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 生产技术管理制度描述
生产技术管理制度
总 则
第一条 目的。
生产技术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合理地组织企业的一切技术工作,建立良好的生产技术活动秩序。保证企业生产正常进行,开展科学实验和技术革新,努力学习国内外先进技术,不断采用新技术,发展新品种,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
技术改进、引进与转让
第二条 技术改进。
生产部经理向总经理提出改进生产技术的方案,由总经理对此进行研究并做出决定。
第三条 技术引进。
当本企业引进技术时,生产部经理要研究引进合同的原文,并要求承担这项工作的部门阐述引进外来技术后成本与成果之间的关系。
第四条 技术转让。
本企业转让技术时,生产部经理要研究检查转让的内容,并与承担这项工作的部门讨论这项转让可能带来的后果。
第五条 技术发表。
1. 向社会公开发表企业生产技术的时候,要把发表原稿交生产部经理审阅,经其批准后方可对外公开。
2. 外来人员到本企业参观学习时,需征得生产部经理或总经理的同意。
生产工艺管理
第六条 工艺是产品生产方法的指南,是计划、调度、质量管理、质量检验、原材料供应等工作的技术依据,是优质、高效、低耗和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手段。
第七条 工艺工作由生产技术管理科负责,应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描述和责任制,工艺人员要坚持科学的态度,不断提高工艺水平,为生产服务。具体详见《生产工艺管理制度描述》。
第八条 工艺工作要认真贯彻工艺细节描述典型化,工装标准化、通用化的原则。
样品管理
第九条 取样品。
1. 凡需要取样品者,持生产部管理人员签发的通知单,方可到样品试制车间领取。
2. 送往省市、外贸部门、商业部门的样品,一律到生产技术管理机构办理领取单,样品由生产技术管理机构负责发放。
第十条 样品管理。
1. 公司内设立样品室,由专(兼)职人员负责,并建立样品专账,每月盘点一次,做到账物相符。
2. 凡本公司生产的新花色、新品种、新工艺产品,必须留存两套。
3. 本厂样品和外来样品应分别保管。
4. 每件样品必须有来源、生产日期、型号名称、厂号、品名及新花色、新工艺等情况的介绍。
5. 凡我公司各部门需要样品时,必须履行借用手续,并定出归还日期,如果丢失、污染,照价赔偿,不允许自行处理。
6. 存放样品的样品室必须保持干燥、卫生,做好防霉、防鼠、遮光。
7. 除生产技术管理样品室外,任何部门及个人都无权保管样品或向车间索取样品。
技术资料管理
第十一条 所有中外文技术图书、期刊、杂志、工艺资料、设计底样都要及时登记、编号、分类整理和保管。在未登记前,不得借出使用。
第十二条 所有借阅者应爱护技术图书,不准有污损、涂改、剪裁、损毁、卷折。还书时,应当面检查,如损坏应照价赔偿或加倍罚款。
第十三条 外单位索取技术工艺资料时,应经生产部经理同意,报请生产总监批准。
第十四条 对于产品工艺资料,除保留样品外,应把经鉴定合格的工艺处方及技术工艺文件一起归档整理,并登记造册。
第十五条 存档资料要建立账簿,保持账物相符、完整准确。发现资料破损,应及时修补复制。
技术管理组织
第十六条 本公司的技术管理归生产技术研究会统一组织管理。
第十七条 生产技术研究会的工作职责是,对下列工作进行研究、协调。
1. 提高、改进生产技术。
2. 研究新产品的生产技术。
3. 工程、质量、试验、管理上的各种问题。
4. 生产技术的引进、技术研究成果的对外发表。
第十八条 生产技术研究会的构成。
1. 生产技术研究会的成员有总经理、生产总监、生产部经理、技术主管、车间主任、有关部门的经理。
2. 研发部门负责人以及其他有关的技术人员根据需要出席会议。
第十九条 生产技术研究会的运行。
1. 凡定期的技术研究会议,由生产总监主持召开。
2. 临时的技术研究会,由提出议题的部门负责人主持召开。
3. 事务性检查,由技术主管担任负责人。
第二十条 开会时间。
1. 凡定期的技术研究会议,每月一次。
2. 凡临时性的会议,随时召开,生产部经理为会议的召集人。
第二十一条 议题决定。
1. 每月开会前10日,技术主管把会议的议题和开会目的具体记录下来,向生产总监报告。
2. 技术主管要在开会前三天决定议题,通知各委员并递交有关资料。
第二十二条 会议记录。
生产技术研究会的会议记录由总经理办公室负责。
附 则
第二十三条 制订、修改和废止。
本制度的制订、修改和废止须经企业经营常务会议讨论,并由技术主管人员决定。
第二十四条 实施。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