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专业机构的调研
(一)文物管理部门
20世纪80年代,蓬安县文物工作者对运山城遗址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文物调查,划定了运山城遗址保护范围。1985年6月8日,蓬安县人民政府正式公布运山城遗址为蓬安县文物保护单位,将运山城遗址纳入文物部门和法律法规的保护之下。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蓬安县文管所再次对运山城遗址进行了全面普查,对城内现存城墙、城门、摩崖题刻等具体数据进行了测量和记录,并以此为材料编入《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为后来的调查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参考。
近年来,随着对运山城遗址关注度的提升,各地前往此处调查的科研院所越来越多,南充市及蓬安县文物管理部门亦多次陪同前往调查,并屡获新发现。
(二)司马相如研究会
2003年,司马相如研究会在蓬安成立,2004年在蓬安召开了全国第一次司马相如学术研讨会。为考证相如县治所迁徙等问题,2004年5月,在蓬安县人民政府的支持下,司马相如研究会和蓬安县文体旅游局邀请了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文学院的老教授龙显昭、王明元、徐才安、周子瑜及南充市有关专家一行7人对运山城遗址内的城墙、摩崖碑刻、老观音龛等遗迹进行了实地调查。周子瑜等专家学者登临山顶,颇生感触,还写下了怀古诗作,后被收入《相如故里风光吟》一书。
(三)四川省文史馆
2013年4月9日,四川省文史馆副馆长、省政协常委徐万华一行8人在南充市文管所、蓬安县文管所、四川古城堡文化研究中心等单位相关同志的陪同下,驱车前往运山城遗址开展实地调查。专家们对运山城遗址的历史文化价值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建议在今后要开展更为深入、全面的调查工作和考古勘探、发掘工作。
(四)四川古城堡文化研究中心
早在2012年9月,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王雪梅、金生杨、高然、范双双等就初步调查了运山城。2013年年初,西华师范大学成立了四川古城堡文化研究中心,是全国首家专门调查研究巴蜀地区古代军事城堡遗址的专业学术机构。2013年4月,中心成员李健、蔡东洲、蒋晓春、符永利等陪同四川省文史馆专家考察了运山城。上述两次考察虽未作详细记录,但对运山城的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后来的详细调查奠定了基础。2014年以来,四川古城堡文化研究中心先后12次派员前往运山城遗址进行详细考古调查,是目前调查运山城遗址次数最多、掌握资料最丰富的专业团队。四川古城堡文化研究中心历次调查运山城遗址的情况如下:
1.调查过程
2014年6月1日,西华师范大学副校长李健教授,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蔡东洲教授,四川古城堡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蒋晓春教授,符永利博士,中心成员罗洪彬、雷晓龙、于瑞琴、郝龙、刘菊、高新雨等一行数人在蓬安县文管所汤跃明所长的陪同下对运山城进行了首次较为全面的田野调查,此次工作主要在内城区域展开,目的是摸清城内遗迹分布及保存情况,为后续调查研究工作准备基础材料。调查组对内城区域的城门、城墙、龛窟、洞窟、堰塘、寺观遗址等重要遗迹进行了详细的数据测量、文字记录和图像采集。其中对唯一保留的东门遗迹进行了科学的考古测绘,对宝祐纪功碑等重要摩崖碑刻的内容进行了现场的初步识读。见图2-1。
图2-1 测绘东门(2014年6月1日)
2014年6月28日,四川古城堡文化研究中心蒋晓春教授,符永利博士,西华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饶建华博士,蓬安县文管所汤跃明所长,中心成员罗洪彬、曾俊、雷晓龙等一行对运山城遗址进行了第二次实地调查。此次调查工作主要在外城区域开展,目的在于摸清外城区域的遗迹分布和保存情况。由于调查前一天下过雨,上山之路泥泞难行,车辆无法上山,调查组只得徒步上山。在村民姚茂生老人的带领下,调查组穿行于数十年无人进入的山腰密林之中整整6个小时,费尽艰辛终于找到了各个外城门及多段外城墙,并在城墙内外发现多处瓦砾富集区。此次调查确定了运山城外城的存在及其大体范围,极大地丰富了以往的资料。
2014年11月20日,四川古城堡文化研究中心蒋晓春教授,中心成员雷晓龙、郝龙、刘欢欢一行四人对运山城遗址进行了第三次实地调查。这次工作的重点是对内城老观音龛一带及城西区域部分外城门的复查。调查中对老观音造像龛进行了详细记录,并对龛内题刻文字进行了现场释读。
2015年6月28日,四川古城堡文化研究中心符永利博士、张成博士,中心成员罗洪彬、雷晓龙、郝龙等人第四次前往运山城遗址开展实地踏勘。此次调查目的在于初步确定城内可发掘地点,为日后的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做前期准备。调查中初步确定了三处可发掘地点,并在东门区域宝祐纪功碑右侧约20米处新发现清平庙洞窟及较大规模采石场遗迹。
2015年7月9日,四川古城堡文化研究中心蒋晓春教授,中心成员罗洪彬、雷晓龙,西华师范大学物理与空间学院小型无人机实验室曾体贤教授及航模队三名队员对运山城进行了航拍,获取了大量航拍图像,对于进一步推动运山城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蓬安电视台对此次调查进行了全程采访和报道。见图2-2。
图2-2 蓬安电视台采访航拍队(2015年7月9日)
2015年11月11~13日,四川古城堡文化研究中心成员罗洪彬、雷晓龙、景俊鑫、付蓉、陈文利一行五人对运山城进行了第六次实地调查。本次调查为期三天,主要目的是对运山城内外城的城门及城墙进行全面复查。调查中,在东门外鹅颈项山脊两侧的唐家沟、黄家沟区域新发现了体量巨大的宋代城墙遗迹,进一步丰富了东北侧外城的资料,使得运山城内外城防体系更为明晰。同时,调查组还对内城观音洞内的部分摩崖题刻作了拓片,在山顶范围内进行了遗物采集,并考察了南敌台,得出了新的认识。见图2-3。
图2-3 掩映于杂草荆棘中的黄家沟城墙局部(2015年11月13日)
2016年1月3日,四川古城堡文化研究中心蒋晓春教授,西华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吴敌副教授,中心工作人员罗洪彬、雷晓龙一行四人对运山城进行了第七次调查。擅长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吴敌老师对运山城遗址的保护和开发提出了建议。
2016年3月5日,四川古城堡文化研究中心蒋晓春教授,中心成员罗洪彬、雷晓龙、贠鑫一行四人对运山城进行第八次实地调查。此次调查的工作重点是完善东门区域现存遗迹的平面分布图,并对东门外的两处隔离墙及南敌台隔离墙进行实测和记录。
2016年3月19日,四川古城堡文化研究中心符永利博士,中心成员罗洪彬、雷晓龙陪同日本九州大学宋元史学者舩田善之先生和日本学术振兴会研究员井黑忍先生实地考察了运山城遗址东门及观音洞等区域,并就运山城防御体系问题进行了交流。
2016年12月24日,四川古城堡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蒋晓春教授陪同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袁东山研究员,河南大学历史地理所所长赵炳清教授等考察了运山城遗址。
2017年4月14日,四川古城堡文化研究中心罗洪彬老师陪同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钓鱼城研究院丁伯慧院长,池开智研究员,郑敬东教授,位光辉老师等考察了运山城遗址。
2017年5月30日,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蔡东洲教授,四川古城堡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蒋晓春教授,罗洪彬老师再赴运山城遗址调查文物保护情况。调查中发现山顶新修公路对遗址破坏严重。调查中还在老观音龛附近采集到磨制石刀一件。见图2-4。
图2-4 采集到的磨制石刀(2017年5月30日)
2.调查手段
(1)团队组成
四川古城堡文化研究中心运山城遗址调查组以中心主任蒋晓春教授为负责人,蔡东洲教授,符永利副教授,罗洪彬老师以及一批考古学、专门史的研究生等为主研。团队成员长期参与巴蜀地区古城寨调查,积累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此外,参与调查和研究的还有饶建华副教授(美术学,擅长民间文化、书法)、吴敌副教授(旅游学,擅长旅游规划)、曾体贤教授(物理学,擅长航拍及图像处理)等人。因此本课题组成员学科背景以考古学学科为主,其他学科为辅。各学科搭配合理,相辅相成。团队成员中既有多名造诣深厚的教授,也有年轻教师和一些充满活力的在校研究生,年龄结构、学术结构合理。
(2)设备配备
为获取科学翔实的调查资料,四川古城堡文化研究中心以西华师范大学考古学学科为支撑,配备了相应的工作设备。摄影方面有佳能5DMARKII数码照相机以及西华师范大学小型无人机实验室的六轴飞行器(带数码相机),获取照片数千张,容量达数十G。测绘方面:配备了移动工作站、手持GPS、激光测距仪、激光打线器、卷尺、罗盘、绘图纸笔以及拓片工具、登山工具、对讲机等,可以充分保证田野考古工作所需。
(3)计划制订
针对运山城的实际情况,四川古城堡文化研究中心调查组制订了详细的调查计划,并在工作中依据实际情况做出适当调整。根据摸底,制定的调查内容包括:城址所在山体及周边地区地形地貌,外城墙及城门、内城墙及城门、敌台等相关防御设施;城内衙署、寺庙、塘堰、道路、水井等相关行政、生活设施;城内外墓葬、龛窟等其他遗迹遗物。就调查范围而言,突破了过去仅仅着眼于城内的局限;就考察体系而言,突破了过去仅仅着眼于城门、碑刻等单个遗迹点的局限,有助于形成对运山城整体防御体系构成的看法。
调查之前,调查组成员广泛搜集并分析整理了相关文献材料和以往研究成果,重点翻阅了南充、蓬安的方志资料,获取了较多有效信息,尤其是在明正德《蓬州志》中发现的西门《杨大渊修建运山城记》(即《移治碑》)全文,丰富了过去的认识并纠正了学界的错误。同时实地考察了钓鱼城、青居城、得汉城、大良城、神臂城等40余处宋元战争时期城寨遗址,通过对比,对运山城的认识也进一步得到深化,使考古调查更具针对性和目的性。又利用考古学、历史学、宗教学、地理学以及美术学等学科知识,采用绘图、航拍、摄影、测绘等现代技能手段,确保每次调查的科学性和真实性。上述十余次实地查工作,时间长、范围广、对象全面、记录手段多样,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科学、翔实的资料,同时纠正了以往的一些不实数据。可以肯定地说,这是目前为止关于运山城遗址最为翔实的资料。
在此基础上,四川古城堡文化研究中心学者还对运山城遗址的防御体系、特点、地位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一些新的看法。同时,进一步挖掘运山城遗址的历史文化内涵,结合现存遗迹的保存状况,对其进行历史文化价值评估,从而为今后保护与开发等工作提供完善的基础材料和必要的学术支撑。
3.其他工作
在调查与研究之余,四川古城堡文化研究中心还非常重视运山城遗址的宣传和推介工作。工作期间,四川古城堡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蒋晓春教授曾携带阶段性成果《蓬安运山城遗址的调查与初步研究》参加在蓬安县召开的“四川省司马相如研究会成立大会暨司马相如与文化中国研讨会”(2014年11月)和在合川区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召开的“钓鱼城与世界十三世纪史学术研讨会”(2015年10月)。并在两次会议上,向与会学者介绍了运山城遗址的调查和初步研究情况,扩大了运山城的知名度和学术影响。2015年9月,西华师范大学召开了“巴蜀思想文化暨龙显昭先生八十华诞学术研讨会”,其中专设了“巴蜀古城寨的调查与研究”专题。会上,四川古城堡文化研究中心也向与会专家做了运山城的推介。2017年9月在蓬安县召开的“司马相如与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学术研讨会上,四川古城堡文化研究中心蒋晓春教授再一次向与会专家和学者介绍了运山城遗址调查与研究的最新成果。同时,四川古城堡文化研究中心学者还多次接受《南充日报》《南充晚报》等新闻媒体采访,借助媒体对运山城遗址进行广泛宣传。见图2-5。
图2-5 蒋晓春教授在“司马相如与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学术研讨会上向与会专家介绍运山城遗址调查与研究最新成果(2017年9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