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研究的内容框架
(1)研究内容
本书从创新型城市概念出发,深度把握创新型城市的内涵、特点和构成要素,借鉴国内外创新型城市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山西省各城市的实际情况,构建适合山西省省级创新型城市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本书各章内容概述如下。
第1章,绪论。阐述了山西省创新型城市问题的研究背景,明确了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采用的研究方法。
第2章,理论基础和研究综述。以城市创新系统理论为基础,认为创新型城市首先是一个城市创新系统,具备城市创新系统的要素和功能,并且有更高层次的要求。从创新型城市的概念、构成要素、核心内容及发展动因等方面,深刻剖析与理解创新型城市的内涵,为构建创新型城市的概念模型打好理论基础。对国内外相关的创新型城市评价体系进行归纳整理,总结出创新型城市评价体系包含的主要内容、选用的评价方法及存在的不足。阐述指数法在经济领域及以外的扩展应用,为本书建立指数计算模型提供理论基础。
第3章,山西省创新型城市概况。本章旨在了解研究主体山西省省级创新型城市的状况,是构建山西省省级创新型城市评价体系的现实基础。通过与全国城市和中部六省的比较,对山西省的整体概况进行初步了解。从城市发展的角度分析山西省11个城市的基本情况。从城市发展政策的角度,进一步把握山西省创新型城市的发展状况。最后总结山西省创新型城市的特点。
第4章,国内外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模式与经验。本章主要对国外和国内的创新型城市案例进行分析,通过对其发展路径进行经验、模式的对比分析,梳理创新型城市形成的基本要素。
第5章,山西省省级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总体战略。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战略目标。
第6章,山西省省级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明确构建指标体系的目的和原则。根据第2章和第4章的理论基础,提出创新型城市必须具备的构成要素,分析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提出创新型城市的概念模型。根据概念模型,从创新主体要素、创新资源要素、创新环境要素、创新产出要素及辐射带动能力要素5个方面搭建山西省省级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选取指标充实评价体系框架,完成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7章,山西省省级创新型城市的综合评价。根据指数法在经济以外领域应用的相关理论,构建了创新型城市综合指数模型。运用该模型对山西省城市进行综合评价,得出综合指数和分指数排名,进一步对结果进行讨论分析。
第8章,山西省省级创新型城市培育的对策建议。提出了山西省省级创新型城市发展模式,以及从科学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社会文化创新等方面提出了进行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主要任务。
第9章,山西省省级创新型城市培育的保障措施。从组织领导、财税政策、人才培育、中小微企业发展、法规保障、考评督查等方面提出了进行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保障措施。
第10章,结论。
(2)研究框架图
本研究框架如图1.1所示。

图1.1 研究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