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首都新型智库: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十年巡礼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4.北京现代制造业发展研究基地

研究基地概况

北京现代制造业发展研究基地成立于2004年9月,是北京市社科规划办和北京市教委依托北京工业大学建立的首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基地以立足北京、服务北京、辐射京津冀都市圈制造业产业协调发展为宗旨,以“北京制造”、“北京服务”和“北京创造”对接为目标,以信息化、工业化和智能化融合发展为切入点,围绕北京现代制造业发展相关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以及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展开系列研究,为北京市及各区县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提供辅助支持和咨询服务。基地第三期建设围绕北京现代制造业发展相关问题,结合北京世界城市建设的战略定位,确定了三个层面的研究方向。其中,宏观层面: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视角,结合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探讨北京制造业的低碳绿色发展战略;中观层面:在四大产业的基础上,结合高新技术,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装备业、产业集群和产业链优化及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等问题;微观层面:在企业内部或企业所在的供应链内部,研究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的发展情况和问题,提出方法、措施和建议。

基地成立10年来,共承担国家级项目32项、省部级项目103项、横向课题91项,出版著作49部,发表学术论文911篇,获国家级、省部级及其他奖项16项,主办、承办国际学术会议6次,主办、承办全国性学术会议17次。在人才培养方面,基地毕业的博士、硕士中有1/3的学生毕业论文是制造业的相关研究,有半数以上参与制造业研究工作,基地已培养博士后2人、博士17人、硕士105人,基地还为企业培养项目管理人才,有72人通过IPMP认证。

为了保证基地的日常运行工作,基地建立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并积极和校外单位开展合作。在决策咨询和社会服务方面,基地通过每年出版年度研究报告、承接部门、企业委托课题,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持,为相关企业和行业协会提供咨询服务。

负责人兼首席专家简介

image

李京文,1933年生,广西陆川人。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主席团成员,北京工业大学学术委员副主任、经济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兼任中国生产力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和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等职。

长期致力于科技进步、生产率、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工程项目技术经济评估、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和区域规划等领域的研究。主持多项国家重大项目研究和环渤海经济圈、中部五省、海南、深圳等地区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等项目;曾担任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京沪高速铁路等重大工程项目技术经济论证专家组负责人。主持国家重大课题“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1996—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预测”、“1998—2050年中国经济发展与预测”、“生产率与中国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综合研究”、“北京市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优化 (1996—2010)”等项目。近年来主持研究的重大项目有:“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经济分析与宏观政策”、“城市化中的经济问题”、“中国油气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立法与政策措施研究”,以及国家“863”重大攻关课题“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在长大干线适用性——宏观技术经济问题”等重大课题的研究工作。

已出版《科技富国论》、《跨世纪重大工程技术经济论证》、《迎接知识经济新时代》、《中国经济:“十五”预测与21世纪展望》等专著40余部;发表论文30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1项;获“五个一工程”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和多项省部级奖。

代表性研究成果

image

代表性研究成果一:李京文等完成的《北京现代制造业发展研究2005》获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该成果的主要贡献:一是对北京制造业的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二是提出了发展北京现代制造业的基本框架;三是为解决北京现代制造业的定位、发展战略、产业结构调整等问题提供了科学的决策支持;四是有助于提高北京现代制造业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发展。

代表性研究成果二:黄鲁成等编著的《奥运科技——我国科技产业新发展》获北京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0)。

代表性研究成果三:蒋国瑞等编著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辨识预警与对策研究》获北京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0)。该书不仅丰富了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预测预警和辨识评估理论,而且为我国政府、行业和相关企业应对TBT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决策辅助。

重要学术活动

(1)2013年京津冀制造业发展学术研讨会。

2013年11月25日,基地组织召开了“2013年京津冀制造业发展学术研讨会”,分别就京津冀的工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京津冀制造业生产要素协同、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国际化人才培养、新能源等方面进行深入研讨,提出京津冀制造业发展要保证政治经济文化于一体,要坚持互利共赢,发挥各自比较优势,促进整体协调一体化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2)第四届中国技术未来分析论坛。

2013年7月6日,“第四届中国技术未来分析论坛——技术预测与产业创新研究”召开。论坛主题围绕技术预测与产业创新展开,具体议题包括技术预测理论方法与我国实践研究、基于专利与文献分析的技术预见(预测)研究、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估、生物医药产业专利质量评估、用户体验与技术创新评价、技术路线图与科技型企业发展战略、新兴技术与新兴产业演化研究、特定产业发展前景展望与产业政策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