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传承与现代乡村发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砖雕经营模式的变迁原因及其影响

(一)砖雕经营模式的特点及其变迁原因

民间传统的经营方式是砖雕艺人直接面对自由市场,他们有充分的自主选择权,掌握着家族技术和自主经营的权利,生产和经营方式重复着祖辈的做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临夏砖雕的经营模式几经变化,大致可以分为代理销售模式、自产自销模式、承包队模式和现代企业模式。如今,代理销售和自产自销已基本消失,承包队和现代企业是最主要的经营模式。临夏县成规模的企业有神韵砖雕有限公司、临夏能成古典建筑装饰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青韵砖雕有限责任公司三家大型企业,以及临夏县祥泰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和临夏县雨鑫砖雕厂、临夏县和平砖雕厂、临夏县振兴砖雕厂等小型企业,其经营各有特色。

神韵、能成、祥泰等砖雕公司以传统手工砖雕为主,和平、雨鑫、振兴等小型企业以水泥预制构件仿砖雕为主,这与企业的经济实力密切相关。一是大型企业有更好的口碑,足以吸引到大订单,也有能力完成大的任务。二是大型企业资金雄厚,其员工的工资待遇较好,能够吸引砖雕工匠为其效力,而小企业不一定有能力养活众多的薪酬要求较高的砖雕工匠。因此,临夏地区较好的工匠基本集中在各大砖雕企业,少有自产自销的零散工匠。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临夏地区几乎所有的砖雕工匠都集中供职于各砖雕公司和包工队,形成了集约型的产业模式。这样的经营模式有诸多好处:能够集中完成大型雕刻任务、减少人才流失、促进砖雕产业规模化。同时也存在一些弊端,由于企业经营方式,工匠们集中生产呈流水线式作业,降低了工匠们的工艺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只是为完成任务而劳动,少了为创造独一无二的精品而努力的工匠精神。

从最初的代理销售到自产自销再到承包经营,临夏砖雕的经营模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一是改革开放政策引导人们思想观念的进步,富有经济头脑的砖雕技艺持有者不满足于小作坊经营,尝试将砖雕作为文化资本创造新的经济资本,逐渐扩大市场,形成集约型生产。二是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促使当地寺院等宗教场所对其旧建筑进行改造翻新,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砖雕经营市场的扩展。三是当地政府鼓励工匠和企业参加省内外的各种展销会,积极向外界宣传和推广临夏砖雕,通过政策优惠和资金扶持促使砖雕企业经营模式不断扩大。

(二)现代企业模式对砖雕传承方式的影响

以前砖雕雕刻是一种重要的谋生方式,以家庭传承为主。普通家庭形成了一个简单原始的传承场所,通过学习长辈们的操作,后辈自然而然就学会了雕刻工艺。跟从长辈学习砖雕是最为传统和稳固的学习方式,代际间如此延续,那些代表精神财富和文化意义,体现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文化遗产通过长辈们的亲身示范、一代又一代的家庭熏陶和培养传授给后代,并给予继承者广阔的思想空间和智慧启发。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视野逐渐开阔,和许多民间技艺遭遇的情况一样,愿意学习砖雕的年轻人越来越少,民间技艺的保护和发展面临缺少传承人的危机。当传统手工艺不再承载着大众文化传播功能的时候,手艺的经济生存空间就只剩下艺术收藏与研究的市场。狭小的利益空间根本无法养活数量众多的艺人,从而使多数艺人生活状况不佳。这种全行业性超低的经济收入形成巨大的排斥力,阻止了新人进入这个行业,即便是老艺人的后代也不愿意以此为生,从而导致人才的流失和后继无人。面对传承危机,临夏砖雕的应对方式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这得益于现代企业经营模式对传承的积极促进。

受砖雕经营模式的影响,传统的拜师传承方式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传统的拜师学艺的传承方式逐渐以企业内部的学习式传承为主。在临夏的砖雕企业中,凡是想学习砖雕雕刻的人都被招收为徒,徒弟们可以跟随车间里的师傅学习雕刻,任何成熟的工匠都可以是自己的师傅而且不止一个,“多对多”形式的师徒关系实则是合作关系。在这种合作关系中,师徒在劳动关系上是互助的,共同承担企业发展的任务。对技艺持有者而言,将砖雕技艺的诀窍私藏起来的方式也不适应当下广阔的市场前景。为了扩大经营,获取更多财富,他们不得不共享自己从前用来“留艺保身”的绝技,积极带徒弟,使自己手中的技艺成为全社会共享的资源和财富,有力促进了砖雕的活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三)现代企业模式对砖雕新产品的影响

传统的临夏砖雕基本是纯手工制作,其过程中倾注的不仅是工匠的奇巧构思、情感记忆,还有劳作的时间与精力,故一件砖雕作品的产生是由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凝结而成的。但是,对追求经济效益的企业而言,这种慢工出细活的传统制作方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若想占有更多市场份额,在保留传统技艺的同时,需要不断推陈出新,创造更多新产品,基于此,临夏砖雕市场上出现了两种衍生产品。

一种新产品称为水泥预制构件仿砖雕。水泥仿砖雕,顾名思义就是用水泥代替青砖的雕刻作品,但它不是在水泥固体上雕刻,而是运用模具灌注形成的。砖雕的模具用硅胶或石膏制成,成为标准化生产工艺流程的一部分,因此工效成倍增长,为砖雕企业带来丰富的经济回报。从它的制作过程来看,不像传统砖雕那样需要特殊技艺,制作工序简单快速,常使用流水式的分解操作。在临夏砖雕市场上,水泥仿砖雕因外观与手工砖雕无异且价格便宜,因此销售量较大,对传统手工砖雕的发展形成较大冲击。

另一种砖雕衍生产品称为PU(PU是英文poly urethane的缩写)新材料仿砖雕。这是2010年临夏能成古典建筑装饰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与兰州理工大学合作,研制出的用聚氨酯压制砖雕图案的新产品。该公司从深圳引进机器并加以改造,用车床上的模具图案经过机械高温作用,制作出外形与当地砖雕相似的材料。PU新材料仿砖雕的制作靠现代机械和化学材料完成,与传统手工艺几乎没什么联系,既没有“青砖的原料”,也没有“雕刻的技艺”,之所以也将其称之为“仿砖雕”,是因为在机器上制成后由人工着色,最终效果是成品的外形特征与传统砖雕相似。

随着砖雕衍生产品的出现,人们不禁产生疑问:传统手工砖雕和水泥预制构件仿砖雕、PU新材料仿砖雕的消费市场是怎样的?消费者更倾向于哪一类型的产品呢?

(四)消费者对砖雕类型的选择及其原因

民间工艺制作的首要目的和基本功能是为了满足人们生存生活的需要,然而传统民间手工技艺已摆脱了制作的第一需要,在实现实用功能的基础上,也以民间固有的审美观念,按照美的规律进行技艺的创作活动。从临夏砖雕的现状来看,其制作和使用讲究实用和审美的融合,代表的文化象征意义也体现了人们追求平安幸福生活的心理。同时,工匠在制作过程中倾注着自己的情感和精神,既为使用者带去审美体验,又影响了自己的创作。

在传统建筑中,临夏砖雕因为古朴自然的色泽和象征美好的寓意成为常见的建筑装饰品。其消费分为如下三类。第一类是宗教场所使用,特别是清真寺。临夏是回族聚居区,因宗教信仰的原因,当地古建筑基本是伊斯兰建筑风格,回族聚居区是砖雕消费的重要市场,也是选择传统砖雕类型的重要原因。第二类是经济条件较好的群体使用。他们选择砖雕类型时往往优先考虑传统手工砖雕,不仅因为传统砖雕坚固美观,还可彰显财力和地位。第三类是选择使用仿制砖雕的群体使用。他们负担不起传统砖雕昂贵的价格,用接近砖雕外形且物美价廉的仿制品予以装饰。所以,消费者选择砖雕类型的最重要因素是宗教信仰和经济能力。据一位工匠所言:“但凡有钱,消费者肯定会选择传统手工砖雕,只可惜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用得起这样的奢侈品。”无论对临夏砖雕多么热爱和推崇,在权衡经济能力的时候,人们趋于理性,选择既能表达情感又能赏心悦目的砖雕作品,消费者的喜好和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砖雕的生产与发展。

临夏砖雕的活态变迁与发展既受客观环境变化的影响,又受经济利益相关者的人为推动,这些原因导致其变迁具有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