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郑
郑相公宅,在昭国坊南门①,忽有物投瓦砾,五六夜不绝。乃移于安仁西门宅避之②,瓦砾又随而至。经久,复归昭国。
郑公归心释门,禅室方丈③。及归④,将入丈室,子满室⑤,悬丝去地一二尺,不知其数。其夕,瓦砾亦绝。翌日,拜相。(《喜兆》)
【注】
① 郑(752—829):字文明,郑州荥阳(今属河南)人。宪宗立,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元和四年(809)罢相。《旧唐书》卷一五九、《新唐书》卷一六五有传。相公:宰相的敬称。昭国坊:唐长安(今陕西西安)城的街巷。 ② 安仁:指安仁坊,也在长安城内。 ③ 禅室方丈:《太平广记》引《祥异集验》作“宴处常在禅室”。 ④ 及归:同上书作“及归昭国”。 ⑤ 蟢子:一种长脚蜘蛛,古名蟏蛸。
【评】
见到蜘蛛,以为喜事将临,这是唐朝人的一种习俗。唐孔颖达《毛诗正义》疏解“蟏蛸在户”(《豳风·东山》)句说:“蟏蛸,长踦,一名长脚。荆州、河内人谓之喜母。此虫来着人衣,当有亲客至,有喜也。幽州人谓之亲客,亦如蜘蛛,为网罗居之。”叫喜母也好,叫亲客也罢,总之属于喜兆。这种见蟢而喜的说法,其实早在唐以前就有了。三国时曹植《令禽恶鸟论》说:“得蟢者莫不训而放之,为利人也。”北齐时刘昼《新论·鄙名》说:“今野人昼见蟢子者,以为有喜乐之瑞。”所谓“野人”,自然是指民间,可见汉魏以来大江南北普遍流传此说。因此,这条记载把“蟢子满室悬丝”作为拜相的前兆毫不足怪,反倒是“有物投瓦砾”云云,有些故弄玄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