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结合部的社会样态与空间实践:基于C市东村的调查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近年来,随着我国快速城市化的启动,城市社会治理开始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在研究中,大家似乎都会发现,大中型城市周边的城乡结合部是当下社会治理的难点。从表面上看,城乡结合部的确存在着众人所诟病的人口结构复杂、环境脏乱差、治安混乱等社会无序现象。但实际上这只触及问题的表层。要想真正理解城乡结合部,我们必须将其置于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的背景下,深入其空间结构和社会关系体系内部展开深度分析,方可对城乡结合部有一个恰当的理解认识。而在以往的研究中,学界或将城乡结合部视为“城”与“乡”的结合地带,或将其作为城市的一部分来看待。而笔者则认为,从构成要素看,城乡结合部绝不是“城”、“乡”要素的简单相加。从外在的要素看,城乡结合部虽然已基本上作为城市的一部分被列入城市体制之中,但事实上,在中国社会转型期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城乡结合部视为城市的一部分,而应将其作为一个特殊的“地域社会”来加以研究认识。因为城乡结合部既承载了传统城乡二元结构的历史遗产,又是“城市内部二元结构”展开的平台,将其作为一个特殊的地域社会样态加以理解,对于深化转型社会的理解具有特殊重要的价值。由此,将城乡结合部作为一种特殊的地域社会样态来展开研究,便成为深入理解城乡结合部问题的关键。我们的观点主要体现在近年来发表的多篇学术论文中,主要有《城乡结合部“社会样态”的再探讨》(田毅鹏、齐苗苗:《山东社会科学》2014年第6期)、《城乡结合部外来人口的空间实践与城市融入》(张霁雪:《山东社会科学》2014年第6期)、《城市化推进下的“村落单位化”:渊源、条件及社会风险》(刘杰:《山东社会科学》2014年第6期)、《城郊“村落单位化”的社会管理功能及其限度》(田毅鹏、齐苗苗:《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城乡结合部非定居居民的“社区感”与“故乡情结”》(田毅鹏、齐苗苗:《天津社会科学》2013年第2期)等。

正是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笔者曾与吉林省民政厅合作,借民政部研究项目展开之机,组织吉林大学社会学系的研究生对长春市周边的城乡结合部展开了为期两年的跟踪调查,整理出一些颇具价值的访谈口述资料。本书作者张霁雪便是此次调查活动中最重要的组织者和策划者,他自始至终地参加了调查,并在城乡结合部的一些村落中租下了民房,直接展开参与观察,正是以此为经验依托和田野实践,他完成了以城乡结合部为主题的博士论文,顺利毕业并留校任教。而且,此篇论文经过多次修改,现在即将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付梓。作为霁雪的导师,我自然非常高兴。在我毕业的诸位博士中,霁雪是比较勤奋的一位。作为工农子弟,霁雪具有比同龄人更强的底层关怀意识,本科毕业实习下乡时,曾针对吉林通榆农村沙化治理问题,撰写《万平治沙模式:本土化NGO的突围之路》一文,发表在《南风窗》2005年第19期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应该算霁雪学术生涯掘得的“第一桶金”,表现出一定的研究潜质。硕士在学期间,他开始关注被称为“马路游击队”的街头装修工和国有企业下岗工人生计问题。博士期间,又将研究目光锁定在城乡结合部构成极其复杂的芸芸众生的身上,体现了其底层关怀的一贯性。留校任教后,通过与长春市社会救助站的合作研究和调查,霁雪对流浪儿童社会救助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发表数篇前期学术成果的基础上,2013年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项目,开辟了新的学术研究领域,希望他能沿着这条研究路线,在新的研究领域中有进一步的收获。

下面我想就霁雪这部即将问世的学术专著再写几句话。粗读书稿,我觉得,作为一篇以博士论文为基础修改而成的学术专著,霁雪作品一个突出的特点在于,结合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以口述历史的方法研究城乡结合部外来人口、本地村民和村落治理者三个主要群体的空间实践与社会样态的互构过程,将行动者的“主体能动性”融合在具体的空间语境中,去分析城乡结合部的形成过程与结果,透视其内在的社会肌理与结构,从而赋予其新的空间理论意蕴,使我们对于城市扩张中城乡结合部的社会变迁有一个更清晰的体认。

应该承认,无论是作为底层群体的外来人口与本地村民,还是作为精英群体的村落治理者,他们往往是在汲取城乡结合部空间变迁过程中所产生的空间利益。首先,外来人口在城乡结合部的空间实践可以视为一种自发自维的现代性谋划,城乡结合部的社会样态为他们提供了自由流动与身份过渡的机会空间,他们以低成本的空间消费获得居住和生活的立足点,以边缘非正规就业空间的生产获得后续生活的支撑,以空间交换过程中所形成的业缘与地缘的社会关系建构获得虽然是暂时的,但却是相对有益的网络重构,但不可忽视的是这些空间实践努力背后的他们所承受的自我身份再造的阵痛。

其次,本地村民将城乡结合部视为可资利用的工具空间,在“旱涝保收”的心理状态下在自己的房前屋后“种房”,这种空间生产在获得稳妥收益的房租之下带有一定的投机心理,期望以空间的占有,分享土地开发所带来的空间收益,面对房屋拆迁,一些村民“无赖式”的空间抗争,体现的是本地村民空间维权的弱势地位以及缺乏上下协商的缓冲空间与信息渠道,这也造成有序的日常生活背后所潜在的无序的空间冲突。

最后,村落治理者在资本的空间再生产过程中,关注的是城乡结合部的空间改造所产生利益格局的协调与参与,以红头文件的话语解读、乡村的隐规则的运用以及团结大部分利益一致者屏蔽了“他者”,实现了“寸地不失”的战略目标;在土地征收中,对于本地村民相关者的抗争,以“工作岗位换取土地”、“拖”、“瓦解动员精英”、“寻求合法性文本”等诸多控制与安抚的方法促成异议者的妥协,但国家征收机制、补偿标准与本地村民意愿之间的张力依旧存在;对于因集体土地出租收益中的寻租行为所产生的上访事件,社区管理者有理有据、合情合理地回应上级的督察,但缺乏公正透明的集体用地空间消费的程序依旧难以防止集体土地出租收益的流失。

值得注意的是,三大行动主体的空间实践取向造成城乡结合部传统集体意识瓦解,难以维护自身在居住空间、教育空间、就业空间、交往空间、消费空间等方面的空间权益,成为漂浮于城乡结合部的底层个体,城乡结合部渐趋成为一个无根的社会。在集体意识失落与个人空间权益弱化的空间里,国家应当通过流动公共性构建和新集体认同重构等社会生根工程,以带有社会规划性质的空间改造抑制资本对城乡结合部的空间再生产与日常生活殖民化倾向,从而实现对城乡结合部集体意识的重建;个体应当通过积极地进行从边缘空间走向核心空间的社会扎根行动,使城乡结合部的居民有能力迫使不符合正义的空间实践与底层妥协,从而实现城乡结合部空间权益的获取与分享。促使城乡结合部在社区转型的过程中实现由乡土褪色的家园迈向诗意栖居的新故乡。

作为以博士论文为基础撰写而成的学术著作,固然有年轻人应该特有的锐气和大胆,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稚嫩和单纯之处。霁雪研究的东村,正处于征地拆迁的过程中,各种利益纠葛和矛盾比较集中,在此种情况下很难深入地“进入”,同时该村本来就非常有限的文字资料也在很大程度上被“冻结”和“保护”起来,使得“村落生命史”的研究路向也受到局限。毫无疑问,这给研究增加了难度。此外,书中关于三大行动主体内部结构及其阶段性变化的研究也需要进一步加强。所有这些都需要在接续的研究中加以注意和修正。

作为一个全新的研究课题,学术意义上的城乡结合部研究实际上才刚刚揭幕。我们坚信:城乡结合部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城乡社会,表现出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样态。在这里,人的身体、关系、权利、组织归属与国家的制度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错位现象。而在城乡结合部社会政策体系构建的问题上,我们既要有宏观的理论关怀,同时也要有一种真切的“问题取向”,直指转型期城乡结合部具体的社会问题。我们应在针对性研究的基础上,制定相应政策,以走出困境,破解其治理难题。就在笔者提笔之际,传来消息,国务院常务会议日前决定,在已基本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的基础上,将两项制度合并,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从政策的效果来看,城乡统一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也是缩小城乡差别的重要举措。不分城乡户籍,客观上将对现行户籍制度产生较大影响王振耀:《让亿万城乡居民养老无忧》,《人民日报》2014年2月10日。。将此项惠民政策与本书的主题相连,我们有理由期待,城乡居民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将有助于消解城乡结合部承载的二元结构的历史包袱,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霁雪可以在此全新的背景下,展开持续研究,为破解城乡结合部社会治理难题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田毅鹏

2014年7月初稿于吉林大学东荣大厦

2014年8月定稿于名古屋大学野依纪念学术交流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