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二十四桥明月夜(1)
二月的BJ,离春节没几天,街道上年味很浓。
临街,蛋糕店门口,小男孩正在磨,“小姨,我就吃一块,小姨,”
女生看着旁边门,“还吃,牙不疼了,”
男孩还在磨,“小姨,就一块,”七岁四个月,还没开始掉牙,在小孩中算很晚的了。爱吃甜食尤其爱吃糖和冰激凌,这不,刚看完牙回来就在被窝里吃了一粒大白兔,被他妈妈狠狠打了一顿。早晨起来屁股不疼了,这是又浮想联翩了。女生自然不会给他买,时值下班高峰期,人来人往的门口,女生+背书包小男孩+卡通小皮箱的组合还是挺瞩目的。显见得是在等人,人嘛,这不来了,一大群人中间簇拥着
女生指指左边,小男孩眼睛一亮,飞速跑过去,“爸爸!”抱住他的是个温柔帅气的男人,谢正亲亲儿子的脸颊,“阿琛,”女生微笑地站在门边,看着两人一步步走来,宛若一家三口。
浩浩荡荡的一群人,紧跟男人之后,从门口经过时,看到场景如上,听到对话如下:
“小五,谢谢送阿琛来,”
“您太客气了,他们都太忙了,就我,闲人一个,”女生笑眯眯地
谢正有心问,知道女生不会回,还是没问。
“谢大哥,阿琛这几天牙痒痒,可能要掉牙,您多看顾些,是,初二下午我来接他!阿琛,不要玩太疯哦!”女生摸摸小男孩的头。
“小姨,”小男孩扎到女生怀里,不肯出来。好一阵,才在爸爸劝说下眼泪汪汪地出来。
女生走了几步,被男人叫住,“琳琅,景珊,她,回来了吗?”女生点头。
谢正,似是难以启齿,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初二,我送阿琛去西山吧!”
盛琳琅认真地看着面前的男人,“不用,都是老亲,您去,不方便!”这话打击地谢正面色变白。
盛琳琅叹气,毕竟是阿琛的父亲,话不能说得太死,“我们每年都在苏州,本家人太多,风言风语的,您也知道......”
谢正点头,看着女生身影消失在路边的吉普。是,吉普,开车的也是位女生,风一般
--------------
门口有几辆商务车,其中一辆,有人问,“没想到,谢科长儿子这么大了,目测有八岁了吧!”
有问自然有答,“不到八岁。跟妈妈,在德国。”
“那,谢科长这是离异了?”得到肯定答复后,唏嘘不已。
司然也问了句,他今年刚调到部里,“门口那位,是谢科长的小姨子?”
周希哲诧异,还是回答,“准确说是前小姨子,每年这个时候和暑假都是她来,”
司然还想再问,被身边人拽了下,闭口。
车上气氛很是压抑,临近年关,纪委监察部来各大部委,今天主角不是谢正的八卦,是身后这位李处,永远笔挺的西装和如雕塑般的脸庞,经常让人怀疑他是不是“没有感情的工作机器”;即便不苟言笑,也能让人感受到一股强大的气场。
这顿饭吃得很是辛苦。实话说,司然有种消化不良的感觉。李慎之心情也不好,他再一次认识到自己的渺小。刚才,盛琳琅一个眼神都没给到他。挫败,很挫败。
饭到中途谢正到,他先回家把儿子放下,又急速赶来扒拉了两口。临近年关,分秒必争,假是无论如何不能请的。今天还有重任,就是顺利把这尊大佛送走。
李慎之今天下午特别有效率,硬没加班,五点就结束了所有。他收到消息,盛琳琅去新华社总社报到了。国内部记者,明天开始上班。
“年前先跟老记者熟悉业务,年后正式,”盛琳琅和三哥说。
盛景芳点头,“房子都收拾好了,这是钥匙,”又埋怨道,“年前就这么几天,先在家里住着,你偏要,”男子不赞同地摇头
盛琳琅笑了,“谢谢三哥,我的书什么的都到了?”
盛景芳白了小妹一眼,重重地嗯了一声。爸妈和他收拾了三天啊,那些书报模型足足五大箱子,还天文学,话说这丫头,毕业后看过吗!说到这儿,“这个小区原本是新华社在70年代建的宿舍楼,10年前有人抵债给了爸,平常有专人收拾。你那层常住的两三户。这几日先住住看,有不合适的,告诉哥,我再去,”安排。
盛琳琅嗯啊的,听没听进去只有老天知道了。
------------------------
第二天中午,叽叽喳喳的女生,三人。杨青青,刘蓉仙,新晋记者盛琳琅,部里餐厅。伙食还不错。
上班第一天还没坐稳呢,就去了纪委监察部,接着文旅部,唯一的好处就是碰到好友青青,非但如此,中午,阿蓉还来了,三人帮集结完毕。
盛琳琅晃晃脖子,“执勤也没这么累,”
杨青青撇嘴,这才多少,“每年年底,监察部都要去各个部委,”她碰碰盛琳琅,“小五,你看那位,很帅吧!”
盛琳琅心不在焉地点头。
杨青青小声说,“他叫李慎之,是最年轻的副处,听说也是高干家庭,”
刘蓉仙看向好友,才两天她还没这么健忘,在上海明明,现在素不相识是几个意思,不管了,“他有女友吗?”
杨青青摇头,“没有,”碰碰盛琳琅,“小五,我觉得你俩挺配的,门当户对,工作还有交集,有共同话题,最最关键,他不正是你最最喜欢那挂嘛!”
刘蓉仙抿嘴笑。可不是嘛,高中的陆俨少,大学的司然,至于司嘉洛,虽然也够帅,但更像是临时,是凑合,不说别的,小五都没正式介绍过。
杨青青却想,小五喜欢的男生都是走高冷范的,她第一次见到李慎之,就想,现在嘛,机会来了。琳琅进京,两人有了见面相处的机会,交往还会远吗?越想越美,没忍住笑出声来。清清嗓子,抬头,不是,人呢?
刘蓉仙努努嘴,“阿姨来电话,出去接了!”
杨青青:。。。。。。
楼梯僻静处,“相亲!”女生提高音量,看看四周又压低声音,“我才,阿妈,”
电话那头盛一凤,“撒娇没用!是你三嫂妈妈介绍的,”这条件简直就是为女儿量身打造的,小伙儿也特优秀,打着灯笼都难找自己送上门来的,不抓住留着过年啊!她再三叮嘱女儿,“小五,一定要去,明晚,地址发到你手机上了!”
盛琳琅心不甘情不愿点头,
盛一凤了解女儿,知道小姑娘不高兴了,赶紧开启下一个话题,“住得习惯吗,吃的好不好,工作呢?”
才来BJ第二天,第一天上班哪有这么多感想,盛琳琅还是细细说给阿妈,末了,“别的不说,离得近就是它最大优势了。”
盛一凤笑笑,“阿妈年后也要去京城,”
女生欢呼,“调令下来了?!”又可惜,“阿爸也来就好喽!”全家团聚指日可待。
------------------
下午仍是文旅部,全程跟拍,采访写稿。
盛琳琅写字很好看,很为她的稿件加分。当然文章也写得不错了,最起码做记者绰绰有余,就是有些格式问题,这个很好教。女生很聪明,一点就懂。
闲聊时吴冷西也问,“琳琅,从前写过?”
“写过几篇!”
摄影韦汐对盛琳琅很好奇,应该说整个总社没有对她不好奇的,天文学毕业的前特警,内部选拔进的,关系还在公安系统。本人业务能力超强,法文德文都很棒,这样的人没去国外部、对外部,偏要留在国内部。她自己说想做记者。带她的吴冷西,国内部副主任,很有才华的一个人。
窦米是监察部的一名小科员,没这么多顾虑,直接问,“琳琅,你要做警察,怎么不考警校?”
盛琳琅:“南京当地只有一家森林警察学院,我觉得这个分数上有点委屈。”
众人:。。。。。。
韦汐:“那,BJ有公安大学,你也可以去啊?怎么读了天文学?”
盛琳琅:“我想留在南京嘛,天文学还有那么点兴趣,就读喽。”她解释,“从小,爸妈工作调动频繁,高中到大学那会儿,难得稳定,我就想说待在爸妈身边嘛。”她自嘲,“我是女生,总归要出嫁的!”
吴冷西看过盛琳琅的档案,知道她是军人子弟。但其他人不知道。韦汐就很难理解。窦米似懂非懂。
钟婳看看李慎之,不管大家说什么始终埋头工作。
电话铃声响起,包括李慎之在内都抬头看,却见盛琳琅说了声抱歉,拿起电话,“阿俨?”这话带着疑问,出门接去了。
回来的很快,也就五到十分钟吧。钟婳知道这么多,是因为李慎之看了四五次表。这在从前的他是不敢想象的。
急领导之所急,一向是钟婳的做事准则,她调笑着问,“男朋友?”
这话一出,屋里众人都看向盛琳琅。
盛琳琅也笑,“现在是朋友,”一句话就解释了所有。
钟婳讪讪,没再开口。吴冷西摇头,开启了下一个话题,“琳琅,把这篇稿子改下,”
紧赶慢赶,五点完成工作,李慎之等人回部里,今晚还要加班整理。吴冷西也是,只有盛琳琅,她嘛,门口有车,打了个招呼上车开走一气呵成。
车上是位男士,打开车窗的一刹那,还是被众人认出,“盛景芳,外事办公室副处长,他们都姓盛,不会有什么关系吧!”
韩瑟瑟反驳,“他们家排行都是景,盛琳琅是琳,怎么会,应该是远房亲戚吧,”她猜测。
吴冷西不置可否,这个解释太牵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