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健康服务业发展概况
一、健康服务业相关概念界定
古希腊人关于健康的最初认识与描述:“健康意味着(身体内)血液、黏液、黄胆液和黑胆汁四种液体达到平衡状态”。而医生的目标“就是通过饮食、休息、锻炼的手段和有限的几种药物来重建体液平衡”,恢复机体的健康状态。尽管这种原始的健康描述是朴素和过于简单的,但已经散发着唯物主义的健康理念。
传统消极的健康定义:“健康就是没有疾病”。此定义既没有揭示出健康的本质与特性,也没有表达出人体生命过程的不同状态及变化规律,因此对认识、评价与管理健康没有实际意义。
生物医学的健康定义表述:从生物医学的角度看健康,会得出许多关于健康的定义或概念表述。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其一认为:“健康就是身体的良好状态”。这一观点尽管可以被大众普遍接受,但它却忽略了人体生命的特有属性以及健康的可测量性。其二认为:“健康是正常的功能活动”。这种观点只是把健康理解为正常的功能活动,而忽略了人体心理、精神的作用与影响。其三认为:“健康是人体检查数据的统计学正常值范围”。这是目前临床与保健医学领域应用最广泛的一个定义。虽然该定义为健康体检与健康管理提供了一个可测量的、相对准确及量化概念,但其缺陷是忽视了健康的心理与社会适应性方面的属性及评价要求。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概念/定义的不断完善及表述: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宪章中首次提出三维的健康概念:“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一种心理、躯体、社会康宁(Well Being)的完美状态”。1978年WHO又在召开的国际卫生保健大会上通过的《阿拉木图宣言》中重申了健康概念的内涵,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痛苦,而是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各方面的完好状态”。在《渥太华宪章》提出:“良好的健康是社会、经济和个人发展的重要资源”。1984年,在《保健大宪章》中进一步将健康概念表述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好状态”。1989年WHO又进一步完善了健康概念,认为健康应包括躯体健康(physical health)、心理健康(psychological health)、社会适应良好(good social adaptation)和道德健康(ethical health)。这一四维健康观将医学模式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发展成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既考虑到了人的自然属性,又考虑到了人的社会属性,使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全面化,是目前使用的关于健康的最准确定义。
“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health for all by the year 2000,HFA/2000)是1977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全球战略目标,为推动这一全球目标的实现,1978年,WHO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召开了国际初级卫生保健会议。会议发表的《阿拉木图宣言》中明确指出:推生初级卫生保健(primary health care,PHC)是实现21世纪人人健康全球目标的关键和基本途径。因此,HFA和“初级卫生保健”两者之间有内在关系,前者是全球卫生战略目标,后者是实现此战略目标的基本途径和基本策略。
作为WHO的发起国和主要成员国之一,我国政府于1986年明确表示了对WHO倡导的全球战略目标的承诺,1988年10月政府进一步阐明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是21世纪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总体目标的组成部分。时任卫生部长还提出:“我国应在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方面走在全世界前列”。
1990年,我国卫生部、国家环境保护局、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联合颁布了《关于我国农村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规划目标》,该目标根据《阿拉木图宣言》所阐述的初级卫生保健的精神实质,对初级卫生保健的定义作了如下表述:“初级卫生保健是指最基本的,人人都能得到的、体现社会平等权利的人、人民群众和政府都能负担得起的卫生保健服务。”并深刻指出:“我国农村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基本途径和基本策略是在全体农村居民中实施初级卫生保健”、“实施初级卫生保健是全社会的事业,是体现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方面”。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HFA/2000不是单一的、有限的目标,而是一个促进人民健康状况不断得到改善的过程,是任何时候都要坚持的健康事业方针。
健康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和权利,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和潜在动力;健康服务作为国家健康政策的主要实现载体,也是人类获得健康的主要渠道,其安全与质量、可及性与公平性,都越来越受到政府、公众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准确界定健康服务的定义,厘清其内涵外延,是正确分析当前健康服务供需现状的基本前提,也是科学制定今后健康服务发展目标的重要依据。
现有部分文献中将“健康服务”等同于“卫生服务”,本报告认为,狭义的健康服务是指医疗卫生系统借助一定的卫生资源,向居民提供公共卫生、医疗、保健、康复等各种活动的总称。该定义比较局限,仅将健康服务框定在医疗卫生系统内部,没有从“大健康”的层面,把涉及健康的其他非医疗卫生领域,如体育健身、健康保障、优生优育等包含进来。广义的健康服务,应该是指所有与健康相关服务的总称。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服务进行了准确的定义,认为健康服务涉及疾病诊断和治疗、预防、健康促进、健康维护与康复的所有服务,包括针对个体和非个体的健康服务。据此,我们给出广义的健康服务定义:健康服务是指为满足人的健康需要,使人在维持、修复和增进健康方面从中受益,而进行的所有有偿或无偿活动的总称,本书所提及的健康服务均沿用此定义。
从前文对健康服务的定义来看,其内涵包括四个要素—服务对象是“人”,服务目的是“满足健康需要”,服务效果是“维持、修复和增进健康”,本质属性是“一种服务活动”。
“健康服务”的对象是“人”,既指个体自然人,也指群体和整个社会。个体的健康是健康服务的具体实施对象。健康服务只有通过满足每一个个体的健康需要,使每一个个体在生理、心理、社会适应、道德等方面达到健康状态,才能实现人群健康和整个社会的健康。
健康服务是为满足人的健康需要而进行的活动,这种“健康需要”包含了健康概念的4个层次—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和道德健康。所有健康服务都是围绕满足这4个层次的需要而进行的,由此,健康服务的研究也逐渐从医学、生物学学科领域向生态学、地理学、社会学、系统学等其他学科渗透,其研究视野也逐渐从相对狭义的生命体健康需求向更广义复杂组织系统的健康需求扩展。
“健康服务”的效果,简单来说就是使人获得并保持健康;具体来讲,体现在维持、修复和增进健康。“获得”既包含“从无到有”,也包含“从有到优”。需要指出的是,任何健康服务都是围绕人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道德健康这4个层次的健康需要而进行的,因此健康服务的效果在这4个层次都可体现出维持、修复和增进健康的效果。
“健康服务”的本质属性是一种“服务活动”,因此它具有“服务活动”的一般特性即无形性、不可分性、易变性、时间性。
指服务效果是无形的。在提供服务之前,服务提供者只能描述服务后可能带来的效果,但这种效果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普通群众在接受健康服务之前,只能信任服务提供者,但他无法看见、无法摸到服务的效果。
指服务与其来源是不可分的,不管这种来源是人或是机器。虽然服务效果是无形的,但它与服务来源密不可分,比如去省级医院看专家门诊和去社区医院看普通门诊,其效果来源于医院的检查设备和医生的诊疗水平。这也意味着,能享受某专家服务的患者人数,受到该专家服务时间的限制。
也称差异性,指不同的服务者,以及面对不同的服务对象,其效果是不同的。比如,某专家的手术水平比某年轻医生要好,该专家在为不同对象进行手术的时候,其手术质量会根据不同手术对象的具体情况有所不同。
即服务不能贮存。服务提供的过程也是服务消费的过程,这个过程耗费的时间不能推迟也不能提前。因此,服务的价值很有时间性。
以控制医疗支出、促进生命质量为主要目标的健康服务,逐渐成为公众和各国政府的共识和选择,健康服务业成为继IT产业后新兴、快速发展和成长的产业。在大健康观的引领下,健康服务业不是单一的产业,而是包括所有与健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产业链和产业体系。《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号)中对健康服务业的概念有准确的界定,即健康服务业是以维护和促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为目标,主要包括医疗服务、健康管理与促进、健康保险以及相关服务,涉及药品、医疗器械、保健用品、保健食品、健身产品等支撑产业,覆盖面广,产业链长。这一定义明确了健康服务业涵盖的具体内容,是指导我国健康服务业发展的核心。
美国经济学家、两任总统经济顾问保罗·皮尔兹在著作《新保健革命》(The New Wellness Revolution)中指出,健康服务业(wellness industry)和医疗卫生服务业[文中称为疾病产业(sickness industry)]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医疗卫生服务业是指各类医院、疗养院、卫生院、社区医疗活动、门诊部医疗活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活动、妇幼保健活动、专科疾病防治活动、疾病预防控制及防疫活动和其他卫生活动的行业总称。这类行业的服务特点是在人们罹患疾病之后对其身体、心理等疾病状态进行干预,最终实现治疗疾病和治愈疾病的目标。而健康服务业则是以健康为中心,为全部人群提供健康相关产品和服务,以达到不生病、少生病的目的。由此可见,健康服务业和疾病产业的最大区别,是其做到关口前移,以维持和促进人的健康状态为目的,以主动管理、提前干预为手段,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
与健康服务业相关的一个概念是健康管理。参考2007年开始施行的《健康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中对健康管理的定义,认为健康管理是以中医“治未病”和现代健康理念为指导,运用医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对个体或群体健康状况及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连续的检测、分析、评估以及健康咨询、指导和健康危险因素干预,实现以促进人人健康为目标的新型医学服务过程。健康管理有三部曲:①了解和掌握你的健康,即健康状况的检测和信息收集;②关心和评价你的健康,即健康风险的评估和健康评价;③改善和促进你的健康,即健康危险因素的干预和健康促进。健康管理以最优化的资源投入获取最大的健康效益。落实到健康管理的操作流程,健康体检是前提,健康评估是手段,健康干预是关键,健康促进是目的。
健康管理思想早已有之,即祖国传统医学的“治未病”。“治未病”思想源自距今已有两千余年历史的中医学典籍《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如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是指医术高明的医生能在病情潜伏之时掌握病情并早期治疗,若病患已经发生才给予治疗,就如同口渴了才挖井取水,临到打仗才铸造兵器,为时已晚。这段文字是现有可考记载中对“治未病”思想的最早概括。
战国时期名医扁鹊,医术高超,魏文王曾求教于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谁是医术最好的呢?”扁鹊:“大哥最好,二哥差些,我是三人中最差的一个。大哥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上工治未病),那时候病人自己还不觉得有病,但大哥就下药铲除了病根;二哥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中工治欲病),症状尚不十分明显,病人也没有觉得痛苦,二哥就能药到病除;我治病于病情十分严重之时(下工治已病),病人痛苦万分,病人家属心急如焚。此时,他们看到我在经脉上穿刺,用针放血,或在患处敷以毒药以毒攻毒,或动大手术直指病灶,使重病人病情得到缓解或很快治愈,所以我名闻天下。”魏王大悟。这种“上医治未病”的思想可谓中国古人对健康管理最精辟和朴素的概括。
“治未病”思想作为祖国医学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传承到今天。治未病与健康管理殊途同归,由此入手,发挥治未病在现代健康管理中的引领作用,以治未病理念推进健康管理的发展,更由此推进中医健康服务业的发展,是祖国传统医学与现代西方医学相结合的典范,体现了人类对真理的探索和追求可以跨越时空,超越民族。
20世纪70年代以来,健康教育在全球迅速发展,完整的学科体系已逐步形成。尤其近20年来,全球性的健康促进活动兴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在健康战略中的地位得到了广泛关注。
健康教育(health education)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健康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其目的和重点是改变不良行为,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促进健康水平和提高生活质量。世界各国的健康教育实践经验表明,行为改变是长期而复杂的过程,许多不良行为生活方式仅凭个人的主观愿望仍无法改变,要改变行为必须依赖于支持性的健康政策、环境、卫生服务等相关因素。单纯的健康教育理论在许多方面已无能为力,满足不了社会进步与健康发展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健康促进开始迅速发展。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促进是促进人们维护和提高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是协调人类与他们环境之间的战略,规定个人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负的责任。从定义可以看出,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有所不同,健康促进是综合的调动教育、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广泛力量,改善人群健康的活动过程,它不仅包括一些旨在直接增强个体和群体知识技能的健康教育活动,更包括那些直接改变社会、经济和环境条件的活动,以减少它们对个体和大众健康的不利影响。因此,健康教育是健康促进的基础和先导,对健康促进的氛围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离开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政府的承诺、政策、法律、组织等社会支持条件和社会、自然环境的改善对健康教育是强有力的支撑,而健康教育如果不能向健康促进发展,其作用就会受到极大限制。
二、健康服务业组成框架
《国务院关于印发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发〔2012〕57号)明确提出要加快健康服务业发展,包括“建立完善有利于健康服务业发展的体制和政策”、“完善鼓励和促进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生物医药,改造提升传统医药”等。《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号)(以下简称《意见》)作为我国首个健康服务业的指导性文件,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国外经验,明确了健康服务业的组成框架,包括医疗服务、健康管理与促进、健康保险以及相关服务四个方面。
尽管健康服务业的内涵丰富、外延宽泛,医疗服务以及提供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始终是发展的核心所在,没有优质的医疗服务作为支撑,其他衍生、外延服务难以持续发展。要切实落实政府办医责任,坚持公立医疗机构面向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主导地位。同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发展医疗服务,努力扩大医疗服务供给、提高服务效率。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健康服务的需求正在从传统的疾病治疗转为更加重视预防和保健、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健康体检、健康咨询、健康养老、体育健身、养生美容以及健康旅游等新兴健康服务的需求都在快速增加。健康管理与促进面向健康和亚健康人群,内涵丰富,发展潜力巨大。发展健康服务业,需要在不断加强基本医疗卫生保障的基础上,创新服务模式,发展新型业态,不断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服务需求。
保险机制是健康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机制。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是否能转化为消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购买力。国内外的经验表明,健康服务业的长足发展需要成熟的健康保险体系来保障。近年来,随着医改的深入推进,我国基本形成了覆盖城乡居民的全民医保体系,但商业健康保险发展仍然相对滞后,健康保险保费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仅约2.8%。发展健康服务业,需要在完善全民基本医保的基础上,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建立多层次的健康保障体系。
健康服务相关支撑产业涵盖对医疗服务、健康管理与促进、健康保险服务形成基础性支撑及所衍生出来的各类产业,主要包括药品、医疗器械、保健用品、健康食品等研发制造和流通等相关产业,以及信息化、第三方服务等衍生服务。这些产业普遍存在多、小、散、乱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提高科技水平,通过支持健康相关产品的研制和应用,加快发展并形成健康服务业产业集群,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健康服务业的特点
健康服务业作为服务性产业,提供的产品多为多学科交叉、融合、渗透的产物,与相关学科高新技术的发展紧密相连。如保健食品、诊疗技术、危险因素监测、评估手段等,与信息技术、生命科学、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的发展紧密相连,其手段和方法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范例。因此,健康服务业中的产品及服务具有很高的科技附加值。
其特殊性主要体现为以下两点:一方面,健康服务业既有被动消费又有主动消费。医药卫生消费往往是被动的,大多数人是因为身患疾病而不得不去医疗卫生机构接受服务;但诸如心理咨询、美体美容、养生养老等健康服务,往往是消费者为获得更高的生活质量而主动消费。另一方面,健康服务业与人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公众对其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或效果特别敏感,因此,所提供的产品及服务都需要健全的监管机制和严格的准入制度来保证购买者的安全。
健康服务作为一种特殊产品,具有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双重属性。一方面,公民享有基本医疗服务的权利,为保障公民生命安全和危重病者得到及时的救治,政府和医院有提供医疗服务的责任与义务,这些都是其公共产品的属性;另一方面,公共产品的供给不足、缺乏竞争、效率较低等特点不符合现代社会对于健康服务的多样化需求,这些决定了健康服务的私人物品属性。
健康服务业为消费者所提供的是与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管理等相关的产品、技术及服务,这些技术手段是提高劳动力人口素质、提升全民健康水平的基本保障。因此,健康产品和服务的提供不仅关系到人群的健康状况,更与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健康服务业的发展不但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更有极强的可持续性。著名经济学家保罗·皮尔兹曾指出,继计算机和网络产业之后,引领全球财富“第五波”的将是未来的明星产业—健康服务业。
健康服务业包括内容广泛,横跨第一、第二与第三产业,与相关的多个产业具有较强的关联影响。健康服务业的高技术含量决定了其技术研发与产品开发所需软硬件设备费用高,周期长,且失败风险很高,同时其相关人力资源的成本亦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