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的烟火:《红楼梦》的人生况味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9章 享福人福深还祷福 痴情女情重愈斟情

亲极反疏

这一回书说的是有福人还想求福,痴情女更见痴情。似乎从中悟不出什么来,可三思之后又有所悟。

贾府一大家子人,车马簇簇去清虚观打醮,即去道观游览并祈福。这让人想到富贵易生闲愁,忙中才能解忧。贾母向宝钗说道:“你也去,连你母亲也去。长天老日的,在家里也是睡觉。”这句话表明夏日天长,富人吃饱,闲着无聊,寻个事由忙活一天半日,好打发时光。有句俗语说:“无事人每好生事。”本来无事家中坐,是一种清福,可偏偏有人享不了这清闲之福,非要生出些事来。若是像贾母那样,游游庙观,破财买个热闹,也则罢了。可有的人偏偏是饱暖生淫欲,为寻欢作乐,或为一夜暴富,凭空惹虱子头上挠,最终弄得家翻宅乱,三灾八难,就是放着自在不自在了。为此又有人说:“尝过多事之苦,才能感知无事是福。”

再说贾母一干人在清虚观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道士,剪蜡烛的灯花时躲闪不及,一头撞在凤姐怀里,凤姐劈手一掌,把小孩打了个筋斗。贾母听到后,说:“小门小户的孩子,都是娇生惯养的,那里见的这个势派。倘或唬着他,倒怪可怜见的,他老子娘岂不疼的慌?”又命贾珍带他出去,给他些钱买果子吃,别叫人难为他。从这里看出贾母有一片慈善心肠。人到难处帮一把,是做人的常情常理。有时候,一句话能平息一场纷争,一举手能解人一个疑难。社会上好人好事越多,人们的幸福指数就越高。再者,多干善事能让人心情愉悦,还能缓解矛盾。为此有人说:对对手最好的回答就是多多为善。

这回书说,贾母在张道士送的贺物中见一个赤金点翠的麒麟,说好像谁家的孩子也戴个。宝钗说:“史大妹妹有一个。”探春笑道:“宝姐姐有心,不管什么他都记得。”林黛玉冷笑道:“他在别的上头还有限,惟有这些人带的东西上越发留心。”宝钗听说,便回头装没听见。谈到这儿,应为宝钗的大贤若愚点赞。生活中,若对人的一言半语斤斤计较,以至于斗口争吵,并为此结怨成仇,便会为自己到处树敌。忍一言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这才显出做人的厚道来。对此,二月河小说中的一句话可记可取,“为人太较真儿了,也是活不下去的”。林黛玉多病早夭,怕与她为人太较真不无关系。

这回书中还有一句话颇有启人之处,即“两个人原本是一个心,但都多生了枝叶,反弄成两个心了”。这句话说出一个道理,即交情过密反成疏。人心是怨近不怨远,故而才会有不亲不成仇之说。庄子说的“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也含有君子之交淡于水的意思吧。

这回书末段,贾母的一番话也启人多多。贾母为宝黛二人不断生气闹别扭,抱怨说:“我这老冤家是那世里的孽障,偏生遇见了这么两个不省事的小冤家,没有一天不叫我操心。真是俗语说的,‘不是冤家不聚头’。几时我闭了这眼,断了这口气,凭着这两个冤家闹上天去,我眼不见心不烦,也就罢了。偏又不<口厌>这口气。”说着,老人家也哭了。以贾母的地位之尊、富贵之极,活到七老八十尚且有烦恼无奈,这说明,烦恼伴人一生,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有句话说得有理:“世上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言外之意,只有坦然面对各种人生缺憾,才能泰然自若地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