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节 会计等式
会计等式,也称会计平衡公式或会计方程式,它是对各会计要素的内在经济关系利用数学公式所作的概括表达,即反映各会计要素数量关系的等式。会计等式反映各会计要素之间的联系,是复式记账、试算平衡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
一、静态的会计等式
任何企业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都必须拥有一定数量的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这些资源就形成企业的资产,在会计核算上以货币形式表现。企业中任何资产都有与其相应的权益要求,谁提供了资产谁就对资产拥有索偿权,这种索偿权在会计上称为权益。资产总是与权益相对应的,有一定数额的资产,就必然有一定数额的权益,反之有一定数额的权益,就必然有一定数额的资产。这样就形成了最初的会计等式:
资产=权益
这里的权益包括所有者权益和债权人权益。企业除了从投资者处获得经营所需的资产外,还可以通过向债权人借款等方式取得所需资产,而债权人对企业的资产同样获得求偿权,且债权人的权益优先于投资者。于是上述会计等式也可以表述为:
资产=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
或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上述会计等式,表明某一会计主体在某一特定时点所拥有的各种资产及债权人和投资者(即所有者)对企业资产要求权的基本情况,是最基本的等式,它是会计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基础。
二、动态的会计等式
企业的目标就是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获取收入,实现利润。企业在取得收入的同时,也必然要发生相应的费用。企业通过收入与费用的比较,才能计算确定一定期间的盈利水平,确定当期实现的利润总额。当收入大于费用时,企业就获得了利润,反之则为亏损。于是便产生了下列公式:
收入-费用=利润
上述会计等式说明了收入、费用和利润三大会计要素的内在关系,是编制利润表的理论依据。因此,又称之利润表等式。
三、综合的会计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式反映的是企业某一时点的全部资产及其相应的来源情况,是反映资金运动的静态公式;“收入-费用=利润”等式反映的是某企业某一时期的盈利或亏损情况,是反映资金运动的动态公式,但仅从这两个等式还不能完整反映会计六大要素之间的关系。将上述两个等式可合并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或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企业定期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结算并计算出当期取得的利润,在按规定分配给投资者(股东)之后,余下的部分归投资者共同享有,也是所有者权益的组成部分。因此上述等式又回复到: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由此可见,“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式是会计的基本等式,通常称之为基本会计等式或会计恒等式。“收入-费用=利润”和“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等式虽不是基本会计等式,但“收入-费用=利润”等式是对基本会计等式的补充;“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等式是基本会计等式的发展,它将财务状况要素,即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和经营成果要素,即收入、费用和利润,进行有机结合,完整地反映了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内在联系。
四、会计等式的恒等性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任何一个时点上,一个企业有多少的资产,也就一定有与其相适应的权益;反之,有多少权益也就必然要表现为多少资产。“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个公式永远是平衡的,无论企业规模多么庞大,业务多么复杂,永远不会破坏这个恒等式。因为一个企业经济事项虽然数量多,花样繁,但归纳起来不外乎就两大类九小类:
(一)经济事项的发生,导致等式左右双方同增同减
经济事项的发生,导致等式左右双方同增同减即资产方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方以同等金额或增或减,不会破坏平衡关系。
1.经济事项的发生,导致等式左边的资产项目增加,同时等式右边的负债项目也以相同金额增加,故等式保持平衡。
【例2-1】扬城有限责任公司2019年1月1日资产权益情况如下(单位:万元):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5000=1000+4000
本月3日向银行申请的贷款500万元已到账,则:
资产(5000+500)=负债(1000+500)+所有者权益4000
5500=1500+4000
2.经济事项的发生,导致等式左边的资产项目增加,同时等式右边的所有者权益项目也以相同金额增加,故等式保持平衡。
【例2-2】接上例,本月5日收到投资者追加的固定资产投资,该固定资产确认的价值为200万元,则:
资产(5500+200)=负债1500+所有者权益(4000+200)
5700=1500+4200
3.经济事项的发生,导致等式左边的资产项目减少,同时等式右边的负债项目也以相同金额减少,故等式保持平衡。
【例2-3】接上例,本月6日用银行存款偿还上月所欠货款100万元,则:
资产(5700-100)=负债(1500-100)+所有者权益4200
5600=1400+4200
4.经济事项的发生,导致等式左边的资产项目减少,同时等式右边的所有者权益项目也以相同金额减少,故等式保持平衡。
【例2-4】接上例,本月8日经相关部门批准同意,企业以银行存款减资1000万元,则:
资产(5600-1000)=负债1400+所有者权益(4200-1000)
4600=1400+3200
(二)经济事项的发生,导致等式左右双方各自内部一增一减
即资产方内部一增一减,增减金额相等,不会破坏平衡关系;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方内部一增一减,增减金额相等,不会破坏平衡关系。
1.经济事项的发生,导致等式左边,即资产方项目内部一增一减,但增减金额相等,故等式保持平衡。
【例2-5】接上例,本月10日用银行存款200万元购买原材料,则:
资产(4600-200+200)=负债1400+所有者权益3200
4600=1400+3200
2.经济事项的发生,导致等式右边的负债项目内部一增一减,但增减金额相等,故等式保持平衡。
【例2-6】接上例,本月11日向银行借入短期借款200万元,直接偿还前欠货款,则:
资产4600=负债(1400-200+200)+所有者权益3200
4600=1400+3200
3.经济事项的发生,导致等式右边的所有者权益项目内部一增一减,但增减金额相等,故等式保持平衡。
【例2-7】接上例,本月13日用盈余公积转增资本300万元,则:
资产4600=负债1400+所有者权益(3200-300+300)
4600=1400+3200
4.经济事项的发生,导致等式右边的负债项目增加,而所有者权益项目减少,但增减金额相等,故等式保持平衡。
【例2-8】接上例,本月15日宣布分派上年度利润500万元,则:
资产4600=负债(1400+500)+所有者权益(3200-500)
4600=1900+2700
5.经济事项的发生,导致等式右边的所有者权益项目增加,而负债项目减少,但增减金额相等,故等式保持平衡。
【例2-9】接上例,本月20日,扬城有限责任公司所欠华联公司200万债务,经双方协商同意将此笔负债转为对扬城有限责任公司的投资,则:
资产4600=负债(1900-200)+所有者权益(2700+200)
4600=1700+2900
通过以上九个例题的论证可以看出,经济业务的发生会引起基本会计等式左右两边发生等额增加或减少,或只引起会计等式的左边或右边内部要素的等额增减,但无论哪类经济业务发生都不会破坏基本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把握资产和权益的平衡关系这一理论依据,对于后面正确理解和运用复式记账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