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sign CS6中文版基础与实例教程](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284/31304284/b_31304284.jpg)
2.3 框架、图层和对象效果
在InDesign CS6中,框架和对象是组成版面布局中两个必须的元素。对象是指在文档窗口中添加或创建的任何项目,其中包括开放路径、闭合路径、复合形状、文字、栅格化图片和任何置入的文件。无论是路径还是文字,都有一个框架来约束其内容,例如路径、复合形状、位图等被包含在图形框架中。要输入文字必须先创建文本框架。
在InDesign CS6中,对于简单的内容可以在一个图层中进行编辑,比如改变位置、调整前后顺序等。而对于创建的复杂的内容,为了便于查找和管理,可以设置多个图层以创建和编辑文档中的特定区域或各种内容,这样不会影响其它区域或其它种类的内容。
对于创建的对象我们还可以为其添加“投影”、“内阴影”和“斜面和浮雕”等效果。
2.3.1 框架
框架是一个容器,可以包含文本、图形或填色,也可以为空。框架独立于其包含的内容,因此其边缘可能遮住部分图形内容,也可以内容没有填满框架。没有内容的框架可用作文本、图像或填色的占位符。作为容器和占位符时,框架是文档版面的基本构造块。
1.关于路径和框架
路径是矢量图形。框架与路径的唯一区别在于:框架可以作为文本或其他对象的容器,也可以作为占位符(不包含任何内容的容器)。
(1)创建几何框架
创建几何框架的方法与创建几何图形的方法相似。两者不同之处在于,图形框架中央有十字条,表示图形框架可作为占位符使用。
InDesign CS6中包括:(矩形框架工具)、
(椭圆框架工具)和
(多边形框架工具)3种框架工具,如图2-114所示。它们的创建方法基本相同,下面以创建矩形框架为例,来讲解创建几何框架的方法。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68CCB/16948915505055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er258.jpg?sign=1738848292-Ada2uVBhTnpmYXIevgeWpIBBc86f32nD-0-98964738ca1b11e0829efe362f6ad89a)
图2-114 框架工具组
创建矩形框架有以下两种方法:
●选择工具箱中的(矩形框架工具),然后在绘图区中单击并拖动鼠标到对角线方向即可创建矩形框架。默认情况下创建的矩形框架为一个没有任何填色或描边的框架,如图2-115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68CCB/16948915505055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er259.jpg?sign=1738848292-YJFmqv2B9R1hrIdTeMKTAXkOU0xOba6j-0-0c18f47a4dd2bea1d0fca383ceca9e64)
图2-115 创建的矩形框架
●选择工具箱中的(矩形框架工具),然后在绘图区中单击鼠标,在弹出的图2-116所示的“矩形”对话框中设置“宽度”和“高度”数值,接着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创建精确尺寸的矩形框架。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68CCB/16948915505055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er260.jpg?sign=1738848292-mmj9cP5Ctt7jVbEtki6JPkMOCFtOKFjU-0-abdbf7d5d1b819e52e5109957620bca5)
图2-116 “矩形”对话框
(2)框架类型
在InDesign CS6中框架分为图形框架和文本框架两种类型。
●图形框架。图形框架可以充当框架与背景,可以对图形进行裁切或应用蒙版。图形框架作为占位符时将显示为十字条。
●文本框架。在InDesign CS6中,所有文本都放置在称为“文本框架”的容器中。文本框架分为纯文本框架和框架网格两种。纯文本框架是不显示任何网格的普通文本框架,它可以确定文本要占用的区域以及在版面中的排列方式,可以通过各文本框架左上角和右下角中的文本端口来识别纯文本框架,如图2-117所示,具体请参见2.5.3“文本框架”;框架网格是中文排版特有的文本框架类型,其中字符的全角字框和间距都显示为网格,以一套基本网格来确定字符大小和附加的框架内间距(如图2-118所示)具体请参见2.5.4“框架网格”。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68CCB/16948915505055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er261.jpg?sign=1738848292-bzqv3bbsz6AcHGlAvtOC7QnfpAmw0thD-0-e394b4dcdf7b1b85160ee95e7e3a4e9d)
图2-117 纯文本框架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68CCB/16948915505055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er262.jpg?sign=1738848292-a2gb4Wfwozx28qQGKaergkyMdH6R3Mx6-0-e887d6bcc109bc511a774058c1f70678)
图2-118 框架网格
2.显示与隐藏框架边缘
与路径不同,在默认情况下即使并没有选定框架,仍能看到框架的非打印描边(轮廓)。如果文档窗口变得拥挤,可以通过执行菜单中的“视图|其他|隐藏框架边缘”命令隐藏框架边缘来简化屏幕显示。此方法还会隐藏图形占位符框架中的十字条。框架边缘的显示设置不影响文本框架上的文本端口的显示。如图2-119所示为显示框架边缘的效果,如图2-120所示为隐藏框架边缘的效果。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68CCB/16948915505055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er263.jpg?sign=1738848292-EP2iWmkzH11dbBp5XQY7rOc4SUi6tZkT-0-04b5a16512d4ab0c2e4b0c09eccee5ea)
图2-119 显示框架边缘的效果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68CCB/16948915505055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er264.jpg?sign=1738848292-B1Of226xP5tk3s1ey2YL27XcKWCDVFJG-0-99f33c8656cf119167347eed04ccb28c)
图2-120 隐藏框架边缘的效果
3.使用占为符设计版面
在添加文本和图形之前使用占位符可以初步确定设计,或者在还不具备要使用的内容时,则可以使用框架作为占位符。如图2-121所示为占位符页面效果,如图2-122所示为普通页面效果。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68CCB/16948915505055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er265.jpg?sign=1738848292-a4DJkVKUlTQtg2jh9zQLUySlN5xbJpna-0-3da7e7cf46ff3f9f82ea63604d96db45)
图2-121 占位符页面效果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68CCB/16948915505055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er266.jpg?sign=1738848292-5N6AJpWxDnqyEFh9wSCZ2u5hprsZLV41-0-7db90966a0d2d43b479b1157a0576b66)
图2-122 普通页面效果
2.3.2 图层
运用图层来管理对象,可在文件编排时个别处理文件中的各个对象,而不必担心在编辑某特定对象时影响到其它对象属性。
1.“图层”面板
“图层”面板可以将构成版面的不同对象和元素放置在独立图层上进行编辑操作。组成图像的各个图层就相当于一个单独的文档,相互堆叠在一起。透过上一个图层的透明区域可以看到下一个图层中的不透明元素或者对象,透过所有图层的透明区域可以看到底层图层,如图2-123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68CCB/16948915505055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er267.jpg?sign=1738848292-6RkVwABZ3sFXW0ugEA6IFCT3EoSXUJhg-0-09b9099e6fdaeb7dbd1d743f05b985cb)
图2-123 图层和“图层”面板
在学习使用图层编辑图像之前,我们先来介绍一下“图层”面板。执行菜单中的“窗口|图层”命令,调出“图层”面板,如图2-124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68CCB/16948915505055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er269.jpg?sign=1738848292-JLq9jWPXsnpIxI73ULKuVtW3EY7L4IAS-0-16b2efc3ade50af915306ab1273306de)
图2-124 “图层”面板
“图层”面板中各项的含义如下:
●切换可视性:单击该按钮,可以隐藏该图层。
●切换锁定:单击该按钮,可以解锁该图层。
●创建新图层:单击该按钮,可以在图层最上面新建一个图层。
●删除选定图层:单击该按钮,可以将选定的图层删除。
●新建图层:使用该命令,可以新建一个图层。与单击图层面板下方的(创建新图层)按钮功能相同。
●复制图层“图层4”:使用该命令,可以直接复制当前图层。
●“图层4”的图层选项:执行该命令,可以在弹出的“图层选项”对话框中更改当前图层设置。
●隐藏其他:使用该命令,可以将当前选择图层以外的其余图层进行隐藏。
●解锁全部图层:使用该命令,可以将所有图层进行解锁。
●粘贴时记住图层:使用该命令,可以保证复制和粘贴的内容处于一个图层。
●合并图层:使用该命令,可以将多个图层内容合并到一个图层上。
●删除未使用图层:使用该命令,可以将空白图层删除。
●小面板行:使用该命令可以使图层图标缩小显示。
2.创建图层
每个文档都至少包含一个已命名的图层,当文档内容较丰富或版块较多时,一个图层远远不能满足创作需求,这时创建新的图层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创建多个图层可以将不同的对象分别放置到不同的图层中,还可以为图层设置不同的属性,方便编辑和管理。
(1)新建图层
新建图层的操作步骤为:单击“图层”面板下方的(创建新图层)按钮或者单击“图层”面板右上角的黑色小三角,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新建图层”命令,均可新建图层。
(2)设置图层属性
当创建多个图层后,为了便于选择或管理,可以为图层设置不同的属性。操作步骤如下。
1)在图层面板中双击任意图层,弹出图2-125所示的“图层选项”对话框。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68CCB/16948915505055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er276.jpg?sign=1738848292-1IJnJaqzqNGC7ntwjbt7m3eD5RwWnPZA-0-51b4bed562d724e5a6e590cb4de724b3)
图2-125 “图层选项”对话框
2)在该对话框中可以设置控制图层的颜色显示、锁定、显示等信息。该对话框的各项参数含义如下。
●名称:用于设定当前图层的名称。
●颜色:选择图层颜色。
●显示图层:选择此项可以使图层可见并可打印。选择此选项与在“图层”面板中使眼睛图标可见的效果相同。
●显示参考线:选择此项可以使图层上的参考线可见。如果没有为图层选择此项,即使通过执行菜单中的“视图|显示参考线”来显示整个文档中的参考线,也无法使参考线可见。
●锁定图层:选择此项可以防止对图层上的任何对象进行更改。
●锁定参考线:选择此项可以防止对图层上的所有标尺参考线进行更改。
●打印图层:选择此项可允许图层被打印。当打印或导出为PDF文件时,可以决定是否打印隐藏图层和非打印图层。
●图层隐藏时禁止文本绕排:在图层处于隐藏状态并且该图层包含应用了文本绕排的文本时,选择此项,可以使其他图层上的文本正常排列。
3)设置完成后,单击“确定”按钮即可。
(3)在图层中创建对象
在“图层”面板中,背景为蓝色的那个图层表示该图层处于工作状态,该图层称为目标图层,同时在图层的右侧将显示为钢笔图标。选择目标图层,执行菜单中的“文件|置入”命令,然后在弹出的“置入”对话框中选择相应的图片,单击“确定”按钮,即可置入对象。此外,还可以使用绘图工具直接绘制对象。
3.编辑图层
在“图层”面板中可以实现对象的位置移动、图层间的顺序调整以及合并图层等操作。还可以复制整个图层,以便对相同的内容进行不同的编辑。
(1)复制图层
复制图层的操作步骤为:拖动目标图层到“图层”面板下方的(创建新图层)按钮上,如图2-126所示,即可复制该层,如图2-127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68CCB/16948915505055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er281.jpg?sign=1738848292-GxjPetvjiUMkCI6iJVptEVOcCmk9LG82-0-40763b5edee5bcc9519c0f0ed409fbea)
图2-126 将目标图层拖动到(创建新图层)按钮上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68CCB/16948915505055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er283.jpg?sign=1738848292-zUAx3C9i3eYiF3u4uwntcjH0R6cwv9bY-0-47f69afd1ea1ffdad6d5886971a47787)
图2-127 复制后的图层
提示:“图层”面板中的(切换可视性)图标用于显示或隐藏图层。如果所选图层处于显示状态,则单击图层前的
(切换可视性)图标,图层将被隐藏;如果再次单击该图标,则重新显示图层内容。
(2)合并图层
合并图层可以减少文档中的图层数量,而不会删除任何对象。合并图层时,来自所有选定图层中的对象将被移动到目标图层。在合并的图层中,只有目标图层会保留在文档中,其他的选定图层将被删除。也可以通过合并所有图层来拼合文档。
提示:如果合并同时包含页面对象和主页对象的图层,则主页对象将移动到生成的合并图层的后面。
合并图层的操作步骤如下。
1)在“图层”面板中,按住<Shift>键选择要合并的多个图层,如图2-128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68CCB/16948915505055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er285.jpg?sign=1738848292-FBR3ghUAy1NpasN498Pmt4jKN05zJP2j-0-80fbe6d18222dea58f1e7060ae98ad39)
图2-128 选择要合并的多个图层
2)单击“图层”面板右上方的按钮,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合并图层”命令。此时选中的图层将合并为一个图层,如图2-129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68CCB/16948915505055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er286.jpg?sign=1738848292-UuvgT3nHXekxkvOQeau1O7BbmciOuTBQ-0-94ec1d7863a087c1623d6c8b6fe5d17b)
图2-129 合并图层的效果
(3)改变图层顺序
图层的上下顺序关系着对象的显示效果,在图层面板中,上方的图层,其包含的对象会显示在其它图层对象的上方。可以通过在“图层”面板中重新排列图层来更改图层在文档中的排列顺序。
改变图层顺序的操作步骤为:在“图层”面板中,将选中的图层在列表中向上或向下拖动(此处是向上移动),然后在表示插入标记的黑色横线出现在期望位置时释放鼠标,如图2-130所示,即可更改图层顺序,如图2-131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68CCB/16948915505055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er287.jpg?sign=1738848292-pKH561QbVho2WckT6UgpiMcLO4S4igkY-0-f51a4765b2514842bb5d05ac28e1b9aa)
图2-130 将选择的图层向上移动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68CCB/16948915505055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er288.jpg?sign=1738848292-daFZjC4vY2xssmStISY1D7BaCRm28Uax-0-c8293b8d874205ba172e6f0bc0c7fd59)
图2-131 更改图层顺序的效果
2.3.3 对象效果
使用“效果”面板可以更改InDesign CS6中的大多数对象或组的外观,设置特殊效果。它们的使用方法与Photoshop中添加图层样式的方法相似,如果对添加的效果不满意,还可以随时修改其参数设置,并可以单独针对对象的描边或填色添加效果。
1.透明度效果
默认情况下,当创建对象或描边,应用填色或输入文本时,这些对象显示为实底状态,即不透明度为100%。此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使对象透明化。例如,可以将不透明度从100%改变为0%。降低不透明度后,就可以透过对象、描边、填色或文本看见下方的对象。
使用“效果”面板可以为对象及其描边、填色或文本指定不透明度,并可以决定对象本身及其描边、填色或文本与下方对象的混合方式。执行菜单中的“窗口|效果”命令,调出“效果”面板,如图2-132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68CCB/16948915505055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er289.jpg?sign=1738848292-7WQvlTWz8yf9DOPQrfAFGntBjLCTZjy0-0-f595829174c390adfb94e08b911667fb)
图2-132 “效果”面板
“效果”面板的各项参数含义如下:
●混合模式:单击按钮,可以从弹出的如图2-133所示的下拉列表指定透明对象中的颜色如何与其下面的对象进行相关作用。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68CCB/16948915505055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er294.jpg?sign=1738848292-iIwrBUCqYcEvKUipdp5xcn4582y4ecxa-0-17e2fab0ab0c860264a58a23217faa0f)
图2-133 混合模式
●不透明度:该文本框用于指定对象、描边、填色或文本的不透明度。
●对象:选择该项,透明度将影响整个对象。
●描边:选择该项,透明度仅影响对象的描边(包括间隙颜色)。
●填充:选择该项,透明度仅影响对象的填色。
●分离混合:该复选框用于决定是否将混合模式应用于选定的对象组。
●挖空组:该复选框用于决定是否使组中每个对象的不透明度和混合属性挖空或遮蔽组中的底层对象。
●清除效果:单击该按钮可以清除效果(描边、填色或文本的效果),即将混合模式设置为“正常”,并将整个对象的不透明度设置更改为100%。
●向选定的目标添加对象效果:单击该按钮,可以在弹出的如图2-134所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相关的对象效果。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68CCB/16948915505055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er295.jpg?sign=1738848292-c9o7z0VOK1a2h46XgT4V03d8IcugWkYI-0-8a0cb4b4c15b9aee7f86b1028ddda30e)
图2-134 可以添加的对象效果
●从选定的目标中删除效果:单击该按钮,可以将选中的相关效果进行删除。
2.混合模式
混合模式是指在两个对象之间,当前对象颜色(基色)与其下一对象组颜色的相互混合。使用混合模式可以改变堆叠对象颜色混合的方式。InDesign CS6提供了16种对象的混合模式。
●正常:这是系统默认的状态,当图层不透明度为100%时,设置为该模式的图层将完全覆盖下层图像。图2-135分别为上层和下层图片对象的效果。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68CCB/16948915505055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er297.jpg?sign=1738848292-VjvLEg7EWSFnhnPwGomvcfTr1r8A2fc7-0-015f5593eb5d49f1812e9d1d901328c6)
图2-135 上层和下层图片对象的效果
a)上层对象 b)下层对象
●正片叠底:将两个颜色的像素相乘,然后再除以255,得到的结果就是最终色的像素值。通常执行正片叠底模式后颜色比原来的两种颜色都深,任何颜色和黑色执行正片叠底模式得到的仍然是黑色,任何颜色和白色执行正片叠底模式后保持原来的颜色不变。简单的说,正片叠底模式就是突出黑色的像素。图2-136为正片叠底模式下的效果。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68CCB/16948915505055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er298.jpg?sign=1738848292-HYQ2VEhun3Z0azR9L2OCVztssmnOXr2B-0-7d94e222e7c707e142bdcd4798ec874b)
图2-136 “正片叠底”模式下的效果
●滤色:滤色模式的结果和正片叠底正好相反,它是将两个颜色的互补色的像素值相乘,然后再除以255得到最终色的像素值。通常执行滤色模式后的颜色都较浅。任何颜色和黑色执行滤色模式,原颜色不受影响;任何颜色和白色执行滤色模式得到的是
白色。而与其它颜色执行此模式都会产生漂白的效果。简单地说,滤色模式就是突出白色的像素。图2-137为滤色模式下的效果。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68CCB/16948915505055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er299.jpg?sign=1738848292-dwxxVmcYVLdX6QsdIKdzVWiYTAX47fri-0-088f2ea46d8f78c59d6c9092ebd74d77)
图2-137 “滤色”模式下的效果
●叠加:图像的颜色被叠加到底色上,但保留底色的高光和阴影部分。底色的颜色没有被取代,而是和图像颜色混合体现原图的亮部和暗部。如图2-138所示为叠加模式下的效果。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68CCB/16948915505055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er300.jpg?sign=1738848292-TQiyKsGM9zHSlU5QDbPhzFx1RZt6IXao-0-7b01f8c2cb24cae46159b139b8017ba4)
图2-138 “叠加”模式下的效果
●柔光:柔光模式根据图像的明暗程度来决定最终色是变亮还是变暗。当图像色比50%的灰要亮时,则底色图像变亮;如果图像色比50%的灰要暗,则底色图像就变暗。如果图像色是纯黑色或者纯白色,最终色将稍稍变暗或者变亮,如果底色是纯白色或者纯黑色,则没有任何效果。如图2-139所示为柔光模式下的效果。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68CCB/16948915505055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er302.jpg?sign=1738848292-WIrCJgBfOKsi1LWAm9AxLNgKfDd31v4D-0-e8fefaa49f97073e3fe2ea101af525e5)
图2-139 “柔光”模式下的效果
●强光:强光模式是根据图像色来决定执行叠加模式还是滤色模式。当图像色比50%的灰要亮时,则底色变亮,就象执行滤色模式一样,如果图像色比50%的灰要暗,则就象执行叠加模式一样,当图像色是纯白或者纯黑时得到的是纯白或者纯黑色。如图2-140所示为强光模式下的效果。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68CCB/16948915505055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er303.jpg?sign=1738848292-Il0TXeAx31gXQ7CP7t1TEU9syXQuXpAQ-0-27b2fdbe42e62156a1a89e72b6130d56)
图2-140 “强光”模式下的效果
●颜色减淡:使用颜色减淡模式时,首先查看每个通道的颜色信息,通过降低对比度,使底色的颜色变亮来反映绘图色,图像色和黑色混合没有变化。如图2-141所示为颜色减淡模式下的效果。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68CCB/16948915505055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er304.jpg?sign=1738848292-2gJdOc0HfCeYNNQfg4ReoFNUk3SU6KJ0-0-2cb14631c13f14297a28f7a7b8b97064)
图2-141 “颜色减淡”模式下的效果
●颜色加深:颜色加深模式查看每个通道的颜色信息,通过增加对比度使底色的颜色变暗来反映绘图色,和白色混合没有变化。如图2-142所示为颜色加深模式下的效果。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68CCB/16948915505055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er305.jpg?sign=1738848292-fY8LUKnqceTNlTYwcH3BZsuDl97UJjBK-0-3fd813a4437a8a4d9da81b5453475a66)
图2-142 “线性加深”模式下的效果
●变暗:变暗模式进行颜色混合时,会比较绘制的颜色与底色之间的亮度,较亮的像素被较暗的像素取代,而较暗的像素不变。如图2-143所示为变暗模式下的效果。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68CCB/16948915505055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er306.jpg?sign=1738848292-IGYwgt1QfZ2FXZr1MD31RzTmfLH7CQGN-0-f3f46adf17b3a7c161ce9d076be1bade)
图2-143 “变暗”模式下的效果
●变亮:变亮模式正好与变暗模式相反,它是选择底色或绘制颜色中较亮的像素作为结果颜色,较暗的像素被较亮的像素取代,而较亮的像素不变。如图2-144所示为变亮模式下的效果。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68CCB/16948915505055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er307.jpg?sign=1738848292-6kDUzqfjpN2thlwsC5r4SdxnnKjKSAtN-0-a72a0e4c1009035bdfee4d78706ff793)
图2-144 “变亮”模式下的效果
●差值:差值模式通过查看每个通道中的颜色信息,比较图像色和底色,用较亮的像素点的像素值减去较暗的像素点的像素值,差值作为最终色的像素值。与白色混合将使底色反相,与黑色混合则不产生变化。如图2-145所示为差值模式下的效果。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68CCB/16948915505055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er308.jpg?sign=1738848292-QW8a1p5XwwIJf1AJz8GiESnYG5c6yzJS-0-5164ad09bbd668512c9b34ee93010f05)
图2-145 “差值”模式下的效果
●排除:与差值模式类似,但是比差值模式生成的颜色对比度小,因而颜色较柔和。与白色混合将使底色反相,与黑色混合则不产生变化。如图2-146所示为排除模式下的效果。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68CCB/16948915505055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er309.jpg?sign=1738848292-GYObs3H1pxMGpGj4x5n65My5GDEiKLLN-0-1560665133edda83023eb81342e6538c)
图2-146 “排除”模式下的效果
●色相:采用底色的亮度、饱和度以及图像色的色相来创建最终色。如图2-147所示为色相模式下的效果。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68CCB/16948915505055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er310.jpg?sign=1738848292-2Yzy2NQ1f1InA4WHknEbxMtmnVSdwt3s-0-295a25f87021858fadbbc605f030f9d4)
图2-147 “色相”模式下的效果
●饱和度:采用底色的亮度、色相以及图像色的饱和度来创建最终色。如果绘图色的饱和度为0,原图就没有变化。如图2-148所示为饱和度模式下的效果。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68CCB/16948915505055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er311.jpg?sign=1738848292-1DZYaXJtldj5Pxutl8xUoRQbwrSK2bAX-0-6a140f23cbf39d07de3a4567ad7a7307)
图2-148 “饱和度”模式下的效果
●颜色:采用底色的亮度以及图像色的色相、饱和度来创建最终色。它可以保护原图的灰阶层次,对于图像的色彩微调,给单色和彩色图像着色都非常有用。如图2-149所示为颜色模式下的效果。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68CCB/16948915505055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er313.jpg?sign=1738848292-yNpNAcbtYH4BSVquSV9UvHA8TeKTtTFn-0-3e2a7651fd4242bb6a205243b629da4c)
图2-149 “颜色”模式下的效果
●亮度:与颜色模式正好相反,亮度模式采用底色的色相和饱和度,以及绘图色的亮度来创建最终色。如图2-150所示为亮度模式下的效果。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68CCB/16948915505055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er314.jpg?sign=1738848292-kBqT6AInfRBDrfwGPYk3CWBNZHRaEzOW-0-da25960ed0bb584880da993eeb9cbfbf)
图2-150 “亮度”模式下的图层分布和画面显示
3.创建特殊效果
利用“效果”面板可以为选定的对象添加“投影”、“内阴影”、“外发光”、“内发光”、“斜面和浮雕”、“光泽”、“基本羽化”、“定向羽化”和“渐变羽化”9种特殊效果。下面以“投影”、“外发光”、“斜面和浮雕”和“基本羽化”4种效果为例来讲解创建特殊效果的方法。
(1)投影
对图片添加阴影效果,可以使对象产生阴影,富有立体感。创建“投影”效果的操作步骤如下。
1)执行菜单中的“文件|打开”命令,打开配套光盘中的“素材及结果\创建特殊效果.indd”文件,然后选择要添加阴影效果的对象,如图2-151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68CCB/16948915505055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er316.jpg?sign=1738848292-BIgoiL2d2mhwj6UfqrGHwmE0rRfRTOY7-0-5ec1cd1e0aab3e1f10199c1699a2d084)
图2-151 选择要添加阴影的对象
2)单击“效果”面板下方的(向选定的目标添加对象效果)按钮,在弹出的“效果”对话框中设置“投影”选项(或执行菜单中的“对象|效果|投影”命令),如图2-152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68CCB/16948915505055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er317.jpg?sign=1738848292-SDqYURrIBaegsnoZe2U7bn98TFEUJaIw-0-01752e57ef69e3625014192d2bbb4291)
图2-152 设置“投影”选项
●模式:在下拉列表中选择一个选项,设置阴影与下方对象的混合模式。列表框右侧的色块用于设置阴影的颜色。
●不透明度:输入数值或拖动滑块,设置阴影的不透明度。
●位置:设置对象阴影的位置。可以指定阴影与对象的距离,然后指定一个角度。
●选项:设置阴影的大小、扩展、杂色等选项。其中“大小”参数用于设置模糊区域的外边界的大小(从阴影边缘算起),如图2-153所示为不同“大小”数值的效果比较;“扩展”参数用于将阴影覆盖区向外扩展,并会减小模糊半径,如图2-154所示为不同“扩展”数值的效果比较;“杂色”参数用于在阴影中添加杂色(不自然感),使投影显示为颗粒效果,如图2-155所示为不同“杂色”数值的效果比较;勾选“对象挖空阴影”选项,可使对象显示在它所投射投影的前面;勾选“阴影接受其他效果”选项,可以在投影中可包含效果。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68CCB/16948915505055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er318.jpg?sign=1738848292-qzw0nsOrjpKAgUBijq6m8M457u1q0oVh-0-2f8617c2bcbdd9a743830ee8a8de8ade)
图2-153 不同“大小”数值的效果比较
a)“大小”为1毫米 b)“大小”为4毫米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68CCB/16948915505055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er319.jpg?sign=1738848292-p4ojB6SMPGTVrzpvPTj5orMD3XozbDOA-0-f2b7e7e079bf905f1129526cf950e346)
图2-154 不同“扩展”数值的效果比较
a)“大小”为4毫米,“扩展”值为30% b)“大小”为4毫米,“扩展”值为60%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68CCB/16948915505055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er320.jpg?sign=1738848292-hWpjDIvASGfb2ocCs4DUA93wqWp0rIt1-0-30a6aef284fa57b55407810e748e29c0)
图2-155 不同“杂色”数值的效果比较
a)“大小”为10% b)“大小”为50%
3)设置完毕后,单击“确定”按钮。
(2)外发光
使用外发光效果可以使对象产生外边缘发光的效果。创建“外发光”效果的操作步骤如下。
1)执行菜单中的“文件|打开”命令,打开配套光盘中的“素材及结果\创建特殊效果.indd”文件,然后选择要添加外发光效果的对象,如图2-151所示。
2)单击“效果”面板下方的(向选定的目标添加对象效果)按钮,在弹出的“效果”对话框中设置“外发光”选项(或执行菜单中的“对象|效果|外发光”命令),如图2-156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68CCB/16948915505055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er322.jpg?sign=1738848292-ETgf1ufR653NTVvBG5Sb8nC2OyTn3CJ7-0-7f653be9dc847882e8beae3a87d30e12)
图2-156 设置“外发光”选项
●模式:在下拉列表中选择一个选项,指定外发光与下方对象的混合模式。单击列表框右侧的色块可以设置外发光的颜色。如图2-157所示为设置不同外发光颜色的效果比较。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68CCB/16948915505055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er324.jpg?sign=1738848292-KCdOyWGWohrpXtFFj1brKjpLp4aIjxbD-0-6c4ed7f073a6af3ac79b3b8f208f321e)
图2-157 不同外发光颜色的效果比较
a)外发光颜色为红色 b)外发光颜色为黄色
●不透明度:设置外发光的不透明度。
●选项:设置外发光的方法、杂色和扩展选项。
3)设置完毕后,单击“确定”按钮。
(3)斜面和浮雕
使用斜面和浮雕效果可以制作具有立体感的图像。创建“斜面和浮雕”效果的操作步骤如下。
1)执行菜单中的“文件|打开”命令,打开配套光盘中的“素材及结果\斜面和浮雕.indd”文件,然后选择要添加斜面和浮雕效果的对象,如图2-158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68CCB/16948915505055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er326.jpg?sign=1738848292-OdQrOYEab2oHxhfPXPorLzQap6gRv0fN-0-7ccf524ac0b70515f09b4e125bbf0362)
图2-158 选择要添加斜面和浮雕的对象
2)单击“效果”面板下方的(向选定的目标添加对象效果)按钮,在弹出的“效果”对话框中设置“斜面和浮雕”选项(或执行菜单中的“对象|效果|斜面和浮雕”命令),如图2-159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68CCB/16948915505055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er327.jpg?sign=1738848292-V2CaRns7po1b9boN2yJrzVYdPBVtSQck-0-a5226805d94bfcedfc612fdc1b63b493)
图2-159 设置“斜面和浮雕”选项
●样式:有外斜面、内斜面、浮雕和枕状浮雕4种样式可供选择。如图2-160所示为不同样式的效果比较。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68CCB/16948915505055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er328.jpg?sign=1738848292-EPbZ0bZkefXlalUEopT2JJ00oeRBpHBv-0-b21e67bf4683d0274211df2737a445d7)
图2-160 不同样式的效果比较
a)外斜面 b)内斜面 c)浮雕 d)枕状浮雕
●方法:有平滑、雕刻清晰、雕刻柔和3种雕刻方法可供选择。
●方向:设置浮雕效果光源的方向。有“向上”和“向下”两种选择效果可供选择。如图2-161所示为不同方向的效果比较。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68CCB/16948915505055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er329.jpg?sign=1738848292-CZtggNL8E4ZC85SECSf1wrECZs3bDmLU-0-59d3845165de73ef321549563d5766c2)
图2-161 不同方向的效果比较
a)“向上”方向 b)“向下”方向
●大小:设置阴影面积的大小。
●柔化:拖动滑块,可调节阴影的边缘过渡距离。
●深度:拖动滑块,设置阴影颜色的深度。
●角度和高度:设置光源角度和高度。
●突出显示:设置突出显示部分的颜色、与下面对象的混合模式以及不透明度。
●阴影:设置阴影部分的颜色与下面对象的混合模式以及不透明度。
3)设置完毕后,单击“确定”按钮。
(4)基本羽化
使用基本羽化可以产生渐隐的羽化效果。创建“基本羽化”效果的操作步骤如下。
1)执行菜单中的“文件|打开”命令,打开配套光盘中的“素材及结果\基本羽化.indd”文件,然后选择要添加基本羽化效果的对象,如图2-162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68CCB/16948915505055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er331.jpg?sign=1738848292-LJ2xlNjMbnnKgGXLTUK3XWGaaSvuLbdj-0-db492c62bffa49d656d8879ff7d2a688)
图2-162 选择要添加基本羽化的对象
2)单击“效果”面板下方的(向选定的目标添加对象效果)按钮,在弹出的“效果”对话框中设置“基本羽化”选项(或执行菜单中的“对象|效果|基本羽化”命令),如图2-163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68CCB/16948915505055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er332.jpg?sign=1738848292-CjFs9kRZBhEkLtACYBZuxUd4HL0CfJ9w-0-efb222edf188b58cfbc6e7f883f07fd4)
图2-163 设置“基本羽化”选项
●羽化宽度:设置对象从不透明渐隐为透明需要经过的距离。如图2-164所示为不同羽化宽度的效果比较。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68CCB/16948915505055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er333.jpg?sign=1738848292-EEX4UVLvDT3HV5zUm3YEKOzFvDLIwE9H-0-9e77596cdba907d231ace74f0fe191b6)
图2-164 不同“羽化宽度”的效果比较
a)“羽化宽度”为5毫米 b)“羽化宽度”为10毫米
●收缩:将发光柔化为不透明和透明的程度。设置的值越大不透明度越高,设置的值越小透明度越高。
●角点:有锐化、圆角和扩散3个选项可供选择。选择“锐化”,可以精确地沿着形状外边缘(包括尖角)渐变,效果如图2-165所示;选择“圆角”,可以将边角按羽化半径修成圆角,效果如图2-166所示;选择“扩散”,可以使对象边缘从不透明渐隐为透明,效果如图2-167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68CCB/16948915505055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er336.jpg?sign=1738848292-9GQJ1sByX0XRZChHZObqb1U3CeCPkm0Y-0-460597cad23738cc32f0820cb46a26ae)
图2-165 锐化效果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68CCB/16948915505055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er337.jpg?sign=1738848292-by96r3loV9N7EsWAgQ9uFMBAA0QJIFKr-0-b951cab1b272c706303be3a8801921b4)
图2-166 圆角效果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68CCB/16948915505055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er338.jpg?sign=1738848292-HlBO3qT5iXaqQEChlBib7s7TZPU9d5AC-0-46e1004ef71bcd1c8431072081b70be2)
图2-167 扩散效果
●杂色:在羽化效果中添加杂色。
3)设置完毕后,单击“确定”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