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报告2016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国家部委中小企业扶持政策

一、综合性政策

2015年是形势复杂的一年,国际经济增长低于预期,国内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中小企业面临成本上升、需求下降,利润空间受到挤压等问题,亟须推动创新创业、转型升级,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对此,中央和各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针对中小企业的综合性扶持政策。

2015年2月2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减税降费措施、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和创业创新。会议确定,在前期国家已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对小微企业和创业创新的减税降费力度。随即,9月1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出台中小微企业扶持措施,决定设立总规模600亿元的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改革创新投融资机制,让积极财政政策更加精准发力,从而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激发中小企业“双创”活力。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中小微企业大有可为,要扶上马、送一程,使“草根”创新蔚然成风,遍地开花。

2015年,中小微企业在服务领域和制造业领域均获得政策扶持。1月28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服务贸易的若干意见》,要求支持有特色、善创新的中小企业发展,引导中小企业融入全球供应链,并推动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小微企业综合信息共享,该意见从服务贸易角度为中小微企业发展提供可靠路径。而对于制造业领域中小企业同样有针对性的政策扶持。5月8日,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进一步强调了完善中小微企业政策,要求促进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从财税政策、金融支持、创业基地、科研设施、综合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入手,推动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见表2-1)。

表2-1 2015年国家部委颁布综合性政策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资料整理。

二、金融政策

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制约中小微企业发展的瓶颈。在推动中小微企业金融改革,破冰小微企业融资困境方面,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的基础上,国务院、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商务部、中国保监会等在2015年出台多项金融扶持政策,为推动中小微企业发展打出政策组合拳。

在完善金融服务方面,商务部办公厅于1月7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引导和支持典当行做好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的通知》,引导典当行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做好融资服务,拓宽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1月8日,中国保监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大力发展信用保证保险服务和支持小微企业的指导意见》,以信用保证保险产品为载体,发挥信用保证保险的融资征信功能,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3月3日,中国银监会出台《关于做好2015年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明确工作目标,努力实现“三个不低于”,加大金融创新,提升服务能力等十项要求,进一步改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积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互联网金融近年来发展迅猛,成为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重要途径。为鼓励金融创新,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明确监管责任,规范市场秩序,7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工信部、公安部、财政部、国家工商总局、法制办、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十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一系列鼓励创新、支持互联网金融稳步发展的政策措施,确立了互联网支付、网络借贷、股权众筹融资、互联网基金销售、互联网保险、互联网信托和互联网消费金融等互联网金融主要业态的监管职责分工,并明确各相关部门相关职责分工,切实推动互联网金融有序发展(见表2-2)。

表2-2 2015年国家部委颁布金融政策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资料整理。

在推动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领域,为充分激发社会资本活力,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国务院办公厅于5月19日颁布《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指导意见》,鼓励在公共服务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PPP)模式,明确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PPP模式的工作要求,并加强对地方推广PPP模式的指导和监督,盘活社会资本,为中小微企业增添新的活力。

同时,2015年还相继出台《关于创新投资管理方式建立协同监管机制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民营银行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关于促进融资担保行业加快发展的意见》等金融政策,建立投资项目纵横联动协同监管机制,积极推动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切实发挥融资担保对小微企业和“三农”发展以及创业就业的重要作用,把更多金融“活水”引向小微企业,全方位、多举措地打出金融扶持政策组合拳。

三、财税政策

财税政策能通过加强和改善财政宏观调控、实施税费减免和补贴政策、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加强服务和政策引导等措施,有效地减轻中小微企业负担,推动中小微企业良性发展。为落实国务院扶持小型微利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部门相继出台多项财税政策,从所得税优惠、依法治税、发展专项资金等方面,全面切实推动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继2014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出台多项关于所得税优惠政策、发展专项资金、新三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财税扶持政策,2015年再度发力,出台共计12项扶持政策。其中,各项税收优惠政策10项,推进依法治税政策1项,发展专项资金管理1项。政策的出台,有效地减轻了中小微企业税收负担,依法治税为中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规范的成长环境。

全面落实小微企业各项税收优惠政策,释放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红利方面,2015年出台多项保障措施。1月15日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相继出台《关于金融企业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税前扣除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关于继续执行小微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政策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扩大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范围的通知》等政策,进一步简化了小型微利企业享受所得税优惠政策备案手续,明确企业所得税优惠条件,自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20万元(含20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自2015年10月1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为20万—30万元(含30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将中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落实到位。与此同时,国家税务总局相继颁布《关于3项企业所得税事项取消审批后加强后续管理的公告》《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关于贯彻落实扩大小型微利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范围有关问题的公告》《关于发布〈税收减免管理办法〉的公告》《关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免征营业税审批事项取消后有关管理问题的公告》,进一步贯彻落实了中小微企业的相关优惠措施。其中,国家税务总局于6月8日颁布的《关于发布〈税收减免管理办法〉的公告》,进一步细化备案管理,简化办事程序,备案类减免税均采取一次性备案,减轻纳税人办税负担。同时,转变管理方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更加注重对减免税风险管理的动态监测和应对。

在规范中小微企业纳税环境方面,2月27日,国家税务总局出台《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税的指导意见》,明确税务系统全面推进依法治税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实施路径和重要任务,为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推进法治税务建设、实现税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明了方向。该意见是税务系统全面推进依法治税的纲领性文件,重点提出了全国税务系统全面推进依法治税9项重要任务(见表2-3)。

表2-3 2015年国家部委颁布财税政策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资料整理。

在发展专项资金方面,7月17日,财政部出台《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就专项资金管理原则、支持范围等进行明确规定,有效地规范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四、创新创业政策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打造中小微企业发展新引擎、增强中小微企业发展新动力具有重要意义。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双引擎”。2015年,国务院、科技部、工信部等部委相继出台8项创新政策、2项创业就业政策,通过创新创业引导中小微企业实现新经济增长方式,培育新经济增长点。

创新政策方面,自1月6日《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发布以来,国务院相继发布一揽子创新创业政策。3月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加快发展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服务平台,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为发展众创空间提出八项重点任务;5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从高等学校领域进一步推进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为创新创业提供人才保障;6月11日,《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正式出台,“一条主线”“两个统筹”“四个立足”,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改革推动,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该意见明确要求创新体制机制,实现创业便利化,优化财税政策,强化创业扶持,搞活金融市场,实现便捷融资,扩大创业投资,支持创业起步成长,发展创业服务,构建创业生态,建设创业创新平台,增强支撑作用,激发创造活力,发展创新型创业,拓展城乡创业渠道,实现创业带动就业,加强统筹协调,完善协同机制,全方位多层次的推进创新创业;8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同意建立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函》,建立并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部际联席会议制度;9月18日,《关于推进线上线下互动加快商贸流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意见》出台,明确3个方面、11项工作任务、7个方面政策措施,推进线上线下互动,加快商贸流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9月23日,出台《关于加快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的指导意见》,加快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推进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四众持续健康发展。至此,国务院通过政策组合体系,多层次、全方位的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在国务院推出创新创业组合拳的同时,科技部于1月10日出台《关于进一步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鼓励科技创业,支持技术创新,强化协同创新,推动集聚化发展,完善服务体系,拓宽融资渠道,优化政策环境,从而激发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力,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健康发展(见表2-4)。

表2-4 2015年国家部委颁布创新政策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资料整理。

就业事关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大局。面对就业压力加大形势,必须着力培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引擎,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把创业和就业结合起来,以创业创新带动就业,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为中小微企业创造和谐的发展环境。4月27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要求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积极推进创业带动就业,统筹推进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并加强就业创业服务和职业培训,为中小微企业创业提供人才保障。与此同时,工业和信息化部出台《关于印发〈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示范基地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就申报条件、申报程序、示范基地管理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加快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步伐,优化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环境(见表2-5)。

表2-5 2015年国家部委颁布创业就业政策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资料整理。

五、商事制度政策

商事制度改革有效激发了中小微企业创业热情和活力。6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意见》,部署加快推进此项改革,进一步便利企业注册,提出2015年年底前在全国全面推行“一照一码”登记模式,“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是对我国“三证分离”登记制度的重大突破与创新。10月1日起,“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以中小微企业为代表的新注册登记市场主体出现爆发性增长,改革成效明显,极大激活了中小微企业活力。10月13日,国务院颁布《关于“先照后证”改革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意见》,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强化“先照后证”改革后的事中事后监管,严格行政审批事项管理,厘清市场监管职责,完善协同监管机制,构建社会共治格局,进一步规范中小微企业发展环境,为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再添一把力。

小微企业名录工作推进方面,为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第九项任务,6月30日,国家工商总局负责建设的全国小微企业名录系统正式开通,该系统包括扶持政策集中公示、申请扶持导航、企业享受扶持信息公示和小微企业库4个板块,已初步实现扶持政策集中公示的功能,涉及法律法规、国务院文件、部门文件、地方政策等4个部分,汇集了国家和各地政府部门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要闻动态。8月3日,国家工商总局发布《关于抓紧建设小微企业名录的通知》,要求各地小微企业名录系统建设分步进行,实现本地政策集中公示功能,及时发布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要闻、动态,参照总局建设的小微企业名录系统,为本地的系统设置多个入口。为推进小微企业名录工作的顺利开展,国家工商总局于10月20日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微企业名录建设有关工作的意见》。小微企业名录的建设工作,将有利于进一步规范小微企业管理,为小微企业提供更为到位的各项服务,推动小微企业健康发展(见表2-6)。

表2-6 2015年国家部委颁布商事制度政策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