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世逍遥郎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3章 第六十三场 乡试

时间,在忙碌中过的很慢,在闲暇中却又飞快逝去。

一晃两天一过,八月已过,九月来临。

九月一日,乡试正式开始。

杨起起的很早,天还没亮就已经醒了,不过他精神还是十分的好。

他发现这《气经》上的呼吸吐纳之法哪怕是睡觉中也可以进行,无形中让他对气感有了更明显的感触和了解。

起的早的也不只是杨起一个人,缪顺垚,叶锦蓉,缪梓烟,俞冰,何雨婷也都早早起来了,一个个都站在杨起的屋外等候着。

“起儿,这是我和你岳父从城北夫子庙那求来的灵符,据说特别的灵验!”

叶锦蓉拿出了一张折成三角形的黄色灵符,塞到了杨起的手中。

灵符上还牵着一条绳子,杨起把灵符挂在脖子上,说道:“多谢岳父岳母!”

缪顺垚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好好考,别紧张,就算考不上也不碍事……”

话未说完,他被叶锦蓉用肘部狠狠地顶了一下。

“小婿自当尽力,一切全靠天意!”杨起道。

缪梓烟也拿出了一个小布包递得给了杨起。

“乡试严格,为了防止考生作弊,笔墨纸砚不得外带我也只能帮你准备其他的东西了!”

杨起点了点头,其实他已经事先准备了一份,不过既然缪梓烟特地给自己准备了,那就用她准备的这些好了。

下一个是何雨婷,她手中的是一个食盒。

何雨婷打开食盒,看着杨起道:“起子哥,这是我和梓烟姐姐一起为你做的馒头还有桂花糕,中午的时候你可以吃这些!”

一场考试基本要考整整一天,中间连休息时间都没有,更别说出来吃午饭了。再加上考场上不得有气味浓烈的荤食,也只能带些面点干粮了。

虽然苍安县内也有贡院可以作为考场,但是考试的地点却是在城外的贡院内。

毕竟乡试包含整个丰州三县,足足有四五千人,苍安县内的贡院根本装不下这么多人。

马车早已准备好了,就在缪府门口处。

杨起拒绝了她们一起上车送行的好意,毕竟她们就算去了也只能在外面,还要花费时间,实在是没这个必要。

坐马车来参加乡试的人不少,到距离目标地点还有一公里左右时,路上已是拥挤不堪。

因此,杨起也只能下车自己步行了,好在时间还有充盈,倒是也不着急。

走到贡院外时,考生已经排起了一条长队,等待监考官检验乡试牌后再与放行。

从前面层层不穷的人影上看,至少还有百十余人,还得等个一时半会。

“俞兄,真是人生好处不相逢啊!”

就在杨起百无聊赖继续自己的吐纳练习时,身后相隔几个位置处穿来了一道熟悉声音。

杨起回头一看,倒是有些惊愕,居然是世子宇文轩。

和宇文轩前面那人商量了一下后,两人换了个位置,位置可以提前,那人倒也乐呵的接受了。

“世子,你这是?”杨起疑惑道。

堂堂世子,生而有权有势,是完全不需要参加科考选官的,因此在考场外见到宇文轩让他有些意外。

而且宇文轩似乎也不是来凑热闹的,他的手上也拿着乡试牌。

“俞兄叫我宇文轩便是,叫世子显得太生分了!”世子大大咧咧道。

下一刻,他又叹了一口气道:“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啊,我也不想参加这乡试的,可是我父亲说我太闲了,硬逼着我来参加,权当是考较一下我的学识。”

“原来如此!”杨起点了点头。

“我是在甲上第一百三十七号,不知道俞兄是坐在哪个位置!”宇文轩笑道。

贡院分考场甲乙丙丁,每一个又分上中下三个,共计十二间考场。

“我吗?我是在丙中第九十六号!”杨起拿起自己乡试牌看了看,说道。

就算他们在同一个考场,这座位也差了好长一段距离。

“咦,为何俞兄乡试牌上的名字是“杨起”?”

宇文轩看到杨起乡试牌上的名字,上上下下的打量着杨起,不由得好奇道。

用回自己本名也过了挺长一段时间了,缪府里的人基本都知道他的名字了,不过宇文轩他们倒是不清楚。

杨起想了想道:“遇见世子之前,我的脑部受到创伤,忘却了过去的事情,就连自己的名字也忘了。为了方便,那时我暂且给自己取了“俞嘉宾”这个名字!也是在前不久,遇上了家里的亲人,方知自己是叫“杨起”这个名字”。”

“竟是如此?”

宇文轩眉头一皱,倒是相信了杨起的说辞,眼神中满是叹息的看着杨起。

“不知道俞兄,不对,应该是杨兄你现在可曾记起过去的事了!”

杨起摇了摇头。

“真是天妒英才啊!”宇文轩替杨起感到惋惜。

说着说着,前方的队伍也在不断向前进着,很快就轮到了杨起和宇文轩他们。

除了核验乡试牌,监考官对所带之物的检查也甚是严格。

叶锦蓉给的那个灵符被拆解了开来,食盒里的馒头被撕成了好几半,还有那桂花糕,几乎要被捏成变成渣子了。

你好像有点严格!

杨起真的很想吐槽,馒头也就算了,你把桂花糕捏成这样我还怎么吃,还有,你之前洗过手了吗?摸了这么多别人的东西。

“杨兄自是安心考试便是,如若不成,届时来找小弟,小弟给你安排个差事!”

宇文轩倒是一番好意,在他们都核验完乡试牌入场后,他丢下了这句话,微微一拱手走向了自己的考场。

听到宇文轩这话,杨起心中微微一暖,宇文轩和他连同这次不过也就见了三次,但是却是挺照顾他的,让他有些感动。

摈弃杂念之后,杨起顺着指示的方向来到了自己的考场,在自己的座位上坐了下来。

考场倒是挺大,但是容纳四五百人也显得略微有些拥挤,再加上还要摆放案(书桌),空间就更小了。

坐着的时候,背部都快紧挨着后方考生的案,若是想躺着休息一下,可得小心不碰到后面考生的案,不然万一害别人的卷子上挂彩了,那引起的纠纷可大了。

案上已经事先放好了笔墨纸砚,纸是空白的白纸,用于打草稿用的,如果怕对自己写的内容不是很确定,可以先在上面写一下。

当然了,这草稿纸在考试结束后也是不能带走的。

虽是如此,一般也没有几个考生会用到这草稿纸,考试的时间虽然长,但是考题的数目也不少,加上还需要思考斟酌,时间就不多了。

因此事先在草稿纸上先写一遍,会有点浪费时间。

待所有考生差不多入场,时间也差不多了,监考官便开始分发试卷。

还别说,这试卷的量还真不少,足足有十几页在。

第一场考试的内容对杨起来说倒也不难。

早在报考之前,乡试考试的内容早有圈定,杨起已经把所会考到的内容基本看了个遍,用自己非凡的记忆牢牢记在了脑子里。

像是填上空缺的经义史学内容,回答简答题,写出某某时间段发生了什么大事,算出某某题的答案,列出周国某某律法的内容等。

因此,这第一场考试对杨起来说简直和开卷考无异,他倒是毫无受阻的一题一题往下写着。

能很快往下写是不错,不过量太多了写的手腕也有些发酸,更别说写的还是毛笔字。

开考时间差不多是早上的九点到十点,而现在差不多十一二点了,已经过了一两个小时了。

觉得肚中有些饥饿,杨起停下了笔来,拿出食盒准备先吃午饭。

馒头被撕成碎块都是能一口一个,但是几乎被捏成粉末的桂花糕就只能一把一把抓起来塞嘴里了。

还记得第一次缪梓烟的桂花糕是在备考时期,那时缪梓烟时不时会做上一些送来给自己吃。不过那时也没注意味道,只是一味地吃着。

现在细细品来倒是有些不一样了,不得不说缪梓烟做的桂花糕真是香软可口,一口下来满口桂花香味,让人有些心旷神怡。

最后,杨起只吃了食盒内一般的馒头还有桂花糕,不是吃不下了,该死的,没有带水光吃这些也太渴了,这样下去考试还没结束他都要被渴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