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幼儿心理
1.无意识发生的“怪象”
一个嘴馋的小男孩在晚上趁爸妈睡着后爬起来偷吃糖,把整整一罐糖吃光了。第二天被发现了,妈妈严厉批评孩子。小男孩一本正经地说:“妈妈,不是我偷吃的,是‘另一个我’!我昨晚睡着后,‘另一个我’嘴馋起床要吃糖,我爬起来打‘他’,结果他不仅把我打倒在地,还把糖果吃光了……”
不过,下面的情景或许更常见:
有一次,我跟朋友在饭馆吃饭,邻桌是两对母子,两位妈妈带着她们各自的儿子。两个小男孩一开始还挺规矩地吃饭,吃着吃着就开始打闹。其中一位穿黑色衣服的小男孩玩得过于兴奋,把自己面前的一杯温水浇在了穿蓝色衣服的小男孩头上,蓝衣小男孩愣了一下,“哇”一声委屈地大哭起来。而黑衣小男孩似乎也被自己的举动吓了一跳,他赶忙跟两个大人辩解:“我拿起杯子……就倒了,我……我不是故意的!”黑衣小男孩的辩解激怒了他的妈妈,她拎起一只筷子,抓起孩子的一只手便打:“我看你狡辩!做了坏事还狡辩!”蓝衣小孩的妈妈很不高兴,她用纸巾帮自己儿子擦着头,最后没说几句话就牵着孩子离开了。
很多父母认为,这样的孩子做事“不经大脑”。如果你觉得上面的孩子是在为自己找借口,下面这些经历,作为成年人的你一定不会陌生:
我们很多父母,本想着在下一秒钟投入工作,但突然听到手机“叮”一声,便打开了手机,阅读朋友给我们发来的微信,接着被某个有趣的订阅号的推送信息吸引,最后顺手逛逛朋友圈、刷刷新闻、看看视频……两个小时后突然惊觉:“我刚才不是想工作来着?”
我们很多父母,给自己拟定了新目标,决定每天晚上陪孩子阅读,但真正到了阅读的时间,却不由自主地躺到了沙发前看电视,到睡觉时才发现:“我刚才不是想陪孩子看书来着?”
我们很多父母,疲倦缠身走进家门,一眼看到玩具撒满客厅,孩子神情呆滞地看电视,并且还听说孩子已经看了三小时,瞬间喉咙发堵、脑袋发烫,便冲孩子大吼大叫,吼完后自己也吓了一跳:“我刚才怎么像突然变了一个人似的?”
我们很多父母,带着尊重孩子的心态,带孩子到书店买书,本想让孩子买他自己喜欢的绘本,到最后却买了一本认字书,被旁人一问,便“有想法”地告诉对方:“孩子还是看有用的书更好。”
我们很多父母,本想让孩子经历一些事情,当买好了门票,决定带孩子挑战“鬼屋”时,家长自己反而犹豫起来:“孩子会不会被吓坏?我自己也可能会被吓坏的……”带孩子离开后,家长也颇为尴尬:“我们不是经常鼓励孩子勇敢吗?”
为什么人的有些行为,似乎是无意识发生的?认识了下面的大脑“块理论”,你便能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