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我出生于20世纪40年代,四川自贡人,自号“王半医”。一者,是由于我对于中医来说,属于半路出家;二者,是我自认为学医未精,只能当得半个医生的水平,故以此为憾。我因残疾而与中医结缘,四十余年,弹指一挥间。回首往事,感慨良多。
首先,我认为中医适合于自学,当然如果开始就有名师指导,则何幸如之! 若再加上幼儿始学,贵以专,则学业必当日益精进,趋于上境。其次,我对中医的感悟是:中医是人学,是以人为中心的学问,研究的重点是人的生理与病理,人的健康与疾病,而且研究得那么深刻,充满了智慧。正如王冰所说,一部《黄帝内经》就是“至道之宗,奉生之始”。中医学深刻地研究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的生活、环境、思想、心理及七情等因素与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关系。其理论成果有效地指导了中医几千年来的医疗实践,其功伟矣! 虽然有人认为,中医理论有些“玄”,似乎“玄”就是过错,就应当剔除,或使其变得一清二楚、一清二白。但我并不这样认为。我认为,中医的神奇奥秘就隐藏在这个“玄”中,我们就是要去不断地探索它,而且永无止境。也许再过一千年,谁也不能改变中医学的玄秘色彩! 所以,我们不必避讳中医的玄秘性。裘沛然老先生曾写诗云:“如此人天藏奥秘,晚年何敢侈言医!”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不会动辄就提出什么要构建新的中医理论体系,要创造出什么既高于西医、也高于中医的所谓“新医学”云云。
近百年来,中医在国内的发展不尽如人意,充满了曲折和艰辛。我认为,目前中医药发展的“瓶颈”,不在理论层面,也不在学术层面,而在于搞不清楚中西医之间究竟应该是“结合”,还是“配合”? 两种意见仍然有分歧和争执不下。中医要振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医欲“卓然自立”还远没有实现。今生我选择了中医,献身于中医,以中医为荣,谨以中医为职业,中医伴我尽余生,吾愿得以满足矣,夫复何憾!
我从1997年起就开始坐堂行医,从未间断,至今已有十八九年。每天都在药店中接触患者,临床问疾并处方,时有所感悟,积累的病历资料也甚多。今把病案整理出80例,又有医论及医话等文章共55篇,汇集成此书。愿以此拙作提供给各位同道交流与探讨,欢迎提出意见,非敢言问世也。
本书的出版承刘世峰先生的鼎力支持和协助整理,谨致谢忱!
王昆文
2016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