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第11辑):心理测量与文化](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657/22648657/b_22648657.jpg)
三 研究结果
(一)不同样本不同量表的因素结构比较
对951个成人和2645个大学生样本的PDRS测验分数以及1890个成人样本SCL-90测验分数进行因素分析,根据碎石图,3个样本的拐点相似,其影响最大的前4个因子大体相似,可见其因素结构大致呈现相同的状况。PDRS中增加了自杀风险和网络成瘾的内容,导致其与SCL-90所得结果有所不同。值得注意的是,躯体化和人际困扰因子在3个样本中都出现了(见表1)。这可以作为不同量表与不同样本之间的一种交叉验证。
表1 不同样本不同心理症状量表因素结构比较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D2B6E/112286620045637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22_0001.jpg?sign=1739363535-bgSG2Dssfo8k8UasJECeKuxog7mbg9ET-0-b8329a9d64f6ddaba3c56611921a7905)
我们觉得好奇的是,人际困扰与躯体化在中国人的心理症状中如此重要,它们究竟是怎样的因子?为探讨这一问题,用PDRS人际困扰的41题做因素分析,抽出6个因子,这6个因子命名为焦虑紧张、社交窘迫、依赖他人、回避交往、害怕交往、不愿交往。各自解释的变异状况见表2。可见,所有这些在人际交往中出现的问题,都已成为中国人值得注意的心理症状。
表2 人际困扰的因素分析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D2B6E/112286620045637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22_0002.jpg?sign=1739363535-BBMEiVn3kUJ53wQoC84EFrPMZQZF9Fgv-0-dbfbaf119e83749996cc929a1e5f1fe6)
用临床分量表来预测人际困扰,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有11项变量进入模型,且预测效度很高,R=0.913, R2=0.834, ⊿R2=0.831, F=347.832, p<0.0001。可见人际困扰与这些临床障碍的关系密切(见表3)。
表3 人际困扰的回归分析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D2B6E/112286620045637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23_0001.jpg?sign=1739363535-92fG6KUCzAqsMdOdNxEr5W5O57HxYqaI-0-e889ec5811fee13528f42a3af74ab8f3)
再对PDRS躯体化的29题进行因素分析,抽出5个因子。5因子分别是胸闷气促、多梦疲乏、头昏眼花、身体不适、强迫失控(见表4)。
表4 躯体化的因素分析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D2B6E/112286620045637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23_0002.jpg?sign=1739363535-uvdA8cOJM9KsRslY69X6cD7X2zHW4zJD-0-234cfb563c3b7a803eba949701c850fb)
(二)与其他国家的比较
搜索了美国、芬兰和西班牙关于SCL-90的因素分析研究文献,发现与中国人样本的因素结构有明显的不同。西方人样本的第一个因子(大于25%以上)乃是抑郁或心理痛苦(见表5)。
表5 美国、芬兰和西班牙关于SCL-90的因素分析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D2B6E/112286620045637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24_0001.jpg?sign=1739363535-UsvTzpXzt7abiyw1CKha4kffRg7XRw28-0-f7bdd4e0df7974ad5a99632548cd0bc7)
注:“/”表示文献中未曾介绍具体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