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 言(1)
博弈论就在你身边
在一个大学的酒吧里,四个男生正商量着如何去追求一位漂亮女生,旁边一个男生却在喃喃自语:“如果他们四个人全部去追求那个漂亮女生,那她一定会摆足架子,谁也不睬。然后他们再去追其他女孩子,别人也不会接受,因为没有人愿意当‘次品’。但如果他们先去追其他女生,那么漂亮女生就会感到被孤立,这时再追她就会容易得多。”
在那个男生的眼里,追求女生就是一场“博弈”。这是影片《美丽心灵》中的一个情节。
爱情、婚姻问题,就像一场游戏一场竞赛,在这场游戏和竞赛中,男人和女人都想彼此“征服”或“打败”对方。当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产生爱的火花的时候,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博弈就开始了。
但人生的博弈开始得更早。当你出生时,就开始了和自己、和别人的博弈。
博弈论原本为游戏理论,这一理论涉及的“游戏”范围甚广:人际关系的互动、球赛或麻将的出招、股市的投资等等,都可以用博弈论巧妙地解释,可以说,红尘俗世,莫不博弈。博弈论探讨的就是聪明又自利的“局中人”如何采取行动及与对手互动。人生是由一局又一局的博弈所组成,你我皆在其中竞相争取高分。所以说人生是一场永不停止的博弈游戏,每一步进退都关成败。
人生就是一场内容丰富的博弈,考试是博弈,事业中的决断是博弈,人生的选择也是博弈。在和别人的对决中,你只能使自己的招式没有弊病,尽量完美。但你是无法猜到对手的每一步棋。人生的命运,你不知道下一步等待你的将会是什么。但你可以通过制定完美的策略,来应对每一场困境。
在博弈中,最重要的是策略的选择。博弈论是通过“玩游戏”而获得的人生竞争知识的理论。如何在游戏中拔得头筹成为最大的或是最后的赢家,这才是最重要的问题。
在博弈中,那些微妙的可能性都会导致最终结果的改变。生活中同样如此,生意场中一些无意的言辞也许就会泄露你的机密,在刑侦案件中一个细微的表情变化也会让刑警洞悉你的心里,所谓心理战术无非是检测你的博弈水平。
我们博,就是博那个我们所期待的结果;我们弈,也是期望能够推动对手往我们期待的方向移动。我们学习博弈,就是为了让我们的人生顺利地朝着我们期望的目标行进。
研究博弈理论以及其中的各种均衡,是经济学家们的事。但是,把博弈论中的精髓拿来为我所用,争取获得每一次竞争和选择的胜利,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关注的事情。艰涩的经济术语和数学计算也许会让你头疼,但其中蕴含的道理绝对可以让你获益匪浅。
本书为了让你阅读起来更轻快,尽量深入浅出地讲解各种博弈模型,然后用丰富、生动的故事,向你介绍它对人生带来的启示。衷心希望博弈论的智慧能给你的人生带来影响,让你的每一次选择都更加理性而睿智,让你的人生更加精彩而顺遂。
从古老的游戏到现代的学说
自古有云,世事如棋。生活中每个人如同棋手,其每一个行为如同在一张看不见的棋盘上布一个子,精明慎重的棋手们相互揣摩、相互牵制,人人争赢,下出诸多精彩纷呈、变化多端的棋局。博弈论是研究棋手们 “出棋” 着数中理性化、逻辑化的部分,并将其系统化为一门科学。换句话说,就是研究个体如何在错综复杂的相互影响中得出最合理的策略。
博弈论是衍生于古老的游戏或曰博弈如象棋、扑克等。数学家们将具体的问题抽象化,通过建立自完备的逻辑框架、体系研究其规律及变化。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以最简单的二人对弈为例,稍想一下便知此中大有玄妙:若假设双方都精确地记得自己和对手的每一步棋且都是最“理性” 的棋手,甲出子的时候,为了赢棋,得仔细考虑乙的想法,而乙出子时也得考虑甲的想法,所以甲还得想到乙在想他的想法,乙当然也知道甲想到了他在想甲的想法……
面对如许重重迷雾,博弈论怎样着手分析解决问题,怎样对作为现实归纳的抽象数学问题求出最优解、从而为在理论上指导实践提供可能性呢?现代博弈理论由匈牙利大数学家冯·诺伊曼于20世纪20年代开始创立,1944年他与经济学家奥斯卡·摩根斯特恩合作出版的巨著《博弈论与经济行为》,标志着现代系统博弈理论的初步形成。对于非合作、纯竞争型博弈,诺伊曼所解决的只有二人零和博弈--好比两个人下棋、或是打乒乓球,一个人赢一着则另一个人必输一着,净获利为零。在这里抽象化后的博弈问题是,已知参与者集合(两方) ,策略集合(所有棋着) ,和盈利集合赢子输子,能否且如何找到一个理论上的“解” 或“平衡” ,也就是对参与双方来说都最“合理” 、最优的具体策略?怎样才是 “合理” ?应用传统决定论中的“最小最大” 准则,即博弈的每一方都假设对方的所有功略的根本目的是使自己最大程度地失利,并据此最优化自己的对策,诺伊曼从数学上证明,通过一定的线性运算,对於每一个二人零和博弈,都能够找到一个“最小最大解” 。通过一定的线性运算,竞争双方以概率分布的形式随机使用某套最优策略中的各个步骤,就可以最终达到彼此盈利最大且相当。当然,其隐含的意义在於,这套最优策略并不依赖于对手在博弈中的操作。用通俗的话说,这个著名的最小最大定理所体现的基本“理性” 思想是“抱最好的希望,做最坏的打算” 。
人生如棋局,当局未必迷
博弈论就是说,社会是个大棋局,所有的人都是棋友,用英语语法的时态来描述,就是过去已经完成,现在正在进行,并且将来永远被动虚拟语态的在这个棋局里下棋玩,一直下,直到着凉翘小辫伸腿瞪眼玩儿完了,儿子还要接班接茬下。大概就是有副对联说的,舞台小人生,人生大舞台,改成棋局小人生,人生大棋局就对了。
下棋人人都会,就是按照一定的规则轮流走步,走步的时候猜想一下对方会如何应对。对方这么应对,我再那么应对。脑瓤子个大的人吧想的步数就多,就占便宜。脑瓜子小的人吧想的就少,就吃亏。最后吧就有输有赢,不输不赢那叫和棋。如果带赌钱的,那输了的吧就得给赢了的钱。总起来看呢,这钱的总数不会增加,就是挪了个地儿,从张三丰的口袋跑进了李四光的钱包。这个事儿呢就起上个名叫做“零和游戏”。
往人多里说,玩儿麻将啊拱猪啊,那也是一种棋局,是四个人在一起玩的广义的棋局。人生这个棋局那就是全社会的人共同玩儿的特大号棋局了。
人生这个大棋局呢,与两个人玩儿的小棋局略有不同。据经济学家说,可以是零和,也可以是双输,也可以是双赢。据资本家开出的妙方说,只要大家都是自私的,有理性的的经济人,然后大家在下棋的时候按照帕累托法则走步,那么就会双赢,或者至少别人赢钱了,你也没有输。但是如果你不按帕累托法则走步,或者不那么理性,那你输了就活该了,怨不了别人。但是我想哪能所有的人都有理性,那社会上不是还有疯子呢嘛,就算都有理性,可是有些人不是更有理性嘛。就像下棋,那还分段位呢。所以实际的情况是有人因为没有按照最佳步骤来下人生这盘大棋,所以就输了。
赢了的人叫做强者,输了的人叫做弱者。因为同时下同一盘棋的人不止两个,所以会有最强者,次强者,最弱者,次弱者等等名堂出来。
人生就是算计,你不算计我,我就算计你。
下棋就要有规则,真正的象棋它的规则一定是在下棋前就制定好了,并且下棋的两方都同意的。人生这个棋局就不一样了,规则可以随时改变。在历史上最开始起作用的就是霍布什的丛林规则,据老霍说,人类从猴变成人之后,仍然奉行动物的丛林规则,以胳膊的力量决定输赢,谁的力气大谁就多吃多占,先吃先拿,而且优先获得交配权或者独揽交配权。有不服的没有?尽管上来抢,就看你的胳膊有多粗。
这种规则就是吴思所说的元规则。元规则又称为自然规则,是自发生成的,是无法解除的。因为只要有一个人奉行,那么其他人也就不得不奉陪。奉行这个规则不需要征得其他人同意,只要自己乐意就可以实施,不象后来的社会契约那样需要多方都同意才能实施。
元规则实施一段时间之后,就决出了最强者,次强者以及最弱者,次弱者等等。开始弱者的命运就是死亡,强者能够独占食物配偶等等各种资源,总起来看下棋的结果接近于零和。后来强者们发现,如果奉行一种新规则,对自己将会更加有利。这种新规则就是不把弱者杀死,而是养着他们让他们为自己劳动,自己获得的资源将会更多。实际上参加博弈的不光是人,还有动物以及大自然。当然动物以及大自然随着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逐渐加强,在人类面前基本上只会是输家。各种资源实际上最终的来源是自然界,是人类从自然界掠夺过来的,而不是强者从弱者的手里抢夺过来的。这也说明马克思所谓的剩余价值全部都是工人的劳动创造的是一种胡扯,应该是工人劳动创造了一部分,自然界主要是太阳能创造了其中绝大部分。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工人劳动离不开资本,没有资本只有劳动那什么也造不出来。就像一个新生婴儿即有爹又有娘,那劳动可以看做是爹,那资本买来的自然界的资源就是娘,两者通奸产生了父精母血组成的孩子。这孩子后来被卖掉的时候他的价钱比父精的价值和母血的价值的总和还要大,那多出来的这一块剩余价值到底是谁的呢?马克思就说完全是父亲的,因为当初父亲卖精的时候价钱定的低了,不低你资本家也不买啊。那资本家就说了,剩余价值完全是大自然母亲的,因为大自然是弱者,只能被糟蹋,无法讨价还价。比如说我运气好,低头捡到金子,那当然金子是大自然创造的,金子的价钱很高,可是这里边几乎没有劳动的介入啊。
强者发现杀死弱者不如强迫弱者为自己劳动,为自己生产更多的资源对自己更加有利。弱者也发现自己活着总比死掉要划算,所以在强者弱者之间就出现了新的规则,那就是弱者要被强者奴役,为强者劳动。这是强者制定的规则,弱者也同意。弱者想不想制定对自己更加有利的规则?当然想了,可是只要强者不同意,那么弱者就不可能单方面实行。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规则都是强者制定的”这个话确实是有道理的
于是乎,不同于元规则的新规则就这样产生了。这个规则在吴思的书里被叫做显规则。可是别忘了,社会棋局不是两个人在玩,而是许多人。其中除了制定规则的最强者之外,还有次强者和其他弱者。最强者在制定规则的时候,规则当中当然也规定了次强者与其他弱者之间的关系,这种规定当然应该是最有利于最强者的,而不是最有利于次强者的。次强者以及弱者会不会心甘情愿的遵守最强者为自己制定的规则呢?当然不会,因为人人都是自私的,人人都会不择手段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如果破坏规则能够给自己带来更大利益,任何人都会毫不犹豫的去破坏规则。如果破坏规则会受到惩罚,那么就要看受到的惩罚有多大,以及被抓到的机会有多大,如果这种惩罚小于获得的利益,人们仍然会去破坏规则。所以最强者制定规则一定要合理才能吓阻其他人破坏规则的欲望。
但是由于人的理性的有限性,人制定出来的规则总是不完善的,总有覆盖不到的地方。而且规则总是不严密的,总有模糊不清的地方。规则的执行总是会有自由裁量的地方。在这些显规则照顾不到的地方,次强者和弱者就会不遵从显规则,而是实行一种吴思所说的潜 规则。
离元规则越远,说明人们的生产力越高,人们掠夺大自然的能力越强,说好听点叫做征服大自然的能力越强,人们越不需要互相杀伐,互相掠夺。
规则在马克思那里被叫做生产关系。由上分析可见,生产关系的建立几乎完全取决于社会最强者,也就是社会统治者,而与被统治者几乎无关,因为建立的规则并不需要被统治者点头同意,只要在这种规则下弱者的收益仍然大于在元规则下的收益,弱者就会被迫接受,而不会造反。
入门必读:博弈论关键词
博弈论的关键词很多,有囚徒困境、重复博弈、智猪博弈、猎鹿博弈、枪手博弈、酒吧博弈、人质困境、以牙还牙、人质困境、信息均衡、脏脸博弈、鹰鸽博弈、分蛋糕博弈、蜈蚣博弈、协和谬误、斗鸡博弈、警察与小偷等等。下面做一些简明的解释,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