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 沿海县域:年度典型分析
改革开放前,我国沿海县域与沿边县域之间的发展差距并不大;改革开放后,沿海县域得开放之先机,国家对包括沿海县域在内的沿海地区率先实施对外开放政策,通过充分利用其良好的区位优势,率先实现经济发展的腾飞,进而带动我国内陆地区加快发展。沿海县域作为沿海地区的基本单元,是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和排头兵。我国共有8个省区和2个直辖市毗邻沿海,沿海县域发展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与往年报告有所不同,《广西县域竞争力报告(2015)》没有再对工业县域、农业县域和民族县域进行类型研究,而是将重点集中在有关沿海县域的比较评价上。有关沿海县域的比较研究是本年度报告在以往年度报告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广西县域竞争力报告(2015)》不仅对广西沿海县域进行了分析研究,而且与全国边境县域进行了综合比较分析。
2013年,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8个省区共有沿海县域184个(不包括天津、上海、深圳三市),其中县51个、市辖区86个、县级市47个。本书仅对98个(原为99个,但福建省金门县由于无统计数据,因此在此不做分析)县及县级市进行对比分析。2013年,98个县域行政总面积为15.71万平方公里,年末总人口为7105.01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898.16亿元,公共财政收入达到2737.1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71948.0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3065.1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4298.99亿元,在全国中的占比分别为:行政总面积占1.72%,年末总人口占5.35%,地区生产总值占6.60%,公共财政收入占2.09%,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7.0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5.4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5.39%。目前,广西沿海县(区、市)共有8个,其中县及县级市仅有合浦县和东兴市。2013年,这两个沿海县域行政总面积为3350.95平方公里,年末总人口为119.69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0.74亿元,公共财政收入达到46.9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21.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8.77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47.23亿元。广西沿海县域主要经济社会指标在全区中的占比分别为:行政总面积占1.42%,年末总人口占2.27%,地区生产总值占1.67%,公共财政收入占0.3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1.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1.5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1.24%。广西沿海县域主要经济社会指标在全国沿海县域中的占比分别为:行政总面积占2.02%,年末总人口占1.71%,地区生产总值占0.64%,公共财政收入占1.74%,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0.3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0.6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0.61%。
从广西沿海县域的发展水平来看,2013年,广西2个沿海县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人均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20114元、3923元、18473元、6581元和9259元,在我国沿海县域中分别排在第8、第5、第8、第8和第8位。总体来看,广西沿海县域发展水平在全国沿海县域中处于落后水平,必须充分发挥与东盟国家陆海相邻的独特优势,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加快发展,迎头赶上,走出一条具有广西沿海县域特色的发展之路。