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与自我和解
(德)马里厄斯·格罗汉斯更新时间:2023-12-05 18:05:23
最新章节:第39章 致谢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从一个前焦虑症患者、现心理学专家的角度展示了真正解决内心恐惧、焦虑的方法。在书中你将看到恐惧的成因、恐惧对个体的独特意义、恐惧的觉察与应对,如何将负面信念转换成积极信念等,作者详细阐述了不同层次的恐惧心理,并提供了50余个基于心理学、神经科学原理的心理练习,用切实的方法带领读者认识恐惧、觉察恐惧、接受恐惧,最终摆脱恐惧,面对自己的真实需要,过上真正无所畏惧的幸福生活。
译者:高瑞丰
上架时间:2022-06-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德)马里厄斯·格罗汉斯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认识你的原生家庭
《认识你的原生家庭》深入探讨了个人成长与心理治愈的方法,旨在帮助读者理解并超越原生家庭的影响。书中揭示了童年经历如何潜移默化地塑造我们成年后的行为模式,从人际关系到自我认知,这些模式可能成为我们前进的隐形障碍。本书结合内在探索、真实案例和实用工具,为读者提供了一套系统的方法,帮助识别并改变这些无益的模式,从而提升生活的整体质量。无论你的过去如何,这本书都为你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自我、修复内心创伤的机心理13.1万字- 会员
停止你的内心冲突
生而为人,我们一生都在努力成为想成为的自己,却总受到各种限制,背负来自生活的压力,种种的内心冲突真切地存在着,让我们的心灵出现了裂缝。为了填补裂缝,我们会在内心建立一套让自己“平衡”的模式,比如自欺欺人地构筑自己的“理想化形象”,努力压抑自己的缺点;一边逼自己迎合讨好,一边在心里厌恶别人也厌恶自己……但无论是哪种做法,并不能真实地消灭内心的冲突,只会造成新问题的出现。本书集合了霍妮对人格分类、各种心理9.6万字 - 会员
反讨好心理学:不去讨好任何人
本书深入探讨了讨好型人格的心理特征、成因及其对个体生活的影响,通过具体案例生动展现了讨好行为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及困扰。追溯了讨好型人格形成的童年根源和社会文化因素,指出其对自我价值感和幸福感的负面影响。书中提供了一系列实用的方法和策略,如自我认知、设定界限、学会拒绝等,帮助读者逐步改变讨好型人格,实现自我关爱和成长。同时,强调了幸福感的内在来源,鼓励读者关注自我需求,培养积极心态,通过自我实现获得心理7.8万字 没关系,别在意:摆脱意见恐惧,重塑真实自我
你是否曾经为了合群而刻意迎合他人?你是否曾在面对他人的言语冒犯时选择沉默?你是否因为害怕破坏关系而不敢表达质疑?你是否因为过于在意他人的评价,而搁置了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这些看似微小的妥协,实则是一种隐性的心理枷锁——FOPO(恐惧他人的看法)。它像一场无声的流行病,悄然侵蚀着我们的自信与潜力,让我们在焦虑与不安中逐渐迷失自我。在这本书中,作者首次系统地对FOPO进行了深入剖析与定义。通过融合心理心理8万字- 会员
不内疚也没关系:与不成熟父母设立健康的边界
情感不成熟父母的成年子女一直在努力建立自我意识,治愈原生家庭为其带来的隐形创伤。然而,情感不成熟父母与人交往时常常令人沮丧、缺乏敏感性,只知索取而不懂付出。他们并不将成年子女视为独立的个体来对待,这会让子女感到疏离、备受伤害和孤独。然而,一旦读者弄清了情感不成熟者的情感陷阱,就能够管理自己的期望,坚守自己的立场,而无须屈从于他们。在本书中,心理学家琳赛·吉布森为读者提供了必要且实用的解决方案,以帮心理13.1万字 - 会员
阿德勒的人生进阶法则
长大后的世界充满着机遇,也有很多问题和挑战,虽然年轻时会憧憬着更好的未来,但也免不了掺杂着焦虑和恐惧。如何让自己持续进步?如何更好地融入社会和集体,拥有高质量的关系与环境?如何看待关系中的付出和索取?如何在问题来临时,打消退缩逃避的念头,有方法地应对?如何为自己人生的每段经历都赋予更高的价值和意义?……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人的命运绝不是由自己不能选择的家庭环境、遗传因素决定的,人是有意识的个体,可心理10.8万字 - 会员
懂点心理学过好每一天:自我疗愈指南(共5册)
人生无须大道理,懂点心理学过好每一天。让你更懂自己,帮你避坑,解决情绪失衡的自我疗愈指南。《懂点心理学过好每一天:自我疗愈指南(共5册)》包括《心理学的100个基本》《我在精神病院种蘑菇》《不焦虑的亲密关系》《我是这样好起来的》《想和大家一起,也想一个人待着》。心理41万字 - 会员
社交焦虑
有些人的人际关系十分糟糕,他们总是在努力对别人好,结果却并没有得到好的反馈。他们会不由自主地讨好别人,会过于在意别人的看法,会依据别人的评价来进行自我评价,会迁就别人的喜好而牺牲自己的喜好……然而最终却因没有得到别人的认可而苦恼。本书将帮助他们从心理学上分析,为何会努力回应别人,为何会期待别人的回报,又为何会因此感到焦虑。只有找到问题的根源,才能真正解决烦恼,缓解焦虑。那些在人际关系上感觉很累、很心理6.3万字 - 会员
好呼吸,好状态:减少压力、改善情绪的疗愈呼吸练习
本书作者是生理心理学方面的专家,主要研究压力下人的表现相关课题。本书中,她指导读者进行10周循序渐进的呼吸训练,改变心率变异性(良好的心率变异性让人可以更好控制心脏在压力下的反应和恢复程度),达到在运动比赛、演讲、会议发言等场合的良好表现。书中介绍了如何通过呼吸减轻压力下的反应,如何从心理学角度由消极情绪状态转变为积极情绪状态,如何疗愈过往经历带来的内心创伤等。使读者阅读本书后,除了可以提高自身表心理12.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