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田埂上点燃的熊熊烽火(2)
在这阶段的苏州,有一个人格外引人注目,他是一个县的领导干部,他的嗓门和他那为了办企业而发出的咄咄逼人的口号让人激动、让人敬畏!
他就是高德正,时任沙洲县委书记。“我记得那是1979年,在县里召开的学‘两桥’(指欧桥和塘桥)争富裕的‘三干会’上,高书记高着嗓门,他从头到尾讲的是解放思想、大胆冒尖的话题,直把与会干部鼓动得个个心花怒放。而原先好多干部思想僵化,不敢越雷池半步。有一回,港口乡里开大会,我请人在主席台两旁写了两条大红竖联:‘聚精会神想富,理直气壮抓钱’。那些村干部一踏进会场,就懵了,有人惊叫起来:‘哎哟,谁写错了!’高书记作报告,时常挥动手臂,气势磅礴,震撼人心。尤其是他那富有思辨性、形象性和强有力的鼓动性语言,诸如‘政策一落实,小布衫全出湿’、‘穷不会生根,富不是天生’、‘小鸡吃米,粒粒下肚’、‘社队工业不姓资,治穷致富才姓社’、‘时候已到,只欠东风’等等,至今仍萦绕在我们耳际,激励我们去开拓新业。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沙洲人的思想开化,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其后沙洲出落得如此秀美,思想解放是第一篇。”
“解放思想,使人们在贫乏的心田上播下了希望的种子,在荒芜的沙滩上看到了绿意。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请进姓‘工’的财神爷,大批青壮劳力走出田埂,登上了发展乡镇企业的历史舞台,主演了一幕幕既悲壮又激昂的活剧。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使沙洲农村经济发生了深刻而伟大的历史性巨变,沙洲农民的生活开始富裕、美满、幸福起来。沙洲人有点神气活现了。”一位“老沙洲人”用笔这样记录了当年高德正书记在沙洲轰轰烈烈搞乡镇企业的情形。据我所知,在其后的几年里,昔日被人瞧不起的沙洲全县就有20个乡镇工业产值实现翻番,并冒出了塘桥、乐余、南沙、妙桥等多个‘亿元乡’。欧桥、闸上、包基、巨桥、花园等‘千万元村’,一颗颗新星冉冉升起。沙洲因此一时威震四海,成为苏州地区的富足县。
30年过后,当我见到高德正老书记,向他询问这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时,老人笑了,深情地说:“我难忘那几年的乡镇企业发展历史。所谓的“苏南模式”和“半壁江山”就是这么出来的……”
这段历史,我这个苏州人也清晰地记得,那时正值我在故乡读书的中学时代。我的姐姐和那些没有上高中的同学们,多数进了社队企业,成为第一代拿工分的工人。
对于那一段历史,我记忆很深的另一个原因是我父亲带头办了两个队办企业,一是绣花厂,二是眼镜厂。与沙洲相比,我的出生地常熟在办社队企业方面更有优势。常熟的花边在过去就有名,即使在“*”时,农村的妇女也没有停止过这种赚钱的手工工艺。据说我们那儿在“*”时还能够留那么一个“资本主义尾巴”,是因为周恩来总理确定的“外交需要”——出口所用。但绣花边不是社队企业行为,它是有供销部门代国家的外贸部门分包给广大农村妇女的。
我父亲办的绣花厂其性质则是真正的社队小企业,它是承接苏州某绣花品厂的业务,直接由生产大队办的小厂。我知道的这个厂当时大约有三四十个年轻绣娘,她们大多数是各生产小队按名额分配被选进去的,基本上属于本生产大队的那些手巧貌美的女子。那些能进绣花厂的青年妇女当时特别荣耀,因为她们可以不用整天背对太阳面朝黄土了,令没能进厂的青年妇女对她们极其羡慕。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她们的收入比种田的要多,而且可以拿到部分现金,这在当时的农村算得上是一群脚不离土地、但却不用晒太阳的“白领阶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