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ENGINEER野火5.0交互式曲面造型设计实例详解](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882/687882/b_687882.jpg)
2.2.4 创建尾巴曲面
从模型中可以看到,尾巴部分是一个上翘的形状,如果我们和主身曲面一起构建的话,势必导致曲面的变形或者不光顺。因此,我们在建立好主身曲面之后,通过裁剪,建立一个局部的造型来构建,这也就是经常所说的“裁大面、做小面”,这种思想在工作中经常用到,希望大家认真体会。
1)裁剪主身曲面
(1)选择命令。单击“拉伸工具”按钮,打开对应的操控板,依次单击“曲面”按钮
,“移除材料”按钮
,系统提示:选择要修剪的面组,选择刚才建立的曲面。
(2)单击“放置”选项,展开面板,单击【定义】,选择RIGHT基准平面为草绘平面,接受默认的方向和参照,单击【草绘】按钮,进入草绘环境。
(3)绘制截面。在草绘环境中绘制如图2-43所示的截面,它由一条圆锥曲线组成。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A5AF89/35905056035574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30_0007.jpg?sign=1739297645-JhqvdYJPIgcquXoxyjAW86yexeAiN5CN-0-2465d9bc16e872a75ec5eca4124287d2)
图2-43 绘制截面
(4)单击“完成”按钮,拖动拉伸控制点至适当位置,调整裁剪方向如图2-44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A5AF89/35905056035574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30_0008.jpg?sign=1739297645-NbwkVefRDOV0s7xDzfMMmymwh5dBDzwX-0-94fe115d99f222c1fbed0a9e26459c9e)
图2-44 调整裁剪方向
(5)单击“预览”按钮进行预览,单击“完成”按钮
,结束曲面裁剪。
2)创建尾巴曲面后部轮廓曲线
(1)单击“造型工具”按钮,进入造型环境。
(2)设置活动平面。单击“设置活动平面”按钮,选择基准平面RIGHT为活动平面。
(3)创建平面曲线。单击“创建曲线”按钮,打开对应的操控板,确认操控板中曲线类型为“平面”,创建如图2-45所示的新曲线。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A5AF89/35905056035574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30_0017.jpg?sign=1739297645-Kx0v4Qvm9upfDpoUtweNWpugV4Ie9FPl-0-d68d237c8306968b1206984e2761b550)
图2-45 创建新曲线
(4)编辑曲线。单击“编辑曲线”按钮,打开对应的操控板,单击“捕捉端点1”,显示切线,在切线附近单击鼠标右键,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曲面相切】。同理定义“捕捉端点3”切线,单击鼠标中键,退出曲线的编辑。
(5)分析曲线曲率。单击“曲率显示”按钮,弹出“曲率”对话框,选择刚才建立的曲线,显示曲线曲率,调整显示参数至合适状态。在“曲率”对话框中单击“快速”旁边的小三角形,展开级联菜单,选择“已保存”,单击“完成”按钮
,结束曲线曲率分析设置。
(6)设置曲线参数。参考曲线曲率光顺性,调整曲线参数如下:“捕捉端点1”切线长度:7.46;“位置2”坐标:(0.00,14.52,13.20);“捕捉端点3”切线长度:5.00。最后效果如图2-46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A5AF89/35905056035574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30_0018.jpg?sign=1739297645-RJKDybROJKNU3UgzFKEFvrlNRY4W3QKJ-0-dd6c9df11e299c1de08c40c516c6d73f)
图2-46 生成的曲线
(7)单击“关闭曲率显示”按钮,单击“完成”按钮
,结束曲线的建立。
3)创建主身下部轮廓曲线
(1)创建平面曲线。单击“创建曲线”按钮,打开对应的操控板,确认操控板中曲线类型为“平面”,创建如图2-47所示的新曲线。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A5AF89/35905056035574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31_0003.jpg?sign=1739297645-nvuDh9lOsDgmqtMlBeiSEmx1lA4peOlM-0-15ef8f0f2932b72ae36a53e26fd39f97)
图2-47 创建新曲线
(2)编辑曲线。单击“编辑曲线”按钮,打开对应的操控板,单击“捕捉端点1”,显示切线,在切线附近单击鼠标右键,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曲面相切】,同理定义“捕捉端点2”切线。单击鼠标中键,退出曲线的编辑。
(3)分析曲线曲率。单击“曲率显示”按钮,弹出“曲率”对话框,选择刚才建立的曲线,显示曲线曲率,调整显示参数至合适状态。在“曲率”对话框中单击“快速”旁边的小三角形,展开级联菜单,选择“已保存”,单击“完成”按钮
,结束曲线曲率分析设置。
(4)设置曲线参数。参考曲线曲率光顺性,调整曲线参数如下:“捕捉端点1”切线长度:0.70;“捕捉端点2”切线长度:0.30。最后效果如图2-48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A5AF89/35905056035574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31_0004.jpg?sign=1739297645-ep5to8k0lAwemBlPzHOjhb0duOE5GLFK-0-840a850c80ef9525d22ca90228e1bf36)
图2-48 生成的曲线
(5)单击“关闭曲率显示”按钮,单击“完成”按钮
,结束曲线的建立。
4)创建侧面控制曲线
(1)设置活动平面。单击“设置活动平面”按钮,选择基准平面FRONT为活动平面。
(2)创建平面曲线。单击“创建曲线”按钮,打开对应的操控板,确认操控板中曲线类型为“平面”,创建如图2-49所示的新曲线。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A5AF89/35905056035574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31_0012.jpg?sign=1739297645-ZtxfV4jOBSnjDOwpQuARudxfpc9RBe1J-0-d36c25360809098fb7e6d0dc2bd54df8)
图2-49 创建新曲线
(3)编辑曲线。单击“编辑曲线”按钮,打开对应的操控板,单击“捕捉点1”,显示切线,在切线附近单击鼠标右键,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曲面相切】,同理定义“捕捉点2”切线。单击鼠标中键,退出曲线的编辑。
(4)分析曲线曲率。单击“曲率显示”按钮,弹出“曲率”对话框,选择刚才建立的曲线,显示曲线曲率,调整显示参数至合适状态。在“曲率”对话框中单击“快速”旁边的小三角形,展开级联菜单,选择“已保存”,单击“完成”按钮
,结束曲线曲率分析设置。
(5)设置曲线参数。参考曲线曲率光顺性,调整曲线参数如下:“捕捉点1”切线长度:1.40;“捕捉点2”切线长度:0.70。最后效果如图2-50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A5AF89/35905056035574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31_0013.jpg?sign=1739297645-iJHFTSpWp1lN9udRTEDnzjRxst2Sla57-0-3dd0c2c13a2dbceedbc9a24ae4fa7249)
图2-50 生成的曲线
(6)单击“关闭曲率显示”按钮,单击“完成”按钮
,结束曲线的建立。
(7)单击“完成”按钮,结束当前造型特征并退出造型环境。
5)创建尾巴部分曲面
(1)选择命令。单击“边界混合工具”按钮,打开对应的操控板。
(2)选择第一方向曲线。按住【Ctrl】键依次选择如图2-51所示的第一方向曲线。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A5AF89/35905056035574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32_0001.jpg?sign=1739297645-ysJXo2LHdLiwLR9hMJ0GxOxilte44zd0-0-411f1994129313bdf6b25aeba00c65df)
图2-51 选择第一方向曲线
(3)选择第二方向曲线。在图形窗口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第二方向曲线】,按住【Ctrl】键依次选择如图2-52所示的第二方向曲线。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A5AF89/35905056035574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32_0002.jpg?sign=1739297645-8PeSpx7NLIhmWOFJ9c5C6QCaPg3pRZPl-0-11f71a850d79f0f55eeb78a1ee2a82ee)
图2-52 选择第二方向曲线
(4)设置边界条件。在小圆框附近单击鼠标右键,设置曲面边界条件,如图2-53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A5AF89/35905056035574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32_0005.jpg?sign=1739297645-81I2lL3F6H5tAkYMCEnB4uKTbaAlbmzU-0-22951ae3e596e01be8f0c0c7d2c1e1d6)
图2-53 设置边界条件
(5)单击操控板中“预览”按钮,可以看到曲面能够建立,单击“完成”按钮
,最后生成如图2-54所示的曲面。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A5AF89/35905056035574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32_0006.jpg?sign=1739297645-5EofcoX91w79SlQWv3YcH6C28jpL5sa4-0-dbd3feb0797cb729608cd8c77e1779a6)
图2-54 生成的曲面
(6)参照以上相似步骤创建第二块曲面,最后生成的曲面如图2-55所示(为了节约篇幅,大致相同的操作步骤在此就不赘述,读者朋友可以参考随书提供的PART文件进行操作)。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A5AF89/35905056035574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32_0007.jpg?sign=1739297645-uVuiqM6EFvLjgkklpqaoCaS3OeePQRt8-0-8fc0f52a137d529502f871b0791425e7)
图2-55 生成的曲面
6)合并曲面
(1)选择命令。确认右下角过滤器设置为“几何”,按住【Ctrl】键,选择如图2-56所示的曲面,单击“合并工具”按钮,打开对应的操控板。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A5AF89/35905056035574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32_0012.jpg?sign=1739297645-KLLVbpcfbY8mhzwjanbtoGc7VnYLn85O-0-755b1369d4fb61eac9af9e7f52c0f86f)
图2-56 选择曲面
(2)选择合并类型。单击操控板中“选项”,展开面板,选择“连接”。
(3)单击“预览”按钮进行预览,单击“完成”按钮
,结束曲面的合并。
(4)选择命令。确认右下角过滤器设置为“几何”,按住【Ctrl】键,选择如图2-57所示的曲面,单击“合并工具”按钮,打开对应的操控板。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A5AF89/35905056035574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32_0013.jpg?sign=1739297645-VZXFnACvSYvDnmAICzdtvimCkuvbuvrV-0-ab5084f5d8649dfcf45810b09141dcdb)
图2-57 选择曲面
(5)选择合并类型。单击操控板中“选项”,展开面板,选择“连接”。
(6)单击“预览”按钮进行预览,单击“完成”按钮
,结束曲面的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