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热炉定律
一、概述
管理定律中有个著名的热炉定律:是指当人要用手去碰烧热的火炉时,就会受到“烫”的惩罚。每个企业在进行安全管理工作时都有相应的规程和规章制度,任何人触犯了这些条款都应受到相应的惩戒和处罚。企业首先应完善安全管理方面的有关文件;其次本着做所写的原则严格予以实施;再次应对实施效果进行全方位评价。热炉定律告诉我们:在安全工作中应先警告后立即处罚,安全制度条款面前人人平等,不能搞特殊化,用这些原则来保证员工现场作业规范化和标准化,进而减少事故的发生。
二、处罚原则
热炉定律形象地阐述了以下惩处原则。
① 警告性原则 热炉火红,不用手去摸也知道炉子是热的,是会烫伤人的。
② 确定性原则 每当你碰到热炉,肯定会被烫伤。
③ 即时性原则 当你碰到热炉时,立即就会被烫伤。
④ 公平性原则 不管谁碰到热炉,都会被烫伤。
三、贯彻安全制度
热炉定律能指导管理者有效地贯彻制度,这是因为触摸热炉与安全制度执行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
① 当你触摸热炉时,你得到即时的反应。你在瞬间感受到灼痛,使大脑毫无疑问地在原因与结果之间形成联系。
② 你得到了充分的警告,使你知道一旦接触热炉会发生什么问题。
③ 其结果具有一致性。每一次接触热炉,都会得到同样的结果—你被烫伤。最后,其结果不针对某个具体的人。无论你是谁,只要接触热炉,都会被烫伤。
从以上对热炉定律的理解来看,企业在贯彻安全制度执行力方面,需要让员工懂得安全制度的不可侵犯性,以及犯错的负面作用,需要遵从以下程序。
1.尽可能迅速反应
如果违规与对违规的矫正之间的时间间隔延长,则会减弱训导活动的效果。在过失之后越迅速地进行训导,下属越容易将训导与自己的错误联系在一起,因此,一旦发现违规,应尽可能迅速地开展训导工作。
2.事先警告
作为管理者,在进行正式的教导之前有义务事先给予警告。也就是说,必须首先让下属了解到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接受企业的安全行为准则。
3.行使权利的一致性
公平地对待下属。如果你以不一致的方式处理违规,则会丧失安全规章制度的效力,降低下属的工作士气,下属对你的工作能力也会产生怀疑。烫火炉是不讲情面的,谁碰它,就烫谁,一视同仁,对谁都一样,和谁都没有私交,对谁都不讲私人感情,所以它能真正做到一视同仁。
4.对事不对人
热炉定律的最后一项是不针对个人。处罚应该与特定的过错相联系,而不应与违犯者的人格特征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应该指向下属所做的行为而不是下属自身。
四、典型案例
1.古代案例
三国时代孔明挥泪斩马谡的故事就是热炉定律的一个好案例。马谡是诸葛亮的一员爱将。诸葛亮在与司马懿对战街亭时,马谡自告奋勇要出兵守街亭。诸葛亮虽然很赏识他,但知道马谡做事未免轻率,因而不敢轻易答应他的请求。但马谡表示愿立军令状,若失败就处死全家,诸葛亮只好同意给他这个机会,指派王平将军随行,并交代马谡在安置完营寨后须立刻回报,有事要与王平商量,马谡一一答应。可是军队到了街亭,马谡执意扎营在山上,完全不听王平的建议,而且没有遵守约定将安营的阵图送回本部。司马懿派兵进攻街亭时,在山下切断了马谡军队的粮食及水的供应,使得马谡兵败如山倒,蜀国的重要据点街亭因而失守。面对爱将的重大错误,诸葛亮没有姑息他,而是马上挥泪将其处斩了。
火炉面前人人平等,谁摸谁挨烫。诸葛亮不因马谡是自己的爱将就网开一面,从而保证了惩罚的平等性。事前预立军令状,做到了预防性。撤军后马上执行斩刑,体现了即时性。正是因为能做到这些,才使蜀国在实力最弱的情况下存活了那么长时间,军队也保持了长久的战斗力。
2.现代案例
为做到在市场竞争中长期站稳脚跟,希望集团的基本方法是“严厉和宽容”。希望集团的治厂方针是“用钢铁般的纪律治厂,以慈母般的关怀善待员工”。它的严厉,是指执行规章制度不允许搞下不为例,不允许打折扣。曾有人建议希望集团的总裁陈育新将“严厉”改为“严格”,但遭到了陈育新的拒绝。他认为,只有将严格上升到严厉的程度才能表达他“钢铁般”的本意。
希望集团的严厉体现在制度的制定、执行和检查上。在数年前,希望集团美好食品公司,还是一个连年亏损几百万元的公司,在更换了总经理后,第一年就转亏为盈,之后连年赢利以千万元计,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靠什么?总经理道出真谛,靠员工“十不准”戒规。这些戒规条款几近苛刻,但正是对它的严格执行让员工形成了良好的工作习惯,保证了公司的高效率运转。
作者认为在企业安全管理中,严厉最体现胆识,宽容则体现胸怀。严厉要体现公平,通过严厉不但可以消除不良现象,保证公司高效率运行,而且还可以发现人才、造就人才。但宽容的前提是企业领导人的头脑必须清醒,糊涂的宽容非但达不到目的,还会对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造成包庇和纵容。必须让员工明白,宽容是有限度的,并且宽容只会发生在提高认识之后。希望集团的企业管理经验证明:在严厉基础上的宽容效果才好,在宽容之后的严厉才更有力度。
海尔集团有个规定,所有员工走路都必须靠右行,在离开座位时则需将椅子推进桌洞里,否则,都将被处以罚款。在实践中,海尔就是这样做的。在奥克斯集团的各项纪律中,有一项规定是开会时不得有手机铃声,若违反,每记铃声罚款50元。在奥克斯集团内,无论大会小会,都不会受手机铃声的干扰,即使是刚进奥克斯的新人也知道必须养成这样的良好习惯,绝不触犯。
这些企业之所以做这样的规定,用意无非是希望全体员工在心目中形成一种强烈的观念:制度和纪律是一个不可触摸的“热炉”。
惩罚制度毕竟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使用过滥就会适得其反。企业制订和推行惩罚制度,关键是要遵循公开、公正、公平、公心的原则,并从技能培训、企业文化建设和建立科学的奖惩机制入手,使员工心悦诚服、勇于认错。这样,“热炉”给员工的就不仅仅是烫、而且还会有温暖的感觉。
五、热炉定律的几大原则
“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由《左传·昭公二十年》中郑国子产的话,想到西方管理学家提出的“热炉定律”。这一法则形象地阐述了执行法规制度时的惩处原则,对于如何惩治和预防事故不无借鉴意义。
1.预警性原则
热炉通红,不用手去摸就知道炉子是热的,会烫伤人。这通红的“火炉”就好比安全法规,是一柄时刻悬在每个人心头上闪着寒光的“达摩克利斯剑”。企业中的每个领导者和员工,切不可忘乎所以,必须常怀敬畏之心,自觉接受安全法规的约束和教育,时时想想那通红灼人的“火炉”,想想人生道路上的“红绿灯”,就不敢为所欲为了。
2.必然性原则
每当你触摸到热炉时,无论是谁采取什么方式触摸,都肯定会被灼伤,也就是只要触犯了国家安全法律和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就一定会受到严肃惩处。“树上有一只鸟被打死,其它九只鸟却吓不跑”。这些“菜鸟”就是抱着一种侥幸心理,以为自己摸了“热炉”,不一定会被灼伤。克服这种现象,必须树立安全制度法规约束力的绝对权威,使那些贪婪之人,掂量掂量炙热“火炉”的温度,也就不敢伸手了。
3.即刻性原则
当你碰到热炉时,立即会被灼伤,也就是惩处必须在错误行为发生后及时进行。“刑罚不时,则民伤;教令不节,则俗弊”。要想铲除事故之癌,“除恶务快”是很重要的一环。
4.公平性原则
“热炉”没有任何“弹性”,无论什么人,无论何时何地,只要触摸了“热炉”,都会被灼伤。“伸手必被捉”。只要做到“不辨亲疏,不异贵贱,一致于法”,除恶务尽,有贪念者就不敢再去触碰“热炉”了。
“巨壑虽深,兽知所避;烈火虽猛,人无蹈死。”看来,我们必须充分发挥“热炉定律”的巨大威力,使事故肇事者真正受到惩处和震慑,这样安全教育才有说服力,安全制度和监督才有约束力。
六、热炉定律与人性化管理
人性既有恶的因素,也有善的因素,在企业安全管理实践中,既要制订一些惩罚性的制度抑制人性的丑恶,更要激发人性中的善良。热炉定律是管理学的一个重要管理定律,人们已普遍认识了它的警告性、严肃性、即时性、公平性等特点,但是对其自身所固有的冷酷性、严肃性、消极性、独裁性等特征却很少重视,更缺乏必要的反思。
热炉定律的原始意思是,任何人都知道炉火熊熊燃烧时不能用手触摸,只要你伸手一碰,炉火立该就会把你烧伤,每个企业都应该拥有某些不可触犯的安全制度,这些安全制度就是一只只火炉,任何人胆敢触犯都会受到严厉的惩罚。而人们之所以青睐热炉定律,更多地还是因为其严肃性及公平性。所谓公平,是讲火炉是六亲不认的,不会偏爱任何人,不管是谁,只要你胆敢触摸火炉,热炉都会毫不留情地将你烧伤。
但实际上,企业安全规章制度并不是热炉,并不客观地具有热炉定律的四大特征。安全制度是由人制订出来的,也必须由人来执行,所以,安全制度是否具有热炉的四大特征也是由人决定的。同时,安全制度作用的对象也是人,人与制度的关系其实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我们不得不思考以下被普遍忽视的问题:人们能否完全抛弃自身的情感、信仰、价值观等非理性因素,从而把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演变为单纯的人与制度的关系?热炉定律被完全实践和贯彻之后,是否解决了所有的问题?
热炉定律本身存在着许多先天缺陷,过度推崇和依赖热炉定律,不仅解决不了所有存在的问题,还会制造出新的麻烦。热炉定律存在以下不足。
① 冷酷性 如果你被热炉烫伤了,热炉不会告诉你为什么,唯一的原因就是你胆敢触摸它,同时,热炉也不会告诉你下一次怎样才能避免碰到它的火焰。
② 机械性 人们触摸到热炉的原因很多,可能是有意,可能是无意,也可能是不小心,甚至出于善意,但是热炉并不关心人的动机,它只关注事情的结果,只要造成的结果相同,一律给以公平的待遇:立即灼伤。
③ 消极性 炉火熊熊燃烧,告诫着人们,千万不要试图触摸它。可是,企业成败的关键并不在于员工知道不该做什么,而在于员工知道应该做什么,显然,热炉只能告诉员工不该做什么,所以比较消极,不能发挥积极的激励效果。
④ 独裁性 这里为何要放一只热炉?热炉不会回答你,只有熊熊的火焰告诫你:千万不要触摸!
鉴于此,我们在辩证地看待热炉定律的同时,还应该学会如何充分利用它的优势,尽量规避它的消极影响。
(1)安全制度要从员工的心里流出 诺斯古德·帕金森谈到热炉定律的警告性时解释说,事先警告的内容主要有:一是定制度后要做宣传,让人们明确制度的意义和必要性,在思想上有所准备;二是要告诉他们怎样做是值得提倡的,是该奖励的;哪些做法和行为是错误的,是会被处罚的。
制度应该事先公布,而不能秋后算账,诺斯古德·帕金森看见了这一点,但他没有点中问题的要害。依照帕金森的意思,制度是由管理者们设计的,然后组织人们学习,认识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可是,如果人们经过学习之后仍然不能认识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怎么办,这些制度是不是仍然按照管理当局的意愿执行呢?这种思想正好暴露出了热炉定律的独裁性:别问我为什么,碰我就要烧伤你。
人们固然不会真正地去质问火炉,但会质问制度的设计者,设计者强行推行自认为重要的制度,并且贯彻热炉定律,人们自然也有对策可用:
① 不触犯制度,也不会积极做事;
② 团结一致,共同对抗制度,用水浇灭火炉;
③ 炉火太大,无法扑灭时,只有一走了之,辞职离去。
没有人心甘情愿地遵守别人强加的约束,无论人们用哪一种方法进行反抗,对组织的发展都是不利的。因此,运用热炉定律的第一要领,就是民主化管理,设计的制度要真正代表民意。
(2)让安全制度活起来 作为全体员工共同遵守的安全规章制度,当然应该具有严肃性,对事不对人,无论谁违反了安全制度,都要接受相同的处罚,只有这样,才能维护安全制度的权威,使其像一个红红的热炉一样,时时告诫着企图犯规者。然而,安全制度设计者不可能考虑到影响安全制度运行的所有因素和情景,如果坚持百分之百的严肃性,就反而使制度僵化,变得不合情理,甚至适得其反。所以,贯彻热炉定律的时候,坚持严肃性的同时,还需留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以下两种情景下,灵活性是至关重要的。
① 一视同仁下的因人而异 同样的结果可能出自不同的原因,设计安全制度的时候,一般比较重视结果,对原因不能充分考虑,也无法充分考虑。如果过分考虑原因,安全制度往往难以执行。因为,人们总会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为自己的过失开脱,所以,安全制度应该一视同仁。
但是,事情总是一分为二的,针对同样的结果,给以同样的处罚,有时反而不能使当事人心服口服,甚至引起员工的普遍不满,认为组织没有一点人情味,从而导致士气低落。原因何在?
从违规者的行为动机分析,主要有以下四种可能性:
a.出于能力低下或者主观恶意;
b.出于无意,不小心触犯了安全制度;
c.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完成任务;
d.出于善良的动机,结果事与愿违,违反了安全制度。
对于第一种情景,严格按照安全制度执行将会得到普遍的支持,对于第二种情景,人们一般会对违规者寄予一定的同情,至于第三、第四种情景,人们除了同情之外,还会给以谅解和宽容。由此可见,如果完全不考虑行为的动机,只问结果,对所有的违规者一视同仁,往往适得其反,可能会引起普遍的不满。
另外,不同的违规者对组织的历史贡献差异较大,给予的处罚也应因人而异,这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意识的要求。在西方国家,尤其在美国,情形完全不同,员工与组织之间是一种单纯的交易关系,你的贡献大,组织已经给了你相应的回报,这是一种等价交换,组织既不欠你的金钱,也不欠你的感情;对于中国来说,员工与组织不是纯粹的经济关系,企业既是员工工作的地方,也是员工生活的地方,员工对企业的投入不仅有知识和技能,还有青春和感情,员工与企业就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所以,如果企业严厉处罚那些曾有重大贡献的违规者,就会伤害员工的感情,因为人们此时就会想起中国的一句古话: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② 灵活对待没有生命力的安全制度 有时候,环境与条件都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原来的安全制度已经变得不合情理,但安全制度没有及时变革,依然具有合法性,这就给管理者出了一个难题,不执行安全制度,安全制度就失去了严肃性,执行安全制度,就会制造出人为的违规事件,导致员工的不满。应该怎么办?《中国管理寓言》一书里有个慧王吞蛭的故事,也许能给我们一丝解决问题的灵感。故事的内容如下:
楚慧王是春秋时期一位杰出的国君。有一次,他让厨师做了一道冷酸菜,吃了以后,突然肚子不舒服,吃不下饭,病倒了。令尹听说以后急忙进宫询问病因。慧王说:“我昨天吃冷酸菜时,看到菜里有一条蛭。我当时想,如果把蛭挑出来而不判厨师和食监的罪的话,法律就会变成一纸空文,我的威信就无法树立,国家也会无法推行政令;可是真的要判罪的话,那么厨师他们就应该依法处死。我不忍那样做,我怕蛭被别人发现,就吞到肚子里去了。原本想没有什么问题,结果却不舒服。”令尹听完以后,马上离席向慧王深施一礼,说:“我听说上天对人不分亲疏,只帮助有德之人。大王仁德如此,上天一定会保佑你的。请医师调理一下,一定会好的”。第二天,慧王排下了蛭,病完全好了。故事中的楚慧王感觉到了制度的不合理,但是制度毕竟没有废除,它依然具有合法性,一方面要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另一方面不能处死厨师,这是一个两难选择。楚慧王的对策是,假装没有看见菜里的蛭,直接吃到肚子里去。
这则故事给了我们安全管理的启示:严格执行现有的安全规章制度,这是组织管理的要求,领导者应该以身作则,对所有的员工应该一视同仁,不能因人而异;让安全制度活起来,针对不同的情景、不同的员工进行灵活的应变,则是一种微妙的领导艺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不可为外人道。
③ 别让安全制度阻碍员工的成长 美国管理学家阿吉里斯提出了不成熟-成熟连续流理论,其《管理学原理》一书里对不成熟员工和成熟员工的性格特征进行了总结,不成熟的员工具有的特征是:被动性、依赖性、办起事来方法少、兴趣淡漠、目光短浅、从属的地位、缺乏自知之明;成熟的员工具有的特征是:能动性、独立性、办起事来方法多、兴趣浓厚、目光长远、有自知之明、能自我调控。阿吉里斯认为传统的组织设计死抠规章制度,使职工处处听命于上级,变得消极被动,依赖成性。阿吉里斯指出,如果一个组织不为人们提供使他们成熟起来的机会,或不提供把他们作为已经成熟的个人来对待的机会,那么人们就会变得忧虑、沮丧,并且将会以违背组织目标的方式行事。
一个组织过于看重热炉定律,就意味着组织里到处都是冒着熊熊火焰的热炉,员工稍有不慎就会碰到火焰,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员工终于明白,不被火烧的可靠方法就是听话,不要乱动,在此过程中,员工逐渐养成了许多不成熟的个性特征,同时也变得忧虑、沮丧和压抑,缺乏成就感。发展下去,迟到、旷工、恶意破坏、离职等越演越烈,热炉定律受到严重的挑战,再也无法维护自己的权威了。
对比成熟员工和不成熟员工的个性特征,任何聪明的管理者都会作出明智的选择,但是实际上,大多数管理者都在做着相反的事情,正是他们过于严厉、刻板的安全制度化管理阻碍了员工的良性发展。要想培养成熟的员工,就要尽量减少热炉的数量,给员工腾出更多的活动空间,赋予他们更多的权力,让他们承担更多的责任。
④ 多吹一点南风 南风法则也称为温暖法则,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所写的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冽、寒冷刺骨,结果行人把大衣裹得更紧。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为觉得暖意上身,开始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比赛的结果,南风获得胜利。
仔细分析上述寓言中北风的行为,本质上就是体现了热炉定律的精神,它们都具有强迫性、威严性,希望通过自己的强大力量,从外部施加压力,迫使人们服从。但是,北风失败了,南风胜利了,这是为什么?奥秘就在于对人性的正确认识。人性既有恶的因素,也有善的因素,在安全管理实践中,既要制订一些惩罚性的安全制度抑制人性的丑恶,更要激发人性中的善良。热炉定律看见了人性中恶的一面,通过威胁、监督和惩罚等,从外部向其施加压力,以达到抑制丑恶发展的目的。这里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一方面,热炉定律只能抑制人们心中恶的因素,进而抑制消极行为的发生,但是它对人性中善的因素没有任何影响力,无法诱导积极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热炉定律与人性处于对立的状态,人们并非心甘情愿地服从,总是企图绕过热炉的威胁,这就增加了监督的成本。
南风法则看见了人性中善的一面,采取积极诱导的措施,诱发人们内心的善良。它能使人们自觉地、自然地追求企业的目标。这正符合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老子说:“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老子崇尚的领导境界,就是领导尽量不要发号施令,应该顺着人们的本性加以引导,人们则顺着自己的本性作为,丝毫没有感觉到外力的强迫。
七、从“热炉定律”看安全管理
在强化安全生产管理中,企业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制度和管理办法,不断地强化思想意识、业务技能教育、培训和现场监督考核。但是,有些员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从而受到了伤害。可以说,在企业安全管理中,本来就不缺少制度、措施的支撑和监督考核的保证,但是缺少的是安全生产意识、责任以及执行力。在这当中,安全意识的薄弱,侥幸心理的作祟,是造成触炉受伤的根本和关键。安全生产是企业最大的效益,我们本来就该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高度责任感。要想保证企业安全生产,必须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及时纠正员工有意和无意的违章行为,保护人身和设备的安全。加强工作现场的安全考核,了解现场安全动态,根据工作实际制订安全管理举措,最大限度地杜绝事故隐患。同时,切实遵守“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受伤害”的“四不伤害”原则,力戒自己出现违章,别人制止自己违章时虚心接受,发现别人违章时,积极进行制止、劝阻和帮助。另外,还要积极参加企业组织开展的安全知识竞赛、安全征文评选、安全合理化建议征集评选、员工家属座谈等活动,通过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活动促进企业安全文化的传播,使安全文化深入人心,深入家庭。
政策确定之后,决定性的因素是执行。“热炉定律”告诫我们,安全生产来不得半点马虎和疏忽,我们每个人都要从我做起,克服可能引起事故的不安全心理,不放过任何一个小小的异常,不做任何一次小小的违章,让安全成为一种习惯,让习惯变得更加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