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自2009年3月出版《数据库应用技术(SQL Server 2005)》和2013年1月出版《数据库应用技术——SQL Server 2008 R2(第2版)》教材以来,得到了许多高职院校以及部分本科院校师生的欢迎。现本教材被评为“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根据要求,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修订与完善。
- 以企业需求为依据,选取教材的内容。重视数据库设计方法与技术,在概念设计中增加IDEF1X建模方法与Office Visio建模工具等实用技术,升级SQL Server版本为2008 R2。
- 以工作任务为导向,校企合作建项目。设计涵盖整个学习内容并能够促使达成职业技能目标的案例和企业通用项目,为实施“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提供依据。
- 以高职教育为本位,促进中高职衔接。在中职教材侧重表的创建、管理和操作的基础上,通过案例介绍数据库设计方法、数据查询、数据库服务器编程和数据库维护等技术。
- 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建设共享教学资源。作为山东省精品课程、精品课程群课程以及国家骨干校重点专业核心课程的配套教材,不断丰富和完善共享教学资源,建立数字网络课程。
修订后的教材共分为12章。
第1章,简单介绍数据库系统的组成、数据库的三级模式(内模式、模式和外模式)结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数据模型以及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第2章与第3章,简单介绍数据库系统的需求分析。重点介绍数据库概念设计,通过案例说明ER和IDEF1X建立概念模型的方法。详细介绍数据库逻辑设计,通过案例说明如何将概念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并进一步进行规范,使之成为一个DBMS可处理的关系数据模型。
第4章至第6章,介绍SQL Server 2008 R2的安装、配置和SSMS的使用方法。根据案例的数据与功能需求,分别使用SSMS或T-SQL对数据库逻辑设计的关系模型进行物理存储,定义数据库的内模式(DATABASE)。分别使用SSMS和T-SQL创建表和索引,定义数据库的模式(TABLE)。
第7章,作为全书也是数据库技术的重点,通过贯穿全教材的案例,用51个实例全面介绍T-SQL的SELECT查询语句的语法和使用方法,为数据库的应用奠定扎实的基础。
第8章至第10章,面向应用,通过案例介绍使用SSMS和T-SQL创建视图,定义数据库的外模式(VIEW)。学习T-SQL编程以及如何设计存储过程、触发器和用户定义函数服务器程序。
第11章与第12章,通过案例介绍数据库系统的安全管理及数据库维护。
为适应IT行业的迅速发展和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作者与企业专家深入合作,依据软件开发流程与规范,以案例和项目为载体把数据库开发与维护工作任务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与实际应用环境结合在一起,按由易到难的工作方式设计了三个学习情境。
考虑到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工具(Java、C#等)和接口(JDBC、ADO.NET、ODBC等)的多样性,第三个学习情境也可实时引进企业真实项目或学生自主创新项目,并与所学应用程序设计等课程结合进行综合实训。非计算机类专业可选择第一个学习情境,掌握数据库基本知识。处于中高职衔接阶段的学生可选择第二、三个学习情境,进一步提高职业能力。
鉴于数据库开发与维护各工作任务的特点和职业成长规律,每个学习情境的教学内容有所侧重,复杂度和完整性逐渐加强。课程的学习情境设置、教学内容选取和教学形式建议如下表所示。
学习情境设置及教学内容形式建议

本书由周慧与施乐军、崔玉礼、邹玮实、杨旭、周阿连、贾丽虹、张津铭和刘晓梅合作编写。全书由周慧统稿。编写过程中还得到了亲人、朋友和学生们的帮助与鼓励,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感谢我的前辈们,我的外祖父、父亲、母亲都终身致力于科学研究与教育事业,他们在工程与教育事业上取得的成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务本求精、创新求实的态度永远鞭策着我。
感谢我的先生邹文蓬,作为ERP资深顾问,他凭借丰富的数据库开发与应用经验,解决了教材中一个个技术问题,为案例的设计出谋划策,并对全书进行认真的审阅。
感谢我的学生们,他们让我在教材上签名,让我备感自豪。他们在完成任务训练之后,在收获体会中记录下了成功与喜悦、曲折与困难、信心与希望,字字句句给了我写作的灵感和激情。
书中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提出宝贵的建议和意见,谢谢!
主 编 周慧
2015年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