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介环境下职业新闻人思维方式转型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媒介环境辨析

不同学者曾从不同侧面定义媒介环境。总体而言,对媒介环境的性质及特征的探讨包括以下几点:人并不总是对客观环境做直接反映,媒介环境在人类的认知历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媒介环境是现实的镜像,即媒介环境通过符号记录和提示人们无法直接接触的环境动向,充当人们借以进行符号意义建构的间接环境;媒介环境影响着人们对现实环境的判断,且有环境化的趋势。本研究采用媒介环境学的视角界定媒介环境。媒介环境学派认为媒介环境不只是一种物质形式。认为媒介能给人感知偏向,以不同符号形式构建不同感知特征的媒介环境。媒介环境学英文名为“Media Ecology”。“Ecology”透露出媒介环境学具有生态学视角。媒介环境学吸纳了生态学的基本理念,研究生存于媒介环境中的人。根据媒介环境学四代研究者的研究路线,媒介环境可分期如下:模拟式传播时代、口语传播时代、书面文化传播时代、大众电力媒介传播时代、互动式数字传播时代。本节中,笔者对不同媒介环境的特征加以详细说明,并对不同媒介环境的传播特征加以分析。重点阐述“互动式数字传播”为当下新媒介环境的典型特征,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一媒介环境进行再度细分,指出社交性在新媒介环境中的重要作用。

一、媒介环境的界定

(一)媒介环境概述

媒介环境性质和特征的探讨总体而言包括以下几点:人的行为并不总是对客观环境变化做出直接反映,而是越来越依赖媒介环境产生认知图景。媒介环境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像,而是根据需要经过一系列加工重构后形成的象征性环境,这种象征性环境影响着人们的认知和行为,与现实环境存在偏离。

1.人的行为并不总是对客观环境做出直接反映,而是越来越依赖媒介环境

美国著名的政论家李普曼的代表作《公众舆论》开篇引用了柏拉图著名的洞穴寓言(《理想国》第七卷)。洞穴寓言原意是指受过教育与未受过教育的人的本质不同。李普曼借寓言指出人们对现实环境的认识具有间接性和象征性。

人们生活的现实环境太过庞杂,有限的生命不足以应对无穷尽的未知,于是人们依靠观念去把握超出直接感知范围的环境。媒介环境通过符号传播为人们提供构想观念的材料,使人们“认知”未曾亲身经历的事件,激发情感并且促使其在现实环境中产生行动。

2.媒介环境不是现实的镜像,而是加工重构后的象征性环境

20世纪20年代,李普曼在《公众舆论》一书中首次使用“拟态环境”(Pseudo-environment)一词,强调媒介环境的非真实性。“每个人的行为依据都不是直接而确凿的知识,而是他自己制作的或者别人给他的图像。”〔美〕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阎克文、江红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8页。媒介环境通过符号记录和提示人们无法直接参与的环境动向,充当了人们进行符号意义建构的间接环境。李普曼提出身外世界与脑海图景的观点,认为媒介环境影响着人们对行为环境的构建。

3.媒介环境的环境化

媒介环境影响着我们对现实环境的判断。“它带给我们的消息时快时慢,但只要我们信以为真,我们似乎就会认为那就是环境本身。”〔美〕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阎克文、江红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随着科技的革新,人的生存方式已与传播媒介共融共生。传播媒介深度参与日常生活。尼葛洛庞帝当年所说的“数字化生存”已成为现实。现代传媒信息传递灵活、迅速且声情并茂,它大大拓宽了人们对外部世界的接触面,让人沉浸于对媒介信息的接收与处理而忽略现实环境,其社会行为越来越受到媒介环境的影响。

(二)媒介环境学视野下的媒介环境

本研究从媒介环境学的视角对媒介环境进行界定。媒介环境学派萌芽于20世纪30年代,形成于70年代。代表人物包括刘易斯·芒福德、雅克·艾吕尔、詹姆斯·凯利、埃里克·哈弗洛克、哈罗德·伊尼斯、马歇尔·麦克卢汉、苏珊·朗格、伊丽莎白·爱森斯坦、沃尔特·翁、尼尔·波兹曼、保罗·莱文森等。媒介环境学派与经验学派、批判学派并称为三大传播学派。

媒介环境学具有生态学视角。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科学。媒介环境学吸纳了生态学的基本理念,不过,“Ecology”解释的结构与关系主体已从生物学中生物体和自然环境转换为人类与媒介信息环境。媒介环境学研究的媒介环境关注传播媒介如何影响人们的感知、理解和价值观,人们与媒介的互动如何促进或阻碍人们的生存。〔美〕保罗·莱文森:《莱文森精粹》,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1页。它的研究对象包括媒介环境的结构、内容和对人的影响。

媒介环境学在区分媒介本身特性的基础上探讨媒介环境。正如伊尼斯所说:“我们可能需要分别追问广播、报纸、动画、杂志和书籍而不是一个大意上模糊的泛泛效果。”转引自William J Buxton. “Harold Innis Excavation of Modernity: The Newspaper Industry, Communications, and the Decline of Public Life.”Canadian Journal ofCommunication, 1998, Vol.23.

梅罗维茨在提及研究对象时,用了“medium theory”而非复数形式的“media theory”,意在关注每一类媒介与其他媒介的不同。总之,媒介环境学研究的媒介是具有时代特征和类别区分的媒介,而不是泛论媒介。

二、媒介环境的分期

麦克卢汉沿袭伊尼斯媒介效应研究的思路,依据各时代的主导媒介对人类传播历史进行时代分期。第一时期:口语传播时代,从人类言语时期至5000年前文字出现为止。第二时期:书面文化传播时代,从5000年前文字的发明至电能被发现,电报出现为止。第三时期:电力信息流的时代,即从1844年电报问世开始到此后的时期。这样的时代分期具有里程碑意义,启发了后来的媒介研究。随后,罗伯特·洛根在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上追加了两个时代分期。一个模拟式传播时代,指口语滥觞之前的时代。他根据唐纳德对前口语时代的研究提出前言语的信息传递,如咕噜、手势、面部表情、体态语都是这一时期主导的传播媒介。另一个时代分期则源于麦克卢汉所提的电力信息流时代的细分。洛根根据是否具有双向的信息流动,是否是数字媒介,是否具有信息存储功能,划分出大众电力媒介传播时代(始于19世纪中叶,止于20世纪中叶)和互动式数字传播时代(始于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问世至今)。大众电力媒介传播时代包含电报、电影、唱机、广播、电视等。互动式数字传播时代包括电脑(硬件和软件)、互联网、手机、iPOD播放器等数字媒介。这两个时代都包含信息流动的电力加速。但是电力媒介的使用者被动消费信息,并且信息反馈可能性小,信息存储不方便。数字媒介的使用者能与存取的信息进行积极互动,重新编辑、创造新的信息。洛根指出:“电脑和互联网的使用含有认知的一维,相反,大众媒介和电话的使用全然没有认知的成分。”转引自〔加拿大〕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第26页。电力时代的媒介主要扮演信息提供者的角色,数字时代的媒介更需要使用者驾驭信息双向流动,含有认知成分。本书根据媒介特征划分媒介环境并对每一时期的媒介特征做了总结。

(一)具身媒介环境时期

“具身媒介环境”以身体感官为媒介接收信息,身体感觉及人的运动系统参与传播过程,体现人的认知活动对身体的依赖。这一时期指从言语滥觞至文字发明之前。前言语媒介环境与口语媒介环境具有统一性。一是传播行为以模拟式传播为主。包括通过表情、手势、声音等模拟形状及情感、态度的自然状态。口语是人类经过漫长的进化而产生的,其中保留了大量的手势、表情、体态语、音调音色等模拟式传播的退化痕迹。二是这一时期,感知思维起主导作用。感知思维逐渐向观念思维演化。

具身媒介环境的特征如下:

(1)人的身体直接参与传播活动。身体状态影响思维、判断、态度、情绪等心理过程。

(2)强调亲身体验对知识和经验的影响。具身媒介环境受到个体行动能力的限定。通过身体知觉与外界产生互动,所获得的信息具有很强的个性化特征。本质上是源于此刻身体结构和运动系统的体验。

(3)具体而形象的媒介环境。以感官为媒介,生理性体验参与传播过程,所得到的信息回馈是具体的、鲜活的。缺乏观念层面的抽象。抽象思维尚未替代形象思维产生决定性影响。

在这一时期,人类基于本能及基本生活需求参与传播活动。大部分传播活动是自愿的,在无意识状态下进行的。参与传播的双方也不存在明显的受传关系。双方身份在自然互换的状态下进行。

(二)书面媒介环境时期

书面媒介环境时期指从5000年前文字出现直至印刷术兴起之前。这一时期口语传播与书面传播产生了极大的差异。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里将口语传播和书面传播做了详细对比(见表1-1):口语传播是同步的,而书面传播是序列性和经验性的;口语传播包容一切,而书面传播是分割的;口语传播依赖具象与经验性,书面传播是抽象的;口语传播是直觉与神秘的,书面传播是理性的、有因果关系的;口语传播是听觉、触觉的,书面传播是视觉的。

表1-1 口语传播与书面传播特性的对比

书面媒介环境的传播特征如下:

(1)传播变为线性传播、符号传播、间接传播。

(2)信息可以通过文字跨越时间得以保存。人的认知材料越发抽象,促使人们可以思考更为专业的形而上的内容。

(3)人类的思维从感知性思维转变为概念性思维。

(三)大众媒介环境时期

电视是科学技术的产物。“1817年,瑞典科学家希尔兹列斯发现了化学元素硒。1873年,英国科学家约瑟夫·梅发现了硒元素的‘光电作用’”欧阳宏生:《广播电视学导论》(第三版),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7页。,理论上证明光能转化为电信号,即物体影像可以通过电子信号得到传播,这为电视动态画面的传递奠定了基础。1923年,查尔斯·詹金斯试验用尼普科扫描盘完成电视画面的传送。

电力媒介时代的主要标志是大众媒介成为整个媒介环境的主体。其中,电视是大众媒介的主导力量。这一时期的电视媒介环境包含了大众传播环境的典型特征:公开性、间接性、点对多、单向传播。此外,传播环境任何时候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物理时空、社会环境、心理环境、技术环境都分不开。德国学者马莱茨克以社会心理学为视角构建“大众传播场模式”(1963),围绕大众传播的两个基本要素——传播者和接收者,系统分析了大众传播过程涉及的诸多因素。马莱茨克认为媒介特性有关“接收者(观众、读者等)要求的感知类型;接收者在时间上和空间上与媒介结合的程度;受众成员接收媒介内容的社会环境;事件与关于该事件的讯息消费之间的时间差(即同时性程度)”〔英〕丹尼斯·麦奎尔、〔瑞典〕斯文·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祝建华、武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年版,第55页。

综合学者们对大众传播时代特征的诸多探讨,以下拟从三个方面分析大众传播时代的媒介环境。

1.点对多,公开传播的信息环境

1926年,英国科学家贝尔德用尼普科扫描盘完成了电视画面的完整组合以及传播。1927年4月7日,《纽约时报》头条刊发《电视缩短了空间距离,远方人的音容笑貌近在咫尺》一文,报道了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展示的贝尔实验室研制的第一代电视机。通过电视传播,美国商务部赫伯特·胡佛在华盛顿的发言被传播到纽约的电视屏幕上。为了让电视信号覆盖偏远地区,电缆电视应运而生。通过电缆传送电视信号能有效解决无线电波传输时电视图像失真和声音信号损失严重的问题。在电缆电视的基础上,城市有线电视网络逐步发达,能为公众提供更为丰富多样的电视内容。大众传播的性质决定了电视信息发布批量大,受众广泛。从数量特征和结构特点来讲,电视受众在一致的时间接收到同质化的信息。大众传播环境下的信息接收者是无差别的匿名受众。在电视传播环境中不能对观众进行人口统计学的区分,更无法甄别观众的个体特征。观众信息接收的门槛主要是技术。在这样的媒介环境下,电视受众对电视内容的感知方式具有高度一致性。与人际传播不同的是,大众传播是宽松的、接纳的、包容的,一次性把关。然而,也由于其量大面广,无法照顾到个体需求。

本雅明在讨论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时提到大众感受模式的转变。人们不是凝神专注而是心不在焉地对待“艺术作品”——因为此处的艺术品是以批量复制形式嵌入生存环境的对象。它遵循的不是艺术创造规律而是标准化生产的,意在创造使用价值,迫使受众消费的工业规律。参考〔德〕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即在电力时代的媒介环境,人们的观看行为属于消遣而非沉浸。

公开的信息环境对个体而言还暗示了集体生活。以大众媒介为载体的知识、经验、价值观的传递是基于覆盖率前提下的广普式播送,在电视频道、电台、纸媒触及的所有区域均进行同时同质的传播。观看或收听行为不是个体行为,而是集体行为。对于大众媒介环境中的人与事来说,议程设置具有全球范围的影响力。受众在大众媒介环境中挖掘道德与伦理观念的相关资源,建立社会维系,推动社会生活。

2.间接感知,时空区隔的传播环境

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2年,美国发射“电星1号”卫星,实现电视信号洲际覆盖。通信卫星的使用,使全球同步收看电视节目成为可能,电视的影响力大大提升。电视以电波为载体,传输迅速,只要被电视信号覆盖的区域就能同步接收信息。1972年,SONY公司推出3/4英寸盒式磁带录像机,推动了电视信息采集与制作的更新。ENG方式(电视新闻采集)使电视节目的制作更为方便快捷,节目制作与播出的时间差进一步缩小。电视兼容多种艺术门类,综合运用多种符号手段,丰富了信息的表达。电视影像已经渗透至现实环境的各个角落。

其实,大众媒介环境的感知是间接的。媒介前的“你”,自以为参与了社会活动,实际上什么都没做;自以为参与了更广泛的社会交往,实际却更为孤独。广播、电视、纸媒展现的时间节奏、空间范围与受众所处的物理时空有极大差异。

据说,希腊人将时间划分为钟表时间和沉浸时间。钟表时间是由时钟和日历测量的外在时间,又称客观时间。沉浸时间是主体感受到的时间意义,体现为内在时钟与生物节奏,又称主观时间。

电视媒介和广播媒介环境提供了两种时间体验。它们依据机械时钟创造的标准时间安排节目流程,以及节目中的每个段落。同时,又在叙事时间内打破不可逆的线性运动,加入不同的时间节奏。为了不错过节目,观众或听众需要调配私人时间,使其与节目单保持一致,在欣赏节目时体验沉浸时间。

法国学者保罗·利科认为媒介叙事中深藏着社会群体独特的时空观念。他把媒介叙事的时间图式分为三个层面:“陈述行为、陈述和文本世界。与之相对应的是讲述时间、被讲述时间以及讲述所花时间与被讲述时间的合取/析取所投射的时间虚构经验。”〔法〕保罗·利科:《虚构叙事中时间的塑形:时间与叙事卷二》,王文融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31页。借用他的观点,可将广播、电视媒介环境中的时空特征分出三个方面。一是推动节目进程的陈述时间及陈述时所处的场所,以现在时态呈现的时间与演播室空间。二是节目中被讲述的时间与空间。节目文本叙事中的时间可以是将来时态、现在时态,也可以是过去时态。节目文本叙事中的空间可以是现实空间,也可以是虚拟空间。三是受众在接受上述两种时间过程中产生的时空经验。在受众感受着光影(或声音)构成的交错事件时,这些事件存在于不同的时空中,以碎片化的方式涌入观众所在的现实时空——客厅。

3.单向传播,相对封闭的传播环境

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是电视事业飞速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有三个标志性事件。一是彩色电视普及。1954年,彩色电视在美国诞生,实现影像还原度的飞跃。二是家庭摄像机、录像机大批量投放市场。1956年美国安培公司研制出四磁头带录像机,电视从此告别用电影胶片拍摄并冲印再扫描播出的历史,电视信号可以记录在四磁头带录像机上,并实现重放。1975年,家用录像机普及,能满足人们录下节目,随时收看的需要。录像市场的繁荣带来电视的热销,使得信息类、娱乐类录像带成为影视资料,供人们“取阅”与参考。三是有线电视、卫星电视提升电视信号的覆盖面。参见欧阳宏生:《广播电视学导论》(第三版),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2页。这三个标志性事件确定电视传播的结构和组织方式将发生变化。运用卫星手段进行全球传播,导致电视内容的组织随之发生变化。运用录像设备观看电视时,人们不仅观看内容,还琢磨如何通过编程(快进快退)规避广告,省略片头、片尾时间,重放重点内容。“1980年到1990年的十年间,日平均收视每户4.9~5.3小时,每个人3~3.8小时。看电视耗费的时间比其他闲暇活动耗费时间的总和还多,被列为与工作和睡眠一样耗时的活动。”〔英〕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电视与社会》,张永喜、鲍贵、陈光明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随着电视普及率的迅速提升,电视的使用环境和电视媒介工具环境对人认知、行为、性格方面的影响成为媒介研究者的关注重点。日本学者林雄二郎在《信息化社会:硬件社会向软件社会的转变》一书中提出“电视人”的概念,认为相对于印刷媒介环境中成长的父辈而言,电视人在电视声画感官刺激的环境中完成社会化。他们的特征是注重感官刺激,思维活跃,但思维方式趋于碎片化。同时,由于电视机放置的物理空间狭小,人们看电视时处于背靠沙发,面向荧屏的惰性状态,这样的观看环境容易让人孤独、内向、自我中心化。日本学者中野牧在《现代人的信息行为》一书中敏锐地观察到了大众媒介,尤其是电视媒介对人的影响。他提出“容器人”的概念,进一步指出大众媒介具有单向交流的特质。长期身处于电视环境将导致行为与内心隔离,人们自以为参加了大量社会交往,实际只是处于对外界自我封闭后,将内心与电视内容联通的“拟交流”状态。

无论卫星直播多么普及、光纤电视网多么发达、录像机设备多么先进,都只是增加电视环境中信息流动的规模与速度,不能改变信息流动的方向。电视信息流动历来遵循从传播者(制作者)到受众的单向路线,受众的信息反馈无法直接体现到节目中。

(四)新媒介环境时期

1.如何看待新媒介环境的“新”

新媒介的概念是相对的,可从两个层次来理解:一是新技术支持下诞生的全新媒介;二是旧媒介与新技术融合而进行功能重组的媒介。旧媒介对新媒介起支撑作用,它既是新媒介诞生的背景,又在某种意义上成为新媒介的内容。新媒介以旧媒介为内容,不仅传输既定的思维模式和符号信息,还在新技术支持下对符号信息进行再次加工,更改人们已有的符号系统和思维模式。新媒介环境以综合的符号系统,全息式反映和表现现实环境,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幻象世界,影响人类社会和文明进程。

新媒介环境时期中的新媒介指与传统媒介(电视、报刊、广播等)相对的,建立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技术之上的媒介。互动式数字传播是当下新媒介的典型特征,即新媒介都是以网络技术、数字技术为支撑的互动性媒介。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时代,新媒介不断更新和丰富。有学者对新媒介做了再度划分。如美国传播学者保罗·莱文森将Web 1.0时代的媒介称为“新媒介”,将1999年出现的博客等网络媒介称为“新新媒介”。“新媒介”包括以网站、论坛、电子邮件、即时通信、网络播放器等为主的互联网,“新新媒介”的典型代表如博客、脸书、维基、微博、微信等。“新媒介”保留了大众传播媒介的特征,如门户网站一对多式的传播,信息的流动以单向为主。用户可以在信息下方留言,但反馈信息通常不能得到足够重视。论坛发言面向所有用户,类似现实中的群体传播。电子邮件用于人际交流,但交流方式笨拙且不够快捷。利用QQ等即时通信软件可以进行群聊或一对一交互式聊天,但交流的灵活度和便捷性都不如新一代的社交媒介。“新新媒介”即网络交往媒介,最大的特点是社交性,可自由制作交往信息。“新新媒介”可以作为自媒体发布个人信息,分享公共资源。互联网精神中的平等性、参与性被发挥到极致。不过,无论是“新媒介”还是“新新媒介”,其基本特征都是互动式数字传播。

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推动下,旧媒介如言语、文字、照片、广播、电影、电视成为新媒介的内容,在新环境中以新的面貌出现,如陆续出现的网络电视、移动电视、数字电视、IP电视、智能电视等媒介。媒介传播由离线形塑内容变为在线参与互动。

功能转型方面,大众传播的制播技术从原来的模拟技术转向数字技术,开始使用数字语言,传播流程从线性转向非线性。由于这种传播具有双向性特质,受众的满足模式体现出更多的自主性,因此大众传播媒介的某些功能得以强化和拓展,如可选择性、互动性。信息接收方式多屏化,既可以通过传统电视机接收,也可以用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接收。与此同时,大众传播媒介的某些特征被削弱,比如电视的单向线性传播所导致的保存与点播困难不复存在,受众可随意把握观看时间与观看节奏;家庭客厅的固定式收看方式改为跨屏收看、伴随收看,最大限度适应受众消费时间的碎片化。

在互动式数字传播时代,可从技术层面和内容层面来理解传统媒介受到的冲击。正如麦克卢汉所言:“技术的影响不是发生在观念层面上,而是要坚定不移地、不可抗拒地改变人们的感觉比例和感知模式。”〔加拿大〕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第31页。沙发土豆式的观看模式,放大了视听器官的信息接收功能,而新媒体背景下的电视播放与手指触觉有了更深入的联系。人们在观看电视节目时,加入更多的手部操作,实现点击选片、快进、回放。

随着新技术的运用,媒介的表现方式不受限于内容,还是内容表现的框架。比如电视与手机融合,通过手机观看视频,决定了视频播放时间大多在20秒至2分钟。除了专业媒体人制作的资讯,视频来源还包括手机使用者随手拍摄的、非专业性但信息量充足的内容。

理解媒介之间的互动(一种媒介和其他媒介间的互动)是麦克卢汉方法论的重要部分,也是媒介环境学的核心。传统媒介处在新媒介构成的网络中。这就类似于语义网里对词汇语义的判断依赖所有词汇共存的语境。新媒介环境下,媒介融合的趋势出现,媒介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新媒介环境下传统媒介与其他媒介的关系发生改变,比如电视与书面文化的关系从挑战与威胁变为互补与共融。

2.新媒介环境的基本特征

(1)网络技术。

新媒介时代的网络技术是互联网基础之上的一整套技术,是信息技术的集大成者。互联网(Internet)起始于美国1969年创建的阿帕网。从物理方面理解互联网,它由信息接收和处理终端、服务器、路由器及连接这些设备的通信线路组成。互联网通过一组通用协议连接局域网和信息接收/处理终端。协议是信息传递所遵守的语言规范,包括网际协议(Internet Protocol)和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二者相互配合,形成全球性的超级网络。人们通过网络,运用软件完成操作,实现信息共享。互联网技术、计算机软硬件、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网络技术的发展,实现了高效快捷的信息传递和资源共享。通过人机互联使得上网的个人、机构、组织成为巨大网络中的节点,加剧了全球范围内的相互依赖。大众媒介时代的传统社会是层级分明、中心突出的线性社会,而网络社会则是“处处是中心,无处是边缘”(麦克卢汉语)的发散式、渗透式的社会。在纵横相连的网络世界里,“传播无时无处不在:移动与固定并存,虚拟与现实同在;传播无所不能:娱乐、工作和生活边界消失,云计算整合一切;传播以人为中心:个性化定制,回归人的本质”陈力丹、丁文凤、胡天圆:《沉浸传播:处处是中心无处是边缘——对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总结与思考》,载于《新闻爱好者》,2015年第1期。

有学者认为,网络传播是在网络物理属性基础上的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复合。参见孟建、祁林:《网络文化论纲》,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28页。网络技术提供电子网络,人们在电子网络上交流信息。此外,网络交往的背景、人际关系可以随时切换,比如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或同时展开好几组对话框,进行不同场景、不同身份的对话,实现交往主体多样化身份的呈现。

网络技术的发展,带来生活态度与思维方式的变化,集中体现于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两个方面。关于云计算较为公认的定义是:“云计算是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过这种模式,共享的软硬件资源和信息可以按需提供给计算机和其他设备。”通常涉及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易扩展且经常是虚拟化的资源。Bernier, Paula.IP contact centers, the cloud &social media form holistic customer interaction solutions.Customer Interaction Solutions, 2011, 30(5):22-24.也有学者把云计算描绘为,通过网络提供可伸缩的廉价的分布式计算能力(中国云计算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刘鹏教授语)。云计算具有大规模、虚拟化、可伸缩、廉价、按需服务等特点。云计算的使用,改变了信息资源的销售和分享模式,信息的使用不以复制为前提,而是基于云端的多用户共用。这就提升了信息平台的服务性。英国学者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和肯尼思·库克耶认为大数据带来信息分析的转变:分析更多的数据,甚至处理和某个特别现象相关的所有数据,而不再依赖于随机采样。因为数据庞大,以至于人们不再热衷于追求分析的精确度,分析的目的由寻找因果关系转变为寻找相关关系。参见〔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盛杨燕、周涛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8页。

(2)数字技术。

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反复提及,人类社会将由原子世界蜕变到比特世界。去中心化、全球化、和谐化赋予青年公民权利。数字技术将信息变成比特(bit),二进制数系统中的0、1都是比特。字节是数据存储的最小单位。一个字节包含的比特越多,信息还原越精确。声音与影像数字化呈现是指其被0和1以离间方式进行表达。“把一个信号数字化,意味着从这个信号中取样。如果我们把这些样本紧密地排列起来,几乎能让原状完全重现。”〔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第24页。由于取样间隔极短,比如采用高分辨率的数字技术,人们就会听到高保真的音乐,见到细腻呈现的照片形象,看到流畅清晰的视频画面。

“到了新千年的时候,互联网摆出了这样一副姿态:它要把过去一切的媒介‘解放’出来,当作自己的手段来使用,要把一切媒介变成内容,要把这一切变成自己的内容。”〔美〕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信息化新千纪指南》,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52页。比特易于相互混合,打破原有的媒介传播壁垒,对不同的媒体数据进行统一处理,结构为数码流,进行存储与传输,最终使信息多媒体化。多媒体网络文本可以由视频、音频、图片、字符、表情包等任意组合。另外,依靠超级链接,多媒体文本可以组合成超媒体系统。超级链接以标题或摘要形式构建信息入口,为同一页面的使用者提供多种层级选择,打破循序渐进的信息接收方式。受众根据个人需求、偏好、任务、认知特点,通过操作获取个性化的信息路径,构建属于使用者个人的信息导图。数字化媒体的超级链接功能,将现实交往中的声音、表情、动作、形态符号化,比现实交往中的信息传递更主观。这样的内容传递丰富和强化了人的感知刺激,同时打破了时空限制,创造出具有自身逻辑与运行规则的虚拟空间。

(3)数字技术、网络技术支持下的互动性。

互动性是描述新媒体特征的常用词。英国著名传播学者丹尼斯·麦奎尔将互动性的标准归纳为:“响应或‘使用者’向来源/传播者‘提供’信息的比例。”〔英〕丹尼斯·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第五版),崔保国、李琨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17页。所谓响应即新媒介具有多功能和开放式终端,能对使用者的操作指令及时回应。它是易得的、普及性的和去地域化的。新媒介使用者可以自由选择接触的内容和分享程度,也能在媒介使用中找到社会交往的快感。所谓“向来源/传播者‘提供’信息的比例”,指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支持下,促成信息传播的同时性和个性化。网络使用者不仅获得了信息选择权,还可以将获知的信息内容进行组合、修改,重塑后再次投放于网络中,建立新的信息链接。

互联网及虚拟技术构建了一个以个人为中心,全方位感知的沉浸式环境。在此环境中,时空差异消弭,全球化进程加速。屏幕不再只是消极接收的终端,而具有了个性化接收信息、编辑信息、整合信息、发送信息的功能。人们可以在任意地方(办公场所、休闲场所、客厅、卧室、卫生间)收发信息。去集中化的结构也体现在网络商务中。网络空间的无限性使得网络买家可以通过关键词设定或采用商家推送内容,自拟路径,结构出专属的采买空间。

新媒介时代产生了大量临界问题,需要多学科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新媒介时代的思维方式不是分割,而是融合,不仅要有单学科的思考,还要有跨学科的思维。

美国学者亨利·詹金斯(Henry Jenkins)提出与大众媒介时代受众被动接收信息相对立的概念“参与式文化”(Participatory Culture),认为新媒介的受众是互动的参与者。他在著作《面对参与式文化的挑战:21世纪的媒介教育》中描述了参与式文化的特征:艺术表达和公民参与门槛相对较低;强烈支持创造和共享创造作品;经验丰富人士将他们的经验通过一些非正式的方式传递给初学者;个体认为自己的贡献是有价值的;个体建立起与他人的社会联系,比较在意别人对自己创作的内容的看法与评价。互动式数字传播模糊了信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界线,激活了全球范围的媒介文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