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努力发现自己的孩子
精彩点击:
我们不仅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是个天才,家长的职责还在于敏锐地发现孩子的才能究竟在哪里,尽管这是一个相当复杂艰难的过程。挖掘孩子是一项艺术,即便那些看上去有些愚钝的孩子也有别人所不及的潜力,关键在于家长是否热忱地将孩子的潜质打开。
格莱斯顿曾经说过,最有意义的事情莫过于把一个孩子内心潜藏的热忱激发出来。事实上确实如此,每一个孩子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将来可以成就大器的潜质。不仅那些反应敏捷、聪明伶俐的孩子是这样,即便是那些相对木讷,甚至看起来有些愚钝的孩子也有这样的潜质。一旦有人将他们的潜质打开,凭借这种热忱的力量,原先人们在他们身上看到的那种“愚钝”也会慢慢消失。
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奥托·瓦拉赫在刚读中学的时候,父母建议他学习文学,可是老师认为他“过分拘泥,不可能在文学上有所发挥”,后来他又改学油画,老师认为他“素质一般,将来难有造诣”。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化学老师却发现了他做事一丝不苟且耐心专一的特点,建议他学习化学。瓦拉赫改学化学之后,潜能被逐渐激活,并获得了诺贝尔奖。
成功专家罗宾曾说:“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一份特殊的才能。那份才能犹如一位熟睡的巨人,等待着我们去唤醒他。”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作为家长,要有认清自己的孩子,了解孩子的长处和短处,挖掘孩子的潜能,因材施教,扬长避短,每个孩子都能成材。
但在这里,需要提醒各位家长要特别注意的是,儿童虽然具备潜在能力,但这种潜在能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遵循一定的规则在变化。确切地说,儿童潜能是递减的,比如说生来具备100度潜在能力的儿童,如果从一生下来就给他进行理想的教育,那么就可能成为一个具备100度能力的成人。如果从5岁开始教育,即便是教育得非常出色,那也只能成为具备80度能力的成人。而如果从10岁开始教育的话,教育得再好,也只能达到具备60度能力的成人。这就是说,教育开始得越晚,儿童的能力实现就越少。这就是为后人熟知的注明的儿童潜能递减法则。
最著名的例子是英国司各特伯爵的儿子。司各特伯爵夫妇携带他们的新生婴儿出海旅行,行至非洲海岸时遇到大风暴,船被巨浪打翻,全船的人都遇难,只有司各特伯爵夫妇带着儿子爬上了一个海鸟。那是个无人的荒岛,岛上长满了热带丛林。司各特伯爵夫妇很快就被热带丛林里的各种疾病夺去了生命,只留孤零零的小司各特。后来一群大猩猩收养了只有几个月大的小司各特,他就跟着这班动物父母成长。二十多年后,一艘英国商船偶尔在那里抛锚,人们在岛上发现了小司各特,他已经长成一位强壮的青年,跟一群大猩猩在一起,像大猩猩那样灵巧地攀爬跳跃,在树枝间荡来荡去,他不会用两条腿走路,也不会一句人类的语言。人们将他带回英国,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也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极大兴趣。科学家们像教婴儿那样教导小司各特,力求他学会人的各种能力,以便他能够重归人类社会。他们花费了十年工夫,小司各特终于学会了穿衣服,用双腿行走,虽然他还是更喜欢爬行。但是,他始终也不能说出一个连贯的句子来,要表达什么的时候,他更习惯像大猩猩那样吼叫。
儿童潜能递减法则是实践经验的总结,所以教育孩子的第一要旨就要是在最大程度上减少这种递减。而且由于这种递减是因为未能给孩子发展其潜在能力的机会致使枯死所造成的,因此,教育孩子的最重点就在于要不失时机地给孩子以发展其能力的机会,也就是说要让孩子尽早发挥能力。
当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相信很多父母决心要把经历放在开发孩子上。可是,如果培养方法不得当,那不是空忙一场吗?在发现孩子潜能这一方面,让我们领教一下美国著名心理教育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的理论。
霍华德·加德纳是世界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心理学、教育学教授,加德纳发现并提出的“多元智能教育”的创新理论与方法,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并得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教育界人士的高度评价。他被誉为“推动美国教育改革的首席者”,“当今最有影响力的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家”,“突出地表现人类成功的不同智慧,是本时代最明亮的巨星之一”。
霍华德·加德纳认为:给自己足够的弹性,给孩子足够的信心,是很重要的教养态度。而多元智能的重要性就在于:它给了每个人不同的发挥与成功机会。一旦我们有多元智能的观念,便可以学会用较为宽广的角度来看待孩子的一举一动,来发觉孩子的不同潜能。如此一来,也就比较不会落入过去传统“只求考试成绩好”的桎梏中,而忽略孩子的其他能力;甚至也不会因此给自己和孩子过多的压力和期待。因为懂得适才适性,不仅让孩子能尽情探索和发挥,也是让自己成为快活轻松的父母!
常青藤家训
家长要先把孩子当成天才,他才有可能是个天才。努力发现自己孩子的与众不同之处,及早对孩子的综合只能进行正确地评估,及早开发,将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