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本书的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史学的发展与政治的关系非常密切。明成祖从侄儿手中夺得帝位,一直有得位不正的嫌疑,他为了抹去建文朝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大肆焚毁建文朝的史料,不为建文帝修实录,官修史书还编造事实,攻击建文帝,造成建文朝史事的歪曲与空白。后来,随着政治环境的日渐宽松,建文史编撰才逐步发展起来。明中期后,由于宦官专权,朋党斗争,朝政日益败坏,社会危机加深,促使了以表彰忠义为目的的建文史编撰的发达。可见,建文史编撰与明代社会、政治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把建文史的编撰放在明代历史的大背景中去考察,这是本书的第一个视角。
明代的政局变迁直接影响了建文历史的定位与评价。首先,从历史书法看,永乐时使用“洪武”纪年,宣德时修《明太宗实录》对建文年号削其号而用其年,只称“元年”、“二年”、“三年”、“四年”,到明中期后私家史书对于“洪武”、“革除”、“建文”、干支并用,到最后使用“建文”年号。对建文帝的称呼也有变化:从永乐时直呼“允炆”,到明仁宗、宣宗时称“建文君”,再到明中期后“建文君”、“革除君”、“建文帝”并称,到最后称“让帝”、“惠宗”。年号及名号的变化,反映出建文帝的身份从不被承认到被承认、建文朝的历史定位从不正常到正常的演变轨迹。关于“靖难之役”对立双方的评价,也经历了从歪曲、诬蔑到回归正常的过程:从称颂朱棣发动的战争为“靖难”到称其“无难可靖”,建文诸臣为“奸臣”到“忠臣”,建文帝形象描绘从昏暴到仁明,历史的评价日益趋近于本来面目。动态地考察建文历史的定位与评价,是本书的第二个视角。
后世的建文历史书写是一个由史家和民间共同参与的、逐步建构的过程。由于在“靖难之役”后,朱棣大肆焚毁史料,所以,明中期后重新建构建文历史的过程,不可避免地掺入了大量的野史传说。因此,进行建文史研究,应该抱持谨慎的态度,对一些史书记载的重要史事进行考证,察其源流,订其真伪,辨其价值,通过这种功夫阐明建文史实记载演变的过程,这是本书的第三个视角。
建文逊国传说在后世的建文史建构中占有特殊而重要的位置。几百年来,人们或听信故老传言,或凭借自己的想象力,不断地丰富着建文逊国的故事,但是,虽然众说纷纭,至今却仍没有一个得到人们公认的说法。解答历史之谜是很有吸引力的,不过,凭已有的资料,建文出亡之谜确实难以弄清,即便谁声称发现了新的材料,也只不过是在众说中再添一新说罢了,不大可能取信所有人甚或多数人而成为共识。其实,让历史留一点谜好,就让建文出亡成为一个谜吧,那样很好,我们不能、也没必要硬要去揭开这个谜底,不用去强为之解。重要的,是我们应去考察建文逊国传说的演变过程,并通过考察其演变的过程,去触摸民心的向背,探析政治的变迁、国运的兴替、社会伦理的盛衰等等。总之,从社会历史的角度考察建文逊国传说的演变,这是本书所依循的原则。
依据以上的研究思路,本书拟采用编、章、节、目四级逻辑体系来布局。“编”是时期划分,一个时期构成一编。分编的标准是考虑当时的政治、社会背景及其影响下的建文史编撰成绩与特点。“章”是具体叙事角度的选择,反映一个方面的内容。“节”具体展示“章”的内涵,一节一个专题;“目”则是对“节”的细化和深化。由编、章、节、目组成一个网络式结构,展示一个时代建文史研究与编撰的特点;由四编共同构成明代建文史编撰的整体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