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也是阴阳、五行的缩影
阴阳是我国古代的哲学概念,是事物相互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它是自然界的规律,世界万物的纲领,事物变化的根源,事物产生、消灭的根本。可以说,阴阳是处处存在的,凡是明亮的、兴奋的、强壮的、热的、运动的、上面的、外面的事物,都是“阳”;而凡是属于阴暗的、沮丧的、衰弱的、冷的、静的、下面的、里面的事物则都是“阴”。
中医认为,在人体中“阴”代表储存的能源,具体到形上包括血、津液、骨、肉,性别中的雌性等,而“阳”则代表能源的消耗,是可以通过人体表面看到的生命活力,无形的气、卫、火,性别中的雄性等都属于阳,而“阳”的这种生命活力靠的是内在因素的推动,即“阴”的存储。
人体经络中同样存在着阴阳。内属于脏的经络,跟脏直接相连、关系最紧密的经称为阴经,它与脏对应的腑又有紧密联系,中医称这种关系为络;内属于腑的经络,跟腑直接相连、关系最紧密的经称为阳经,同样它络于腑相对应的脏。阳经在四肢的阳面,阴经在四肢的阴面。
在中医理论中,与阴阳相关的是五行,合称为“阴阳五行说”。所谓五行,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来归类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人体经络也与五行对应,即木、火、土、金、水分别对应肝经、心经、脾经、肺经、肾经,它们相互之间也存在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
肝经太旺的人平时都喜欢生气,因为肝经主怒,若是女性的话容易得乳腺增生,因为肝经循行经过乳房;肝经有异常的话会同时影响到脾经,又因为木克土,所以同时她也会有消化系统方面的问题,比如腹泻、腹胀或胃痛等。因此有这样症状的人平时可通过敲肝经,就是敲腿的内侧,或者推两侧胁肋部,舒理肝气。
另外,青红黄白黑五色分别对应肝经、心经、脾经、肺经、肾经。根据经络与五色的对应关系,一般心经虚的人容易心慌、心悸,要多穿红色衣服;肺经虚的人平常经常感冒,要多穿白色衣服;肝经虚的人平时胆子小,容易被惊吓,要多穿青色衣服;肾经虚的人平常怕冷,小便次数多而且清长,要多穿黑色衣服;脾经虚的人消化功能不好,要多穿黄色衣服。
心经、夏天、红色在五行里都属于火,所以中医提出红色的衣服应该为夏季着装的首选。不少人认为,夏天穿白色衣服最佳,其实穿红装更好。因为红色的可见光波最长,可大量吸收日光中的紫外线,保护皮肤,所以夏天穿红色衣服可保护皮肤不受伤害并防止老化。这个结论又印证了中医理论的博大精深。
在中医理论中,经络与五味的对应为酸入肝经、甘入脾经、苦入心经、辛入肺经、咸入肾经,五味功用性能为酸收、甘缓、苦泻、辛走、咸润。五味选择性地作用于经络,并通过经络传导间接地作用于脏腑。有的人喜欢吃甜,有的人喜欢吃酸,每个人对味道都有偏好,一般情况下不会影响健康。但这种偏好不能太过。如果这个人很喜欢吃酸的,但已经有胃痛了,那就要少吃了,因为酸属于木,旺肝经,木克土,而胃经是属于土的。
当人体某个经络功能下降时,人对某些滋味就感觉不到;当某个经络功能亢奋时,即使没有吃东西口中也会感觉到某种很重的滋味。比如肝火重时口发苦,脾阳上亢时口发甜,遇到这种情况就要敲相应的经络,直到把这条经络调理正常,这种异常的味觉就会消失。
我们的祖先有“早吃咸,晚喝蜜”的习惯,这是很有道理的。早餐一定要吃好以应付一上午繁忙的工作,咸入肾经,肾经气旺,自然精力充沛。早餐喝白粥就咸菜,或者吃一碗馄饨,再加几个包子,是中国传统饮食中最好的、最符合经络养生的选择。晚上吃完饭后,喝点儿蜂蜜,甘入脾经和胃经,胃和则卧安,那么晚上睡觉一定很香。
中医就是这样用传统知识解释我们的身体,在了解自己身体的同时,知道一些传统医学中的细微、精湛之术,并试着用它们来思考,保养我们的身体,这的确是非常有趣而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