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政治经济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国际贸易体系

第一节 比较优势

国家之间为什么要进行贸易?这可能是分析国际经济关系首先遇到的问题。对此最朴素的答案是——为了互通有无。因为任何国家都无法自己生产所有物品,所以必须进行交换。但是随着技术条件的进步,如果一个国家下决心生产某种物品,它已经可以克服地理环境、人力资源等自然条件的限制,自己制造和生产,不必依赖其他国家。不过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个国家真的追求完全的自给自足。理由似乎很简单,有些东西自己生产并不合算。

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假设一个太平洋岛国的君主喜欢喝香槟酒,他有两个办法得到这种独特的产品。他可以选择在本国建立“生物圈三号”,完全复制法国香槟地区的土质、水质、气候等条件,直到可以自行酿造香槟酒。不过即便这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也会占用这个小国所有的人力和财力。生产香槟酒的代价是,其他所有物品的生产必须停止,必须依赖从外国进口。所以任何理智的君主都会选择另一个简单的办法:从法国购买香槟酒。也就是说,他会选择国际贸易而不是自主生产。由此可见,决定现代国际贸易的主要不是生产能力问题,而是生产效率,是收益与成本的比较。

绝对优势

最早以收益—成本观点讨论贸易问题的是亚当·斯密,他提出了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的概念。它最基本的假设是就某个具体产品而言,不同国家的生产效率不尽相同,于是产生交换的需要。贸易和交换的结果不仅对双方都有利,而且有利于增加世界总产出。典型的事例是:假设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英国和美国。它们生产两种产品,钢铁和小麦。劳动力是唯一的生产要素。假设英国善于生产钢铁,美国善于生产小麦。两国1个劳动者单位时间(1年)的产量如下:

如果两国最初都不知道对方的存在,它们必须自己生产所有产品。它们各有200名劳动者,并各自将劳动力平均投入两项生产,则总产量如下: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两国忽然同时发现对方,并了解到对方市场的情况,那么会出现什么变化?在交通和通讯费用忽略不计且没有政策制度干扰的前提下,两国平均使用劳动力的状况很快会结束。因为1个英国农民很容易想到,如果他转到钢铁厂工作,他每年可以产出250吨铁,拿到美国市场可以换得333.3吨小麦,比他在本国生产小麦获利多得多。同时,美国工人也会作出相似的判断而转向小麦生产。于是两国的劳动者都将向本国比较擅长的产业聚集,直到转移生产不再增加收益为止。在这个例子里,英国可以把全部劳动者投入钢铁生产,美国可以全部投入小麦生产,而仍在收益价格范围之内。

那么会带来什么变化呢?首先,英国产出50000吨钢铁,美国产出40000吨小麦。无论是钢铁还是小麦的世界总产量都增加了。其次,两国都可以通过贸易获益。贸易量和价格应当由供需关系决定,严格地说应当引入需求模型和供给模型来讨论。为了分析方便,我们假设两国都可接受的一个合理贸易量:美国以16000吨小麦交换英国20000吨钢铁,于是两国的实际消费量如下:

英国和美国两项产品的消费量都高于没有专业分工和国际贸易的时候。这说明各国利用自己的优势进行生产,然后进行自由贸易,它们的收益都将超过自主生产、不进行贸易的时候,世界经济的总体收益也将提高。而且在这个例子中,个体劳动者的收益同样上升。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局面。斯密提出的概念说明了自由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好处,对重商主义倾向是有力的反驳。

比较优势

李嘉图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提出了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概念,更透彻地说明了国际贸易的基本动力和原理。罗伯特·托伦斯(Robert Torrens)在1815年发表的讨论谷物贸易的论文中最早使用了“比较优势”这个词,不过公认完整准确地阐述这个概念的是李嘉图。他在其1817年的著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阐述了这个概念,从而奠定了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李嘉图指出:即便某个国家在所有生产部门中都居于绝对劣势,它也依然能够通过贸易获益。仍以英美的钢铁和小麦生产为例,现在假设两国的单位产量如下:

英国劳动者无论在小麦还是钢铁生产效率上都远远超过美国同行。用流行的词汇来说,美国在所有部门中都难以同英国竞争。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还有必要进行国际贸易吗?两国还能通过国际贸易获益吗?答案依然是肯定的。只要两国各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存在差异,它们就有机会通过劳动分工和国际贸易获益。

在这个例子里,尽管美国两个部门的绝对生产效率都比不上英国,但它在钢铁生产效率上与英国的差距较大,在小麦生产上与英国的差距较小。就其自身而言,生产小麦的相对效率要比生产钢铁高,也就是说美国在生产小麦上有比较优势。同理,英国劳动者生产钢铁的效率高于他们生产小麦的效率,英国在生产钢铁上拥有比较优势。而国际贸易为两国提供了机会,使它们可以把劳动力集中到生产效率较高的部门,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

在没有国际贸易和分工的情况下,英美分别生产的情况是:

在国际贸易出现后,美国的工人自然地会转向农业生产。而我们假设在需求的约束下,英国没有实现劳动力的完全转移,1/5的农民(20人)转移到钢铁生产,钢铁产量增加到120000吨。余下的80人仍然生产小麦。重新分工的结果是:

那么首先可以看到世界的总产出将超出没有国际分工之前。假定美国用12000吨小麦向英国交换18000吨钢铁,则双方实际消费量如下:

也就是说专业分工和国际贸易的结果是,参加贸易的双方都可以获益,对生产效率全面落后的美国而言也是如此。

机会成本

后来,经济学家又引入了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概念,进一步论证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奥地利经济学家哈伯勒首先在国际贸易分析中使用了机会成本概念。参见Gottfried von Haberler, The Theory ofInternational Trade with Its Applications to Commercial Policy, translated from the German by Alfred Stonier and Frederic Benham, London: W.Hodge,1936。以上面的事例来说,美国在小麦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是因为它在小麦生产上的机会成本比英国低。

就某个劳动者而言,每年开始的时候他都面临着选择生产部门的机会。当他选择了在这一年生产小麦,同时也就意味着他放弃了去生产钢铁。小麦生产的潜在代价是钢铁生产的减少,后者就应当被视为小麦生产的机会成本。在上述事例中,美国劳动者生产1吨小麦的机会成本是0.5吨钢铁,英国小麦生产的机会成本是2吨钢铁,美国的小麦生产机会成本低,所以我们说它生产小麦的相对效率高,它在小麦生产上拥有比较优势。同理,从国际分工的角度看,英国的优势并不体现在两个部门的生产效率绝对高于美国,而是它生产钢铁的机会成本(1吨钢铁/0.5吨小麦)低于美国的成本(1吨钢铁/2吨小麦)。因为存在机会成本的差异,两国都可以从劳动分工和国际贸易中获益。

借用这个概念,可以对比较优势进行明确的定义。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产品上拥有比较优势转引自〔美〕保罗·克鲁格曼、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著,海闻等译:《国际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页。

李嘉图提出的理论模型准确地指出了现代国际贸易的动力。各国劳动生产率的不同使它们各自拥有比较优势,是比较优势决定了专业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发生。国际贸易允许各国把生产能力集中在效率高的部门,从而加快财富的积累。因此,各国都可以从自由贸易中获益,而世界的总体生产水平也可以更快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