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阅读:关于欧洲的笔记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自序

从现在起回溯,距离我上一次、实际上也是第一次飞抵欧洲大陆,已经六年有余了。那是一次公派交换学习的机会,持续了一年半的时间。那时我不过二十出头,对欧洲的了解少得可怜,出发前也并未规划要如何旅行,只是期盼着顺利完成学业。摸索着上路、试探着前行,将旅行当作一种放松甚至解脱。未曾想,那一年半的行走,由此便一发不可收拾。每一天,不是在旅行,就是在筹划、准备旅行。现在回想起来,那样的热情,大概除了源自所谓学习和探索未知的欲望,更多的正是因为被那种身心自由、无拘无束的感觉所诱惑。自然,我也应当庆幸游学之地,凑巧是在历史和文化积淀深厚的欧洲,提供了足够的深邃和辽阔,任由远方来客走马观花,或是细细品读。

在欧洲时,起初是七八好友相约同行,渐渐地减少为三四人的小团体,及至最后,终于变成孤家寡人、独自游走;出门在外的时间和地点,也由寥寥数日盘桓于同一城市,逐步延长为长达月余的欧陆环游。孤身一人,便有许多的时间可以和内心对话,也自然会想着落笔于纸面。草草几行,无非触景生情,抑或睹物思人,没有什么流水账式的连篇累牍,然而也没有什么文笔可言。当初,也只是将它们逐一地张贴在自己的网络空间中,供好友消遣,也算作给自己留念。因此,我宁愿将这一篇篇简短的文字称作笔记,而非游记或是攻略。

在父亲和一些朋友的鼓励之下,我终于在时隔多年后,决心把大部分的笔记拼凑起来,结集成册,于是也越发自觉其中的零散和缺憾了。譬如,旅途中的时间总是零碎、节奏也偏紧凑,某些瞬间的心情没有来得及书写下来,便不会去刻意重温了。又或者曾经规划了要针对某些城市、某些景色留些感想,也终究限于时间和懒惰,搁置了起来。这样算下来,这里所集结的笔记,大约仅涵盖了那十八个月中一半的经历和行程。

即便如此,我在整理这些笔记时,还是希望显得有秩序一些,因而把它们按主题分为若干系列。有些系列在当初落笔时就已定好统一的名称和顺序,有些则是此次整理中重新归类。应该还有更好的分组编排方式,但毕竟从几千年来的历史和文化来看,欧陆各地便是互相牵连交错的,我也不再强迫自己有限的学识来做改进了。只是其中的部分文字甚至所述及的史实,经过了三五年回头再看,难免谬误。但出于敝帚自珍的目的,姑且一并保留于此。也正是为了说明自己感知和认识的逐步深入,在编排各篇文字于此的前后顺序时,也尽量遵循了先后写作的时间顺序。

当初在旅途上越是行走,便越是发觉自己的浅薄与茫然。无论是有关欧洲的历史文化,还是对中华文化本身的理解,都不足以支撑自己对风景、对掌故、对现实的解读。因此,2007年秋天返回清华园之后,我将相当的业余时间投入了有关于此的“补课”中。倚仗着清华图书馆的收藏,四五年来借阅的相关图书也快有百余本了。自知之明我总还是有的,借阅的书籍可能其学术价值不入专业研究者的法眼,再草草写点读后感便更是肤浅。就算是自己学习历程的映照吧。这个集子的最后一个部分,摘选了一些这样的读后感,作为收尾,称作《阅读欧洲拾遗》。事实上,这部分之前的一些旅行笔记,也同样是在回到清华后重新整理的,因此早已掺杂进了一些阅读的感触。

今天一篇篇重新翻来,我渐渐醒悟,这些首先写给自己的笔记,其实还有一个沉默的读者,那便是曾经记录了我行踪的欧洲。每一串当时的脚印、每一行事后的阅读,都是我将自己的心情付于那片大陆的体现,也是我逐渐揭开那片大陆层层面纱的过程。不知不觉的,那段身在欧洲的岁月成了一段非比寻常的经历,它真实地影响了我回国后的行事习惯,甚至脾气秉性。因此在离开欧洲的日子,我时时都会惦记或者揣测,何时才能故地重游。

许是冥冥中真有天意,正当我于2011年年底结束了博士论文答辩,开始整理这部笔记之时,我竟阴差阳错地获得了前往巴黎继续深造的机会,并得以再次置身于欧罗巴的怀抱。而今落笔这篇自序之时,我已是安坐于巴黎郊外的一座山谷之中了。

虽然不知道前面有怎样的故事在等待着我,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眼前这部集子的内容和意义——行走与阅读的人生,都将在未来得以延续。

2012年9月10日深夜于巴黎郊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