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已老,她还年轻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金锁记》:更像一场核泄漏?

左折 舞台控

被原作者张爱玲称为她小说世界中“唯一的英雄”的曹七巧,原本就是个让人震撼的狠角,加上编剧的王安忆、导演的许鞍华,一切都是品质的保证。《金锁记》整台戏的制作非常精良,话剧舞台对观众视觉和听觉的迁就和照顾,始终都罩在张爱玲“酸梅汤沿着桌子一滴一滴朝下滴,像迟迟的夜漏——一滴滴,一更,二更,一年,一百年,真长,这寂寞的一刹那”那种透彻隐忍和旷世寂寞的文字表述中,剧情处理手起刀落干净利索,却饱满而富有张力。看的是2012年巡演的最后一场,第53场,所积聚的能量更像一场核泄漏。

她拥有的是“一个疯子的审慎和机智”,她那“平扁而尖利的喉咙四面割着人像剃刀片”,她的爱与恨,她的自我毁灭和病态的报复……焦媛很出戏,气场太强大,强大到所有的扭曲和乖戾都剑拔弩张,强大到舞台到处是张爱玲纯粹决绝的影子。

演出结束后的交流会,好多的女观众,肺腑直出,眼泪横飞,都是藏不住的迷恋和激动。

可是,娱乐时代,沉重的《金锁记》无法聚拢高涨人气。不要怀疑三位杰出女性的号召力,不用怪罪于焦媛和尹子维不够大牌难有明星效应,也不要埋怨市场的残酷和品位……你看大幕落下多少人仍陷在剧情中不能出来,你看多少人离开剧场时还回望那空荡荡的舞台,看这样的戏,欣赏之余,还有一种无法承受的沉重。所以,选择不看的人,其实是一种怕,“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的怕,生活已经是一场悲剧,何必再去戏院欣赏悲剧?《金锁记》对曹七巧变态心理的镂刻,那刀子一般毒辣的话语,那硫酸一样毁灭的行径,舞台上她的女儿逃无可逃,台下的人,怕都是自投罗网。

曹七巧的悲凉可以同情,但她的纠缠应该不被认同。有些人,只是过客,他若无情你便休,珍惜相遇的缘分已然足够,“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张爱玲“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她不懂。人人都学会看化,她偏钻牛角尖,“杯具”也就注定的了,我们的唏嘘也甚至没了意义。所有的不幸福,所有的溃败,千万别只怪在姜三爷身上。尹子维的招牌表演很出彩,微博上大量的人说他的表情最讨厌,他的笑容最坏,所以连喜欢他都要不好意思。看来,他既是沉重的辐射源,也是轻松的聚拢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