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的根本是协作,那为什么不协作
我们知道,供应链是采购把东西买进来,生产来加工增值,物流负责配送给客户。自从有现代企业以来,就有人做采购,有人做生产运营,有人做物流配送。也就是说,采购、运营和物流管理由来已久,至少有上百年的历史,那为什么供应链管理是个新概念,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出现?根本原因:单一指标驱动下,职能之间山头林立,协作度低,形不成供应链。让我细细道来。
职能之间山头林立,协作度低,形不成供应链
传统模式下,企业是职能导向,驱动员工行为的是职能目标,即自上而下的目标。比如对采购来说,就是采购价格最低,因为老板对采购的最大要求就是省钱;对生产来说,就是产能利用率最高,这也是老板最为关注的。你知道,价格没有最低,只有更低,如果牺牲交付、质量和服务的话。生产也类似:为了提高产能利用率,降低单位生产成本,那就减少换线,以延长交付周期,牺牲交付绩效为代价。
也就是说,在传统模式下,驱动员工行为的是竖向的效率型指标(比如成本更低、产能利用率更高),缺乏横向的服务型指标(比如交付更快、质量更好)。在绩效考核的驱动下,每个职能关注的重点是顶头上司,而不是兄弟职能的诉求,这样,职能与职能之间就串不起来,形不成供应链。这也是职能之间协作度低的根本原因。
这也是为什么兄弟职能之间经常互相挖坑,不管是自觉还是不自觉地;而上下级之间就很少互坑,协作也容易多了。这里的关键是强相关的指标:上级的目标百分之百传递给下级,下级的绩效也百分之百汇总给上级,大家是同一条绳子上的蚂蚱。但跨职能之间则不是,职能之间的横向联系不够强。也就是说,纵向指标之下,你关注的是来自上司的需求;横向指标缺失,你就不会那么关注兄弟职能,也就是内部客户的诉求。结果就是山头林立,局部优化盛行。
当然,有人会说,我也有横向指标啊,比如交付和质量。你当然有,但问题是,把你敲得满头是包的,是没完成你老板的事,还是兄弟职能不满意?或者说,让你晚上睡不着觉的,是你老板的事,还是兄弟职能的?如果是前者的话,说明横向的质量、交付等指标还是不够强大;支配我们行为的,还是自上而下的指标。
而解决方案呢,就是建立强相关的横向指标,让职能之间有类似于上下级之间的强联系。对于每个具体的职能、具体的员工来说,他们不但要有纵向的效率指标(比如成本、产能利用率、库存周转率),还要有横向的服务指标(比如按时交货率、质量合格率),这是一对表面矛盾,但实际相辅相成的指标,是打破职能壁垒,促进跨职能协作,形成供应链的关键。
这道理不难,你天生就懂,因为兄弟职能不配合,你的第一大招就是想方设法让对方“背指标”,背的就是横向的服务型指标。那为什么总是给“背”不上呢?或者说名义上“背”上了,实际上却没有呢?
这里的根本原因有二:其一,横向指标在绩效考核中权重太低,没法起到“强相关”的作用,引导员工的行为改变。其二,企业的管理精细度不够,没法有效客观量化横向指标——没法客观量化,就不知道;不知道,就没法管理,还是没法“强相关”。
第一个原因无须多言。对于第二个原因,让我们拿供应商的按时交货率为例来说明。之所以用按时交货率,是因为这是所有横向指标中最为直观,也最为简单明了的:要么按时,要么不按时,有什么可争辩的?且慢,这问题远没有那么简单。
先说什么是按时。计划说,按时就是能够满足客户需求,也就是说,以客户的需求日期为基准。采购马上就有异议:供应商的正常交期是30天,客户的需求日期只给3天,这怎么能做到呢?不公平。那什么叫公平呢?采购就说按照供应商的正常交期,要么是合同约定,要么是报价时约定。这时候销售、计划、生产马上“跳”起来了:这世界不是个完美的世界,如果客户每次都给我们足够的响应周期,那还要采购干什么?
就这样,计划基于需求日期,3月1日就要货;采购基于标准交期,3月31日才交付。两个极端,对另一方都不公平。不公平就没有约束力——连法律都有规定,强迫签订的不公平合同不具法律效力。那什么叫公平?供应商说,我理解你们3月1日要货,但物理定律没法违背:车工需要x天,铣工需要y天,最后的精加工需要z天,也就是说,最快也是3月15日,否则要货没有,要命一条。就这样,计划、采购和供应商三方达成一致,3月15日就成为按时不按时的标准,也就是说,基于供应商的承诺日期。
这道理很简单,是不是?没错,对于一个具体的订单来说,这是不难。但想想看,一个公司,每天动辄有几十几百个订单,每个订单都这么来回拉锯,达成三方一致,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好不容易达成一致,第二天需求变了,得,又得重新来一次。这工作量有多大,离开电子商务的支持,简直不可想象。
在电子商务发达的企业,采购订单由ERP自动生成,发给供应商;供应商确认交期、数量、单价,通过电子商务传递给采购方;如果供应与需求匹配,这就作为供应商的承诺写入ERP,成为后续判断是否按时的标准,不需要任何人工介入;如果不匹配,系统会自动提醒供应商做出更好的承诺;还不够好的话,采购员、物控员、催货员就人工介入,打电话,发邮件,找老板,督促供应商改进交付,直到供应商做出三方能够达成一致的承诺。第二天需求变了,这样的流程就重来一次。
看得出,有电子商务支持的话,百分之八九十的事儿由信息系统做了,员工只是负责那5%、10%的例外;没有电子商务的话,员工就不得不把所有的情况都当例外,我还没见过一个公司,能人工确认每个订单的供应商承诺日期,并随着需求日期的更新而更新。遗憾的是,大多数企业都没有这样的电子商务,所以就没有能力做精、做细,在订单和料号层面客观统计按时交货率。
没有三方认可的承诺日期,计划就基于需求日期统计,按时交货率自然很差;采购为了自保,就基于正常交期统计,按时交货率自然很好。告到老板那里,老板一看,双方都有道理啊,只好批评教育,再宣教一番“以客户为导向”,这事儿就不了了之了。结果呢,计划只能以内部客户的身份,从道义上给采购压力;而采购呢,虽然“背”着供应商的按时交付指标,但实际上形同虚设,起不到“强相关”的作用,驱动他们的仍然是单一的价格指标。
最简单的按时交付都这么难以客观统计,质量、服务等指标就更难客观量化。就拿供应商的质量问题来说,每一个质量问题,都意味着生产线、质检、供应商以及设计之间无穷尽的扯皮,大量Email乱飞,大多企业根本没有资源来梳理清楚。同理,没法客观统计的就没法管理,这样,供应商质量指标就没法落实到采购头上,驱动采购的呢,依然是自上而下的成本指标。
做不精细,企业没法有效量化横向指标,就不得不借助企业文化来推动跨职能协作,让大家“学雷锋”,但没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既然职能之间的横向指标难以客观建立,有些企业就采取组织措施,成立集成供应链部门,让采购、运营、物流、计划、客服等职能统一汇报到同一个总监,通过组织措施打通这些职能之间的壁垒。图1-6所描述的,就是一个本土名企的“集成供应链”。该公司设立首席供应官,与负责营销、产品的两位老总平行,一起汇报给CEO。在首席供应官下,有负责供应商选择的寻源、负责工厂的生产,以及端对端的供应链。
图1-6 集成供应链是通过组织措施打通部门墙
有人或许会问,既然寻源与生产都是供应链的一部分,为什么没有包括在集成供应链里?这里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生产管理成百成千的员工,有很多琐碎杂务;寻源要跟设计、供应商打交道,有很多商务关系要维护,供应链总监的精力有限,没法对付那么多的事情。其二,成本压力大的时候,企业就倾向于集中采购,把寻源单列出来,在更高层面整合需求,增加规模优势,获取更好的采购价格。
有趣的是,也正是在这个名企,寻源有时候归供应链,有时候又独立出来。其后的驱动因素呢,就是企业的业务需求:当速度不够快的问题更大时,寻源划归供应链,从寻源到订单处理都在同一个职能,以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当成本不够低的问题突出时,寻源就单列出来,以获取更大的规模优势。很多企业的采购时而集中,时而分散,后面的驱动因素也是一样。
集成供应链让客服、计划、执行采购、仓储、配送等职能处于同一部门,其好处是,即便职能之间没有客观的横向指标,也可以通过组织措施,促进这些子职能之间的协作,以控制局部优化,推动全局优化。
比如有个公司,原来采购、物流分别汇报给不同的总监,再到不同的副总,最后到同一个高级副总裁。两个职能,两条迥异的汇报线,从员工到经理到总监到副总,都是单一指标驱动:采购希望供应商发货越快越好,物流希望运输成本越低越好,就经常出现互坑的情况,比如采购员动不动就让加急运输,而加急运输费用呢,则由物流部门来买单。
当这个公司成立集成供应链后,采购经理和物流经理都汇报给同一个供应链总监,总监层面既对采购的按时交付负责,也对物流的运输成本负责。在一对相互矛盾的指标驱动下,总监一看到加急运费那么高,就马上找手下采购经理的麻烦;采购经理就找采购员的麻烦,于是采购员也就“理性”多了,再也不敢动不动就24小时加急,超额的物流费用也就得以控制。
集成供应链的另一个好处是“冤有头,债有主”,给销售等内部客户一个解决方案。当没有集成供应链时,销售问责计划,为什么交付不按时;计划一转身,就把问题推给了生产,说生产不及时;生产自然有采购垫背,说供应商没有按时交付;采购就把设计拉出来,说设计变更;而设计,则把球踢给了销售,说都怪客户的需求变更。最后,没有一个职能真正对销售负责。成立集成供应链部门后,责任到此为止:从接到客户订单开始,计划、采购、生产、包装、配送,都归供应链总监负责,供应链总监对这些职能“要打要骂”随便,但最终的交付呢,找供应链总监就行了。
业界人士说
以前PMC、制造、品保各自独立的时候,产线和供应商一旦有问题,马上就暴露出来;现在把这些职能集成到生产事业部(跟集成供应链类似——作者注),供应端的问题反倒不容易暴露,而一旦发现,就是大问题。
刘宝红答
在供应链上,没问题是最大的问题。这就如小孩子们在一起,总是会打打闹闹的;一旦没声音了,有经验的妈妈都知道,完了,肯定是在什么地方干坏事呢。
没有一种组织结构是完美的。一种组织结构解决了一些问题,必然会产生另一些问题。关键是要看解决的问题多,还是制造的多。但如果这种集成能够更好地解决更多问题,集中、集成还是值得的。
组织越是集成、集中,组织内的问题就越不容易暴露。比如当生产和计划分离时,你会经常听到生产抱怨计划;而当生产部门自己做计划、自己做执行的时候,抱怨的声音就小了很多——谁会自己抱怨自己呢?但你知道,那并不是因为生产自己做计划做得更好。
有些企业习惯于独立各职能,目的之一就是暴露问题。我的经验是,越是管理粗放的企业,比如大型央企、国企和内地的一些大型民企,职能之间的集成度越低,职能与职能之间的监督就越强,防止贪腐等行为。当然,这种多权分立会造成别的问题,比如唯一责任人缺失,在后文的“多权分立,供应商成了公共草地”部分还会详细讲到。
实践者问
供应链管理部门得如何设置,才能让供应链更加有效?
刘宝红答
不知道,因为组织结构一定要跟业务需求联系起来,才能讨论有效无效。比如当成本压力大时,集中采购是很好的组织结构;但是,当速度不够快成为大问题时,集中采购就不是有效的组织形式。
这里我要补充的是,你不一定得有供应链管理部门,才能管理供应链。供应链管理更多是流程型管理,而不是组织型管理。流程稳健,完全可以不要“供应链管理”部门。比如苹果就没有“供应链管理”部。我的老东家也是。流程稳健的标志是职能之间的横向指标完善。比如在一些企业,计划、采购、生产、物流等职能之间设立了强相关的指标,在计划的驱动下,各部门各司其职,也能取得良好的供应链绩效。
小贴士 供应链管理的“儒家”与“法家”
传统的日本供应链是长期关系,或者说,更像“儒家”的做法。在长期关系下,绩效考核相对很次要。这就如一家人,相互之间很少会设定指标。而约束双方行为的呢,也正是长期关系,是未来,因为在长期关系下,双方都有很多可失去的,所以就更加理性。
比如在论资排辈的终身雇用制下(当然,现在的日本也早已不尽如此),员工表现不好,就没有好的晋升机会;跳槽后,又得从头开始,从最基本的做起,损失反倒更大,这促使员工在现有工作上尽职尽责(当然也承受很多委屈和压力,你到日本的地铁上,一眼望去,职业人的满头灰白就是证明)。同理,在长期合作下,供应商知道未来一部分业务是它的,如果不把现在的事做好,风险就是失去未来生意,这也驱使供应商更好地干活。
但是,对于北美和中国企业来说,这就很难适用。美国和中国其实惊人地相似,放在企业行为上,那就是短期关系。如果非要说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中国比美国更短期罢了。不管是企业之间,还是企业与员工之间,短期关系意味着没有未来;没有未来就意味着没有可失去的;没有可失去的,你自然就没法拿未来来约束对方。那怎么办?就只能推行“法家”的做法,基于契约来管理。
契约有两种:其一,竖向的契约,这是上下级之间的契约,也是最基本的契约,驱动职能内部上下级之间的协作;其二,横向的契约,这是兄弟职能、公司与公司之间的契约,驱动跨部门、跨公司协作。前者体现为纵向指标,后者体现为横向指标。纵向指标大家都熟悉,横向指标的好处呢,就是别光顾着把所有的水都放到自己田里:种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要紧,分点水到邻居的地里也要紧。分多少呢,不是靠发扬风格,而是约定好的,即横向指标。
过去三四十年来,本土企业从没有契约的“大锅饭”,过渡到有竖向契约的市场经济,现在正在建立横向契约的路上。但是,对本土企业来说,契约化还远未完成。一方面是文化原因:传统的文化是基于关系的,要变成冷冰冰的契约关系,会有各种挑战;另一方面是能力原因:企业的管理精细度还不够,没法有效客观量化绩效,建立强相关的横向指标。
于是,很多企业就“儒”“法”并举,一方面大张旗鼓宣扬企业文化,这是儒家的做法;另一方面推行绩效管理,典型的法家做法。而做得好的企业,这两方面都做得不错。
就拿华为和海尔来说,这是一南一北两个非常有代表性的本土名企,在外人看来都是企业文化非常强的企业,似乎靠的就是任正非和张瑞敏的一张嘴。但是,华为和海尔不是靠企业文化吃饭的,如果把它们理解为儒家信徒就大错特错了;企业文化背后,它们靠的是异常严酷的绩效考核,典型的“法家”做法,而这正是局外人不知道,或者不愿意知道的。
比如海尔的“日清日毕”,字面上文质彬彬,翻译成白话可就不了:今天的事儿没做完,晚上你就不要回家。他们甚至为每一个员工独立核算,你对内部客户做了多少事,那是你的营收;内部供应商为你做了多少事,那是你的成本,力求每个人、每件事的账都算得清清楚楚。
再比如华为的能上能下,几年前我跟他们的两位销售高管会面,其中一位总监指着另一位副总说,以前他们两个的职位正好相反,后来因为绩效原因,两个人就倒过来了。能者上,不能者下,这话说起来多么容易,但在注重关系文化的氛围里,有几个企业能真正做到?华为可以说把法家精神发挥到了极点。
这里要补充的是,传统的日本企业虽然是儒家做法,绩效考核不是很严格,但不要忽视它们的绩效统计能力。在我所熟悉的全球企业中,日本企业可以说是数据最齐全,分析最到位的。夸张点说,它们的每一件事都有数据支持,员工的Excel用得烂熟,决策更多的是基于数据,而不是判断。
你可以不算账,但不能没有账。放在绩效管理上,就是你不一定要考核,但不能不统计。要知道,企业大了,几亿元、几十亿元的规模,离开绩效统计,就没人知道真相——不统计就不知道,而不知道就无法管理。管理能力的一大标志就是数据的充分与否。放在古代帝国的文明程度上,就是能否造册征税:中原文明有能力做全国普查,能够按丁、按亩征税;而草原上的野蛮人呢,就像匈奴,称雄北方几个世纪,往往连自己有多少人马都弄不清,最后连片瓦片都没留下,就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案例 找替换供应商时,技术与质量不积极
有位职业人新近晋升供应链经理,全面负责公司的采购、质量和物流管理。摆在他面前的第一要事就是供应商质量问题:有些关键的供应商,质量问题一直没法解决。这位经理的解决方案呢,就是启动供应商淘汰机制,另行选择更好的供应商。但是,技术和质量人员都不够积极。他问我该如何设置绩效考核,提高这些职能与采购协作的意愿,尽快找到替换供应商。
案例企业年度营收十亿元左右,不大也不小,职能之间的部门导向有,但壁垒远远没有大公司的那么高。在开发替换供应商上,技术、质量人员积极性不高,看上去是个“不愿意”的问题,其实是因为供应商没选好、没管好,根本上是个“不能够”的问题。而解决方案呢,要从选好、管好供应商,争取首发命准上找,而不是第一个供应商没选好、没管好,就再找一个,让各部门重复投入资源。
遗憾的是,很多人分不清“不愿意”和“不能够”,误把后者当前者,一味地在绩效考核上做文章,自然没法解决问题。
就拿案例公司来说,供应商选好后,后续管理跟不上,有选择、没管理,好供应商也会变坏(这点后文还会详细谈到)。就质量问题来说,他们先是单纯依靠质量部门来应对,比如驻场管理,自然没法解决;最终变成了整体供应商问题,采购就拿淘汰代替管理,让技术、质量开发替代供应商,意味着更多的技术验证、质量评估工作。质量、技术虽然不知道根本的解决方案,却明白找替代供应商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因为新供应商一进来,也会有老供应商的问题——这两个职能早已吃过很多亏,受过很多苦,对这点有很多切身体会。
所以,在找新供应商上,技术与质量消极反抗,出工不出力,也就不足为奇了。而解决方案呢,不是给这两个职能定指标,让他们更加愿意开发替代供应商;而是要改进供应商的选择与管理,争取第一次就把供应商选到位、管到位。
类似的情况很多。
比如有个企业的供应链老总说,他们的销售预测保守,不愿意建库存,导致供应链赶工加急。怎么才能促使销售多建库存?这不是个绩效考核问题,这是个能力建设问题:该公司采取“销售提需求”的做法,让一线销售人员做需求预测;那么多的一线销售,每人预测自己的客户需求,预测的颗粒度那么小,预测的准确度注定很低;预测准确度低,库存的风险大,销售人员建库存就自然保守。所以解决方案不是给销售绩效考核,而是改善需求预测流程,比如在公司层面集中预测,兼顾关键销售人员的职业判断,提高预测的准确度,让销售能够更有效地管控库存风险,从而更愿意建库存。
延伸阅读
对于跨职能协作,我的基本观点是要通过绩效考核,设立强相关的横向指标来解决不愿协作的问题。当然,过犹不及,绩效考核也有副作用。比如《孔雀效应》一文中讲到的单向选择,还有我们都熟悉的“手术很成功,病人却死了”,都是常见的“绩效考核病”。在我的“供应链管理专栏”(www.scm-blog.com)上搜索题目,或者扫描二维码,即可阅读《孔雀效应》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