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行政管理综合(复试)考研真题及详解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5硕士研究生考试——专业《行政管理综合》复试试题A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行政管理
2.公共政策
3.公共选择理论
4.行政复议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如何理解公共管理的内涵?
2.非营利组织有哪些特征?
3.公共政策过程包括那些环节?
4.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包括哪些内容?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1.我国公共政策的执行过程中,经常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情况,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应该如何解决?
2.政府的职能有哪些?为什么说转变政府职能是政府改革的核心?政府职能如何转变?
3.2015全国两会明确指出要“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如何理解这一观点?请谈谈依法行政的难点和突破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5硕士研究生考试——专业《行政管理综合》复试试题A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行政管理
答:行政管理是指各级政府部门在执行法定职能及其具体运作的过程中,对所经历的程序、环节,以及所处理的事项和解决的问题等的管理活动。在社会生活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和发挥正面或负面的巨大作用,对社会发展发生促进或促退的影响,从而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状况和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政府的行政管理活动具有二重性,既具有体现国家统治阶级的阶级意志,压迫和镇压被统治阶级以维护其统治地位的阶级属性,又具有干预和管理社会一般公共需要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公共事务的社会属性。现代社会行政管理的一般特点包括:政治性、服务型、科学性和法制性。
2.公共政策
答:公共政策是指国家、执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在特定时期为实现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动或所规定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办法、方法、条例等的总称。其内涵主要包括:
①公共政策由特定的主体,即由国家或政府、执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所制定及执行,政策体现了主体的意志,具有法定权威性。
②公共政策具有特定的价值取向,旨在实现特定目标或目的,且具有时效性。
③公共政策表现为由一系列行为所构成的行动过程,是政府为解决特定社会问题以及调整相关利益关系而采取的政治行动过程。
④公共政策是一种行为准则或行为规范,带有强制性,必须为政策对象所遵守。
3.公共选择理论
答:公共选择理论是将微观经济学应用于政治和社会领域而形成的经济学思想。它从理性这一标准的经济学假定出发,对行为进行预测,然后寻求证据来验证这些预测。其主要内容包括:
①把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拓展到被经济学家视为外部因素而由政治学研究的传统领域;
②把人类的经济行为和政治行为作为统一的研究对象,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出发,以经济人为基本假定和前提;
③运用微观经济学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解释个人偏好与政府公共选择的关系;
④研究作为投票者的消费者如何对公共物品或服务供给的决定表达意愿。
公共选择理论既是当代西方经济学的重要分支,又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涉及现代政治学和行政学的研究领域。从经济学角度看,公共选择理论运用的是经济学的逻辑和方法;从政治学、行政学的角度看,它分析政治个体的具体行为特征和由此引起的政治团体的行为特征。
4.行政复议
答:行政复议是指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查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一种法律制度。行政复议是具有司法性因素的行政行为,是行政机关内部监督和纠错机制的环节,是国家行政救济机制的重要环节,遵循合法、公正、公开、及时、便民原则。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如何理解公共管理的内涵。
答:公共管理是指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及运用政治的、法律的、行政的和经济的手段而对与公共利益实现相关的广泛的社会事务的管理,其目标是促进社会发展和实现社会公平,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社会发展的成就。其内涵具体包括:
(1)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包括政府在内的广泛的具有公共性的组织。
(2)公共管理的客体是社会公共事务。具体包括:
①公共资源,包括公共设施和产品、公共信息资源、人力资源、自然资源。
②公共项目,是指依据政策而采取的一系列行为及其过程。
③社会问题,只有在属于公共管理机构职责范围内、与其公共目的相符合的情况下,才成为公共管理的对象。
(3)公共管理的目的是服务于公共利益的实现,具体表现为提高社会治理活动的效率、促进社会发展和保证全社会共享社会发展的成就。
(4)公共管理的手段或途径是多样的,主要由政治的、法律的和管理的三个方面构成。
(5)公共管理系统是一个由多元社会治理主体构成的、以合作关系为纽带的和以提供公共服务为目标的统一整体。
2.非营利组织有哪些特征。
答:非营利组织是指介于政府部门与营利性部门之间,依靠会员缴纳的会费、民间捐款或政府财政拨款等非营利性收入,从事前两者无力、无法或无意作为的社会公益事业,从而实现服务社会公众、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宗旨的社会公共部门。其特征包括:
(1)组织性
非营利组织必须是具有一定制度化的正式组织,必须有常规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并开展经常性的活动。同时必须具有正式注册的合法身份,具备法人资格才能使非营利组织对外以法人的身份订立合同。
(2)民间性
①独立自主的自治组织。非营利组织是相互独立的自治组织,它们既不隶属于政府也
不隶属于企业,每一个非营利组织都有独立自主的判断、决策和行为的机制与能力。
②自下而上的民间组织。非政府组织无法按照国家政权的形式自上而下构建起来,也难以自上而下地行使权力,它们依靠的是广大公民,通过横向的网络联系与坚实的民众基础动员社会资源,形成自下而上的民间社会组织。
③属于竞争性的公共部门。非营利组织不能操纵政权力量,而只能采取各种竞争性的手段来获取各种必要的社会资源并提供竞争性的公共物品。
(3)非营利性
①不以营利为目的。非营利组织的宗旨是实现整个社会或者一定范围内的公共利益。
②不进行剩余收入的分配。非营利组织无论开展何种形式的经营业务,其经营收入都只能用于组织开展的各种社会活动及自身发展。
③不得将组织的资产以任何形式转变为私人财产。因为非营利组织是作为受托人来行使公益资产的所有权的。
(4)自治性
非营利组织实行的是自主管理、自我监控的活动。它们有内部的治理程序,不受制于政府,也不受制于企业或其他非营利组织,即非营利组织有能力控制自身的行为。其自治性是与准公共产品及服务的及时性、可靠性、安全性和满意度联系在一起的。
(5)志愿性
非营利组织的活动以志愿为基础,在组织的管理和其他一些活动中都有程度不同的志愿参与,其主要社会资源是基于志愿精神的志愿者和社会捐赠。
3.公共政策过程包括哪些环节。
答:公共政策是指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公共政策过程的环节主要包括:
(1)政策议程建立
议程建立是政策过程的第一阶段,决策者需要辨认什么是政策问题,并依据某种标准对问题的轻重缓急做出排序。
①政策问题的确认。政策要解决的问题是带有普遍性和共性的社会问题或公共问题,是人们的价值、观念、利益或生存条件遭到威胁或损害而出现的问题。成为政策问题的问题必须具备一定范围和强度的影响力。
②建立议程的途径。公众议程,是指公众关心和讨论的各种问题。政府议程,是指进入决策程序并被正式提出来讨论的各种问题。进入制度议程的途径包括:外在发动型、政治动员型和内在发动型。
(2)政策方案形成
问题被列入议程后的任务是为解决问题寻找一系列政策方案,从中选择最恰当的、最符合政策目标的方案,以供决策者做最终的比较和决定。在制订方案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①信息性原则;②系统性原则;③预见性原则;④灵活性原则;⑤可行性原则。
(3)政策决定
在政策决定阶段,决策者要对备选方案进行淘汰,要明确选择的理由并下政治决心。很多时候,还需要对较粗略方案进一步细化,尽可能地确定实现政策目标的具体途径、措施和手段,包括政策界限、权限规定和相关机构设置、人员配备、财政资金的保障等。
政策制定要综合各种要素来考虑,制定者所必然拥有的权威和资源应该投入到决策阶段,即尽量做出符合政策目标和现状的、可行的、恰当的决策。经决策模式确定政策方案后必须使该方案合法化,合法化包含两个层次:①政治正当性,包含实质层面正当与心理层面正当。②政策合法化程序,是指政策备选方案必须得到有权责的机关或个人认可批准才能取得合法地位。包含决策者及其权力的合法化、程序合法化、内容合法化和法律化。
(4)政策执行
正式决定了的政策方案需要经由执行机构的努力转化为实际效果。对于那些需要长时期、大范围实施的政策来说,政策执行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执行的效果如何牵涉到多种机构与力量的协调,牵涉到许多主客观条件的配合。
(5)政策评估
①确认政策到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并对其进行描述。
②用一系列衡量标准和方式去评估政策的效果是失败还是成功。
4.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包括哪些内容。
答: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是指行政行为合法成立生效所应具备的基本要素,或者说是应当符合的条件。其内容主要包括:
(1)行政行为的主体应当合法
主体合法,是指实施行政行为的组织必须具有行政主体资格,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承担法律责任。其具体要求包括:
①行政机关合法,即实施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必须依法成立并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②人员合法,即行政主体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资格和条件,具备合法的公职身份。
③委托合法,即作为行政主体的行政机关基于实施行政管理活动的需要,依法委托具有一定条件的社会团体或群众组织、公民个人代表行政机关实施某种行政活动。
(2)行政行为应当符合行政主体的权限范围
权限合法,是指行政行为主体必须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行政行为,必须符合一定的权限规则。其限制表现在:①行政事项管辖权的限制;②行政地域管辖权的限制;③时间管辖权的限翩;④手段上的限制;⑤程度上的限制;⑥条件上的限制;⑦委托权限的限制。
(3)行政行为内容应当合法、适当
行政行为的内容合法是指行政行为所涉及的权利、义务,以及对这些权利、义务的影响或处理,均应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和社会公共利益等。
(4)行政行为应当符合法定行政程序
行政程序是指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时所采取的方式、方法和步骤、时限等。
①必须符合与该种行政行为性质相适应的程序要求。
②必须符合程序的一般要求。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1.我国公共政策的执行过程中,经常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情况,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应该如何解决?
答:(1)公共政策执行的含义
公共政策执行是指政策操作者通过建立组织机构,运用各种政策资源,选择相应的政策工具,采取宣传、试验、实施、协调与监控等各种行动,将已合法化的公共政策付诸实践,从而实现政策既定目标的动态过程。
(2)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原因
①政策决定因素
a.政策的合法性:通过合法程序获得合法性;坚持正义的法律原则。
b.政策的合理性:一项合理的政策要建立在明晰理论基础之上;要有理性的分析判断。
c.政策的可行性:即具备执行所需要的基本客观条件且能够应付客观条件的约束。
②政策资源因素
政策资源是指政策执行中所必须具备的主客观条件。政府在特定政策执行项目上提供的公共资源的种类和数量,既构成有效执行政策的条件,又构成检验政策执行的政策效果的价值评判标准之一。
③政策环境因素
政策执行环境是指除政策执行机构自身外的社会和自然因素的总和,是公共政策分析研究的一个重要角度。影响政策执行效力的主要因素包括:公众态度、执行机构的态度、政府的整合程度和公共管理部门的威信等。
(3)解决的措施
①执行目标与政策目标相统一
要确保政策的忠实执行,必须坚持以政策总体目标为导向,将执行目标或分目标与总体目标统一起来。政策实际贯彻落实时,需要根据执行机构的责任和能力,按照时序来对政策的总体目标进行分解,并且分目标要保持与总目标方向一致,各分目标必须贯通。要防止和避免执行目标取代、干扰甚至破坏政策总体目标的实现。
②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政策作为指导和规范人们正确行动的依据和准则需要有高度的原则性。这就要求执行者必须认真、全面、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政策,不允许采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或“你有政策、我有对策”那一套阳奉阴违的做法。同时在政策允许的限度内,要从实际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执行方法和手段,创造性地执行政策。
③刚性制约与柔性协调互为补充
政策的刚性是指其权威性、强制性、原则性的统一,要求在相互配合、统一命令的前提下,政府各部门之间和上下级之间必须分工协调和责任分配。政策执行的柔性协调主要体现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组织上下级、平级以及执行者之间的相互协调、信息沟通、相互配合、利益互让等。
④时效性与稳妥性兼顾
政策执行的时效性要求在政策执行时应有极强的时间观念,贯彻政策必须雷厉风行、迅速果断。如果行动迟缓、拖拖拉拉就会使政策失去执行的意义和价值。因此要讲究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小的成本实现政策目标,注重政策执行的时效性。同时要实事求是,冷静分析,处理好各种关系,稳妥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⑤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相互统一
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对上负责,就是要坚决执行上级政令,支持和配合上级的工作,这是民主集中制原则中“下级服从上级”的具体体现。政策执行中的对下负责,就是对政策对象和广大群众负责,执行政策时,及时全面了解群众的要求和情绪,把落脚点放在更好地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上,从而取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⑥信息传递与信息反馈并举
信息传递的要求是必须准确、及时、全面,其目的主要在于:
a.及时发现执行过程中偏离政策价值、政策目标的行为,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确保政策价值和目标的实现;
b.通过实践对政策的检验,为政策的完善和追踪决策提供客观依据;
c.在政策实施中,一旦发现了偏离,就要求政策执行部门加强跟踪检查,及时反馈信息,以便及时纠正偏差。
⑦民主与集中相结合
政策执行过程中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是执政党和政府的政策得以贯彻执行的制度保障,也是我国政策执行的一大特点和优势。在实施政策时,要广泛吸取群众所提出的建议和设想,集思广益,将大家的意见集中起来,然后采取一定措施,贯彻到工作中去。要贯彻政策执行的民主集中制,就要实行政策执行的公开化,让人民群众了解和知晓执行过程,倾听他们对政策执行的意见和建议,并主动接受他们对政策执行过程的监督。
2.政府的职能有哪些?为什么说转变政府职能是政府改革的核心?政府职能如何转变?
答:政府的职能是指行政主体作为国家管理的执法机关,在依法对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时应承担的职责和所具有的功能。它体现着公共行政活动的基本内容和方向,是公共行政本质的反应。
(1)政府职能的内容
①政治职能。政治职能是维护国家统治的基本职能,核心是维护和巩固国家政权。它包括专政和民主两个职能方面。
②经济职能。经济职能是指政府管理和组织社会经济建设的职能,具体包括两类: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管理职能。
③文化职能。文化职能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对全民思想道德建设以及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管理。
④社会职能。社会职能是指为社会提供各种服务和搞好社会保障,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社会福利、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等。
(2)转变政府职能是政府改革的核心的原因
①转变政府职能是适应时代发展和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必然要求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政府必须对传统行政职能和行政管理方式进行调整和变革,以适应国际形势发展的需要。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各国政府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②转变政府职能是推动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变化发展的迫切需要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转变政府职能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各国政府通过管理制度、政策、机制和方式的调整,以及建立适应经济发展的行政法规、监督、廉政、民主制度等,从而较好地调节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推动经济基础的发展。
③转变政府职能是适应当代科技发展、实现行政管理科学化和现代化的需要
当代科技发展是各国政府职能变革的强大动力。行政管理科学化和现代化,是当代行政管理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各国政府行政管理活动的基本目标。不进行职能转变,旧的行政弊端无法克服和消除,新的行政体制就不能形成和运作。
(3)转变政府职能的具体措施
①立足中国国情,坚持因地制宜、区别对待
要十分注重从各地实际出发,允许各地在遵循改革总原则和总方针的前提下,在改革的具体步骤和方法方面因地制宜。中央政府根据各地的情况实行分类指导,使改革更符合各地实际。
②坚持以发展经济为中心,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配套
中国政府职能转变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经济建设事业进行,无论是机构精简,还是人员调整,都服从发展经济运行的需要。同时不断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社分开、政务分开,并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和社会发展不断深化。
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辩证关系。科学发展观揭示了发展的本质和内涵,要坚持把发展作为目的,改革作为动力,稳定作为基本前提。
④广泛吸收和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行政改革经验及我国传统的行政精华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既定国策,是促进改革、加快改革的成功之路。因此要既坚持对外开放,注意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行政改革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学习发达国家科学管理的方式方法,同时注意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古为今用,促进中国特色行政体制的完善。
⑤继续简政放权,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a.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切实减少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更大程度和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b.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深入推进政社分开、政事分开。
⑥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健全部门职责体系
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政府管理科学化的重要途径。要进一步理顺部门关系,建立健全部门职责体系和协调配合机制。
⑦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a.创新服务和管理模式,优化管理流程。
b.着力建设法治政府。进一步加强行政立法、执法和监督工作,加强行政程序和行政监督制度建设,规范政府行为,推进政府建设和行政工作法治化、制度化。
c.推进政务公开。完善政务公开制度,扩大政务公开范围,保障公众对公共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d.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健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机制,合理界定决策权限,规范决策行为。
e.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推进公共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化、现代化。
f.推进政府绩效管理。加快完善行政绩效评估标准、指标体系和评估机制、评估方法,有效引导和督促各级政府和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3.2015全国两会明确指出要“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如何理解这一观点?请谈谈依法行政的难点和突破点是什么?
答:(1)依法行政、法治政府(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的含义
依法行政,是指行政机关必须根据法律法规设立并依法取得和行使其行政权力,对行政行为的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是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对政府活动的要求,是政治、经济及法治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
法治政府,是指政府在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过程中坚持法治原则,严格依法行政,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在法治轨道上运行。这要求各级人民政府从决策到执行及监督的整个过程都纳入法制化轨道,使权利与责任紧密相连,集阳光政府,有限政府,诚信政府,责任政府于一身。
(2)坚持依法行政,建立法治政府的必要性
自1997年党的十五大以来,党中央提出和确立了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的治国理政原则,同时也提出和确立了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的法治建设目标。这次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法治中国纳入改革《决定》就意味着“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已成为中国新时期法治建设的新目标和新要求。
①重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
强调坚持依宪施政,是因为宪法是保证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法,具有至上性和最高权威性。表明要进一步健全宪法实施监督机制和程序,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建立健全全社会忠于、遵守、维护、运用宪法法律的制度,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
②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和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是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两大支柱
a.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着力点是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目标是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要整合执法主体,相对集中执法权,推进综合执法,着力解决权责交叉、多头执法问题,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完善体制。法治政府是现代政府的治理目标,服务型政府是现代政府的政治目标,旨在保持人民政府的本质。
b.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是为了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建立公正司法,就是要彰显文明,惩处邪恶,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建立高效司法,就是要树立群众观念,方便群众诉讼,在合理的期限内做到案结事了;建立权威司法,就是要确保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能够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预。
③强调法治思维
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向领导干部提出和强调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的能力。
(3)推进依法行政的难点
①执法体制还不够顺畅
目前我国的依法行政工作的主管部门是各级政府法制机构,它承担着依法行政工作规划的制定和组织实施的重要职责。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国的依法行政工作体制与依法行政工作的要求还有不相适应的地方。
②执法认识还存在误区
a.认为群众必须守法,群众守法了,政府部门才能依法行政。
b.认为部门必须守法,只要部门守法了,就是做到了依法行政。这种认识大都存在于各级政府的领导者思想中。事实上,依法行政的主体必须包括各级政府以及政府的各位领导。
c.处罚追究责任的误区。在很多情况下,部门的违法行为是由地方党委和地方政府的主要领导或主管领导直接授意、直接参与、直接干预导致的违法。
③执法监督力度还不够大
我国目前已具备相对完备的监督体系,但仍有有法不依,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等现象存在,这其中既有立法方面的原因,也有监督机制上的原因,包括:行政执法监督缺失和滞后。
④部分规范性文件还不够规范
a.内容不规范。具体表现在:第一,有的内容空洞,缺乏可操作性,虽然设定了禁止条款,却于法无据,造成了禁而不止,禁而无效的尴尬局面,降低了规范性;第二,将外地经验和文件原封不动地照抄照搬,没有结合实际,致使规范性文件难以施行;第三,文字表述不规范致使出现歧义。
b.备案审查工作不到位。制而不备逃避了上一级政府的监督,备而不审导致监督流于形式;有的地方虽然出台了备案审查的原则要求,却缺乏具体的工作制度和组织机构作保障,使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制度难以落实。
c.程序不规范。一些文件起草单位和个人的程序意识淡薄,具体表现在:有的不按规定上报文件制定项目,有的不遵守文件制定计划,有的未进行充分的调研论证,仅凭上级的文件或者是领导讲话便制定一个规范性文件,有的不经过政府法制机构审核进入审议程序等。
⑤违法行政问题时有发生
a.行政执法主体混乱。表现为:行政执法队伍过多、过滥;行政执法权分散;执法主体不合格;部门职能重叠,职能不清,重复执法,多头执法现象严重。
b.行政执法“利益化”。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基层执法队伍经费的主要来源是罚款和收费,而且罚得越多,收的越多,返还的也就越多,使行政执法与执法者的自身利益直接挂钩,
造成执法行为与执法目的严重背离。
c.执法程序随意性。有的在实施行政处罚过程中,不履行事先告知义务,剥夺了行政执法相对人的申辩权;有的不告知行政执法相对人获得法律救济的途径,剥夺了行政执法相对人的法律权利;有的颠倒程序,先罚款后定性;有的该适用普通程序的,却适用了简易程序,该适用简易程序的,却适用了普通程序。
(4)推进依法行政的突破点
①推进政府改革和自身建设。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依法界定和规范政府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府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方式创新。
②加强和改进政府立法工作。要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统领,加强完善发展民主政治、保障公民权利,健全社会保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和发展,加强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深化改革开放,完善市场主体、交易、监管法律体系,加强环境治理保护。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制度建设的内在规律,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扩大公众参与政府立法的范围,确保制度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公正性。
③规范行政决策程序。大力推进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加快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完善行政决策听证、专家论证、责任追究等制度,切实做到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确保行政决策真正体现科学发展观,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
④严格行政执法。按照职权法定、权责一致的原则,规范行政执法主体,明晰职责权限,切实解决多头执法、多层执法和不严格执法的问题。积极推进综合执法试点,继续实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探索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制度。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执法听证程序、规范听证行为,防止滥用自由裁量权。强化行政执法责任,确保法律、法规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得到有效执行,做到令行禁止、政令畅通。
⑤切实加强行政复议工作。各级政府都应把行政复议工作摆到重要位置,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在解决行政争议、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中的重要作用,力争把行政争议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初发阶段、解决在行政机关内部。抓紧制定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提高行政复议效能。
⑥提高公务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各级行政机关应加强对公务员的法治教育和培训,切实提高公务员的法律思维能力和依法行政能力,大力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理念。教育和引导人民群众通过法定渠道,以理性合法的方式反映诉求、解决问题,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