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家书:我们先辈的抗战记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留得重逢相对流

唐仁玙-像

这是一位年轻军官写给后方妻子的一组战地情书,也是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将士们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的历史见证。家国情,民族恨;儿女情,男儿志。国之不存,何以为家?家庭不稳,何以报国?家书作者用较为流利的文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全民抗战的感人图景,琐屑家事中交织着一位抗战勇士的大道乾坤。

亲爱的玉妹:

我现在又由安徽蚌埠开到定远来了,这个地方交通不大方便,多山地,气候较暖和。我们为防范敌空袭,行军多在夜间。为应付情况之变迁,时行时止,而无一定驻地。每到一地,见有由前方来之灾民,男女老幼,相携步行,形同赤他,惨状不堪名言,足见日本遗害我同胞,良非浅鲜。所谓“匈奴不灭,何以为家”,现在可说“日本不灭,何以为家”。今后我尽力为国杀敌,一切自知谨慎,请放心。

前寄你之相片及信件,你收到没有?我俩自分别以来,从未接你回信,甚念!现年关在即,家用吃紧,而交通不便,有钱莫能寄,奈何!不过我遇到有地方可以汇兑,马上寄归。在未寄你钱时,当然要忍苦勿躁,所谓皇天不负苦心人,苦尽甘来,天理循环,请要特别为我争气。

文武两儿,务必要细心带他、教他< 们>,使他< 们> 聪敏、活泼、强健为要!父母大人务必要悦颜侍奉,使他< 们> 老人家喜喜欢欢过日子。你自己要保重,不要生病。对于你的母亲,也要善为安慰,不使老人生忧生虑。但自己凡事宜谨慎,莫随便,因乡间人爱说别人闲言。到明年想金兰[1] 领到家费用,当按月寄归你用。我的身体如常,希勿远念,随时望来函告我家况为盼。

余容续叙,手此并询

近好!并叩

祖母大人、父母大人、令堂大人福安!

兄仁玙 手启

元月五日

唐仁玙-家书

春玉爱妹:

来信收到,领悉种切。我兵工区,已改为团。师长已调别处任事。新委来之团长,姓农。现在新旧交接及编配,公务非常麻烦,万难请假;况当此国难临头,大战已经开始,我乃带兵职务,无论如何,不能离开,并非是我不肯应妹之请而不归。我团编配就绪后,日内或开柳州训练,倘到柳州能有较长时间驻,即函相迎来柳同住,或能请假归来亦可。

金钱方面,我自当设法寄回与妹。欠人之款,将今年年底如数还清,决不使妹为难。妹现在务必调养病体为最重要。什么吃素修神这些无意识的话,不要说了。将来我能有办法,我想妹也有快乐的日子。你来这信是谁与你代笔,形容你的苦处未免过甚,我对你又未怎样。以后关于家里的困难以及你的委曲[屈]着实告诉我,不要说起抽象的话,我又未丢弃你。前次回去,是你自己再三要求,头次琮弟接你,又是你自己不肯来。

你现在有什么困难?如果要钱,待我慢慢设法,用不着心急。如果要我回来长久住,而家庭无恒产。且现国难当前,人人都要出力才对,我们还能偷闲吗?事实上不可能。请你好好抚育两个小儿,千忍万忍,请你为我忍,切记不要生气伤神,更不要多忧。我现在很好,或者不久花枝[2] 回里,所有一切容后再托她,从详面达。此复并询近安

兄璠垣[3] 手复

八月三十一日于灯下

和妹原韵一首:

别来瞬眼又中秋,两地相思两地愁。

劝卿有泪暂莫洒,留得重逢相对流。

唐仁玙-家书2

玉妹:

我自国历四月间奉命随同我副军长出巡,整整三个月未能返旅,及到本月念日奉派为黄安县县长,二十二日接印视事。因此县县城为敌所占据,地方行政与经费均比较困难。我是军人,原来不想干的,上命难违,无可如何,勉为其难。

昨天我的好友旅部副官主任曾荣炜兄来县任副总队长,协助我的工作,带来你给我的三封信,父母也给我有些信,我均一一过细看了。知道你们很好,惟金钱方面比较为困难,这是我力薄不能接济,对不起你们的地方,深为愧歉,仍请谅之!但并不是我置你们困难于不顾,确因交通阻塞的关系。现在准备专派员到潢川付邮,在未付到家时,只好请忍苦度日。

金兰一切苦衷情形,亦已来信告我,并请要我见谅她。她对家庭绝没有恶意,更不敢有他心,她虽然略识文字,处世接物,可说□不及你,理家更谈不上,在她个人欠妥处,望勿计较。家用费因我们部队每月经费现改由直接隶属于中央,不向广西取,于今家用不论何人,一律停止,实属事实。金兰以前老账又何必要算,她总之也是我的老婆,决不至于对我怎样。敢说我有把握,今后我设法陆续寄款回来,接济家用,请不要向她生气多生枝节,好吗?

玉妹,说到这里,你一定说我又爱她又袒护她,确没有,你是我的元配,我的家是你现在的住地,我还不知道顾虑吗?当然有钱时一定晓得顾虑的,请放心!所以要你不要再兴师问罪金兰,就是少闹笑话。你是爱我的,我想一定接受我提案的,如不说明白,又恐引起你的误会,对此事不得不如此重三倒四说一说。善文读书懒惰,深为痛恨!希从严责,儿与其不成器,不如没有。因我现在感觉读书太少,样样感觉不够,大有遗憾之叹!你谓[为]什么不送他到高小读书,还读不适合他年龄的旧书,他现在究竟读什么书?下次来信,从详叙明。武儿也应教他识字,光阴一去不复来,请你注意!

岳母来家住,诸事要孝顺,劳苦切记不要她老人家做。韬儿既乖巧,甚喜!望细心抚育之。如果芦洪司有影相的,请带儿辈去合影一张寄我,免我在远想思之苦,切要切要!

祖母来信,说你随便骂老人家,这是大违孝敬道理,有则宜速改之,无则加勉。我们自己已经做了人的父母,对孝敬,应该要特别倡率才对。

你知道我的,我素来主张杀贪官污吏。我做了县长,当廉政守法以奉公,希望你们不要我贪财,更希望你们不要来信逼款,又说什么买田这些话。我是应份的钱当然要的,有钱积存,你们不说我也知道寄归的。总之,你们的困苦要钱吃饭的事,没有忘记,时时都在我脑海中的。现我远在异乡快乐还是苦?我不说凭你们良心说,我固然做救亡的工作,又未尝不是为救你们而吃苦,为你们生活而工作,我绝对不是一个享乐主义。

你知道我与金兰已成夫妻,于今女都生了,还有别的?你来信总是闹家用费,又说要去破除情面,这类话无异是威胁我,故意使我为难。如果你去闹她,我当然面子样不好看。你若听我的话,不应该说

一些破除情面……的话,只好和平解决。既不听我的话,又何必来信告诉我,你怎样就怎样办。这并不是我生气,你是我十余年来的老婆,哪个的个性还不了解吗?我是一个最不愿听伤神的话,尤其在这长期抗战的时间,正苦无以慰藉,盼望你们来慰问一下,结果得到其信。现在废话也不多说了,兴安方面事,请勿再提及,我不久设法汇款回来就是了。我要金兰回家住,你可去信接接她,因她说九月间回家一看,你是她的姐,什么事要谅她,使她心服就好了。我身体很好,请放心!

此祝近安!!并叩

岳母大人福安

你的远征抗战的兄仁玙书于县府行署(印章)

唐仁玙-家书3

玉妹:

我每到一处,凡有投信的地方,都是寄了信给你,我想你是封封收到了。数月来可是没有接到你的信,固然是我军队行止无常,流动不定的关系,或许是你寄信把我很少,也不无有原因。数百千里远征在他乡的我,对于你们在家里的人,生活怎样,我却很挂念。关于家里吃饭这问题,也是很关心!

我从前在洛河派六吉和副官到寿州共寄你大洋六百元,内琮弟有一百元外,余五百元统归你收用。于今有几个月了,还未见你来信。此笔款子有处化(花)没有?我很为念!

最近金兰来信说,家用费可按月领取,过去不久她寄了一些款了,回来给你用,你收到了吗?我并且要她按月陆续不断的寄来把你,她来信说是遵照我的话去做,可是我没有接到你的信,究竟她照话去做没有呢?我也是不明白。

你在家里身体健强吗?父母大人和祖母大人与令堂大人她们老人家都很康健吗?白弟在家做何工作?他的婚姻又怎样?满妹许人否?文武两儿在家读书勤学吗?其近况如何?我为了这些事,因久没有接到家信,一点都不明白,心内时时在念着不安!

你在何日才临盆产儿呢?我也为念!请你自己好自保养,将来生出来,是男的命名为善韬,是女的命名为曼丽。我与琮弟均好,请转告花枝弟媳放心,好好带[待]人是了。

此后我军行止,仍是无常,请你多多寄信来给我,使我对家里放心,但注意来信时,不要用有官衔的,可用普通信封,以免中途扣留而遗失,外面仍可写我们的队号,要写“探交”字样,才可收得到。现我部于昨(廿九)日开到安徽太湖县设防,闻说近日情况又变化,或许日内又转移他方。总之现在军队行止无常,移动地点在事前谁也不能知道的,不过通常以敌情为标准。关于作战方面,我政府早具决心,抗战到底,不问境遇如何,决不作城下之盟。在我们当此国难,身为军人,只好本政府之策略,继续不断努力杀敌,来尽匹夫之责。

一切我当谨慎,请放心吗?余容后叙,末了祝你健康!

并叩

祖母大人、父母大人、岳母大人万福!

你的兄仁玙 手书

七月一日于安徽太湖

唐仁玙-家书4

亲爱的玉妹:

我先后共寄给你的家信,有七八封了,你收到没有?大约因我军队行止无常,你寄来的信或被邮局遗失了吗?总未收到你的信,我非常挂心你们,你现在和文武儿辈及令堂大人大家都好吗?

玉妹,现在我们的国家真正危险极了,南京、上海、苏州等这些地方都被日本占去了,要快到汉口来了。不过他恃其武力,野蛮横占,我们大家都觉悟,抗战到底,不要为他武力而屈服,总会得到最后胜利的。请你耐烦抚带文武两儿,尤其要严管文儿读书。对于寄钱的办法,已经在双亲大人信上和前寄你那封上说得很明白。我今天不多写了,请速回我信,此祝

安好!

另有三页送双亲问安

你的远征要你担心的兄仁玙 手启

十二月二十三日

玉妹:

我营长职已交卸,现调第七军五一一旅参谋主任,一切均好,不劳远念。此后交通阻隔,音息或较前为疏,希好自爱重。对于祖母父母与令堂,善为孝敬;对于儿辈,须加意教养为要。此询

近好!并叩

祖母、父母、令堂诸大人福安!

琮弟仍在原团任连长,一切很好,可转达弟媳。

兄玙 亲启

十一月十五日(盖章)

玉妹:

我今天没多话讲了,数月来都没接你一封回信,别人家里都寄到无数封信,你为什么不多寄信把我?就准失了一封,你若寄了很多

信,决不会一起失了。现在,家里一切我非常挂念,越想越担心,请以后多写信把我吧!今天从简给你这些话,祝你

近安!并叩

祖母、父母、岳母大人福安!

兄仁玙 手启

元月十六日(盖章)

(来信请写探交,举例如后:安徽省定远县探交第五路军卅一军陆军一三八师四一二旅八二三团一营唐营长收便是)

唐仁玙-家书5

这组信件从落款上看,多半写于1937 年至1940 年间。信的收藏者是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原历史研究所所长吕芳文先生。他由于多年跟踪研究这个家族的历史,几年前,因为偶然的机会得到此信。

写信的人叫唐仁玙,生于1907 年,是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芦洪司镇伍家桥乡弯塘村人,国民革命军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南宁第一分校毕业。抗日战争爆发,唐仁玙参加部队,开始了他戎马倥偬的军旅岁月。1938年秋,日本侵略军攻占湖北省红安(即信中黄安)县城。年底,唐仁玙奉命出任湖北红安县县长兼县军民抗日游击总队队长。据湖北红安现存的抗日资料显示,当时红安县城“为敌所占据”,抗战异常艰难,没有钱,也没有米,但是唐仁玙没有退却,他们把县府设在紫云乡三圣庵。主要执行上峰部署的战时军务,并赴各乡推行救亡政令,动员群众破坏公路、桥梁,阻止侵略军对武汉的突袭合围。此外,还创办起红安县抗日游击干部训练班,开展各种抗日救亡活动。

唐仁玙-1938

1940 年4 月10 日,唐仁玙参加国民革命军171 师在檀树岗召开的军政会议,并正在作救亡工作汇报发言时,日本飞机突然轰炸,他来不及躲避,就被侵略者罪恶的炮火击中,年轻的生命再也没有苏醒过来。尸体埋葬在县府行署三圣庵的后山上,173师中将师长钟毅为他的殉难深感悲痛,专门撰文吊唁。那一年,他年仅33 岁。

据吕芳文先生调查研究,唐仁玙是唐生智的同族堂侄儿、黄埔军校第六期学员。当时黄埔军校刚好建立分校,因此唐仁玙来到国民革命军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南宁第一分校读书并毕业。该分校实际是个政治学校,建立于1926 年春。第一期学生受训18 个月,分步兵、工兵、炮兵3 个科目。唐仁玙在这里受到严格的培训,培养出了一个军官的必备素质。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先后被编配至第5 路军第19 军陆军第57 师第113 旅225 团第1 营、31军陆军138 师412 旅823 团1 营、第7 军511 旅、第7 军171 师某团。

唐仁玙-照片题词

唐仁玙出身当地望族,父辈中有的加入同盟会,很早就参加革命,有的跟着蔡锷出生入死,同族堂叔唐生智更是远近有名的人物。十几岁时,唐仁玙到离家十几里地的小田竹冲唐家一个私塾读书,中午不能回家吃饭,父亲唐生泰就把他托付在拜把子的好兄弟唐礼故家吃中饭。在那里,唐仁玙认识了唐礼故的独生女儿唐春玉。她有一头乌黑亮丽的头发,两只眼睛像深潭一样,且完全没有农村女孩的土气。美丽的唐春玉着实打动了唐仁玙,所以唐仁玙总感觉在唐礼故家的日子过得极快。

也许有父辈的友谊,还有唐仁玙自己的喜爱,不久唐仁玙如愿娶回了唐春玉这个同姓不同宗、祖辈并不共一祠堂的女孩子。她的一颦一笑、她的举手投足、她的美目流转完全俘获了唐仁玙的心。而他的男儿气概、纤细情怀,也是春玉托身的最好慰藉。唐仁玙对春玉的怜爱让其他的小姐妹们羡慕不已。

不久,身为唐生智卫兵的父亲请求唐生智帮忙,让自己的长子到黄埔读书。唐生智喜欢这个知书达理的同族侄子,让他参加考试并交代自己的部属曹茂宗(后升任新七军军长)留意。唐仁玙不负众望,考进黄埔军校南宁第一分校,这才不得不依依惜别娇妻爱子。那时,他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此后,他们鸿雁传书,述说牵挂,无论在哪里,彼此都有一份深深的爱意。

唐仁玙-军戎装

由于长期征战,他们聚少离多,年轻的妻子唐春玉只有与两个幼儿做伴,两个儿子一个叫唐善文,一个叫唐善武(后来生了三子唐善韬)。自抗战以来,唐仁玙随部队转战台儿庄、上海、南京,迁徙于蚌埠、定远、太湖,最后在黄安得以扎营。一路走来,他也由连长、营

长、旅参谋长,升至团长。艰苦的抗战生活也锤炼了一个年轻军官的心性。唐仁玙从小受到良好的私塾教育,文墨兼通,有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悠悠国难事,拳拳家国心。一路颠簸,他始终没有忘记家乡的亲人。从信中可以看出,因为部队以战事为要,出入行止无常,他常常接不到亲人的来信,无尽的牵挂跃然纸上。他特别关心两个儿子的成长,再三叮嘱妻子要教孩子读书。他又是一位孝子,在信中批评妻子对祖母的态度,强调一定要懂得孝道。

作为兄长,唐仁玙的言行对两个弟弟及家人产生了很大影响。

比他小两岁的大弟唐仁琮,中学毕业就跟随他投笔从戎。抗日战争爆发,被编入138 师412 旅822 团4 连,由班长、排长,升至少校连长。唐仁琮受唐仁玙教诲和影响最深。两人的部队经常在一起,他们总是谈起家里的事,写信、寄钱常常一起完成。当仁玙被敌机轰炸阵亡的消息传来时,仁琮万分悲痛。同年7 月8 日,仁琮在安徽寿县淮南铁路战役中与日军厮杀肉搏,不幸遭敌机投弹殉难。

抗战爆发时,唐仁玙的小弟弟唐仁瑞刚刚结婚,新婚妻子是远近闻名的“白姑娘”。小两口恩爱甜蜜,整天缠绵在家。他在外得知,甚为担心。他给家里写信,让小弟弟切莫玩物丧志,与其无所事事,不如到部队锻炼。在他的主张下,唐仁瑞终于告别家人,以学生兵身份参加抗战,被编入新编22 师61 团1 连,不久晋升为准尉、排长。1939 年11 月,唐仁瑞随部队参加了争夺昆仑关的桂南大会战。11月16 日,在克复南宁六圹大林村时,唐仁瑞与日寇败退残军遭遇,不幸中弹牺牲。

(吕 雁)

[1]金兰,广西人,唐仁玙的二太太,抗战初期在广西与其结婚,生一女,唐仁玙牺牲后,改嫁。

[2]花枝,唐仁玙小弟唐仁瑞的妻子。

[3]璠垣,唐仁玙的号潘瑜,又作璠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