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欧洲特别是德国的反犹主义,过去从未试图要杀光欧洲的犹太人,为什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1941年到1945年间却这么做了?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使反犹主义成为大规模屠杀的正当理由,而不是延续几个世纪以来的迫害方式?答案在于,希特勒及其主要宣传家们和意识形态理论家们针对处于战争与大屠杀当中的“犹太人问题”都说了些什么,以及他们如何不遗余力地通过被控制的新闻宣传去影响和塑造事件的叙述。相当出人意料的是,在大量这方面的文献资料中,《德意志公敌》竟是第一本深度探讨世界大战中纳粹狂热反犹描述的论著。他们编造了一个无辜的德国正在被国际犹太人围攻且意图“灭绝”他们的故事,并以此作为“最终解决方案”的公开宣告和正当理由。
用历史学家的行话来说,这是一本修正的意图主义(modified intentionalism)作品。它探究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个历史场合中关键政治人物的意识形态意图。然而,对犹太人的大屠杀(屠犹)并不是德国或者欧洲历史进程的必然结果。虽然由来已久的精英和大众反犹主义传统创造了令谋杀者得以游刃有余的冷漠氛围,但它未必会产生大规模屠杀的国家政策。历史学家对意识形态起源的探索,虽把我们引向但并未带到“最终解决方案”。只有在战争的具体历史情境下,希特勒在其政治生涯开端即已采用的欧洲特别是德国最极端和偏执的反犹主义浪潮,才成为德国独裁者解说当时事件的重要因素,进而成为向大屠杀演进的一大原因。希特勒及其同伙一直相信,反犹主义为世界历史提供了唯一的解释框架。他们早在1939年就开始主张,有必要在犹太人灭绝德国和德国人之前灭绝犹太人;1941年,这些言论变本加厉了,并一直持续到纳粹政权的末日。
上一代的历史学家们用他们的工作和个人鼓励,启发并鼓舞了我和其他许多人。卡尔·布拉赫尔对纳粹政权和欧洲一个世纪以来的意识形态所作的分析,一直是历史阐述和道德明晰的典范。弗朗索瓦·菲雷考察了法国大革命时期与恐怖行为交织在一起的观念、事件和情境,他的工作既是把激进的意识形态思潮融入政治历史叙事之中的一种范式,也是对历史决定论的一味解药。托马斯·尼佩代探讨了作为德国和欧洲历史“众多连续性”(multiple continuities)当中一种的反犹主义。无论在学术思想上还是个人情感上,菲雷和尼佩代的离世都令人怅然若失。
布拉赫尔、菲雷和尼佩代是研究观念和政治相互关系这一浓厚学术传统当中的一分子。乔治·莫斯和沃尔特·拉克尔也在这一传统下工作。他们共同创办编辑了《当代历史期刊》,许多论述纳粹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重要文章已在其上发表。拉克尔对屠犹历史的研究作出了至关重要的贡献,激发了我对纳粹反犹宣传中秘密和公开成分混合的兴趣,并多年来不断地鼓励着我。莫斯领导了大屠杀意识形态起源的历史探索,并且以多种形式阐述了各种欧洲文化如何促成了使大屠杀成为可能的氛围。三十多年来,他一直是激励着我的老师、榜样和挚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