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计量与计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2 工程造价概述

1.2.1 工程造价的含义与特点

1.工程造价的含义

工程造价的直意就是工程的建造价格。工程泛指一切建设工程,它的范围和内涵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工程造价有如下两种含义。

第一种含义:从业主(投资者)的角度来定义,工程造价是指建设一项工程预期开支或实际开支的全部固定资产投资费用。投资者选定一个投资项目,为了获得预期的效益,就要通过项目评估进行决策,然后进行设计招标、工程投标,直至竣工验收等一系列投资管理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工程造价就是工程固定资产投资费用。

第二种含义:从市场角度来定义,工程造价是指工程建造价格。即为建成一项工程,预计或实际在土地市场、设备市场、技术劳务市场以及承包市场等交易活动中所形成的建筑安装工程的价格和建设工程总价格。在这里,工程的范围和内涵既可以是涵盖范围很大的一个建设项目,也可以是一个单项工程,甚至可以是整个建设项目中的某个阶段,如土地开发工程、建筑安装工程、装饰工程,或者其中的某个组成部分。

工程造价的两种含义是对客观存在的概括。它们既共生于一个统一体,又相互区别。最主要的区别在于需求主体和供给主体在市场追求的经济利益不同,因而管理的性质和管理的目标不同。从管理性质看,前者属于投资管理范畴,后者属于价格管理范畴。但二者又相互交叉。从管理目标看,作为项目投资或投资费用,投资者在进行项目决策和项目实施中,完善项目功能,提高工程质量,降低投资费用,是投资者始终关注的问题。因此,降低工程造价是投资者始终如一的追求。作为工程造价,承包商所关注的是利润,为此,他追求的是较高的工程造价。区别工程造价的两种含义,其理论意义在于为投资者和以承包商为代表的供应商的市场行为提供理论依据。

2.工程造价计价的特点

建筑产品具有的单件性、固定性和建造周期长等特点,决定了工程计价在许多方面不同于一般的工农业产品,具有独特的计价特点。了解这些特点,对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是非常必要的。

1)单件性计价

建筑产品的个体差别性决定了每项工程都必须单独计算造价。由于技术水平、建筑等级和建筑标准存在差别,即使用途相同的建设工程采用不同的工艺设备和建筑材料,施工方法、施工机械和技术组织措施等方案的选择也必须结合当地的自然的技术经济条件。因此,建设工程的每一个单位工程、分部分项工程都必须单独计算,形成了每一件产品计价的单件性。

2)多次性计价

建筑产品建设周期长、规模大、造价高,因此按建设工程程序要分阶段进行,为了适应工程建设过程中各方经济关系的建立,适应工程造价控制和管理的要求,需要在建设各阶段进行多次计价,其过程如图1.2所示。

图1.2 项目的建设程序及计价过程

整个计价过程是一个由粗到细、由浅到深,最后确定建设工程实际造价的过程。计价过程各环节之间相互衔接,前者制约后者,后者补充前者。

3)组合性计价

工程造价的计算是分部分项工程组合而成的。一个建设项目是一个工程综合体,这个综合体可以分解为许多有内在联系的独立和不能独立工程。计价时,首先要对建设项目进行分解,按构成进行分部分项工程计算,并逐层汇总。其计算过程和计算顺序是:分部分项工程计价 →单位工程造价→单项工程造价→建设项目总造价。

1.2.2 工程计价的分类

根据基本建设的编制程序,结合建设工程概预算编制文件和管理的方法,按建设项目所处的建设阶段将工程计价分为以下6个阶段。

1.投资估算

投资估算是指建设项目在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阶段,由项目建设单位或其委托的工程咨询机构编制的建设项目总投资粗略估算的工程造价文件。投资估算是决策、筹资和控制造价的主要依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经批准立项后,其投资估算总额作为控制建设项目总造价的最高限额,不得任意突破;它也是编制设计文件的重要依据。

2.设计概算

设计概算是指建设项目在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技术设计阶段)由设计单位根据设计方案进行计算的,用以确定建设项目概算投资,进行设计方案比较,进一步控制建设项目投资的工程造价文件。设计概算是设计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概算文件较投资估算准确性有所提高,但又受投资估算的控制。

3.施工图预算

施工图预算是指在施工图设计完成之后,工程开工之前,根据施工图纸及相关资料编制的,用以确定工程预算造价及工料的工程造价文件。施工图预算造价较概算造价更为详尽和准确,它是编制招标工程标底、投标报价、工程承包合同价的依据,也是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进行工程款拨付和办理工程竣工结算的依据。

4.承发包合同价

承发包合同价是指在工程招投标阶段,根据工程标底和投标方的投标报价,经过评标后经双方协商后确定的签订工程合同的价格。合同价格是进行工程结算的依据。

5.工程结算

工程结算是指在工程建设实施阶段,一个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分部工程或分项工程完工后,经发包人及有关部门验收并办理验收手续后,根据合同、设计变更、技术核定单、现场签证等竣工资料,在工程结算时按合同调价范围和调价方法,对实际发生的工程量增减设备和材料价差等进行调整后计算和确定的价格,是编制确定工程结算造价的经济文件。

6.竣工决算

竣工决算是指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后,建设方根据竣工结算以及相关技术经济文件编制的,用以确定整个建设项目从筹建到竣工投产全过程的建设成果和项目财务专业的经济文件。它反映了工程项目建成后交付使用的固定资产及流动资金的详细情况和实际价值,是建设项目的实际投资总额。

1.2.3 工程造价管理

1.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内容

工程造价管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市场发展的必然产物,是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利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管理手段,合理地确定工程造价和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以提高投资效益和建筑安装企业经营成果。因此,工程造价管理就是从项目可行性研究开始,经方案优选、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组织施工、竣工验收直至项目试运行投产,实行整个项目周期的造价控制和管理。

1)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

所谓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就是在建设程序的各个阶段,即在项目建议书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及竣工验收阶段,根据相应的计价依据和计算精度的要求,合理地确定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合同价、工程结算、竣工决算,并按有关规定和报批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成为该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目标,很显然,工程造价确定的合理程度,直接影响着工程造价的控制效果。

2)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

所谓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就是在优化建设方案、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在建设程序的各个阶段,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措施把工程造价的发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和核定造价限额以内,以求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

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应体现以下3个原则。

(1)以设计阶段为重点的建设全过程造价控制。工程造价的控制应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但必须突出重点。很显然,设计阶段是控制的重点阶段。建设工程的全寿命费用包括工程造价和工程交付使用后的经常开支费用以及其使用期满后的报废拆除费用等。统计表明,设计费一般只相当于建设工程全寿命费用的1%以下,但正是这小于1%费用的工作基本决定了几乎全部随后的费用。由此可见,设计质量对整个工程建设的效益是何等重要。

(2)主动控制,以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控制是贯彻项目建设全过程的,也应是主动的。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控制理解为目标值与实际值的比较,以及当实际值偏离目标值时,分析其产生偏差的原因,并确定下一步的对策。这种控制当然是有意义的,但也是有缺陷的。因为它只能发现偏离,不能使已产生的偏差消失,也不能预防偏差的产生,因而是被动、消极的控制。自系统论、控制论的研究成果用于项目管理后,将“控制”立足于事先主动地采取决策措施,以尽可能地减少以至避免偏离,这是主动的、积极的控制方法,因此称为主动控制。

(3)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是控制工程造价的有效手段。要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应从组织、技术、经济、合同与信息管理等多方面采取措施。组织上的措施如明确项目组织结构,明确造价控制者及其任务,明确管理职能分工;技术上的措施如重视设计方案的选择,严格审查监督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深入技术领域研究节约造价的可能;经济上的措施如动态地比较造价的计划值与实际值,严格审核各项费用支出,采用对节约投资有利的奖励措施等。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把技术与经济相结合,通过技术比较、经济分析和效果评价,正确处理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两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力求在技术先进下的经济合理,在经济合理基础上的技术先进,把控制工程造价的观念渗透到各项设计和施工技术措施之中。

2.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模式演变

改革开放以前,计划经济体制以政府管制为特征的工程造价特点:以政府管制价格为特征、实行定额制度(标准消耗量、费用定额等)、消耗量与单价长期固定不变、概预算是计划价格的基础。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工程造价管理领域的工作者就开始提出了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思想。进入90年代以后,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学界的学者更进一步地对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思想与内涵提出了许多看法和设想。建设要素市场逐步开放,导致人工、材料、机械等要素价格随市场供求的变化而上下浮动,定额的编制和颁发随着市场价格及政策因素的变化按照一定的周期进行。到1997年,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的学术委员会进一步明确了有关工程造价管理的目标和管理方针,强调建设工程造价管理要达到的目标,一是造价本身要合理,二是实际造价不超概算,为此要从建设工程的前期工作开始,采取“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方针。这表明我国在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中采取“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大方针已经确立。基于概预算定额制度的工程计价第一阶段改革的核心思想是“量价分离”,第二阶段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工程造价计价方式的改革。计价由定额计价转变为工程量清单计价。

3.工程造价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

中国工程造价管理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建立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实现工程造价管理市场化,形成社会化的工程造价咨询服务,实现与国际惯例接轨。

重视加强项目决策阶段的投资估算工作,发挥其对控制建设项目总造价的作用。明确概预算工作不仅要反映设计、计算工程造价,更要能动地影响和优化设计,并发挥控制工程造价、促进合理使用建设资金的作用。从建筑产品的认识出发,以价值为基础,确定建筑工程和安装工程的造价,使造价的构成合理化,逐步与国际管理接轨。引入竞争机制,打破以行政手段分配任务的惯例,择优选择工程承包公司和设备材料供应商,降低造价。用动态的方法研究和管理工程造价,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公布各类设备、材料、工资、机械台班的价格指数以及各类工程造价指数,建立地区、部门以及全国的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对工程造价的概算、估算、预算以及承包价格、结算价格、竣工决算实行“一体化管理”,研究如何建立一体化的管理制度,降低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