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价值投资的具体案例
通过分析近代价值投资代表人物巴菲特的几个经典投资案例,我们可以更为形象地理解价值投资真正的核心。资料部分参考黄建平著的《巴菲特投资案例集》。
1.3.1 富国银行
1990年,富国银行的总资产为562亿美元,净资产为29.6亿美元,贷款总额为490亿美元,存款总额为418亿美元,利息收入为23.1亿美元,非利息收入为8.9亿美元,营业收入为34.1亿美元,运营成本为20.2亿美元,当年贷款减值提取3.1亿美元,净利润为7.1亿美元,每股净利润为13.39美元,每股净资产为57.4美元。累计坏账拨备为8.85亿,贷款拨备率为1.81%,核心资本充足率为5.03%,资本充足率为9.27%。成本收入比为53.4%,非息收入比为28.3%,ROA和ROE分别为1.26%和24%。总体看各项指标都非常优秀。当时,美国西海岸的房地产市场陷入供过于求的困境,美国银行业股价都大幅下跌。富国银行作为美国最大的房地产贷款银行之一,也难以幸免,股价在低位徘徊,1988~1990年年底的市盈率分别为6.5、6.7、4.3倍,市净率分别为1.4、1.5、1.0倍,如下图所示。
1989年,巴菲特已经买入了富国银行约85万股的股票,每股成本估计约为70美元,市盈率约为7倍,市净率约为1.5倍。当1990年股价逐步下跌后,他又大幅买入,年底共持有500万股,占富国银行总股数的9.7%,总买入成本为2.89亿美元,每股成本为57.9美元,市净率1倍,市盈率4.3倍。
巴菲特买入的主要理由如下:富国银行的管理层非常优秀,贷款的风险可控,即使发生房地产大幅下调的风险,也不会造成大幅亏损甚至倒闭。他认为,富国银行490亿美元的贷款,即使产生10%的不良贷款,即不良贷款额为49亿美元,这些不良贷款中假设30%的本金收不回来,那么损失的本金总额约15亿美元,但富国银行一年的税前利润加上提取的拨备也大约为15亿美元,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做到损益两平,而利润下降只是短期的,对长期投资的现金流影响不大。
巴菲特的最坏打算在1991年变成现实。1991年,富国银行经历了房地产市场的大幅下滑,坏账增多,当年提取了13.35亿美元的减值拨备,造成净利润接近于零,并在1992年继续大幅提取了12.15亿美元,不过这些提取超过了实际所需,在之后几年又大幅缩减了减值拨备提取额。即便如此,富国银行的营业收入和净资产还在不断上升,到1993年,净利润基本恢复到1990年的水平。
巴菲特在1992年和1993年继续增持了富国银行的股份,1992年和1993年增持股份的市净率分别为1.2倍和1.5倍。至1993年底,巴菲特共持有679万股,总成本为4.23亿美元。由于富国银行的净资产在不断提高,股价并未下跌,反而逐步上升,到1993年年底,股价已经上升了1倍多。不包括分红,1993年年底的市值达到8.8亿美元,投资收益率为108%,三年来的年均收益率为26%。
随着净利润的逐渐增加,市场也越来越看好富国银行,再加上20世纪末的牛市,富国银行的市净率逐步提升。到2000年底时,市净率高达3.6倍,伯克希尔持有的富国银行股票市值达到30.7亿美元,成本为3.19亿美元,总收益率为9.61倍,十年的年均复合收益率为25.4%。
在市场亢奋期,巴菲特从1997年开始减持富国银行的股份,到2001年约减持了1/3的股份,减持期间的市净率为2.5~3.5倍。2005年以来,伴随富国银行股价估值的降低,巴菲特每年都在增持富国银行的股票,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增持的幅度较大。2008年开始,富国银行的股票市净率重新跌至1.5倍以内。
1988~2012年,富国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比一直处于增长趋势,1988年为25.7%。2012年为49.8%,体现出其竞争优势;另外,富国银行的杠杆率在逐渐减小,1988年的净资产与总资产的比例为4.9%,2012年为11%,这也导致其净资产收益率有所降低。若未来杠杆率的走势处于反方向,其利润将有大幅提升空间。
总结:
(1)安全边际的重要性。巴菲特买入前按照悲观的假设进行预估,即便是最坏的情况都不会侵蚀净资产。所以当小概率事件发生时,巴菲特并没有受到巨大的损失。
(2)价格很重要,如果高估了再好的公司都要卖,便宜了再买回来。
(3)优秀的管理者是买入的重要因素之一。
1.3.2 可口可乐
1987年之前近50年,巴菲特一直是百事可乐的忠实消费者和粉丝。1987年在一个白宫举行的宴会上,巴菲特遇到了可口可乐公司的首席运营官唐·基奥,基奥建议巴菲特放弃百事可乐,去尝尝可口可乐的新品樱桃可乐。巴菲特尝了一下,感觉不错,从此改喝可口可乐,令家人和朋友们大跌眼镜。
巴菲特一直认为可口可乐的股票价格太贵,但是1987年可口可乐陷入了困境,百事可乐挑起了装瓶商之间的矛盾,可口可乐的股价持续低迷,公司在不断回购股份,1987年年底的股价为38.1美元,当年每股净利润为2.43美元,市盈率为15.7倍。于是,巴菲特出手了,他在1988年开始大量买入可口可乐的股份,1988年年底共持有1417万股,成本为5.92亿美元,每股平均购买价为41.8美元,当年可口可乐的每股净利润为2.84美元,购买价的市盈率为14.7倍。
巴菲特买入的理由是:可口可乐强大的品牌构成了持久的竞争优势,加上以罗伯托·古崔塔为首的优秀管理层,这种资本开支小的生意模式未来将创造非常充沛的现金流。1988年,可口可乐的毛利率为19.2%,净利率为12.4%,净资产收益率为33.3%,净利润在过去五年都在逐步上升,加上每年都在回购股份,每股净利润年均增长率为15.6%。
1989年,巴菲特继续增持可口可乐的股票,总持股数翻了一倍,为2335万股,总成本为10.24亿美元,新购入股票的平均价格为46.8美元,市盈率约为15倍。
三年后的1991年,可口可乐的净利润从1988年的10.24亿美元增长至16.17亿美元,增长了约60%,但是市盈率提高到了33倍,增长了1.2倍,结合每年的股票回购,使得巴菲特持有股份的市场价值提高到37.5亿美元,是买入成本10.24亿美元的3.7倍,年均收益率为38.5%。
1994年,可口可乐的股价经过近3年的横盘,公司净利润增长至25.5亿美元,市盈率逐步降低,巴菲特又买入了价值2.7亿美元的股票,拆股后的买入价为41.6美元,当年每股收益为1.98美元,市盈率约为21倍。
1998年,美国股市接近17年牛市的末期,可口可乐股价在年中最高涨到每股70美元,当年的净利润为35.3亿美元,每股盈利为1.42美元,市盈率约为50倍。从此以后10年,可口可乐的股价都没有超过这个最高价(直到2012年才重新站上1998年的高点)。至1998年年底,巴菲特在可口可乐的持股市值为134亿美元,10年里增长了约11倍,年均复合收益率约为27%。这样的市值增幅中,市盈率由15倍涨至约50倍,贡献了约3倍的增长,净利润增长至约3.5倍,另外每年的回购也提高了每股净利润。
2012年,可口可乐的净利润为90亿美元,是1998年的2.6倍,每股净利润为1.97美元,年底股价为36.3美元,市盈率约为18倍,比1998年降低了约65%,两者综合影响,导致巴菲特持有股份的市值在这14年里只增长了约10%。
总结:
(1)高毛利、低资本开支,持续创造现金流的企业是绝佳的好生意,更别说这个企业还是具有强大品牌的百年企业;
(2)强大品牌(技术、专利、配方)的快速消费品拥有持久的竞争力;
(3)高估时要懂得卖出,不然业绩的成长只能是抹平高估值,不能带来超额收益。在去年致投资者的信中,巴菲特坦承:“在股市大泡沫期间,我没有卖出一些重仓股,确实是犯了一个大错误。”
1.3.3 中国石油
2003年4月(正值“非典”肆虐,经济活动骤减,香港恒生指数跌回十年前,达到8409点,为多年来的最低点位),沃伦·巴菲特用伯克希尔悄然买入中国石油的H股,共投资了4.88亿美元,买入23.4亿股,占公司总股份的1.3%。每股买入均价约为1.6港元,当时的人民币对港元汇率为106,对应人民币为每股1.7元。
巴菲特在5年后的2007年7~10月,全部卖出了中国石油的股份,每股卖出价约为13.5港元,卖出总市值约为40亿美元。税前投资收益约为35.5亿美元,不包括分红的总投资收益率为7.3倍,年均复合投资收益率约为52.6%,同期恒生指数分别为2.7倍和22.2%。另外,在这5年里,伯克希尔共收到税后分红约为2.4亿美元。
巴菲特投资中国石油主要基于两个判断:①2002~2003年,中国石油的市值约为内在价值的0.4倍,存在非常大的安全边际;②原油价格偏低,原油价格上涨会进一步增加内在价值,使得安全边际进一步扩大。他认为无论从原油储备、现金流还是其他标准,中石油的股价都非常便宜,同时,俄罗斯有一家石油公司也便宜,但他对中国的更放心。
2000~2002年,中国石油的净利润分别为546亿元、454亿元和469亿元,利润随原油价格上下波动。2000~2003年上半年,股价处于横盘状态,围绕在1.5港元附近波动,市盈率为4~6倍,市净率约为0.9倍。
2002年年报中披露,其当年底的原油储量为174亿桶,现金流贴现值为6153.86亿元(约800亿美元),年底的总市值约为2900亿元(约350亿美元),总市值为现金流贴现值的0.47倍,和巴菲特的判断相符。因此,在不考虑原油价格变动的情况下,现金流贴现值可以作为中石油内在价值的一种表征。
2007年,巴菲特卖出中国石油的股票时,中国石油的总市值约为2.1万亿元(约2750亿美元),其年底现金流贴现值为1.82万亿元(约2400亿美元),市值为现金流贴现值的1.15倍。此时正值金融危机爆发前夕,国际原油价格快速上涨,超过每桶70美元。股票卖出价约为每股13.5港元,折合成人民币为每股13.2元,市盈率约为16倍,市净率约为3倍。
总结:
(1)不仅中国的企业是能进行价值投资的,中国股市更是一个价值投资的宝地。前面介绍过格雷厄姆的理念已经不太适用于现代资本市场,因为信息流通快了市场更有效了,所以很难再出现被市场严重低估的价值股,但是,中国作为一个有效程度很低的市场,价值投资恰恰最能大放光彩,这是中国投资者典型的误区之一,大家对于A股存在的制度设计问题、投资不理性问题等抱怨不已,我只想问一个问题,十多年前的A股是否比现在更不合理?那么,你是否愿意回到十多年前,去买入几十亿市值的茅台、苏宁、万科、招行、白药、中集、格力……所以我们回头望去,对那个处在无效市场时代的投资者,是应该充满了怜悯,还是羡慕呢?面对有效性非常低的A股,面对人们不断追逐着的热点和泡沫,面对优质股因为偏见而不断下跌,我们应该心存感激,因为这是最坏的年代,也是最好的年代。
(2)安全边际是最重要的因素(价格要合理);
(3)计算内在价值是理解现金流贴现(理解而非精确的计算);
(4)市场疯狂时要懂得离开。
1.3.4 See's Candy
巴菲特在回顾喜诗糖果的投资时,把它列为梦幻般最伟大的投资对象之一。
喜诗糖果公司成立于1921年,由一位加拿大糖果商创建,其产品采用上等原料,经过精细加工而成,即使在原料不足的“二战”时期也未曾偷工减料,因此在加利福尼亚州享有无与伦比的声誉,具有很高的品牌知名度。公司由弟兄两人共同拥有,兄长为拉里,弟弟为哈里,哈里属于花花公子类型,对葡萄酒和女人比较感兴趣。公司由兄长拉里管理,1972年拉里去世后,哈里无心经营,于是想出售。
喜诗糖果在1972年的销售额为3133万美元,净利润为208万美元,净资产约为800万美元,哈里的卖出价为3000万美元。巴菲特和芒格都对这家公司感兴趣,准备用蓝带印花公司来购买喜诗糖果。但巴菲特觉得以15倍市盈率、高于净资产2倍的价格买一家公司实在太贵,于是巴菲特给出的购买价格上限为2500万美元,庆幸的是哈里最终接受了这个价格。
在2007年致股东的信中,巴菲特说道:
盒装巧克力行业并无让人兴奋之处——美国的人均巧克力消费极其低且一直没有出现增长,许多曾经著名的品牌如今都已经消失不见,在过去的40年内,只有三家企业赚到了像样的利润。尽管喜诗糖果公司的许多收入仅仅来自于几个州,但我相信这家公司的利润占了整个行业的近一半。
在1972年买下喜诗糖果公司的时候,这家糖果公司每年的糖果销售量为1600万磅。去年喜诗糖果公司的销售量为3100万磅,年增长率仅为2%。然而,喜诗家族在过去50年来所建立的持久竞争优势为伯克希尔公司创造了非比寻常的回报。
我们以2500万美元买下了喜诗糖果公司,当时它的销售额为3000万美元,税前利润不足500万美元。经营这家企业所需的资本为800万美元(每年还需要有几个月承担适度的季节性债务)。因此,这家公司投入资本的税前投资收益率为60%。两项因素帮助该公司经营所需的资金降至最低——首先,销售的产品采用现金结算,这消除了应收账款;其次,生产周期和分配周期较短,这帮助库存降至最低水平。
去年喜诗糖果公司的销售额为3.83亿美元,税前利润为8200万美元。如今经营这家企业所需的资本为4000万美元,这意味着自1972年以来我们只需再投资3200万美元,以应对该企业最小程度的规模扩张——并获得骄人的财务增长。这期间的税前利润总额为13.5亿美元,除了那3200万美元,所有的利润都纳入了伯克希尔公司的腰包。在支付了企业利润税之后,我们使用剩下的资金来购买其他具有吸引力的企业,就像亚当和夏娃的行为带来了60亿人口一样,喜诗公司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新的现金源泉(36年间伯克希尔从喜诗获得的红利加上喜诗当前的合理市值,是初始投入的134倍!而巴菲特收购喜诗的获利并不止134倍,因为在他拿到喜诗的红利后,又去购买其他具有吸引力的业务)。
总结:
(1)致股东信中一言胜万句:“盒装巧克力行业并无让人兴奋之处——美国的人均巧克力消费极其低且一直没有出现增长,许多曾经著名的品牌如今都已经消失不见,在过去的40年内,只有三家企业赚到了像样的利润”。喜事糖果是典型拥有优秀管理层的隐形冠军企业(关于这一点后面会介绍)。
(2)优秀的百年企业照样也有低潮期(多数因管理不善而非环境变化),低潮来临的时候要学会判断企业是否足够优秀,能否走出低谷,然后果断抄底。
(3)低成本、高毛利具有品牌的优秀企业能够长期创造源源不断的现金流,不仅自身活得滋润,更是为母公司创造了更多额外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