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与教育现代化:以广东教育现代化为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 全球化需要也同时推动中国教育现代化

如果说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纵向发展过程,那么全球化则是人类在不断地加强着整体现代化的历史过程。马克思曾精辟地指出:伴随着15世纪资产阶级对世界市场的开拓就已开始的全球化[1],到了19世纪,由于跨国公司及交通、通信技术的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显著地改变了世界的宏观格局。而到了21世纪,由于电脑的普及,光缆、网络软件业的迅速发展,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纪——全球化,“全球变成了一个平坦的世界”[2]。因此,本质上,全球化是现代化的必然结果,由工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扩张本性所决定,是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及通信发展的必然结果。用吉登斯的话来说:“全球化的本质是流动的现代性”,全球化凭借当代日趋先进的科学技术正加速着世界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在21世纪初加入了WTO,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对于已紧跟全球时代步伐的中国而言,其现代化也包括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全球化历史时期,中国教育现代化自然要被赋予新的内涵和意蕴,包括跨越历史落差而汲取西方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的精华,从而使教育的现代性得到同步增长和丰富,以促进中国教育现代化多侧面、高层次的自觉提升。[3]而全球化下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和模式选择,是一个具有国际性全球视野和远大的战略性的发展目标,是全球化下中国教育所面临的一次战略性选择。

二 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需要教育现代化

21世纪上半叶,是中国进入加速现代化建设并提出于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为了加快现代化进程,中国政府做出了“科教兴国”“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等一系列战略决策。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保到2020年我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现代化建设需要现代化的教育来支撑,教育现代化不仅是人类经济社会现代化的结果,更是经济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而实现教育的现代化,需要从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和战略高度,以及从实践探索的角度,对教育现代化的任务、进程、模式以及机制等进行研究与谋划。

三 广东发展需要推进中国特色广东特点的教育现代化

广东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先行实验区,是中国最早推进新时期教育现代化的区域之一。广东虽然毗邻中国港澳和东南亚,华侨众多,但由于长期受闭关锁国政策影响,和全国一样,到改革开放前,教育的发展都是非常缓慢的。改革开放后广东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大力实施“科教兴国”“科教兴粤”战略,积极学习和借鉴西方与“亚洲四小龙”及我国先进地区的教育经验,努力推进教育改革,极大地促进了区域教育发展。广东虽在汉代就已出现基础教育,但经过漫长的发展,到1949年,才有小学2.82万所,在校学生约160万人;中学516所(其中私立学校占55%),学生13.7万人;大专院校25所,学生1.5万人。[4]改革开放后,广东教育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85年基本普及小学教育。1996年底广东通过国家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验收(简称“两基”),率先成为全国实现“两基”的省份,比原计划2000年完成“两基”提前了4年。200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广东在“文革”前只有19所高等学校,“文革”期间遭到破坏,高等教育荒废,改革开放后走上恢复和健康发展的道路,到2000年,高等学校总数达到93所,在校学生总数达51.39万人(其中普通本专科生29.95万人)。“十五”以来,通过实施扩大高等教育自主招生政策,广东省的高等学校数、招生人数、在校学生数等高等教育事业主要指标均实现跨越式发展,全省高等教育初步进入了大众化阶段。

广东教育发展成就虽然引人瞩目,但是与广东经济发展水平相比,与现代化要求相比,与人才强省战略相比,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一是教育的质量和水平还有待提高。广东用了30年左右的时间就走完了发达国家和地区花了数十年甚至上百年时间才走完的历程,教育的基础有待夯实,教育质量有待提高。尤其是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与国内先进省市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二是教育的结构仍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对于已普及义务教育和基本实现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广东教育来说,高中阶段教育明显不适应,成为发展瓶颈。据2006年的统计,高中阶段入学率仅达61%。在广东的东西两翼及粤北地区,不少地方只达到30%~40%。由于受到传统观念和社会偏见影响,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滞后,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要求。高等教育内部专业结构有待调整,20世纪90年代就提出调整文理偏重、工科偏少的状况,至今仍没得到彻底解决。三是地区教育发展不平衡。珠江三角洲与东西两翼地区、粤北山区的差距,有愈益拉大的趋势。

当前,广东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从现在起到2020年,是广东全面实现小康、珠江三角洲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在全球化背景下,适应广东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推进教育现代化、充分开发人力资源、普遍提高全民教育水平,是增强广东综合实力,实现广东新时期宏伟目标的根本措施。要继续推进广东新一轮的教育现代化步伐,广东的教育发展战略该如何把握这种发展趋向,广东应当选择什么样的发展路径,如何在全球化视野下创立和建构起反映广东发展特点的区域现代教育体系,以及通过国际教育的比较,结合自身省情,来制定更为具体完善的目标体系和改革创新重点,以促进广东教育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和协调发展,正成为推进广东教育现代化建设必须解决的十分重要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