体、叙事与主体性:医学人类学论集
本书系一本医学/健康人类学的论集。年轻学人从宏观走向微观,从结构走向主体,将身体经验与身体实践嵌入生活日常,主体叙事与主体表达得到全方位展示。多元医学和健康议题的观察和阐释,不仅丰富了读者对病患之身体、文化之身体、权力之身体的理解,还彰显出年轻学人敏锐的洞察力、卓越的实践力与时代的道义和担当。本书呼唤一种行动视角,希望自我与他者的交汇并不局限在个体心灵的沟通、学理的碰撞,更应拓展至对社会现实的观照社科17.8万字 - 会员
农业转移人口生计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本书从个体及其家庭层面构建了就地就近城镇化背景下农业转移人口的生计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框架,并利用西安交通大学“新型城镇化与可持续发展”课题组2016年10月于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宁强县所获取的一手调查资料,深入系统地分析了中西部地区就地就近城镇化背景下农业转移人口生计现状、生计策略选择及其影响,试图全面揭示不同代次、不同市民化阶段和不同区域的农业转移人口所面临的生计问题,并构建农业转移人口生计恢复社科10.8万字 - 会员
人口老龄化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来自河南省的调查分析
本书充分利用全国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数据,以及课题组所开展的城乡老年人需求问卷调查数据,借助人口学、统计学方法,对河南省人口老龄化以及老年人口发展的现状、特征、趋势等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此为基础,还具体分析了当前河南省城乡老年人口的各方面需要,以及河南省现有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在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依据人类需要理论提出了基于需要的新型养老服务体系的理想框架和建设路径。社科24.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