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 子
屠呦呦因为在最具破坏性的寄生虫疾病防治方面做出了革命性的贡献,获得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消息一经发布立刻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也许在我们现在大多数人的生活中,已经不再常见到疟疾,因此青蒿素对我们来说有些陌生,但在非洲等热带地区,“青蒿素”三个字绝不仅是一类药物那么简单。有没有它,有时候就是生与死的分界。
疟疾是一种传播快、易反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属于法定的乙类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周期性发作的全身发冷、发热、大汗,长期多次发作后可导致贫血和脾大。避免蚊虫叮咬是预防感染的关键环节。时至今日,疟疾仍是世界上虫媒传染病中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根据WHO 2014年世界疟疾报告,2013年全球约有1.98亿疟疾病例,死亡58.4万人。青蒿素类药物自面世以来一直在发挥着挽救疟疾患者生命的作用。WHO自2001年开始推荐使用基于青蒿素类抗疟药的联合治疗方案(artemisinin-based combination therapies,ACTs)。
中国中医科学院屠呦呦研究员在20世纪60年代氯喹抗药性疟疾高发的情况下,勇挑重担,通过收集整理历代文献与具体实践,进行了长期反复的提取物筛选,改进提取方法,跨越了极其曲折的发现之旅,掌握了青蒿截疟的内在规律,成功发现新型抗疟药物“青蒿素”,在疟原虫生长初期迅速将其杀死。通过不断试验,取得了可靠的临床疗效,有效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在未来的疟疾防治领域,作用也不可限量。正如2015年诺贝尔奖发布会所讲:“青蒿素类药物目前已被广泛用在疟疾横行的地区。结合其他治疗手段,疟疾的致死率整体能够下降超过20%,在孩童患者身上能够超过30%。单就非洲而言,这意味着每年有10万人的生命被挽救。”据WHO数据,2000年至2013年间全球疟疾死亡率下降了47%,其中疟疾死亡人数占全球疟疾死亡总人数九成的非洲地区死亡率下降54%。

2013年存在疟疾持续感染的国家和地区
引自WHO《2014年世界疟疾报告》
屠呦呦,这位85岁的女药学家让国际社会认识到了中国科学界对世界的巨大贡献。那么,屠呦呦是怎样发现青蒿素的呢?青蒿素到底是什么?青蒿和青蒿素有着怎样的关系?为什么青蒿素被称为“救命神药”?屠呦呦开展的原创性工作到底是什么?青蒿素类药物发明、发展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在本书中,您将得到完整准确的解答,让我们带您一起还原青蒿素的发现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