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北京交通发展研究基地
研究基地概况
北京交通发展研究基地成立于2005年12月,是北京市社科规划办和北京市教委依托北京交通大学建立的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基地突出交通运输行业特色,以服务于交通运输和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提升创新能力、服务能力及国际影响力这“三大能力”为重点,通过联合共建、协同攻关的模式,积极构筑科技协同创新机制,产出了一系列具有社会影响和学术价值的标志性成果。在2008年和2012年两期建设验收中均被评为 “优秀基地”。
在科学研究方面,9年来共承担国家级项目55项,其中7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973计划项目、9项科技部“科技支撑”项目、1项科技部“国家攻关”项目、1项教育部重大项目、23项北京社科基金项目、76项铁道部项目。在决策咨询和社会服务方面,9年来,基地已承担国家级项目、省部级项目和横向课题近700项,有30项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在学术水平高、影响大的期刊发表科研论文500余篇,完成专著70部;有30余项研究成果及政策建议受到国家领导人和部委领导的批示,并被有关部门采用。在学术交流方面,在9年建设中,基地承办或协办了30多场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会议,包括中国铁路投融资高层论坛,海峡两岸综合交通规划与政策研讨会,中国交通高层论坛,物流、信息化与服务科学国际学术会议,首届中国—欧洲物流论坛,京津城际铁路(客运专场)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讨会等。同时,基地与美国、英国、意大利、日本、韩国等国的知名高校保持长期合作关系,定期互派师生进行学术交流。
基地还自设开放基金,自2006年至今,基地面向校内外进行了三次公开招标,先后共设立58项课题,资助经费达190多万元。资助项目产出了一批优秀成果,发表论文1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0余部,并将优秀的研究报告凝练,于2009年出版了《基础产业研究——理论方法与实证》一书。
负责人简介
林晓言,1967年1月生,山东乳山人,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分院院长。兼任北京交通大学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运输技术经济专业分委会负责人、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数量经济研究会理事。研究领域为运输技术经济学、铁路等交通项目经济效益评价、基础设施行业投融资与组织管理体制设计、公共物品供给与民营化等研究领域。曾任国家“863”重大专项“高速磁浮交通技术研究”总体专家组专家,主持课题“京九铁路运营十年重大经济社会影响”的子课题“京九铁路宏观经济效益评价”,获得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主持课题“国土开发型铁路投资效果评价研究”获得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主持课题“高速铁路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作用”获得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主要著作有《高速铁路服务质量与市场竞争》、《铁路的民营化改革与市场融资》、《运输业的民营化》等。
首席专家简介
荣朝和,1953年7月生,江苏无锡人,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铁道学会理事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和北京市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等职,是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位运输经济学专业博士,产业经济学国家级重点学科和经济学特色专业建设团队的学术带头人,为推进中国特色运输经济学科体系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主要研究领域为运输经济理论与政策、区域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主持过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曾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铁道部科技进步奖、詹天佑人才奖、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著作有《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研究——认知与建构》、《探究铁路经济问题》、《综合交通运输的体制与研究方法》等。
代表性研究成果
荣朝和教授主持的教育部项目“中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研究”形成了一系列成果:发表67篇论文,出版8部专著与文集,在此基础上成功申报了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赵坚教授的研究成果《高速公路收费面临的“两难困境”及解决思路》得到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的亲笔批示;张明玉教授的研究成果《加快构建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控制流通环节农产品价格上涨》得到国务院总理审阅,并由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做出批示;张梅青教授的研究成果《铁路节约土地技术经济综合研究》被铁道部土地管理局采纳并获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叶龙教授的研究成果《高速铁路司机健康指标及劳动强度跟踪分析》被铁道部运输局、武汉铁路局机务处采纳并获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兰洪杰副教授的研究成果《关于开展食品冷链物流调研的建议》得到时任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北京市副市长程红的审阅和批示。
重要学术活动
自成立以来,基地承办或协办了30多场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会议,其中中国交通高层论坛(第七届、第八届),首届中国—欧洲物流论坛,京津城际铁路(客运专场)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讨会,以信息化构建智能交通和数字公用管理平台高峰论坛,物流、信息化与服务科学国际学术会议(2011、2012、2013)等在相关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物流、信息化与服务科学国际学术会议已成为INSTICC国际学术系列会之一,被录用的会议论文也将被ISTP和EI双检索;中国交通高层论坛已成为我国综合交通领域最有影响的“交融思想、开拓创新、引领前沿”的高水平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