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857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15分)
1.机会成本
答:机会成本是指将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用途,而未用于其他更有利的用途时所放弃的最大预期收益。机会成本的存在需要三个前提条件:①资源是稀缺的;②资源具有多种生产用途;③资源的投向不受限制。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考察生产过程时,厂商需要将生产要素投向收益最大的项目,从而避免带来生产的浪费,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机会成本的概念是以资源的稀缺性为前提提出的。
从经济资源的稀缺性这一前提出发,当一个社会或一个企业用一定的经济资源生产一定数量的一种或者几种产品时,这些经济资源就不能同时被使用在其他的生产用途上。这就是说,这个社会或这个企业所能获得的一定数量的产品收入,是以放弃用同样的经济资源来生产其他产品时所能获得的收入作为代价的,这也是机会成本产生的缘由。
因此,社会生产某种产品的真正成本就是它不能生产另一些产品的代价。所以,机会成本的含义是:任何生产资源或生产要素一般都由多种不同的使用途径或机会,也就是说可以用于多种产品的生产。但是当一定量的某种资源用于生产甲种产品时,就不能同时用于生产乙种产品。因此生产甲种产品的真正成本就是不生产乙种产品的代价,或者是等于该资源投放于乙种产品生产上可能获得的最大报酬。
2.需求原理
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需求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化,即商品的价格越低,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越大,反之,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小。其中,需求是指有效需求,即消费者既有购买欲望,又有购买能力的需求。
3.恩格尔定律
答:恩格尔定律是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的一个规律。恩格尔定律指出,在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用弹性来定义恩格尔定律是,对于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来说,富裕程度越高,则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越小;反之,则越大。反映这一定律的系数被称为恩格尔系数,公式表示为:恩格尔系数=消费者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
恩格尔定律是根据经验数据提出的,它是在假定其他一切变量都是常数的前提下才适用的,因此在考察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比例的变动问题时,还应当考虑城市化程度、食品加工、饮食业和食物本身结构变化等因素都会影响家庭的食物支出增加。只有达到相当高的平均食物消费水平时,收入的进一步增加才不对食物支出发生重要的影响。
4.基尼系数
答:基尼系数是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洛伦兹曲线来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
图1 洛伦兹曲线
在图1中,不平等面积(洛伦兹曲线ODL与45°线之间的面积A)与完全不平等面积(OHL与45°线之间的面积A+B)之比,称为基尼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贫富差距的标准。若设G为基尼系数,则:G=A/(A+B)。
显然,基尼系数不会大于1,也不会小于零,即有0≤G≤1。
可见,基尼系数是洛伦兹曲线与三角形斜边之间的面积与整个三角形之间的面积的比例。若A=0,基尼系数等于0,收入绝对平均;若B=0,基尼系数等于1,收入绝对不平均,即全社会收入为一人所有。实际基尼系数在0与1之间。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均。
5.价格弹性
答:价格弹性包括需求价格弹性、供给价格弹性等,是指商品的供给与需求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需求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其公式为:
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变动率/价格变动率
供给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量变化的百分比。它是商品的供给量变动率与价格变动率之比。其公式为:
供给的价格弹性系数=供给量变动率/价格变动率
二、分析研究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及其决定因素有什么意义?(30分)
答:分析研究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及其决定因素,主要是为了分析影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的因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通过影响利率、消费、投资进而影响总需求,使就业和国民收入得到调节,政策效果的大小因IS和LM曲线的斜率不同而不同。具体分析如下:
(1)财政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
①在LM曲线不变时,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移动IS曲线时收入变化就越大,即财政政策效果越大。反之,财政政策效果越小。如图2(a)和(b)所示。
图2 财政政策效果因IS斜率而异
②IS曲线的斜率不变,LM斜率越大,移动IS曲线时收入变动越小,即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小,反之,LM越平坦,则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大,如图3所示。
图3 财政政策效果因LM斜率而异
③IS曲线为垂直线而LM曲线为水平线的情况,则财政政策将十分有效,而货币政策将完全无效。这种情况被称为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如图4所示。
图4 凯恩斯极端
(2)货币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
①在LM曲线形状基本不变时,IS曲线越平坦,LM曲线移动(由于实行变动货币供给量的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大;反之,IS曲线越陡峭,LM曲线移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小,如图5所示。
图5 货币政策效果因IS斜率而异
②当IS曲线斜率不变时,LM曲线越平坦,货币政策效果就越小,反之,则货币政策效果就越大,如图6所示。
图6 货币政策效果因LM斜率而异
③如果水平的IS和垂直的LM相交,则就出现了所谓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如图7所示。当出现这种古典主义极端情况时,财政政策就完全无效,而货币政策十分有效。
图7 古典主义极端
三、市场经济如何解决三大基本经济问题?(30分)
答:资源配置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是指把稀缺性的资源配置到相互竞争的各种用途上,主要解决三个问题: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以及为谁生产。
(1)生产什么取决于消费者的货币选票。
面对稀缺的经济资源,人们需要权衡各种需要的轻重缓急,确定生产什么物品、生产多少、何时生产,以满足比较强烈的需要。消费者选择使自己的效用最大化的产品。从生产者角度看,企业会受利润最大化愿望的驱使。企业会因为利润低而离开亏损的行业,同样也会受高利润的吸引转而生产利润较高的物品。因此消费者最需要什么,什么就更有利可图,生产者就生产什么。
(2)怎样生产取决于不同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以及成本与收益的比较。
由于各种生产要素一般都有多种用途,各种生产要素之间也大多存在着一定的技术替代关系,所以同一种产品的生产往往可以采用多种方法,但它们的生产效率并不尽相同。生产者必须在各种可供选择的资源组合中,选择使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组合方式。
(3)为谁生产取决于生产要素的供求关系所确定的要素价格。
因为存在稀缺性,没有人能获得他想要的一切。每个社会都必须建立某种机制来为其成员分配产品。在市场机制下,生产要素参与最终产品价值的分配,换言之,也就是在要素市场上,根据生产者对于要素的需求状况和要素的供给状况,决定要素最终的价格。某种要素的价格,也就是该要素在生产过程中所分配到的产品的那一部分价值。要素价格可以表现为工资、利息、地租、利润(企业家的价值)等,而消费者支付给企业的货币最终构成的工资、租金和红利,这些货币再由消费者以劳动力的身份收回作为其收入。
在市场经济中,社会资源由市场根据价格及其变动配置于各种产品生产和消费之上,使资源的配置更为合理,从而保证了经济效率。
四、一个完全竞争厂商在短期内运作,劳动力是唯一的可变要素,其生产函数为:y=-L3+8L2+140L,其中y是日产量,L是工人人数。试求:
(1)(15分)厂商组织合理生产所需的最低投入水平是多少?此时的日产量是多少?
(2)(10分)厂商组织合理生产的日产量的最大投入水平是多少?在什么情况下能实现?
解:由短期中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相互之间的关系知,厂商生产的合理阶段为第Ⅱ阶段,如图8所示。
图8 厂商短期生产的合理产量
(1)厂商合理生产所需的最低投入水平位于一、二阶段的分界点,为图8中的L3,此时,平均产量取最大值。平均产量函数为:APL=y/L=-L2+8L+140。
APL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dAPL/dL=-2L+8=0。
解得L=4。
将L=4代入y=-L3+8L2+140L,得y=624。
所以,厂商合理生产所需的最低投入水平为4个工人,此时的日产量为624。
(2)厂商合理生产的最大投入为图8中的L4,此时边际产出MPL=0。
即:MPL=dy/dL=-3L2+16L+140=0。
解得L1=10,L2=-14/3<0(舍去)。
所以,厂商合理生产的日产量的最大投入水平为10。在边际产量等于零的情况下能实现这一投入水平。
五、某单位组织健美比赛,门票每张15元,购票观众达18000人,组织者认为市场形势很好,在第二次组织时,将门票提高到30元,结果仅售出6000张,假设观众减少纯与涨价有关。
(1)(5分)说明门票需求量与票价之间的关系;
(2)(10分)求15元与30元两点的点弹性;
(3)(10分)计算标价在15元到30元之间的需求价格弧弹性;
(4)(10分)设需求量与价格是线性关系,求收入最大时的标价。
解:(1)需求量与门票是反向变动变动的关系。门票价格上升,需求量相对应减少。
(2)当价格P=15时,价格弹性ed1=|(∆Q/∆P)·(P/Q)|=(12000/15)×(15/18000)=2/3;
当价格P=30时,价格弹性ed2=|(∆Q/∆P)·(P/Q)|=(12000/15)×(30/6000)=4。
(3)标价在15元到30元之间的需求价格弧弹性为:
(4)假设需求量与价格是线性关系,故设:Q=aP+b,其中a,b是常数。
将P=15,Q=18000和P=30,Q=6000代入Q=aP+b,解得a=-800,b=30000。
所以Q=-800P+30000。
总收益为:TR=P·Q(P)=P×(-800P+30000)=-800P2+30000P。
收益最大化一阶条件为:dTR/dP=-1600P+30000=0。
解得P=18.75(元)。
综上所述,收入最大时的标价为18.75元。
六、谈谈你对“中国将采取中性财政政策”的看法。(15分)
答:中性财政政策是相对于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财政政策而言的,即国家财政分配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保持中性,既不产生扩张也不产生紧缩后果。一定程度上,中性财政政策可以理解为收支平衡政策。中性财政政策理念可以追溯到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即主张经济自由主义、反对国家干预,通过减轻税负,将政府的开支缩减到最小限度,实行收支平衡的财政政策。在我看来,中国采取中性财政政策的做法是正确的。原因如下:
(1)积极的财政政策已经不适应当前我国经济的发展。
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减税和增加财政支出等措施以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的一种政策。自1998年以来,我国一直采取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如向国有商业银行增发国债,专项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调整税收政策,分批提高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对有关项目实施税收减免;推进“费改税”改革,减轻企业和农民负担;提高公务员工资、增加对下岗职工的社会保障支出等。这些积极财政政策有效地拉动了社会需求,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但进入2003年后,我国经济增长加速,出现了结构性的经济过热。首先,我国消费价格指数中粮食和食品约占三分之一的比重。其次,此次经济过热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瓶颈现象,表现为油、电、煤、运全面紧张和基础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这种投资需求过度膨胀导致的经济过热若继续下去,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可见,目前我国积极财政政策实施的基础条件正在逐步发生变化,以鼓励投资为主要手段刺激经济增长的目的已经基本达到,通货紧缩的态势也在逐渐淡去,宏观财政政策也应相应进行调整:由“扩张性”转为“适度从紧”,并逐步归于平衡。任何政策如果长期实施,都会带来负面作用。积极的财政政策也不例外。结合国际经验和我国的实践,其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包括:对非国有投资的可能“挤出”、财政状况的可能恶化、政府投资的效益递减、宏观经济中计划色彩的增强,特别是有可能诱发通货膨胀。
(2)中性的财政政策能够带动我国经济继续发展。
中性财政政策,“中性”的理解应当是:总量控制下的结构性调整,对有些项目降低、放缓支持或不支持,对有些项目继续支持。以这种区别对待的方式,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的流向而达到中性财政政策的效果。而从积极转向中性,也意味着财政支出的进度放缓,这在当前是必要的。在当前经济情况下,中国不但存在局部地区局部行业投资过大、经济过热的问题,也存在着农业、能源交通、高科技产业、消费服务业等投资不足的现象。这就要求在制定和实施宏观调控政策时区别对待、分类指导,不搞“急刹车”、也不搞“一刀切”,而是采取“有保有控”的财政政策。同时我们单一的货币政策调控还未到位,因而需要财政政策来配合辅助。对于中性财政政策的“度”,“总量控制”可以说是个标准,“度”从财政支出这一含义上讲,就是支出的进度降低,表现在财政支出的产业流向上,则是通过流向达到结构性调整与区别对待的目的。
当初,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主要是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六七年的实践证明,整个财政政策的实施是完全正确的,并且已经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现在,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总体向好,已经走出通货紧缩阴影,但也要警惕通货膨胀的发生。
(3)但是,另一方面来看,“中国将采取中性财政政策”的说法付诸实施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原因在于:
①虽然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实行“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方针,但是这里的收支平衡的含义,还指不向中央银行透支或借款,以防止财政赤字推动货币供应量扩张,造成通货膨胀。这种口径的收支平衡对经济的影响不是中性的。
②中国长期以来是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典型代表,财政政策是国家调节收入分配、稳定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中国政府不可能为了实现收支平衡而实行自由放任政策,并且自由放任政策所存在的问题和造成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在此基础上,中国政府会吸取经验、趋利避害,更好地运用财政政策来调节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