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动消费:女性消费跟金钱无关
一、冲动性消费者
冲动是人的情感特别强烈、理性控制很薄弱的一种心理现象。
一日,一对情侣逛街。原本,男友只是想陪女友散散心,没想到……
女友进入一家服饰店,先看到一件吊带小裙,标价1000元。
女友:“亲爱的,你对我的爱是不是无价的?”
男友:“真爱无价。”
女友:“那……这件,我特别喜欢,买了吧。”
男友立刻去付账。
这时,导购小姐对女友说:“小姐,我们这里还有外套小衫,靴子高跟鞋,可以同您的裙子搭配,非常时尚,要不您看看?”
女友被说动,一一试穿,感觉不错。
见男友回来,接着说:“亲爱的,你对我的爱是不是无价的?”
男友:“那还用说,真爱无价。”
女友:“那……你看这些和我的衣服很搭的嗳,也买了吧。”男友再去付账,花了3000元。
导购小姐又走过来说:“小姐,您身材这么好,我们这里刚好有一批上等的冬装,既漂亮又实惠,不过是上个季节的高档品了,全打四折甩卖。您要不要也看看?”
男友:“大夏天,买什么冬装?”
女友未表态,随导购小姐进了屋里,果然看到很多名牌冬装,爱不释手。拿了四五套,冲出来对男友说:“亲爱的,你对我的爱是不是无价的?”
男友一看女友的架势,非常尴尬,不得不接着刷卡。
没想到,卡刷爆了。男友看着女友,哭笑不得地说:“亲爱的,这回真成无价的了!”
一个女人可以在冲动之下专程打“飞的”去扫荡名牌,也可以一时兴起买下上万的穿不上几次的衣服。经济学家说,女人的这种消费“轨迹”无法琢磨,因为没有一丝规律可循。她们都是典型的冲动消费者。
在冲动消费者身上,个人消费的情感因素超出认知与意志因素的制约,容易受商品(特别是时尚潮流商品)的外观和广告宣传的影响。因此,很难说消费中的女性符合经济学的相关假设,她们的行为是非常不理智的,即非理性的。
一项科学调查显示,90%的18~35岁的女性都有过非理性消费行为,甚至非理性消费占女性消费支出1/5以上。女性的非理性消费彻底颠覆了经济学家所能预测的消费模式。你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她们在进入超市之前做了周密的购物计划,但在出来的时候却买回不少自己喜欢但并不实用,甚至根本用不上的商品。
二、影响女性冲动消费的影响因素
琢磨女人的消费动态,似乎成了难以完成的任务,她们总是有很多消费理由。但困扰着经济学家们的是:女性为什么倾向于非理性消费?
首先,女性容易受情绪因素的影响,所以,女性常常情绪化消费。
据统计,有50%以上的女性在发了工资后会增加逛街的次数,40%以上的女性在极端情绪下(心情不好或者心情非常好的情况),增加逛街次数。其发生概率同男性去喝酒(开心时和不开心时)的概率几乎相同。可见,购物消费是女性缓解压力、平衡情绪的方法,不论花多少钱,只要能调整好心情,80%左右的人都认为值得。
其次,女性的敏感情绪还容易受到人为气氛的影响。例如,受到打折、促销、广告等因素的影响。据专家针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地18~35岁青年女性的调查显示:因打折优惠影响而购买不需要物品的女性超过50%,受广告影响购买无用商品或不当消费的女性超过20%,因商品店内的时尚气氛和现场展销而消费的女性超过40%,因受到促销人员诱导而不当消费的女性超过50%。
另外,女性在选择物品时,态度更倾向于犹豫和动摇,形成过度消费,尤其是在面对众多种类的商品时。
事实上,对于所有人来说,商品选择多的时候,通常都难于选择。但这点在女性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当她们面对众多选择时,常常会忘记自己最初的需求,在其他货品的吸引下,改变购买的想法。这也是经济学家们认为女性不适合做传统经济学中理性十足的经济人的原因,仅从消费这一点看,她们犯的错误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