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报告2016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篇 2015年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总体评述

第一章 2015年中小企业发展概况

第一节 中小企业实有户数情况

一、实有企业总体概况

随着商事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全国市场主体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市场准入环境持续改善,市场主体较快增长。国家工商总局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实有各类市场主体7746.9万户,比2014年增长11.8%,注册资本(金)175.5万亿元,增长35.8%。2015年全国新登记企业443.9万户,比上年增长21.6%,注册资本(金)29万亿元,增长52.2%,两项数据均创历年新高。我国每千人拥有企业量达16户,较2014年年底的13.3户增长了20.1%(见图1-1)。

图1-1 2014年以来全国市场主体实有基本情况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工商总局资料整理。

从市场主体类型看,2015年我国实有企业、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量质齐增。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是我国市场主体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其中,私营企业2015年数量、注册资本额均现大幅增长,商事制度改革成效显著。截至2015年5月底,全国企业1959.4万户,注册资本(金)139.7万亿元,增长2.5%。内资企业1912.6万户,增长1.7%,注册资本(金)124.8万亿元,增长2.7%,其中,私营企业1684.5万户,增长1.9%,注册资本(金)71.8万亿元,增长3.5%;外商投资企业46.9万户,增长0.3%,注册资本14.9万亿元,增长1.2%。个体工商户5165.2万户,比上月底增长0.5%,资金数额3.3万亿元,增长1.6%。农民专业合作社139.3万户,比上月底增长1.5%,出资总额3万亿元,增长2.3%(见表1-1和图1-2)。

表1-1 全国各类市场主体实有户数及注册资本情况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工商总局资料整理(数据截至2015年5月)。

图1-2 全国各类市场主体实有户数结构图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工商总局资料整理(数据截至2015年5月)。

全国各类市场主体中,个体工商户数量庞大,共计5165.2万户,数量占比超过70%,但由于单个个体工商户资金量小,注册资本3.3万亿元,占注册资本总量仅为2.36%;内资企业1912.6万户,数量占比为26.33%,而注册资本占比高达89.33%,实质上是全国各类市场主体的中坚力量,其中,私营企业是内资企业这个中坚力量的核心组成部分;外商投资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户数比重较少,分别为0.65%和1.92%,而外商投资企业注册资本达14.9万亿元,占注册资本总额高达10.67%,外商投资企业虽数量不甚庞大,但单体注册资本高,规模大。

二、新注册登记市场主体

(一)总体情况

国家工商总局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新登记市场主体1479.8万户,比2014年增长14.5%;注册资本(金)30.6万亿元,增长48.2%。2015年全国新登记企业数量和注册资本(金)总额均创历年新高,平均每天新登记企业1.2万户,我国每千人拥有企业量达16户,较2014年年底的13.3户增长了20.1%。市场竞争环境保持总体平稳,消费环境总体较好。

根据国家工商总局发布的《2015年度全国市场主体发展、市场竞争环境和市场消费环境有关情况》,2015年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系统完成了“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攻坚,改善了营商环境。自10月1日“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后,11月、12月全国新登记市场主体和企业数量均创新高,其中,新登记市场主体分别达156万户、155.7万户,新登记企业数量分别达46万户、51.2万户(见图1-3)。

图1-3 2015年全国新登记市场主体数量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工商总局资料整理。

在市场主体总量增加的同时,初创企业活跃度持续提高。2015年第四季度,全国新设小微企业周年开业率达70.1%,新设小微企业中已开展经营的有78.7%实现创收,所占比重比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分别高0.5%和4.1%。

市场主体自主创新活力持续增强,每万户市场主体商标拥有量达1335件。随着企业数量快速增长,商标注册量也较快增长。2015年,商标注册申请量287.6万件,比上年增长25.8%。完成商标注册申请审查233.9万件。至2015年年底,累计商标注册申请量1840.2万件,累计商标注册量1225.4万件,商标有效注册量1034.4万件,每万户市场主体商标拥有量达1335件,比2014年的1210件增长10.3%。2015年,国内商标注册申请量在第三产业增速较快,同比增长54.3%,表明三次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向服务型经济结构迈进。

(二)产业分布情况

《2015年度全国市场主体发展、市场竞争环境和市场消费环境有关情况》发布的数据显示,新注册市场主体的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第三产业快速发展。2015年,全国新登记企业中,第一产业为21.5万户,第二产业为64.7万户,第三产业为357.8万户。其中,第三产业比2014年增长24.5%,大大高于第二产业6.3%的增速。至2015年年底,第三产业实有企业1635.7万户,占企业总数的74.8%,所占比重比2014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见图1-4)。

图1-4 2014—2015年全国企业新登记户数三次产业情况

信息技术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互联网+”等新产业、新业态的快速发展,为经济结构调整注入了新活力,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2015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新登记企业24万户,比上年增长63.9%,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0.4万户,增长58.5%,金融业7.3万户,增长60.7%,教育1.4万户,增长1倍,卫生和社会工作0.9万户,增长1倍。

(三)区域分布情况

《2015年度全国市场主体发展、市场竞争环境和市场消费环境有关情况》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新登记企业在东部、西部、中部、东北地区分别为256.5万户、87.9万户、77.9万户、21.6万户(见图1-5),比2014年增速依次为24.9%、21.1%、15.9%、8.3%,东部和西部地区新登记企业增长较快。

从增速看,新登记企业增长较快的地区也集中在东部和西部。全国有13个地区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东部6个,西部6个,中部1个。排名前五位的是西藏、云南、山东、江苏、宁夏,分别为65.9%、53.3%、48.1%、40.6%、38.6%。

图1-5 2015年全国企业新登记户数区域分布情况

(四)经济结构情况

《2015年度全国市场主体发展、市场竞争环境和市场消费环境有关情况》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新登记非公经济市场主体1436.4万户,比2014年增长15.3%,占市场主体总数的97.1%。其中,私营企业421.2万户,占非公经济市场主体总数的29.3%;个体工商户1011万户,占70.4%,所占比重比2014年减少1.6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4.2万户,增长10%,增速较2014年增加4.3个百分点(见图1-6)。

三、从业人员和吸纳就业情况

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稳步增长,是各类市场主体中吸纳就业的主力军。据国家工商总局“个体私营经济与就业关系研究”课题组对外发布的《中国个体私营经济与就业关系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实有2.8亿人,比2014年年底增加3102.1万人,增长12.4%(见表1-2)。

表1-2 2014—2015年全国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基本情况

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吸纳就业逐年提高的同时,产业分布情况也在发生变化。2014—2015年,第三产业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数量猛增,占比从2014年的72.4%增至2015年的84.7%。2015年,第三产业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达2亿人,比2014年年底增加2542.8万人,占增加总量的82%(见表1-3)。

表1-3 2014—2015年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分产业比重结构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