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人体经络养生全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艾灸法:荧荧焰火起膏肓,温通经络护腑脏

艾灸疗法是针灸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经络、脏腑理论为指导,“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用艾绒或其他药物借灸火的热力作用于人体体表穴位,通过经络的传导,激发人体脏腑经络的功能,以此达到行气活血、补虚泻实、补中益气、防病保健、延缓衰老、强身益寿的一种外治方法。

艾灸疗法历史悠久。数千年来,历代医家和劳动人民在与疾病做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利用艾灸疗法治疗疾病的临床经验,使灸疗逐步形成了理论系统。由于灸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其适应证又很广,疗效显著且无副作用,既可驱除疾病,又能强身健体,数千年来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艾灸疗法具体起源于何时已无证可考,但因其用火,所以可追溯到人类掌握和利用火的旧石器时代。火的使用让人们认识到,用火熏烤或烧伤身体的某些部位,可以减轻或治愈某些病痛。于是,远古的先民就采取用火烧灼身体固定部位的方法治疗疾病,灸法从此也就产生了。后来,又经通过不断实践,人们最终选用既易点燃又具有药理作用的艾草作为灸疗的主要材料,于是又将这种方法称为艾灸。

艾灸疗法作为我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也一直对世界医学有着深远影响,公元541年和公元562年,针灸先后传入朝鲜和日本,后又传入亚洲其他国家和欧洲。迄今为止,全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将我国的艾灸疗法作为解除患者病痛的治疗方法之一。作为我国的医学瑰宝,艾灸疗法也应走入寻常百姓家里,解除人们的病痛,造福于民。

1 艾灸保健原理

中医认为,人体是个有机的整体,经络沟通了脏腑与体表,将人体脏腑组织器官联系起来,并运行气血、调和阴阳,使人体各部的功能保持协调和相对平衡。灸法就是在中医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理论的指导下,运用辨证施治的原则,将艾绒或某些药物放置在体表穴位上烧灼、温熨,将艾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发挥温经散寒、活血通络、回阳固脱、消瘀散结等功能,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figure_0082_0058
◎灸法能发挥温经散寒、活血通络、回阳固脱、消瘀散结等功能,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扁鹊心书》中提到灸法“人于无病时常灸,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意思是说:人们无病施灸,可以激发人体正气,增加人体抗病能力,以抵制病邪的侵袭。由于灸能益气温阳,而人身的阳气有“卫外而为固”的作用,若能使阳气保持常盛,正气充足,则病邪不易侵犯,身体就会健康。

清代吴仪洛所著的《本草从新》中也说:“(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这句话是说艾绒制成的艾炷,能使热气内注,温煦气血,通达经络,并且艾灸一些具有补益强壮作用的穴位,故而能够达到扶正祛邪,强身保健的作用。

由于艾叶具有易燃和药物的特点,艾叶燃烧时的物理因子和药化因子产生的综合药性通过体表穴位渗透到体内经络之中,或被吸入到机体内,起到扶正祛邪、通经活络、醒脑安神的作用,达到预防疾病的功效,这就是热刺激与药刺激双重作用的养生祛病原理。

figure_0083_0059
◎艾叶具有易燃和药物的特点,其燃烧时的物理因子和药化因子产生的药性对人体有养生祛病的作用。

事实上,不仅古代中医学对艾灸的保健功效大加赞赏,现代科学研究也发现,艾叶中含有多种药物成分及强烈的挥发物质,燃烧时药力可透入人体;艾灸可以升高局部温度,提高局部气血流量,升高局部温度,缓解局部痉挛症状;艾灸可提高白细胞及淋巴细胞的活动率,增强人体细胞及体液免疫能力;艾灸还可以刺激人体液发生改变,有增强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及胸腺细胞活力的作用;另外,艾灸还具有增加心脏搏动量,强心抗休克的作用。

2 艾灸常用方法

艾灸疗法主要有艾条灸、艾炷灸、温灸器灸三类,此外还有非艾灸法。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这四种艾灸疗法。

1.艾条灸

艾条灸是目前人们最为常用的灸法,因其方便、安全、操作简单,最适于进行家庭自我保健和治疗。艾条灸包括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种疗法。

(1)直接灸:将艾条点燃后在穴位或病变部位进行熏灸的方法,又称艾卷灸法。根据艾条灸的操作方法,分温和灸、雀啄灸和回旋灸三种。

温和灸:将点燃的艾条对准施灸部位,距皮肤3~5厘米进行熏灸,一般每处需灸5分钟左右。患者局部有温热感但无灼痛感,灸皮肤稍起红润即可停止。多用于慢性病及风湿等疾病。

雀啄灸:将点燃的艾条对准施灸部位,如鸟雀啄食一样做一上一下的活动熏灸,一般每处熏灸3~5分钟。多用于急性病或昏厥急救等疾病。

回旋灸:将点燃的艾条悬在施灸部位距皮肤3~5厘米,上下、左右往复移动或反复旋转熏灸20~30分钟。

(2)间接灸:即在使用艾条施灸时,在施灸部位垫上某种物质,以免造成灼伤或烫伤。艾条隔物灸分为按熨灸和隔核桃壳眼镜灸两种。

按熨灸:在施灸的穴位或部位上预先铺垫6~7层棉布或绵纸,将用于按熨的药艾条、“太乙神针”或“雷火针”点燃后,直接在施灸部位上趁热按熨。

隔核桃壳眼镜灸:取半个去仁干核桃壳,放在菊花液中浸泡15分钟,用细铁丝支撑一副能够套住核桃壳的眼镜框架,眼镜框架外用钢丝向内弯成一个高与长约2厘米的钩形。将浸泡过的核桃壳套在眼镜框上,钩上插一段长15厘米的艾条,点燃后在患者的眼睛上熏灸,灸1段为1壮,一般1次灸1~3壮。

figure_0084_0060
◎艾柱隔物灸又称间接灸,是指在艾柱与皮肤之间隔垫上某种物品而进行施灸的一种方法。

2.艾炷灸

将艾炷直接或间接置于穴位上施灸的方法。艾炷灸可分为直接灸(着肤灸)和间接灸(隔物灸)两大类。

(1)直接灸:即把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这是灸法中最基本、最主要且常用的一种灸法。直接灸又分为化脓灸、无化脓灸、发疱灸三种。

化脓灸:用小艾炷直接安放在穴位上施灸,在相关穴位上涂些蒜汁后,安放艾炷点燃施灸,待艾炷燃尽后方可除去艾灰,更换新炷再灸。每次换新炷时,需重新涂蒜汁。

无化脓灸:在施灸穴位的皮肤上涂少许液状石蜡或其他油剂,使艾炷易于固定,然后将艾炷直接放在穴位上,用火点燃尖端。当患者有灼热感时,用镊子将艾炷夹去,再更换新艾炷施灸。

发疱灸:用小艾炷施灸,等艾火烧到皮肤,病人感到皮肤稍微灼痛时,再继续3~5秒钟,此时施灸处皮肤出现一块比艾炷略大的红晕,且有汗出,隔1~2小时就会发疱,不需挑破,任其自然吸收,如水疱较大,可用消过毒的毫针点刺数孔,放出液体,局部涂些紫药水即可。

(2)间接灸:在艾炷与皮肤之间隔垫上某种药物而施灸,具有艾灸与药物的双重作用。间接灸根据其衬隔物品的不同,可分为多种灸法。

隔姜灸:用厚约0.3厘米的生姜一片,在中心处用针穿刺数孔,上置艾炷放在穴位上施灸,病人感觉灼热不可忍受时,可用镊子将姜片向上提起,衬一些纸片或干棉花,放下再灸,或可用镊子将姜片提举稍离皮肤,灼热感缓解后重新放下再灸,直到局部皮肤潮红为止。此法简便,易于掌握,一般不会引起烫伤,可以根据病情反复施灸,对虚寒病症,如腹痛、泄泻、痛经、关节疼痛等,均有疗效。

隔蒜灸:取新鲜独头大蒜,切成厚约0.3厘米的蒜片,用细针于中间穿刺数孔,放于穴位或患处,上置艾炷点燃施灸。艾炷如黄豆大,每灸4~5壮更换蒜片,每穴1次灸足7壮。也可取适量大蒜,捣如泥状,敷于穴上或患处,上置艾炷点燃灸之。本法适用于治疗痈、疽、疮、疖、蛇咬、蝎蜇等外伤疾患。

隔盐灸:用于脐窝部(神阙穴)施灸。操作时用食盐填平脐孔,再放上姜片和艾炷施灸。若患者脐部凸起,可用水调面粉,搓成条状围在脐周,再将食盐放入面圈内隔姜施灸,本法对急性腹痛吐泻、痢疾、四肢厥冷和虚脱等证,具有回阳救逆之功。

隔葱灸:把葱白切成厚0.3厘米的葱片,或把葱白捣如泥状,敷于脐中及四周,或敷于患处,不要太厚,上置大艾炷施灸,一般灸治5~7壮,自觉内部温热舒适,不觉灼痛为度。本法适用于虚脱、腹痛、尿闭、疝气及乳腺炎等。

隔蛋灸:取鸡蛋1个,煮熟,对半切开,取半个(去蛋黄)盖于患处,于蛋壳上置艾炷,以局部感觉热痒为度。本法适用于发背、痈疽初起诸证。

隔胡椒灸:将白胡椒研末,加适量白面粉,用水调和制成圆饼,约0.1厘米厚,中央按成凹陷,内置药末适量(丁香、肉桂、麝香等),上置艾炷灸之。每次用艾炷5~7壮,以觉温热舒适为度。本法适用于治疗风湿痹痛及局部麻木不仁等。

隔黄土灸:以黄色黏土做成泥饼,中间扎数孔,贴于患处,上置艾炷灸之。本法适用于湿疹、白癣及其他因湿毒而致的皮肤病。

3.温灸器灸

利用专门的器具施灸的一种方法。施灸时,将艾绒点燃后,先把艾灸器盖好,用手将温针器放在准备施灸的部位来回熨烫,身体局部出现红润即可。可以长时间给患者以舒适的温热刺激。适用于胃胀、腹泻等疾病。

4.非艾灸法

“非艾灸法”,就是利用艾绒以外的物质作为施灸材料(如灯芯草、香烟、线香、火柴、电吹风、电熨斗、电热毯、黄蜡等)来进行灸治的方法。

3 艾灸的补与泻

补虚是辅助人体的正气,增强脏腑器官的功能,补益人体的阴阳气血以抗御疾病。泻实就是驱除邪气,以利于正气的恢复。灸疗的“补虚”与“泻实”,是通过艾灸的方法技法机体本身的调节功能,从而产生补泻的作用,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艾灸补泻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思想。针对病情虚实,施以不同操作方法来进行艾灸的补与泻。病既有虚实,则应施补泻,补其不足,泻其有余。所以说,艾灸补泻法是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协调阴阳、扶正祛邪的一个重要治疗手段。

灸法的补泻一般可以分以下几种:

1.艾炷灸的补泻

补法施灸,将艾炷点燃,不吹其火,待其徐徐燃尽自灭,火力微缓而温和,且时间较长,壮数较多,热力缓缓透入深层,以补虚扶赢,温阳起陷。灸治完毕后,用手按施灸穴位,使真气聚而不散。而泻法施灸,将艾炷点燃后,用口速吹旺其火,促其快燃快灭,当病人感觉局部烧烫时,迅速更换艾炷再灸,灸治时间较短,壮数较少,灸毕不按其穴,即开其穴而邪气可散。

2.艾条灸的补泻

点燃艾条后,不吹旺艾火,等待它缓慢地燃烧,像温和灸法样施灸,使火力缓缓透入深层,灸治完毕后用手按住施灸穴位,再移开艾条,使真气聚而不散。

在具体施灸时,补法与泻法也应根据具体情况来使用:

figure_0086_0061
◎艾条灸的补法为:点燃艾条后,不吹旺艾火、等待它缓慢地燃烧,像温和灸法样施灸。

1.根据辨证选取部位、经络、穴位、时间、补虚泻实

根据脏腑辨证、经络辨证等,按照灸法治疗的基本规律,选用不同的部位、经络、穴位、时间等,以起到补虚泻实、调和气血的目的。如雀啄灸或蒜泥敷灸涌泉穴,治疗鼻衄、咯血等,可起滋阴泻火的作用。用温和灸或蓖麻仁敷灸百会穴,治疗胃缓、阴挺、脱肛等,均能起到补气固脱的作用。

2.根据病种、病症、辨证,选用灸治方法以补泻

根据病种、病型、辨证的不同,选用不同的灸治方法以达到补泻的目的。如急性病选用着肤灸、雀啄灸;慢性病选用温和灸、回旋灸和温针灸等。隔物灸和敷灸中所用药物,均按药物的性味、功效等予以选用,如甘遂灸用以逐水泄水,附子饼灸用以补虚助阳。选用偏重于泻的药物,就起到泻的作用,如甘遂灸多用于逐水泄水;豆豉饼隔物灸则多用于散泻毒邪。选择偏重于补的药物施灸,就起到补的作用,如附子饼隔物灸则多用于补虚助阳;蓖麻仁敷灸百会穴,治疗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皆能起到补气固脱的作用。

4 艾灸制作方法

吴亦鼎在《神灸经论》中说:“凡物多用新鲜,惟艾取陈久者良。以艾性纯阳,新者气味辛烈,用以灸病,恐伤血脉。故必随时收蓄、风干、净去尘垢,捣成熟艾,待三年之后,燥气解,性温和,方可取用。”艾叶制成艾绒以后,还要经过进一步加工,即制成艾炷、艾条、艾饼等,才能用于灸疗。下面,我们就分别介绍一下艾炷、艾条、药条的制作方法。

1.艾炷的制作

艾炷就是用艾绒制成下面平、上面尖,呈圆锥形的艾团,以便于安放,并使火力逐渐由弱而强。制作艾炷的传统方法是用手捏,边捏边旋转,捏紧即成,应尽量做得紧实。这样,在燃烧时火力会逐渐加强,透达深部,效果较好。

《名堂上经》云:“艾炷以小筋头作,如期病脉粗细,状如细线,但令当脉灸之,雀粪大者,亦能愈矣。”《名堂下经》又云:“凡灸炷欲下广三分,若不三分则火气不达,病不能愈。”这两段话是说,艾炷的大小应该根据病情和施灸部位而定。艾炷小如小麦粒、雀粪者,多用于头部及四肢部位;艾炷如黄豆大小或半截枣核大小,多用于胸腹部及背部;炷如半截橄榄或筷头大小,多用于胸腹和腰背部。此外,用于直接灸,必须用极细的艾绒,搓得如麦粒大,做成上尖底平的圆锥形,直接放在穴位上燃烧;用于间接灸法,可用较粗的艾绒,做成蚕豆或黄豆大、上尖下平的艾炷,放在姜片、蒜片或药饼上点燃;用于温针灸法则做成既圆又紧、大小及形状如枣核样的艾炷,缠绕针柄上燃烧。

除了手工制作,还有用艾炷器制作艾炷的。艾炷器中,铸有圆锥形空洞,洞下留有一小孔,将艾绒放入艾炷器的空洞中,另准备一支下端适于压入洞孔的圆棒,将艾绒压紧,制成圆锥形小体,待各洞都塞满艾绒后,翻转艾炷器,用细铁丝或细棍顺洞下小孔顶出艾炷。现代艾炷的制作,可用机器大规模生产,艾绒细致而紧密。为加工方便,炷形有的改为小圆柱,但用法和功效同前。

2.艾条的制作

艾条是将艾绒放在纸中,搓成如香烟状的细长圆柱形即成。艾条分为纯艾条和药艾条两种。这里先讲纯艾条的制作。

普通艾条是取纯净细软的艾绒24克,平铺在26厘米长、20厘米宽的薄绵纸(桑皮纸、麻纸亦可)上,像卷烟一样将其卷成直径约1.5厘来的圆柱形,卷得越紧越好。外面再用质地柔软疏松而又坚韧的桑皮纸裹上,用鸡蛋清、胶水或糨糊将其封好,在纸皮上印上分寸,作为施灸叶的标准。将卷好的艾条阴干或晒干即成。

3.药条的制作

figure_0087_0062
◎艾条是将艾绒放在纸中,搓成如香烟状的细长圆柱形即成。

在制作艾条时,除放入艾绒外,还在艾绒中渗入药物细末的,也称“药条”。一般加入艾绒中的药物有:肉桂、干姜、丁香、木香、独活、细辛、白芷、雄黄、苍术、乳香、没药、川椒等,也有加入麝香、沉香、松香、硫黄、穿山甲、皂角刺、细辛、桂枝、川芎、羌活、杜仲、积壳、白芷、茵陈、巴互、川乌、斑螫、全蝎、桃树皮等药的。将需加入的药物等份研成细末,每支艾条内加入药末6克。

药条的种类很多,有因药条疗效较好,故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现代有人利用其他材料做成“无烟艾条”或“微烟艾条”,施灸时不出现烟雾,有它一定的优点,值得进一步研究。这种药条的处方是,艾绒500克,甘松30克,白芷、细辛、羌活各6克,金粉(或铝粉)40克。经临床观察,效果良好。

figure_0088_0063
◎甘松味辛、甘,性温;具有温中散寒,理气止痛,醒脾开胃的功效。

5 艾灸注意事项

艾灸疗法既可治疗虚证、寒证,又可治疗热证、实证,对治疗内科、外科、妇科、儿科、耳鼻喉科、皮肤病科以及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等方面,疗效都很显著。

艾灸疗法的治疗范围非常广泛,但在艾灸疗法的具体操作中,还应注意以下事项:

(1)术者在施灸时要聚精会神,以免烧烫伤患者的皮肤或损坏病人的衣物。

(2)对昏迷的病人、肢体麻木及感觉迟钝的患者和小儿,在施灸过程中灸量不宜过大。

(3)如果患者的情绪不稳,或在过饥、过饱、醉酒、劳累、阴虚内热等状态下,要尽量避免使用艾灸疗法。

(4)患者在艾灸前最好喝一杯温水,水的温度宜高于体温为宜,在每次灸治结束后还要再补充一杯60℃左右(水稍稍有点烫嘴)的热水。

(5)施灸的过程如果出现发热、口渴、红疹、皮肤瘙痒等异常症状时,一般不要惊慌,继续采用艾灸疗法灸治下去,这些症状就会消失。

(6)施灸的时间长短应该是循序渐进的,施灸的穴位也应该由少至多,热度也是逐渐增加的。

(7)患者在采用艾灸疗法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尽量不要食生冷的食物(如喝冷水、吃凉饭等),否则会不利于疾病的治疗。

(8)患者的心脏附近和大血管及黏膜附近少灸或不灸,身体发炎部位禁止采用艾灸的方法进行治疗,孕妇的腹部及腰骶部也属于禁灸部位。

(9)施用瘢痕灸前,要争取患者的意见并询问患者有无晕针史。施灸的时间一般以饭后1小时为宜。患者的颜面、大血管、关节处、眼周附近的某些穴位(如睛明、丝竹空、瞳子髎等)不宜用瘢痕灸。

(10)在采用艾灸疗法治疗或保健时,如果上下前后都有配穴,施灸的顺序一般是先灸阳经后灸阴经,先灸背部再灸腹部,也就是先灸身体的上部后灸下部,先灸头部后灸四肢,依次进行灸治。

(11)采用瘢痕灸治疗疾病时,半年或一年灸一次即可,其他灸法可每天或隔天灸1次,10次为一个疗程。

6 灸疮处理调养

艾炷直接灸,是一种借助艾火之力以治病的方法,使灸处皮肤起疱后所致的无菌性化脓状态,即为灸疮,又叫灸花。轻者皮肤红赤,重者起疱溃烂。若灸后局部不红不起疱,说明火力未达到治病的要求。《小品方》说:“灸得脓坏,风寒乃出;不坏,则病不除也。”可见古人认为施用瘢痕灸时,只有灸疮起发,才能发挥治愈疾病的功效。灸疮的起发与否,是瘢痕灸成败的关键。《太平圣惠方》说:“灸炷虽然数足,得疮发脓坏,所患即差;如不得疮发脓坏,其疾不愈。”《针灸易学》甚至强调:“灸疮必发,去病如把抓。”当然,过度的引发,也会伤人元气,而且也难为一般病人所耐受,故灸疮的引发宜适度。

现代医学施用温和灸,不令发疱,亦可达到治疗目的。施用艾炷直接灸后,局部皮肤多有红晕灼热感,不需处理,经数小时即可消失,或遗有黄色瘢痕。如因施灸过量,时间过长,局部出现小水疱,只要注意不擦破,可任其自然吸收。

发疱灸,灸后皮肤起疱大者,可用消毒针头刺破,放出液体,或用注射针抽出水液,再涂以甲紫,敷以销毒纱布固定,或用淡膏药覆盖,再灸时揭开,灸后再盖上。瘢痕灸,灸火较重,水疱较大,发了灸疮,除了用消毒粗针穿刺水疱、放出水液、避免污染外,可用赤皮葱、薄荷适量煎汤,趁热淋洗,外贴玉红膏,促其结痂而愈。在灸疮无菌性化脓期间不能做重体力劳动。若要防止灸疮化脓,在施灸时,热度应恰当,灸炷宜捏紧小些,这样可以使施灸面积不致过大,起疱亦小,吸收也快。如需连续施灸,可先用消毒针刺破水疱,去其皮,涂上京墨汁,即很快结痂。如灸疮呈现黑色而溃烂,可用桃枝、嫩柳枝各等分,芫荽适量,煎汤温洗,有生肌长肉的作用,痛不可忍者,煎洗汤中再入黄连。在灸疮化脓期间,要注意适当休息,加强营养,保持局部清洁,并可用敷料保护灸疮,以防感染,待其自然愈合。灸疮长时间不收敛者,为气虚所致,可服内托黄芪丸。当灸疮退痂后,仍宜用桃枝柳枝汤温洗,保护局部皮肤,免受风邪外袭。如护理不当,灸疮脓液呈黄绿色,或有渗血现象者,可用消炎膏涂敷。

由于古人喜用瘢痕灸法,而此法对病人精血津液会有些影响,故古人对灸后的调养颇为注意。《针灸大成·灸后调摄法》曰:“灸后不可就饮茶,恐解火气;及食,恐滞经气,须少停一二时,即宜入室静卧,远人事,远色欲,平心静气,凡百事俱要宽解。尤忌大怒、大劳、大饥、大饱、受热、冒寒。至于生冷瓜果,亦宜忌之。惟食茹淡养胃之物,使气血通流,艾火逐出病气。若过厚毒味,酗醉,致生痰涎,阻滞病气矣”。

保持情绪乐观,静心调养,勿过度劳累,食用清淡而富有营养的食物,有助于艾灸疗法的疗效。此外,灸后还需慎避风寒。民间流传灸后调养口诀是:灸后风寒须谨避,七情莫过慎起居,切忌生冷厚味,唯食素淡最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