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家书:我们先辈的抗战记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上篇

兄弟携手赴国难

兄弟-周执中P3

谁不想承欢于老人膝下,谁不想骨肉亲人团聚?日寇肆虐,东北失地。国难当头,匹夫有责。像大多数热血青年一样,周平民、周健民兄弟辞别双亲,一起踏上抗日的战场。塞外艰苦的生活,没有泯灭抗日铁军顽强的斗志;敌人罪恶的枪弹,却将年轻勇士的形象永远定格。

父母亲大人膝下:

敬禀者男平民[1]前由上海北返,曾在河北省密云县寄上吉林移山人参半斤,参茸丸四粒,参须一盒,信一封及碧波[2]寄家人参八两,不知大人此刻收得否?当即由密云随成长奎[3]司令出古北口与男健民[4]相晤,时健民病虽已愈廿日,然身体甚瘦弱。幸途中有大车可坐,且每日行路甚少,至多者日行五六十里(仅两三日),寻常仅行二三十里,且行三四日休息一二日,故尚不感疲劳。得以休养兼又日服补药,故日来已完全恢复健康。今日上午已抵热河省中心重要商埠之赤峰县,民众极表欢迎。县长系浙江人,与决死团[5]主席黄镇东为小同乡,故其对南来同志尤为热烈,除捐助黄私人枪马外,并捐皮大衣八十五件,洗澡□头费八十元,今年可不忧冷矣。□在赤峰休息数日始前进,赤峰已在口外千里,但距通辽前方尚有千里,尚须一月始可到达。

热河本极苦寒,我军又无给养,火(伙)食须由沿途人民负担。得住上等人家即可吃□□大饼及酒肉,中下等人家多吃小米(如□子)、白菜、洋芋等,甚至有油盐俱无仅以生大葱海椒白菜佐餐者(仅遇一二处)。初吃小米,颇感不便,现已吃惯,毫不觉其苦也。南来连碧等十八人初组织政治训练组,男平民任第一科(上尉)科长,男健民任宣传员(准尉)(碧波任第二科上尉科长)。继因行军期间暂派各处服务,碧波派卫队营营部任书记,男平民派参谋处任文牍并兼任行营秘书事务。男健民亦派参谋处任牒报,均非作战职务,故将来即到前方已绝无若何危险,祈大人不必□虑也。热河边境已失去一大块地,中国前途极为危险,余事容到一定住地时再行禀告。专肃敬请

福安暨阖家均好

男平民、健民 同叩

十月三日

兄弟-十月三日P5

子全弟[6]

昨接八月八日来信,劝我对健民节哀,知弟爱我之深,故劝之切也。我亦自知所负责任,勉力自慰,然究因亡命途中,遭此骨肉惨变,终不能强抑怨怀也。

去岁出关同志,共十八人,去时虽历尽艰险,然至今年正月十二以前,虽已分为数处,但犹完全无恙,孰意至正月十三,健弟及昆容同志,即惨遭狙击。自此以后,杨震东、刘辉武(四川人)、张华疆相继失踪,庄天民、许中华又确已被难,而同从敌人枪林弹雨中逃出之姚志强前天又病死于沪,正月迄今,仅数月耳,即遭此惨变,人事沧桑,能无感喟!

自冯玉祥揭竿察省后,抗日空气曾一度紧张,而内战亦大有一触即发之势。卒以中央之聪明对付,一面命庞炳勋、徐庭瑶等部极力向冯压迫,一面派黄绍雄赴港□分美借款,以软化西南;更极力欢迎由欧回国之苏马李等抗日各将,诱以军委及新疆屯垦司令等职,使已归冯玉祥旗帜下之义军分化;然后再挽宋哲元[7]、李烈钧[8] 等作调人,以此种种强柔离间之手段,致素以强项称之冯玉祥,以不能不于外无授手,内不团结,财穷粮竭,万难支持中,一哭下台矣。自冯氏退居泰山后,察省善后,概由宋哲元负责。最近冯之各部,多已听受编遣,虽方振武[9] 曾一度继冯自称抗日同盟军总司令,与反冯下野最力之吉鸿昌,亦因屈于大势要求出洋矣。最近西南政府,虽委王德林[10] 为义勇军总司令,回北活动,然力量有限,且中央已决心与日妥协,不但不予援助,且将施以摧残,又于能有所发展,人民又因捐款中饱问题,极度灰心,今后更谁肯以分文援助义军,“抗日救国”已成过去之事实,历史上之名词矣!健民等牺牲不值!!

自辽热陷落,小张[11] 放洋后,东北军已一蹶不振。冯玉祥此次不得出头,西北系亦大受打击。何应钦坐镇北平,中央之势力已达北方,以后再履行其分化翦削之手段,黄河以北可以无忧矣!(日伪除外)现在反蒋势力者,厥为西南。日前在□广州等处,均见有大书特书打倒蒋……拥护中央之标语,但元老派主张立干,实力派主张缓干,——还要完成五年计划——最近元老派在港开会,图谋强制推翻实力派陈济棠[12],事实已现裂痕,纵使西南一致,其实力亦不及中央。故眼前中国各方大致可以无事,中央安内协外之目的已达,大可实行其专心剿共之计划。

红军虽经蒋总司令数年来之痛剿,然欲行肃清似尚有待。四川十余县已被陷,福建十九路军[13]之受窘,反觉红军有相当发展,军阀战争虽已暂时阴消(四川在外),阶级斗争势将益趋剧烈。老大中华,休想太平啊!

美国之借款成功,中央本可以移此内战之经费,以恢复农村经济,繁荣城市,使中国日趋于工业化、资本化,无如天不助人,黄河之大水灾又来,致农村经济愈更陷于破产,灾患重重,恐此区区借款,未必能干出多大成绩,况大人先生们犹在倾囊□待。

病愈已廿日了,尚未走访园圃,一事文海起居。因□待家中钱来时,然后依期亲赴第二持院(现住处离该院尚有廿里左右,前刘园圃言该院每月仅二号十七号午后一至三时许会客,但每次只准作五分钟谈话,且限于亲属)看视文海。纵使院方不许会见,也可稍少医款,助其零用。如能全约,当代弟问好。

弟赞助奉宜尊安成仁等筹备追悼健民,我深感激,如能顺利成功,健弟有知,亦当稍安地下。

刻已内明上海□□每两价值四元至七元,虫草(批言有冬虫夏草之区别)每两三元上下,但如非内行,不能识之。彼等买进时非常煞价,日前我等从张家口带回蘑菇不少,被彼等煞价,结果大折其本。

俟闵碧波出医院后——彼病□□已进医院十三日了,昨□医生定,尚须一周始可出院——如家中钱能在半月之内兑到上海,决赴平实行贩药读书计划——亦须视此次家中卖药成绩如何——否则只有与黄投军,暂待机会。

上海至四川,航空寄物每斤约八九元,不知北平多少?未到参胶,已去函清查,顺祝健康!并恭候姻翁、母大人福安!及阖府均好!

平民

八月廿六日晚于上海

九月十三收

兄弟-九月十三收P9

兄弟-九月十三收P9(2)

周平民,又名执中、国正。生于1902年,四川省内江县人。1916年,在内江县立中学就读。受革命思想熏陶,开始阅读《新青年》《每周评论》等进步书刊,积极参加学生会进步活动。毕业后,到杨家乡小学任教,后任校长。1924年参加地下党在白合场举办的“民团干部传习所”学习,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1926年上半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他以教书作掩护,积极从事农民运动,并担任支部书记和中共内江县委委员职务。1929年在杨家乡、石子乡等地领导农民开展抗粮、抗捐斗争。1930年8月县委机关遭敌人破坏后,秘密前往上海。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蔡廷锴领导下组织参与“上海青年自愿决死抗日救国团”,任秘书职务。1932年8月随蒙边骑兵队赴开鲁抗日前线,被分配在辽吉黑民众后援会开鲁办事处工作。1933年2月日寇进犯热河,由于国民党采取不抵抗政策,热河失陷。后随救国团主席黄镇东赴上海。同年冬,赴南京投考军事学校,继续从事抗日救亡活动。

1934年8月周平民在浦口进行革命工作时,由于叛徒出卖,不幸被捕,关押在南京江东门中央军人监狱。在狱中,他虽惨遭严刑拷打,仍与敌人进行坚决斗争。他在身心遭受严重摧残的困境中,仍以顽强毅力坚持学习,盼望出狱后为党继续工作。由于反动当局残酷虐待,于1937年被折磨致死。

周健民,又名振华、国辉,是周平民的弟弟。1927年考入内江县立中学,第二年转到安岳县续读。1929年开始参加农民运动,1930年随周平民离开内江到重庆,后辗转到上海。与哥哥一起报名参加了“上海青年自愿决死抗日救国团”。在江苏昆山和无锡经过培训后,于1932年8月北上,以满腔热情投入抗日救亡的洪流。1933年春,种种迹象表明日寇将要侵占热河。2月初,经鲁北地区[14]专员朱天培要求,后援会推荐周健民、庄昆容、许中华等人到鲁北前线工作。2月7日清晨,周健民等人随朱天培乘车赴鲁北,由于此次行动被汉奸刺探获悉,朱一行被狙击,周健民不幸中弹牺牲,时年18岁。

在赴鲁北前线以前,周健民与周平民兄弟二人促膝长谈至深夜,不忍分离,谁知一别竟成永诀。得到弟弟健民牺牲的消息后,正在南京的平民悲痛欲绝。

在周平民的另一封残缺的家书中,他这样写道:

……人望着我,也止不住我的眼泪,我几乎把全信读不下去。昨夜约十一时独自一人回到下关旅社,将来信重读一遍,又整整的痛哭一场。今晨在床上思及健民,眼泪不断的流了三个钟头,我只得起来,流着眼泪给你写回信。我自成人以来,虽未尝一日离去忧郁,然绝少悲伤痛哭,十余年来,祖母、曾祖母、母亲、小妹、蒋氏相继死去,当时虽曾痛哭,然多一哭两哭即止,从未如此次健民……

在上海,周平民收到了外甥百均的来信,告诉他父母亲得知健民死于战场后整天以泪洗面。周平民读过信后心如刀绞,于6 月12 日给外甥复信,请他代自己多多安慰伤心的老人。

这封信是作者哭着写的,情真意切,饱含着爱国、爱家的双重感情。眼见日本帝国主义侵我国土,杀我亲人,周平民胸中燃烧着仇恨的怒火。

……这回你二舅舅在打日本鬼子的最前线死去,他为救国而死,是死得光明的,只是他在亡命途中、万里关外,与他共同飘泊、共同奋斗、相依为命的你的大舅舅忽然永远分离。……以后努力读书,将来长大了,好替你二舅舅报仇。杀完日本鬼子汉奸叛逆,把已失的东北四省从日本帝国主义的手中夺回来,以完成你为救国救民而牺牲的二舅舅的遗志。

对于外甥,周平民怀着无限的期望,教育他将来一定要坚定地走抗日救国的道路,去完成前辈未竟的事业。此情此景,感天动地。

(蒲 强)

[1]平民,即周执中(1902—1937),四川内江人,曾用名周国正。

[2]碧波,即闵碧波,也叫闵乐山(1909—1937),出生于杨家乡闵家坝,与周执中既是师生又是战友。

[3]成长奎(1898—1932),山东人,即成庆龙,擅长绘画。九一八事变后,联络爱国志士,组织抗日队伍,曾任东北抗日救国军骑兵第四路军司令,在奉吉交界和蒙边地区活动,抗击日寇,屡获战绩。1932年9月,因汉奸告密,遭日寇包围,英勇牺牲,年仅35岁。1987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4]健民,即周振华(1914—1933),系周平民的弟弟。

[5]决死团,即上海青年自愿决死抗日救国团,是宣传抗日救亡活动的组织,黄镇东任主席。

[6]子全弟,周平民的妹夫。

[7]宋哲元(1885—1940),山东乐陵市人,1907年从军,北洋陆军随营武备学堂毕业。毕业后服役于冯玉祥部,1930年中原大战任冯玉祥军第四路总指挥。战败后,冯玉祥退居晋南地区,张学良将其整编入东北军序列。1931年宋哲元部被整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29 军,宋任军长。1932年任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委员兼察哈尔省政府主席。七七事变爆发后,率部抗击日军。

[8]李烈钧(1882—1946),江西人,曾赴日本学习陆军。回国后,任武昌起义军重炮队司令,曾协助孙中山从事军事计划和参谋指挥工作。1927年任国民政府常务委员兼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1928年国民政府改组,遂离开南京到上海。九一八事变后,致电蒋介石对外抗日。西安事变发生后曾主张和平解决。七七事变爆发后,李烈钧扶病进京,共赴国难。1946年在重庆病逝,时年64 岁。

[9]方振武(1885—1941),抗日爱国将领。字叔平,安徽寿县人。1933年5 月26 日,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成立。6月20 日,同盟军任命方振武为北路前敌总司令。7月12 日,方与北路前敌总指挥吉鸿昌收复多伦。在蒋、日军联合逼迫下,方振武将军被迫流亡国外。日军占领香港后方振武化装潜回广东,1941年12 月在中山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10]王德林(1875—1938),原名王林,山东省沂水人。1895年到吉林谋生。1899年组织数百义民,展开反抗帝俄的斗争。1932年2 月,在中国共产党的协助下,成立“中国国民救国军”,任总指挥,率部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1933年1 月因形势所迫,退入苏境。同年5 月绕道香港回国,奔走各大城市,呼吁抗日。全国抗战爆发后,任国民党革命军事委员会别动队光复军第二路指挥,准备开赴东北战场。1938年12 月病逝。

[11]小张,即张学良。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张学良根据蒋介石的电令节节败退,替蒋背了不抵抗的罪名。蒋介石为了平息全国民众的怨情,逼张学良引咎自辞。张学良被迫于1933 年3 月11 日通电下野,出国疗养,蒋介石安排何应钦代理张学良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委员长的职务。

[12]陈济棠(1890—1954),字伯南,广西防城港人,粤系军阀代表,曾长时间主政广东,有“南天王”之称。1907年加入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后任粤军李济深部第二旅旅长。1925 年,任李济深部下国民革命军第四军11 师师长。抗战时,陈出任最高国防委员会委员、战略委员会委员。1950年到台湾,任“总统府”战略顾问。

[13]十九路军,即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蒋光鼐任总指挥,蔡廷锴任军长,人数有三万余人,驻防南京、苏州、上海一带。原属孙中山建立的粤军第一师,在第一次北伐时被称为“铁脚、马眼、神仙肚”的铁军,后来又参加过粤桂三次大战及中原大战,驻京、沪前被派到江西与红军作战。九一八事变后,蔡廷锴厌恶连连内战,在江西南昌体育场带领全军庄严宣誓:“不打内战,抗日保国。”为支援东北抗日,蔡廷锴在十九路军中组织两个旅奔赴东北战场。

[14]此处指通辽开鲁县北部及赤峰东北部一带,当时属于热河省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