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的自学成长之路
多年以后,面对电脑屏幕写作,我都会回想起自己独自一人去丽江大理旅游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2014年的这一次春节,我没有与家人一起过年,而是选择独自一人去向往已久的丽江旅游,过个不一样的春节。
当时是因为2013年在做自信沟通的网络培训事业,有点点小成绩,也相当于给自己一个小小的奖励。
在游历过秀丽的丽江大理风景,即将从昆明返程时,给自己立了一个誓言,希望从2014年开始学习写作与演讲分享。
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因为当时做培训项目,我一直都处于幕后的推手角色,但很多自信沟通理念我有很深的研究与实践经验,可碍于没有写作与演讲能力,所以,很多自己想表达的想法无法发挥,一直都希望能走出舒适区,让自己的能力再提高一些。
所以,借助这次春节独自旅行这样有小小突破性行为,也顺便给自己立下一个需要更进一步突破自我的新年愿望。
从那以后,就开始了自媒体的写作生涯,弹指一挥间,至今已有六年左右,各平台粉丝累积大概四十万左右,已出版三本实体书,还有一本预计2020年下半年上市,通过各个平台的合作课程,学员累计也早已过万,帮助了很多朋友解决自信沟通社交问题。
这一路走来,其实并非一帆风顺,期间遭遇过因与合作伙伴理念不合而分道扬镳,但自己的能力还不足以撑起整个事业,有段时间压力大到快要抑郁的地步,但不幸中的万幸,我积极乐观的一面让我撑了下来,加上此过程中积极努力的学习各种新知识,锻炼新技能,虽然跌跌撞撞,但最后让我挺了过来。
在这样的磨砺过程中,我也锻炼出了原来所不具备的各种技能,我和很多朋友聊天时经常感叹,我做自媒体最大的收获不是拥有了写作、演讲能力,而是学习能力的提高,高效的学习方法,让我能比较快的吸收各种新知识,并为我所用,同时提升了我的逻辑思维能力,遇到各种难题时不会再像年轻时那样无所适从,盲头苍蝇乱飞。
但学习能力提高的起因还是因为我开始深入学习写作,为了提高写作能力就顺带学习了其他相关知识,然后顺藤摸瓜又接触到了高效学习类的相关书籍,虽然本书是讲如何高效学习,但写作能力和高效学习有密切的共生关系,后面也会讲解一些简单直接的写作套路,更详细高效的写作方法,会在另外的书籍里讲解。
可我在2014年之前一直很恐惧写作,恐惧的源头是在我读小学,初中,高中的时候,一直很讨厌写作文。导致讨厌的原因是没有遇到一个好的老师,教授好的方法。每次作文都很痛苦,每次焦灼的情绪都会加重厌恶写作这件事。
有个小学同学,让我印象深刻至今,他是老师认证的全班作文最好的学生,经常当堂朗读他的佳作,但是他的作文能力,不是老师教的,而是靠他父亲,当时我和他关系很好,经常去他家玩,他爸是做文艺工作,在家里会看很多书,有这样的文化熏陶,我估计也是他父母从小对他的培养,会教他很多方法,摄入很多知识和故事,平时也在家学习模仿,综合下来形成了对他一个正向鼓励,我估计他的不断积累,作文水平至少是高中生以上,写小学生级别的作文,简直就是降维打击。
有一次他的表现让我啧啧称奇,某次考试作文,他失误写离题了,但老师依然夸奖他,说他的作文虽然离题,但依然写得很好,还是给了他一半分数。有老师这样的不断正面鼓励,也让他后面对作文越写越好。设想一下如果有老师天天这样夸奖你,又有好的家庭教育,你的学习水平能不高吗?
反观我自己,从小到大,写作文都是我的梦魇,经常写着写着就词穷,或者是流水账,也尝试过看一些作文书,但就是不得要领。
总之,写作与当众演讲(以前某篇文章提过这个心理阴影)就成了我前半生的羁绊,虽然工作后没太用到这两个技能,影响不大,但从我现在的学习经验来看,写作与演讲能力也是帮助你提高学习、思维能力的重要一环,也是帮助你提升整体职场实力的重要技能,不可荒废。
在2014年刚开始写作的头10来篇文章,就把我此前的知识经验储备都悉数榨干,再往下写就发现,新选题没有合适的事例作为论据,行文逻辑松散,语言晦涩,啰嗦。
自此就停笔了一段时间,恰时喜欢上知乎,看到很多能写的人点赞评论无数,就开始研究学习模仿他们,看到其中一条写作心得,大意是要想言之有物,就需要大量阅读吸收新知识,然后再用自己的语言复述一遍。明白此条简单原理后,也开始大量购书阅读,多逛知乎大V的精彩回答,还约过一些大V进行知识付费咨询,了解他们如何保持高质量输出。
有了这些学习,我也开始模仿,可是在当时的时间管理和精力管理做得不好,没有做到短时间内就很快突破,而是有时候写了一些,就歇一段时间,然后再写,最终也断断续续的写了上百篇。可能是靠了这种不算太努力的坚持,最终也慢慢练出了感觉,期间也有多篇文章被一些大号转载,对我形成了一些正向鼓励。
在2017年之前,各种学习都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有问题就想办法解决,学习都处于很零散的状态,虽然也开始看一些书,但一年的阅读量大概也就10来本,和后面17,18,19年不能比。
而真正让我学习能力开始突飞猛进,还是机缘巧合下接触了“个人知识管理”,“多元思维模型”这两个重要的学习概念。
“个人知识管理”简单来说,利用云笔记软件给自己创建一个便于收集、分类、管理、搜索的资料库,让它承担第二大脑的作用,会让我们的学习效率大幅度的提升。
“多元思维模型”则可以理解为,我们所处的世界太复杂,有时遇到的问题你无法只用一种方法解决,有句名言“当你手上有一把锤子的时候,看所有的东西都是钉子。”比喻一个人如果思维太狭隘,只会用一种方法解决问题,那很有可能有些问题就会解决不了。
当我的大脑开始植入这两个先进的学习方法后,我原来混乱的学习状态,开始变得清晰,并把杂乱无章的学习内容进行了分类整理,并开始为每一个我正在用或学的技能建立系统。当我不断围绕这个系统,进行知识的收集整理,思考,练习输出,技能就会越来越娴熟。
而我的写作方法也渐渐形成了一个有逻辑的方法论,也就是这套方法,可以拓展成书籍,或制作成课程,教授给别人,让其他人也可以快速模仿学习。
以下技能树思维导图是我近期做的个人能力总结,有些是已经形成体系,有些还是雏形,所谓雏形,就是我自己学习过后,已经在使用,但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就没法完整的教给别人,而现在我写的这本电子书,已经从雏形到试用,再到初级版本。也就是说当你看到本书时,已经可以快速入门如何“高效学习”这个技能。
我的核心竞争力技能,就是自信沟通力,是我前后花了10年时间积累,阅读吸收相关书籍过百本,5次课程升级,才最终形成现在的6大课程组合体系(110+节课,还会继续升级老课程,拓展新辅助课程),系统并循序渐进的帮助有这方面困扰的朋友,突破自卑、内向、社交恐惧,重建自信,提升沟通力。
而我做这方面的积累与输出,也源于我成长过程中,在自信、沟通、社交等人际交往方面存在很多诸多问题与困扰,由于找不到能帮我系统彻底解决问题的人、书籍、课程等,本着“自助人助”的道理,开始先自己想办法学习各种方法,自己解决,也许是久病成良医,最终不光改变自己,也形成了一套系统方法,可以帮助和我有类似情况的朋友。
还有些技能我是边学边连练边输出有价值的文章,并逐渐形成新系统的技能,比如我最新习得的“财富投资”,在2018年之前,我对投资是完全没有兴趣,信用卡也几乎不怎么用,最大的投资行为就是把钱放在余额宝里,每天收几块钱利息,在我当时“狭隘”的思维观念里,金融投资就是有钱人的游戏,是高风险的事情,而且也时有听闻有网络金融诈骗等新闻,就让我以为普通人不适合金融投资,秉着不懂,不了解,就选择逃避的策略。
但是,直到我深刻理解“通货膨胀”这个概念,以及在现实生活中对我的影响有多大时,我才明白,金融投资就在我们身边,正所谓,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通货膨胀,简而言之就是货币贬值,也就是今年100元,到了明年只能买95元的东西。通货膨胀率就是每年贬值比例。
按照官方的数据,近10年通货膨胀率平均大约3.5%左右,而现在银行利息一年期的利率是1.5%,三年期是2.75%,也就是说,如果你的闲钱没有拿去投资,而是放在银行里,是跑不赢通胀,更何况,据说官方数据并不一定准确,实际通胀率可能更高,我看到知乎上有人算出是平均7%。
我个人的实际感受是,现在钱的购买力明显下降。我印象中2008年,在上海工作如果年薪10万就是高收入人群。而现在2019年,年薪十万就显得很少,很多在一二线城市租房的年轻人,每个月扣掉个税与社保,再交完房租,以及日常的开销后,就所剩无几了。
看到一个网友评论说:明明工资的增幅大于官方公布的通胀率增幅,为什么我还是买不起房?
是不是很无奈?
由这个入口,我开始深入研究金融,经济周期,投资等知识后发现,在努力提高个人收入的同时,只能靠金融投资才能有效的对冲掉通货膨胀,以及让自己的资产增值。理解了这套逻辑后,我就开始金融投资的系统学习和输出,依然是沿用我的高效学习方法,收集、阅读、分类、整理、输出、投资实践等一套组合拳下来,以及结合我的高效思维法来分析金融投资领域的问题。
我采取的是互联网产品的研发方式来写这本书,1.0版本大概有5万字左右,2小时就能看完,我会随着读者的反馈与自己不断新知识的摄取,会进行迭代升级,最终会完成至少10万字的最低实体书出版要求,如果有需要也会开发基于书籍理念的学习社群+课程。毕竟你学习能力弱的时候,自学还是会吃力一些。
一路走来,虽跌跌撞撞,幸好天道酬勤,不过此前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处于低效率勤奋状态,还是浪费了很多宝贵的青春。
我有时在想如果当时能碰到,像现在我这样的一个高手能教我就好了,可惜我没有穿越能力,帮不了过去的我,但至少我现在可以帮,已经意识到想要改变的你。
还有很多自学成长的故事,会等下次更新升级版本再加入。
我相信本书会给你带来一些帮助,让我们一起携手同行,让你成为更优秀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