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完璧归赵
蔺相如,赵人,是赵国宦者令缪贤的门客。
赵惠文王时,得楚国和氏璧。秦昭王听到消息后,遣使送信给赵王,愿以15城换取和氏璧。赵王和大将军廉颇及诸大臣商量:若将璧给秦,恐怕秦反悔而得不到城,白白受欺;想不给,又怕秦兵压境。既议而不决,又找不出可作回报秦国使者的合适人选。宦者令缪贤说:“臣的门客蔺相如可供派遣。”
王问:“怎么知道他可遣?”缪贤回答说:“臣曾获罪,想逃亡燕国,臣的门客相如阻止说:‘你怎么和燕王相识?’臣说:‘臣曾跟随大王会燕王于边境,燕王私自握住臣手说,愿结交为友。因此相知,所以想去燕国。’相如对臣说:‘赵强而燕弱,您又得到赵王的宠幸,因此燕王要结交您。现在您从赵国逃亡去燕国,燕国畏惧赵国,势必不敢留您,而且会把您押解送回赵国。您不如袒衣露体伏在斧砧之间请罪,也许能得到原谅而免罪。’”
“臣听从他的计谋,才幸而得到大王的宽赦。臣以为这人是勇士,有智谋,可以派遣为使者。”于是赵王召见蔺相如,问:“秦王以15城换璧,可以给吗?”相如说:“秦强而赵弱,不能不答应。”王说:“秦若得璧而不给我城,怎么办?”相如说:“秦以城换璧而赵不允,理曲在赵。赵给璧而秦不偿城,理曲在秦。衡量两种办法,不如允许给璧,使秦理曲而愧。”赵王说:“派遣谁去呢?”
相如说:“大王实在无人可派,臣愿奉璧作使者。偿城则璧留秦,不偿城,臣定完璧归赵。”于是赵便派遣相如奉璧西使秦国。
秦王在章台接见相如,相如将璧奉给秦王。秦王大喜,让后宫美人及左右亲近之人传看,左右都呼万岁。相如觉察秦王没有偿城的意思,上前说:“璧上小有毛病,让我指给大王看。”
秦王还璧,相如持璧退身立在柱旁,怒发冲冠,对秦王说:“大王要璧,派人送信给赵王,赵王召集群臣商议,都说‘秦贪得无厌,自恃强大,以空话换璧,恐怕不会偿城。’众议不想以璧给秦。臣以为平民相交尚且互不欺骗,况是大国?而且以一块璧而失和于强秦,不值。于是赵王斋戒5日,派臣奉璧送书到秦廷。”
“这是为什么?是为了敬重大国的威严而诚心修好。现在臣来到秦国,大王接见臣时,态度倨傲,礼节不周,得璧后又传给后宫美人,实属戏弄臣。臣见大王无意偿城,所以又将璧取还。大王一定逼臣,臣头立即与璧一起撞碎在柱上。”相如手中拿璧斜视柱子,要撞过去。
秦王怕撞坏了璧,就再三请求相如不要如此,召当事官员查地图,亲自指出从此线以外15城都给予赵国。相如料秦王不过假装偿城,实际上是得不到的。就对秦王说:“和氏璧是天下共传的宝玉,赵王害怕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5日,现在大王亦应斋戒5日,陈设‘九宾’等应有的礼仪于廷,臣才敢将璧奉上。”
秦王考虑不能强夺,就允许斋戒5天,请相如住进广成客舍。相如断定秦王虽然斋戒,必背约不偿城,就派他的随从,穿了粗布衣服,怀揣着和氏璧,抄近路逃回赵国。
秦王斋戒5日后,陈设应有的礼仪于廷,接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到后对秦王说:“秦从缪公以来20多个君主,都不守约,臣恐为王所欺而对不起赵王,因而派人送璧回国,已到达赵国了。秦强而赵弱,大王派遣一个使者到赵国,赵立即奉璧而来。现在以强大的秦先割15城给赵,赵怎敢留璧而得罪大王?臣知欺大王该死罪,请就汤镬烹煮,凭大王和群臣发落吧!”秦王和群臣相视,又惊又怒。左右要引相如去就死,秦王说:“现在杀了相如,也已得不到璧,秦赵因而失和,不如好好待他,让他回赵,赵王怎能为一块璧而欺秦?”终于在朝廷上接见相如,尽了礼节,让他回去。
相如回到赵国,赵王认为他是贤能的大夫,出使不受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秦没有把城给赵,赵也没有将璧给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